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海韻

小海:問問老于﹝yszyzy﹞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0 15: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szyzy 于 2007/11/19 15:36 发表
我认为,两者相互融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无不在古老中医学中找到影子,不管是学科范畴,还是认识观与方法论。古老的中医学似乎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正将成为人类探索未来的航灯。

现代科学的发展,无不在古老中医学中找到影子,
古老的中医学似乎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正将成为人类探索未来的航灯。


比方說 ... ...
老于,能否舉個例子?
发表于 2007/11/20 1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韻 于 2007/11/20 14:29 发表

现代科学的发展,无不在古老中医学中找到影子,
古老的中医学似乎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正将成为人类探索未来的航灯。

比方說 ... ...
老于,能否舉個例子?

例如,真正读懂了中医的,阴阳,提出辩证法,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脏腑,提出黑箱法,发现全息律;五行,发展联系律,发现控制论同构对应性;辨证,发展运筹学,发现系统科学的概率;六气,阐明太阳黑子起因与规律,发现时间属性……就有可能是某个中国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1 08: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szyzy 于 2007/11/20 15:17 发表

例如,
真正读懂了中医的,
阴阳,提出辩证法,发现热力学第二定律
脏腑,提出黑箱法,发现全息律
五行,发展联系律,发现控制论同构对应性
辨证,发展运筹学,发现系统科学的概率
六气,阐明太阳黑子起因与规律发现时间属性 …… 就有可能是某个中国人

左邊黑體字,是古老中醫的內容;
右邊黑體字,是現代著名的科學理論,
這些理論都帶有古老中醫學的烙印﹝我覺得用「烙印」比「影子」更合適,當否?(或者用遺傳因子)﹞。

可惜,
中國的生產力在唐宋之後跟不上世界的進步和發展,古老中醫更沒有發揮它的先進、先見潛能,
所以發現這些著名現代理論的不是中國人。

試描述一個:
「黑箱法」就帶有古老中醫「司外揣內法」的烙印。
用黑箱法發現了生物全息理論,進而發現全息律。

老于,我的理解和比喻對嗎?

﹝全息理論講的是整體和局部的關係問題。
生物全息理論認為,細胞在有序分裂的過程中對某一個整體實現了半保留復制,因此,每一個整體的局部都包含了整體的信息和密碼。這個整體的局部,人們稱為全息胚。﹞

但是,看完這一貼的眾多現代理論,
我暈!
認識一個現代理論,要用很多時間,
還能不能問下去 ............  呵呵 ...... 小海可能得罷問學習去。

发表于 2007/11/23 12: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到位。

其实,这些现代科学理论与学中医有关亦无关,如果仅仅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完全可以不接触这些;如果要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那么就应该比较广泛地涉猎。一方面,中医固有理论必须用现代语言表达,就要涉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另一方面,任何学科都是要发展的,前沿课题往往都是在边缘学科找到它山之石。
仅仅掌握中医固有理论所涉及的现代科学知识,由授者做简明的介绍,理解其基本概念内涵就可以了。要想成为中医学家,就必须做到由博到专。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4 21: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szyzy 于 2007/11/23 11:27 发表
理解到位。

其实,这些现代科学理论与学中医有关亦无关,
如果仅仅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完全可以不接触这些;
如果要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那么就应该比较广泛地涉猎。

一方面,中医固有理论必须用现代语言表达,就要涉及相关的学科知识,
另一方面,任何学科都是要发展的,前沿课题往往都是在边缘学科找到它山之石。
仅仅掌握中医固有理论所涉及的现代科学知识,由授者做简明的介绍,理解其基本概念内涵就可以了。
要想成为中医学家,就必须做到由博到专。

謝謝老師
授予如此清晰的「學習中醫指引」!
明白了。

清晰之下,而我
卻感悟一個模糊相兼的學習主意:臨床、理論兩不相棄 ............. 哈!
最近,一有空就到患者中去,收穫很多 ──
每用一個方法,很自然地就會想起那一位老師,點點滴滴在心頭
............. 呵呵!

老于是一個特別的老師,講的是特別的方法。
比如,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一般是要自廢武功;
而于老師教的是:欣賞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中踫撞閃光、破茧而出 ... ...

好一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當否,老于?

同時請老于:把「边缘学科」及「它山之石」講解一下,謝謝!

﹝曾有一名人對我媽媽說:「屢遇明師,乃人生一大福氣。」
    相傳至我,心中惟有:珍惜,珍惜!
    珍惜所有的明師!﹞

﹝不急,有空再回覆。﹞
发表于 2007/11/25 14: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缘学科,一是指一个学科与另一个或几个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一是指运用某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学科领域的问题。

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便可以称为它山之石。利用“它山”的石头错琢器物,引申可以借鉴其它门类的技术和经验,为我所用。

知识都是有用的,任何一门学科不见得用上所有知识,但往往是知识储备得越多思路就越开阔。自废武功应该说得是对以往的知识有所取舍,对以往的思维模式有所突破,这也是它山之石的另解。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6 13: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
闡述了「邊緣學科」、「它山之石」、「知識是有用的...」!

請教老于:
        邊緣學科與中醫學又是什麼關係?
        中醫,如何應用邊緣學科?

關於《欣賞自己所擁有的 ... 》,錄一段前輩的話,與大家分享 :

       「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加以發揮,去追求人生旅途的三大富有──
      除了經濟上的富有外,社會性的富有也是重要的,要廣結善緣,老來有朋友,生活中將平添無數的安慰與興趣。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生活的滿足,從日常中醒悟。生氣不如爭氣,心動不如行動。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挫折、不如意是自我反省的鏡子,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
发表于 2007/12/4 0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学已经存在了至少两千多年,她所涉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已经包涵了今天的边缘科学,只是没有单独提出并加以系统化。尽管,这些边缘科学未必受中医学启发,但是,两者的共同认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思维是相同的,截然把东西方思维方式对立起来,不利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医学具有极大的包容能力,今天的边缘科学反过来一定会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科学,归根到底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医学主要是借鉴边缘科学的认识与方法,而不必全盘接受其具体的尤其是转化为技术层面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6: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szyzy 于 2007/12/4 08:43 发表
中医学已经存在了至少两千多年,
她所涉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已经包涵了今天的边缘科学,只是没有单独提出并加以系统化

尽管,这些边缘科学未必受中医学启发,
但是,两者的共同认识说明一个问题,
就是人类思维是相同的,截然把东西方思维方式对立起来,不利于中国科学的发展

中医学具有极大的包容能力,
今天的边缘科学反过来一定会对中医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科学,归根到底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
中医学主要是借鉴边缘科学的认识与方法,而不必全盘接受其具体的、尤其是转化为技术层面的东西。



謝謝!
于老師的回覆理論性很強,我只好按句子分段,進而在段中分層次,以明白老師之教示。

相信,許多人難以明白這一段話,
如果能有一、二個例子,也許能幫助透徹理解,可否?

議論,在乎論據、論點與論證,
不明方法,索然無味;明白方法,穫益、趣味無窮!
发表于 2007/12/5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胃溃疡谈西医与中医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异同

首先看看,西医是如何认识与治疗的。

机理,常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失调、吸烟、酗酒、某些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因素,全身性疾病的影响如肝硬化术后、肺气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通过不同途径或机制,导致上述侵袭作用增强和或防护机制减弱,均可促发溃疡发生。

治疗,抗酸的药物,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抑酸的药物,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保护因素的药物硫糖铝;抗菌治疗的药物,非甾体消炎药(NSAID)及手术治疗。

这在认识论(特指认识角度,而非哲学上对认识本身的定义)上,属于机械唯物论,强调因果关系;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也做不到应用还原论,而是,采用信息学方法中的统计学原理,统计出可能致病的因素。治疗上更是把形式逻辑简化,双盲试验也属于信息学统计学概率论范畴,并不属于传统科学的方法。信息学本身就是边缘科学,医学应用信息学方法,在这也属于边缘科学,这里仅仅用其方法,而并没有把其具体的信息熵、数据传输、加密学、数据压缩等技术一并接纳。

再来看看,中医是如何认识与治疗的。

中医把痞满、腹胀、腹痛、嗳气、泛酸、呕血、黑便等症状与其它症状相关联,定义为某证,这属于运筹学范畴;把引起发病的功能与信息虚拟成某一脏腑,这应用了黑箱法,属于系统论,也注重因果关系,属于机械论;通过望诊、切诊诊断,这属于全息论;从时间角度把握各种功能与信息的制衡,这属于控制论、联系论,从空间角度把握各种功能与信息的制衡,这属于信息论、重演论、进化论。治疗上更是把这些认识论与方法论结合起来,这属于整体论,主要运用的是控制论的同构对应性原则。

举一个具体例子,某男,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前列腺炎,抑郁症。胃脘胀满、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嗳矢则舒、手心燥热、足底凉潮、苔薄白、脉弦。从中医固有理论来讲,器官说,心病、肝病;形体说,寸关脉明显;臧象论,肝病及心乘脾;经络论,厥阴之为病。治以理气疏肝,处方柴胡疏肝散化裁(根据个人喜好,老刘肯定选乌梅丸)。预后,三病皆愈。

这样看来,中医与西医本没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对立,很多应用的是同一方法,只是中医认识的角度更广一些,采用的方法更多一些;西医在某一方面更细一些、更深一些。无论是解剖、影像、内窥镜对于中医来说也是一种技术的进步,中医巨大的包容性正在于此。说西医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绝不是说它光会止痛,而是说它把目光仅仅盯住了某一个脏器,不会把三病合起来考虑,更不会三病同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1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