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和子

民间中医小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5 18: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的朋友挺幽默哦!歪学生学医还是刚学步,但也知道治病下药,不能像上饭店,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诊病之际,应相信医者,才好愈病,但网络诊病或有不周、不详之弊,只能参考哦!最好在本地找位好医者,慢慢调理为好。再者,先生有言在先,不是来这里诊病的,只是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也好让我们这些后学多多学习,早日成为医者,好为病家服务。歪学生属实道来,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9: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病友:

QUOTE:
原帖由 和子 于 2008/7/5 14:51 发表
柴胡10克,荆芥10克,防风15克,党参20克,特大黄芪5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妁15克,白妁30克炒,紫丹参30克,制首乌30克,七力15克,钩藤20克,枸杞子20克,菟丝子30克,核桃肉3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茯神30克,陈皮15克 ...

我又不是只牛,吃得了这么大量的药吗?这药是一天的量?还是一个疗程的量?如果是一个疗程,几天能吃完?
麻烦您给开个一只胃的药吧,谢了!


第一次碰见这样的病人,意见提得很好,我表示接受.但我在这里同时慎重申明,俺所开处方,仅是建议参考方,若真要服用,定要去咨询当地中医师,得到认可后,方能少少试之.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特此申明,以正视听.愿诸求治网友慎之慎之.
当地中医师若认可,真要服俺之建议参考方,那么煎服法是:两煎混匀,作三日量,每服100毫升,不能超过,一日三次.混匀之药放于冰箱保存,以免酸败.若当地有煎药机房,嘱与代煎最好.因为他必须遵从医嘱煎药.而病家有时马虎偷懒,是否完全遵从医嘱,却是难说了.一剂后若平稳,可连服三剂,若再平稳,可服至十剂.再平稳,可五倍量于原方,打成极细粉,蜜为丸药,长服三至六月.此方亦能治你那慢肝.若有近时的肝功检查就好了,告述俺一声,用丸药调理时,变一二味药就更好了.若还有未明,可以直言.
发表于 2008/7/5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和子先生

谢谢和子先生,如果我能早些结识和子先生就好了,父亲刚刚离开了,是第三次脑溢血,很伤心很伤心,如果我能早些认识和子先生,用您给我的药方的话,父亲也许不会走得这么快,或许会有康复的希望5555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2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病友:

愿病友节哀顺变,早识晚识,一切皆缘.愿你父亲天堂安息.
发表于 2008/7/5 2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幸与先生对话,拿来与大家分享。

梅花三弄 19:26:11
外风之与内风的差别知道了吗
学·思·悟 19:26:38
先生发的文还没看完
学·思·悟 19:26:57
有点多
梅花三弄 19:27:10

学·思·悟 19:27:12
够全了
梅花三弄 19:27:32
对中医药有信心吗
学·思·悟 19:27:39
在别的地方,没有这样详细的
学·思·悟 19:27:45
恩!有

学·思·悟 19:28:07
还要经过临床的检验

学·思·悟 19:28:32
临床不过,是不行的

梅花三弄 19:28:46
学中医者多,但能成材的少啊,你我都要努力
梅花三弄 19:28:54
是的
学·思·悟 19:29:06
恩!谢谢先生鼓励

梅花三弄 19:29:17
临床是中医的根本
学·思·悟 19:29:24
笨学生会加油的

梅花三弄 19:29:34
学中医的根本。
学·思·悟 19:29:43
努力而为之
梅花三弄 19:30:44
你们那的好中医呢?
学·思·悟 19:30:59
有一事不明,伤寒论的方子为何很小

梅花三弄 19:31:03
多跟他们学习嘛
梅花三弄 19:31:27
在点上着力
学·思·悟 19:31:39
一是时间,二是人家不一定带

梅花三弄 19:31:41
机上用功
梅花三弄 19:32:13
古人心身纯,一拨就转
学·思·悟 19:32:19


梅花三弄 19:32:33
仲圣用量大
梅花三弄 19:32:39

梅花三弄 19:33:05
今之人大都钝也
学·思·悟 19:33:08
现代人淤滞体制,不宜转

学·思·悟 19:33:20
费力,是么

梅花三弄 19:33:23
机点上难拨
梅花三弄 19:33:32
是的
梅花三弄 19:34:12
内伤外感,混杂之局面处理甚难
梅花三弄 19:34:25
所以要变通
学·思·悟 19:34:44
是否有别的方法,如;锻炼,养生之类,打通气血,在药之

梅花三弄 19:34:51
但千变万变不离其中
梅花三弄 19:35:23
实也难也,时世社会变了
学·思·悟 19:35:42
恩!外感之中,也用桂枝法么

梅花三弄 19:36:45
不知你看过张淇老。成都李老,程雪.的医案否
梅花三弄 19:37:03
都是大方
梅花三弄 19:37:44
起重证陈柯
学·思·悟 19:37:50
没有,好像看过程雪的一篇,也想得不太清楚了

梅花三弄 19:38:37
尤其程老,对用方很有感悟
学·思·悟 19:38:47
现代之人,淤滞多,气偏弱,为何寿命比以前延长呢

学·思·悟 19:39:14
是因为条件,环境改善的原因么

梅花三弄 19:39:40
在名老中医之路中你去看看程门雪老的自述就知了
学·思·悟 19:39:58
哦!

梅花三弄 19:40:38
该简则简,该繁则繁,也莫僵执
学·思·悟 19:41:01
恩!  

梅花三弄 19:41:54
仲盛也有大方。
学·思·悟 19:42:20
恩!视病而定
梅花三弄 19:42:30
劳耗少也
梅花三弄 19:42:58
古人劳毫本气极重
梅花三弄 19:43:10
极重要
梅花三弄 19:44:02
故古人卒病多,今人难病多
学·思·悟 19:44:02
劳多吃少,穿少,保护少

梅花三弄 19:44:35
恩,主要是指外劳
学·思·悟 19:44:59
现代是内劳得多

梅花三弄 19:45:10
是的
学·思·悟 19:45:37
关键还得养心么

梅花三弄 19:45:44
内劳容致病情纷乱
梅花三弄 19:46:21
你看仲圣方多驱邪也
学·思·悟 19:46:41
恩!是这样

梅花三弄 19:46:51
今人之心太乱
学·思·悟 19:47:26
时代所造么

梅花三弄 19:47:38
经络脏腑之机钝
梅花三弄 19:47:58
这是一种说法。
梅花三弄 19:49:13
还有俺道师言,内经书中言,真正的远古之人比我们这些后人命长多了
学·思·悟 19:49:40
还是人心变了,离道而远去,背道而行

梅花三弄 19:49:47
内经里这是明言的。
梅花三弄 19:51:24
内经成书那时到现在都在减劫之中,故人之寿命长短是逐渐少的
学·思·悟 19:51:38
恩!是否会有一天,连这些顺道而行者,也无法生存了

梅花三弄 19:52:05
不过在减劫时世里也有起伏吧了

梅花三弄 19:53:52
减劫之世,人与天地自然之元气是衰少的,故今之用补者多
梅花三弄 19:54:48
但用补不可蛮,须在通字的前提下用之
学·思·悟 19:55:21
恩!先生说得极是

梅花三弄 19:55:58
虚,邪又易慢生,故今之难证,病机相当复杂
学·思·悟 19:56:17
通中之重,在中焦么

梅花三弄 19:56:53
寒热虚实,整体局部......都要主次分明
梅花三弄 19:57:08
思维太局限了
梅花三弄 19:57:44
一脉不遂,周身不和
学·思·悟 19:57:51
哦!是整体的通才可,上下内外

梅花三弄 19:58:46
也不一定,在整体中要有局部,在局部中要有整体
学·思·悟 19:58:59
恩!

学·思·悟 20:00:01
想学通中医,真的还得多临证

梅花三弄 20:00:29
学习中医,一定要有个灵活变通的思想才行,对任何知见,都不能胶柱鼓瑟
学·思·悟 20:01:56
恩!是有一定难度,所以经文里说的,句句是宝 。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20: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风.桂枝法:

前面讲了据外风的寒燥基本特性可选用一味药针对风的这基本特性的对治药物如防风,又说了二三味药可组合以对治这风的基本特性,最后引出了仲圣伤寒首方桂枝汤是治风第一剂.方中对治寒燥二性的药物份量及其加减可据寒燥二性的多寡灵活变化.桂枝汤为治风首剂,桂枝法为中医心法,有以下几个要点必须明白:
一,古贤桂枝汤外证得之,内证得之二语要深思.
二,把桂枝汤作一和气看.
三,把桂枝汤作一风字看.
四,应明气乱则为风,风和则为气.
五,桂枝汤握外六淫之要.
六,桂枝汤握一切内风之要,须要知一切内伤七情等等病因以致气失和者,皆是风.
七,要明外内相招的复杂风局.
八,外风要明运气流转,内风尤重生克传变.
九,即为法,不能死于桂枝汤,灵变在心,医者意也.
十,一气之流变须知.虽然,但分合要观,异同要察,不能颟顸,要知简繁,要知收放.
发表于 2008/7/7 10: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和子老师,有没有治疗扁平疣的方子,我脸上手背上长了挺多的,愁死了,谢谢给个方子
发表于 2008/7/7 18: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文章还没看完,感觉自己的底子太薄,知之甚少,特别是药学,要加强基础的学习,才能跟上学习的进度。各位学长是否有好的学习方法,共享一下嘛!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1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研读桂枝汤心得


□ 王业龙

  《伤寒论》桂枝汤,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主治太阳中风证。殊不知,桂枝汤“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营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非攻伐,非补助,而能使窒者通,逆者顺,格者和。是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制裁……由此权衡变化而推而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意贯之,而治之之法,亦不外乎此矣”(《伤寒本旨》)。
  
方本解肌,不是发汗剂
  
《伤寒论》中,用桂枝汤解表的条文共21条。若仔细读之,便可省悟到,仲景用桂枝汤解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特殊的要求:一要“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二要“温覆令一时许”(适当地加盖衣被,约2小时)。如此而达到“遍身絷絷,微似有汗”之目的。诸如《金匮要略》治柔痉的栝楼桂枝汤、治黄汗的桂枝加黄芪汤等方皆同,这是因为桂枝汤不是发汗剂而是解肌剂。解肌与发汗不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这直接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桂枝汤。
  桂枝汤以芍药为君,臣以苦酸微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伍杏仁之制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泻皮毛而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辨,亦可见麻黄汤发汗与桂枝汤解肌之一斑。仲景强调:“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服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解肌之剂,若用于解表就必然要借谷气与温覆“以助药力”,方可汗出病愈。这就是桂枝用于治表时,在服药方法上有其特殊要求所在。
  
和脾胃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第一》:“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这是用桂枝汤原方来调和脾胃,以治妊娠恶阻的实例。仲景在文中注明“无寒热名妊娠”六字,以说明本证并没有发热恶寒等表证,而是用桂枝汤治妊娠恶阻。
  
滋补气血
  
桂枝汤中,以桂枝和芍药为主要药物。《神农本草经》言桂枝:“主咳逆上气,结气喉痹,吐利,利关节,补中益气”,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由此可知,桂枝和芍药皆有益气之能,桂枝辛甘温属阳,为气分药,芍药酸苦微寒属阴,为血分药。两药等量用之,阴阳相济,气血相和,通敛相适,大可滋壮气血而补虚。《伤寒论》第62条:“发汗,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这是无表邪、表证的气血营阴不足之正虚身痛证。仲景仍取桂枝汤加以变通,可见桂枝汤本具有补益气血之能。用此方治周身疼痛,或全身关节疼痛,但无红肿,无明显寒热之象,而见舌淡,脉沉无力之人。
  
燮理阴阳
  
桂枝汤可调和营卫,而调和营卫之义,大而言之,即是调和阴阳,调和气血。《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治:“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眩发落,脉虚极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之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如此气血皆虚又兼阴阳失于交泰之候,仲景却弃参、芪、归、地不用,专取桂枝汤实其阴阳气血之虚,再加龙骨、牡蛎潜阳摄纳,使阴阳交泰。这充分表明桂枝汤确具补而不峻,温而不燥,缓图之功,更为慢性虚损劳极之所宜。
  
温中补虚
  
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并配以生姜、甘草、大枣安中和胃之品,使全方不仅有和脾胃、燮阴阳、益气血之功,更合温中补虚之良效。《伤寒论》中桂枝汤有三禁:一为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不可用之;二为内有温热的“酒客”不可用之;三为素有里热之人不可服。特别是后二禁,之所以禁用,大体不脱桂枝汤的温中补虚之功。
  由桂枝汤衍变的小建中汤、当归建中汤诸方,皆以桂枝汤为底方。用以治疗虚劳诸疾,即是取桂枝汤温中补虚之明证。若桂枝加入血分药则转而调血治血。如《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证为血虚而寒逆,方则可视为是桂枝汤加味而成(当归、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通草、细辛)。《金匮要略·妇人杂证脉证并治》第9条的温经汤(当归、阿胶、川芎、桂枝、芍药、生姜、甘草、人参、吴茱萸、半夏、丹皮、麦冬),以治妇人血虚且瘀所致之崩漏证,亦可看作桂枝汤加用血分药而来。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仲景取桂枝汤之意而进行加减变化之方,大约26首之多。其中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桂枝加黄芪汤、栝楼桂枝汤用以解表;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用以补虚降逆气;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加附子汤用以补阳;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当归四逆汤汤、温经汤用以调血治血;新加汤、桂枝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桂枝黄芪五物汤用以调补阴阳气血;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以治水气病。由桂枝汤的加减变化之方,体现了桂枝之用,可表可里,可气可血,实为良方。仲景将其加减变化,所涉甚广,然仍有其规律可循:一是桂枝汤加减变化,关键在于桂枝与芍药之变;二是除用于解表外,凡治里证,终不离温、补之情。

这是伤寒杂病论版块里的一点资料,供你学习.但是在切实的临床应用上,还是少了高屋建瓴的实际的应用法,这你要清楚,不可不知.给你垫个基础.因诸家对风字的把握不够,所以要到一个真正应用的高度还是难的.俺与你一起学,一起悟.
发表于 2008/7/7 2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得麻烦和子先生了
刚才去药房抓药,伙计先是问我米卜是不是抄错了,我说可以用通大海代替,他说没有通大海这味药,通大海和胖大海不是一味药,之前我在网上查通大海就是胖大海,他这样一说搞得我心里没底,请先生明示。
还有药房没有南五味,只有北五味。请问先生南五味和北五味药性一样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16: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