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梁知行

《伊尹湯液經》(全本.文字版)----民国楊紹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 12: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汗吐下后证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太阳病,先发其汗,不解,而下之。其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解其外则愈。属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属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千金》作麻黄汤,又作桂枝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加厚朴二两,杏仁五十个,去皮尖。余依前法。


大下以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再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续在,先与小柴胡汤。呕止小安,其人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呕止小安”,一作“呕不止,心下急”。

凡柴胡汤证而下之,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此本当柴胡汤,下之不得利。今反利者,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再服小柴胡汤以解其外,后属柴胡加芒硝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苦平 黄芩苦平 人参甘微寒 甘草炙,甘平 生姜辛温,各一两,切 半夏一合,洗,辛平 大枣四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再服,以解其外。不解更作。

柴胡加芒硝汤方 右,以前七味,以水七升,下芒硝三合,大黄四分,桑螵蛸五枚,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五合,微下即愈。本云:柴胡汤再服,以解其外。余二升,加芒硝、大黄、桑螵蛸也。


伤寒五六日,其人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此为未解,属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八两苦平 桂枝三两,辛温 栝楼根四两,苦寒 黄芩三两,苦平 牡蛎二两,熬,碱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温服一升,日二服。初服微烦,汗出愈。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苦平 黄芩苦平 人参甘微寒 生姜切,辛温 龙骨甘平 牡蛎熬,碱平 桂枝辛温 茯苓甘平 铅丹辛微寒,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苦寒 半夏一合半,洗,辛平 大枣六枚,擘,甘平
右一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大,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太阳病,吐、下、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坚,可与小承气汤,和之则愈。

伤寒吐下后未解,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曰,其人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神之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属大承气汤。若下者,勿复服。

伤寒十三日,过经而谵语,内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小便利者,大便当坚。而反利,其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自利者,其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属调胃承气汤证。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太阳病下之,其脉促,胸满者,属桂枝去芍药汤。若微寒,属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余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急当救裹。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太阳病三日,已发其汗、吐、下、温针,而不解,此为壤病,桂枝汤复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而治之。

下以后,复发其汗,必振寒,又其脉微细,所以然者,内外俱虚故也。

大汗,若大下而厥冷者,属四逆汤证。

下以后,复发其汗者,则昼日烦躁不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而无表证,其脉沉,身无大热,属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辛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即安。


发汗、吐、下以后不解,烦躁,属茯苓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四两,甘平 人参一两,甘微寒 甘草二两,炙,甘平 干姜一两半,辛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苦饥不能食,但头汗出,属栀子汤证。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属栀子汤证。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属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汤方 此与下栀子厚朴汤方内,均应有豉而无者,必为传钞者误遗之故。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干姜二两,辛温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下后,烦而腹满,卧起不安,属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厚朴四两,炙,苦温 枳实四枚,炙,苦寒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食饮,往来寒热,而未吐下,其脉沉紧,可与小柴胡汤。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属栀子汤。若少气,栀子甘草汤。若呕,栀子生姜汤。若腹满,栀子厚朴汤。
栀子甘草汤方 于栀子汤中加甘草二两即是。
栀子生姜汤方 于栀子汤中加生姜五两即是。

伤寒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致升,属白虎汤。一作白虎加入人参汤。

大下后,口燥,里虚故也。
(@本条可能因为印刷故,使得排列介于低一格到两格之间,难以辨别。根据杨氏的排法,此不以伤寒起首,窃以为以低两格书写为是。)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其汗,表里俱虚,其人因冒。冒家,当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表和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无津液,而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大下后,发汗,其人小便不利,此亡津液,勿治。其小便利,必自愈。

吐、下、发汗后,其人脉平,而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即愈。

伤寒瘥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伤寒后,脉沉,沉为内实,下之解,属大柴胡汤证。

伤寒汗出,若吐下解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者,属旋覆代赭汤。

旋覆代赭汤方 旋覆花三两,碱温 人参二两,甘微寒 生姜五两,切,辛温 代赭石一两,碎,苦寒 甘草三两,炙,甘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苦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麦门冬一升,去心,甘平 甘草炙,甘平 人参甘微寒,各二两 石膏一斤,碎,辛微寒 粳米半升,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熟,汤成,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已后,劳复,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内大黄如博棋子大五枚,服之愈。

枳实栀子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 豉一升,绵裹,苦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右三味,以酢浆七升,先煎取四升,次内二味,煮取二升,内豉,煮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


大病已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熬,碱平 泽泻甘寒 蜀漆洗,辛平 商陆辛平 葶苈熬,辛寒 海藻洗,苦寒 栝楼根苦寒,各等分。
右七味,捣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


大病已后,其人喜唾,久久不了,胸上有寒,当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丸方 人参甘微寒 干姜辛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苦温,各三两
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夜二。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此为病不尽,当复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孪,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痂胞赤,膝胫拘急,烧裈散主之。

烧裈散方 妇人里裈近阴处,烧灰。
右一味,水和,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

结胸痞第十四:此篇以下,皆论卒病。凡卒病皆当分伤寒、温病,皆当遵治伤寒、温病之可、不可诸法以治之。
结胸痞上篇上:


太阳病,重发其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坚满而痛不可近,属大陷胸汤。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即痛,其脉浮滑,小陷胸汤主之。若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苦寒 甘遂末,一钱匕,苦寒 芒消一升,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煎一两沸,内甘遂末,分再服。一服得快利,止后服。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平 栝楼实大者一枚,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十八铢,辛微温 巴豆六铢,去皮心,熬赤黑,研如脂,辛温 贝母十八铢,辛平
右三味,捣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上即吐,在下即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一云:冷水一杯。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结胸者;下之早,故令结胸。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其脉沉紧,心下痛,按之如石坚,与大陷胸汤。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属大柴胡汤证。但结胸,无大热,此为水结在胸胁,头微汗出,与大陷胸汤。
太阳病,医发其汗,遂发热而恶寒。复下之,则心下痞。此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火针,因而烦,面色青黄,肤瞤,如此者,为难治。面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按之自濡,关上脉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苦寒 黄连苦寒 黄芩苦平,各一两
右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溃之,须臾去滓,分温再服。此方有旧遗黄芩一味,今据《金匮》泻心汤方文补。

附子泻心汤方 附子一枚,炮,别煮取汁,辛温 大黄二两,苦寒 黄连苦寒 黄芩苦平,各一两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脉浮紧而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不为逆也。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坚痛者,已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复不中与也,属半夏泻心汤。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之泻心汤,其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与五苓散。一本言:忍之一日,乃愈。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辛平 黄芩苦平 干姜辛温 人参甘微寒 甘草甘平,各三两,炙 黄连一两,苦寒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其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其痞,当先解表,表解乃攻其痞。解表,属桂枝汤。攻痞,属大黄黄连泻心汤。
结胸痞上篇下:附颈项强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颈项强而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坚,当刺大杼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谵语则脉弦。谵语五日不止,当刺期门。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即和,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黄八两,苦寒 葶苈子熬,辛寒 杏仁去皮尖两仁者,甘温 芒消苦寒,各半升

右四味和捣,取如弹丸一枚,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一两,水二升,合煮取一升,温顿服,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太阳与少阳并病,心下痞坚,颈项强而眩,勿下之。《千金》本“而眩”下有“宜刺大椎、肺俞、肝俞”八字。

伤寒四五日,身体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属小柴胡汤证。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再三下之,不能食。其人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柴胡汤不复中与也。食谷者哕。此条宜茵陈五苓散,方见《金匮》。

服桂枝汤,下之,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属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茯苓甘平 白术苦温,各三两
右,于桂枝汤中惟除去桂枝一味,加此二味为汤,服一升,小便即利。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结胸痞下篇上: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坚,下利不复止,水浆不肯下,其人必心烦。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坚满,引胁下痛,呕即短气,汗出,不恶寒,此为表解里未和,属十枣汤证。
十枣汤方 芫花熬,辛温 甘遂苦寒 大戟苦寒,各等分
右三味,捣为散,以水一升五合,先煮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枣。强人内药末一钱匕,羸人半钱匕,温服,平旦服。若下少不利者,明旦更服,加半钱。得快下,糜粥自养。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后,心中痞坚,呕而下利,属大柴胡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坚,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而利,属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辛温 半夏半升,洗,辛平 干姜一两,辛温 黄连一两,苦寒 人参甘微寒 黄芩苦辛 甘草甘平,各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坚而满,干呕而烦不能得安。医见心下痞,为病不尽,复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之坚。属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辛平 黄芩苦平 干姜辛温,各三两 黄连一两,苦寒 半夏半升,洗,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一方有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服汤药而下利不止,心下痞坚。服泻心汤已,后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治中与之,“治中”,一本作“理中”。利益甚。治中,理中焦。此利在下焦,属赤石脂禹余粮汤。若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甘平 禹余粮一斤,碎,甘寒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结胸痞下篇下:

太阳病二三日,终不能卧,但欲起者,心下必结。其脉微弱者,此本寒也。而反下之,利止者,必结胸。未止者,四五日复重下之,此挟热利也。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挟热而利不止,心下痞坚,表里不解,属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四两,别切,辛温 甘草四两,炙,甘平 白术苦温 人参甘微寒 干姜辛温,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去滓,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病者胁下素有痞,而下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侠阴筋,此为藏结,死。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其脉寸口浮,关上自沉,为结胸。何谓藏结?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下利,阳脉浮,关上细沉而紧,名为脏结。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

脏结,无阳证,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结胸证,其脉浮大,不可下,下之即死。

结胸证悉具而烦燥者,死。

腹痛第十五:附宿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而利,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玄武汤主之。
玄武汤方 茯苓甘平 芍药苦平 生姜辛温,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苦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小便自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利不止,便脓血者,宜桃花汤。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为欲自利。
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腹满时痛,为属太阴,属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加芍药汤方 即加芍药三两,足前成六两。 桂枝二两,辛温 芍药六两,苦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即加芍药三两,足前成六两。’此处应是杨氏所注,否则与全本在”某某加某物汤”皆以同样字体大小的体例不合。疑,当考)

桂枝加大黄汤方 即于前方中加大黄二两即是


人无阳证,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减之。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与小柴胡汤。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芍药六两,苦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胶饴一升,甘微温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温服一升。呕家不可服,以甘故也。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黄连汤主之。

黄连汤方 黄连苦寒 甘草炙,甘平 干姜辛温 桂枝辛温 人参甘微寒,各三两 半页半升,辛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分五服,画三夜二服。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为实,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者五六日不大便,绕脐痛,躁烦,发作有时,此为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涩”字当是“数”字之讹。“涩”“数”音近,故易致误也。观下条之文,自明。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

呕吐哕第十六:《正字通》引方书云:“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
呕吐哕上篇: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属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方 即于葛根汤中加半夏半升,洗,即是。葛根四两,甘平 麻黄三两,去节,苦温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甘草甘平,炙,各二两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半夏半升,洗,辛平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不须与粥,取微汗。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必思水者,解。急与猪苓散,饮之水亦得也。《千金》作“五苓散”。
猪苓散方 猪苓甘平 茯苓甘平 白术苦温,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伤寒,本自寒呕,医复吐之,寒膈更甚,饮食入即出,属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辛温 黄芩苦平 黄连苦寒 人参甘微寒,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病人脉数,数为有热,当消谷引食。反吐者,医发其汗,阳微,膈气虚,脉则为数。数为客阳,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令吐也。

食谷而呕者,属阳明,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见后吐利门

干呕,吐涎沫而复头痛,吴茱萸汤主之。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难治,四逆汤主之。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吐哕下篇上:

太阳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而吐,此为水逆,五苓散主之。论首“中风”二字之上,旧脱“太阳”二字,今补正。
阳明病,胃中虚冷,其人不能食,饮水即哕。若脉浮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四逆汤主之。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呕吐哕下篇下:吐蛔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此字各本均作“令”,与文义不洽,疑当是“今”字之讹。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必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酸平 细辛六两,辛温 干姜十两,辛温 黄连十六两,苦寒 当归四两,甘温 蜀椒四两,出汗,辛温 附子六两,炮,辛温 桂枝六两,辛温 人参六两,甘微寒 黄柏六两,苦寒
右一十味,异捣,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捣成泥,和诸药,令相得。臼中与蜜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少少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病人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必吐蛔。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者,即呕。行者,必数更衣。反少,当温,其上灸之。旧注云:“一云灸厥阴可五七壮”。案“当温”句,言当温之也。“其上灸之”者,谓灸少阴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服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白通汤方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干姜一两辛温 葱白四茎,辛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猪胆汁十合 人屎[1]五合。
右二味,内前汤中,和令相得,温分再服。若无胆,亦可用。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辛温 人参三两,甘微寒 生姜六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即于通脉四逆汤中,加猪胆汁半合即是。甘草二两,甘平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辛温 猪胆汁半合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服之,其脉即出。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吐利止而身体痛不休,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1]注:“人屎”之“屎”乃讹字,当作“尿”。

吐利下篇: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为霍乱。

问曰:病者发热头痛,身体疼,恶寒而复吐利,当属何病?答曰:当为霍乱。霍乱,吐利止而复发热也。伤寒,其脉微涩,本是霍乱,今是伤寒,“今”,“即”也。却四五日至阴经。阳转入阴,必吐利。本素呕下利者,不治。若其人即欲大便,但反失气而不利者,是为属阳明,必坚,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坚。坚,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若不愈,不属阳明也。

霍乱而头痛发热,身体疼痛,热多欲饮水者,属五苓散。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汤主之。

理中汤方 人参甘微寒 干姜辛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苦温,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脐上筑者,为肾气动,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利多者,复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至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至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微自温暖,勿发揭衣被。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而自利不呕者,属葛根汤。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甘平 麻黄三两,去节,苦温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甘草炙,甘平,各二两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不须与粥,取微汗。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遂利不止。其脉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属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黄芩苦平 黄连苦寒,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 枳实炙,苦寒 柴胡苦平 芍药苦平,各十分

右四味,捣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兼主利。悸者,加桂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下利,其脉浮大,此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当温之。与水即哕,属当归四逆汤。

下利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

下利中篇上

阳明与少阳合病而利,脉不负者,为顺。负者,失也。互相克贼,为负。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当下之,与大承气汤。

下利,反脉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三部脉皆浮,按其心下坚者,可下之,属大承气汤证。三部脉皆浮。此据《千金》本文,《脉经》本“浮”作“平”。

下利而谵语,为有燥屎也。宜下之,小承气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水,色青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
下利中篇下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苦平 芍药苦平 甘草甘平,各二两,炙 大枣一十二枚,擘,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半夏半升,洗,辛平 生姜一两半,切,辛温(@此处格式又与之前不同,疑,当考。)
右二味,加入前方中即是。


热利下重,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苦温 黄柏三两,苦寒 黄连三两,苦寒 秦皮三两,苦微寒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瘥更服。


下利欲饮水者,为有热,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按其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下篇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而脉不出,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甘平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辛温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辛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者,加葱白九茎。腹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加减服之。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必郁冒汗出而解,其人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其脏寒者,当温之。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必亡血,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方 四逆汤中加人参一两即是。

下利,脉迟紧,为痛未欲止,当温之。得冷者,满而便肠垢。

下利欲食者,宜就温之。

下利,谷道中痛,当温之以火,宜熬末监熨之。一方炙枳实熨之。

下利便脓血第十九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完,一半末,甘平 干姜一两,辛温 粳米一升,甘平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取七合,内赤石脂末一方寸匕。一服止,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而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其人必清脓血。

下利,脉数而浮,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其人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火邪清血第二十

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有清血,名为火邪。火邪者,桂枝去芍药以利小便,故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这条就有意思了,说是去芍药以利小便,此似乎与刘复先生说芍药利小便说相矛盾。当然依现今的研究可以知道小便的过程并不简单,中间涉及许多复杂的反应。故此处在去芍药下加注‘以利小便’(不知是否为杨氏所加注,疑,当考),颇有意思)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 桂枝辛温 生姜切,辛温 蜀漆辛平,各三两,洗,去腥 甘草二两,炙,甘平 牡蛎五两,熬,碱平 龙骨四两,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法: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起卧不安,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伤寒,加温针必惊。

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咽燥,必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气难复。
太阳病二日,而烧瓦熨其背,大汗出。火气入胃,胃中竭燥,必发谵语。十余日振而反汗出者,此为欲解。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其人欲小便反不得,呕,欲失溲,足下恶风。腰以下不得汗故。大便坚者,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多。便已,其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脉浮,当以汗解,而反灸之,邪无从去,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当重而痹,痹,不仁也。此为火逆。若欲自解,当先烦,烦乃有汗,随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当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撞心者,灸其核上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辛温 芍药苦平 生姜辛温,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属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一两,辛温 甘草甘平 龙骨甘平 牡蛎碱平,各二两,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气上撞第二十一

太阳病下之,气上撞,可与桂枝汤。不撞,不可与之。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坚,胁下痛,气上撞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此条宜桂苓五味甘草汤。方见《金匮》。

伤寒吐、下、发汗后,心下逆满,气上撞胸,起则头眩,其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属茯苓桂枝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甘平 桂枝三两,辛温 白术苦温 甘草甘平,炙,各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状,撞脐,属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甘平 桂枝四两,辛温 甘草一两,炙,甘平 大枣十五枚,擘,甘平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如桂枝证,其头不痛,其项不强,寸口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撞咽喉不得息,此为胸有寒,当吐之。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太阳病,发其汗,汗出不解,其人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而动,振振欲仆地,属玄武汤。

脉浮数,法当汗出而愈,而下之,则身体重,心悸,不可发其汗,当自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以里虚。须表里实,津液和,即自汗出愈。
心下悸下篇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裹急也。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辛平 麻黄苦温,等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伤寒,厥而心下悸,先治其水,当与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其水入胃,必利。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甘平 甘草炙,一两,甘平 桂枝二两,辛温 生姜三两.辛温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发汗过多以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而欲得按之,属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即愈。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甘平 桂枝辛温 生姜辛温,各三两,切 麦门冬去心,半升,甘平 麻子仁半升,甘平 人参甘微寒 阿胶甘平,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擘,甘平 生地黄一斤,切,甘寒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消烊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脉按之来缓,时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消渴第二十三

太阳病,寸口缓,关上小浮,尺中弱,其人发热而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为医下之也。若不下,其人复不恶寒而渴者,为转属阳明。小便数者,大便即坚,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欲饮水者,但与之,当以法救渴,宜五苓散。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黑皮,甘平 白术十八铢,苦温 泽泻一枚,六铢,甘寒 茯苓十八铢,甘平 桂枝半两,辛温

右五味,各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太阳病,发汗,若大汗出,胃中燥,烦不得眠,其人欲饮水,当稍饮之,令胃中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与五苓散,利小便,发汗。

伤寒汗出而渴,属五苓散证。不渴,属茯苓甘草汤。

病在阳,当以汗解,而反以水噀之,若灌之,其热却不得去,益烦,皮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热,宜文蛤散。不差,与五苓散。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碱平
右一味,捣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一方寸匕。


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噀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即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加上法。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而烦,其背微恶寒,白虎汤主之。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白虎汤主之。一作白虎加人参汤。

衄第二十四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而发热,其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候续在,此当发其汗。服汤微除,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属麻黄汤证。

伤寒,脉浮紧,不发其汗,因衄,属麻黄汤证。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与承气汤。其大[1]便反青,此为不在里,故在表也,故,本也。当发其汗。头痛者,必衄,属桂枝汤证。
[1]大:当作“小”
发表于 2007/11/3 1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疟第二十五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而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续自下,一日再三发,其脉微而恶寒,此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也。面色反有热者,为未欲解,以其不能得汗出,身必当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辛温 芍药苦平 生姜切,辛温 甘草炙,甘平 麻黄去节,苦温,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甘平 杏仁二十四枚,去皮尖两仁者,甘温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


服桂枝汤,大汗出,若脉但洪大,与桂枝汤。若其形如疟,一日再三发,汗出便解,属桂枝二越婢一汤。此条之方,旧与“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则亡阳也,不可复发其汗”之方相错。说见《发汗后上篇》。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辛温 芍药苦平 甘草炙,甘平 麻黄去节,苦温,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三铢,切,辛温 石膏二十四铢,碎,辛微寒 大枣四枚,擘,甘平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


病者烦热,汗出即解,复如疟状,日晡所发者,此属阳明。脉实者,当下之,属大柴胡汤、承气汤证。脉浮虚者,当发其汗,属桂枝汤证。

发狂喜忘瘀血第二十七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必自下,自,用也。下者即愈。其外未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属桂枝汤证。外解,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属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苦平 大黄四两,苦寒 桂枝二两,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芒硝一两,苦寒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半升,去滓,内芒硝,更煎一沸,分温三服。

(@本条桃仁承气汤煮法说煮取二半升,不知道究竟为几升?疑,当考。)

太阳病,如狂,其脉浮,属防己地黄汤。本条经文已佚,《金匮》作“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殆叔和就断简残句补缀其文如此。《千金》录徐嗣伯《传经方》,载治“语狂错,眼目霍霍或言见鬼,精神昏乱”。足以诠明方意。而辞釆神貌去经益远。今既无古本可考,特寻绎伊圣制方之旨,正其章句,改次经文。
防己地黄汤方 防己一分,辛平 桂枝三分,辛温, 防风三分,甘温 甘草一分,甘平

右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口父}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痛泄要方中用防风,此处亦用防风,不知防风之用为何?疑,当考。)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续在,其脉微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此热在下焦,少腹当坚而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属抵当汤。
抵当汤方 大黄二两,破六片,苦寒 桃仁二十枚,去皮尖,熬,苦平 蟅虫去足翅,熬,苦微寒 水蛭碱苦平,各三十枚,熬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阳明病,其人喜忘,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虽坚,大便必黑,属抵当汤证。

伤寒有热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而反利者,此为血。当下之,属抵当丸证。

抵当丸方 大黄三两,苦寒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熬,苦平 蟅虫去足翅,熬,苦微寒 水蛭碱苦平,各二十枚,熬
右四味,捣分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晬时当下,不下更服。


病者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者,可下之。假令下已,脉数不解,今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属抵当汤。若脉数不解,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其人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当出汗不出。内结亦为瘀血,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此条各本无,今然《金匮》中录出,补之于此。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其表未解。医反下之,动数则迟,头痛即眩,一作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烦躁,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坚,则为结胸。属大陷胸汤。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其余无有,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属柴胡栀子汤。柴胡栀子汤方遗未见,疑即大柴胡畅与栀子豉汤二方之合方,如柴胡桂枝汤然。
阳明病,自汗,色赤者,不可攻也。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即发烦,头眩者,有寒食故。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寒食相搏,在里不解。虽下,其腹必满如故耳。所以然者,脉迟故也。脉迟为寒。
(@此处寒食相搏,不知是否也该同他处作‘相抟’?)


伤寒,发其汗,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食相搏,“寒食”,一本作“寒湿”,误。在里不解故也。谷疸。
(@此处寒食相搏,不知是否也该同他处作‘相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按之不痛,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浮,与小柴胡汤。但浮,无余证,与麻黄汤。不溺,腹满加哕,不治。

伤寒,瘀热在里,身体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麻黄去节,苦温 连翘苦平,各一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甘温 赤小豆一升,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生梓白皮切,一斤,苦寒 甘草二两,炙,甘平 一方生姜二两,切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黄中篇

太阳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而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阳明病,发热而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但头汗出,其身无有,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属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苦平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大黄二两,苦寒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溺如皂荚沫状,色正赤。一宿,黄从小便去。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小便不利,少腹微满,属茵陈蒿汤证。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檗皮汤主之。

栀子檗皮汤方 栀子十五枚,擘,苦寒 甘草甘平 黄檗苦寒,各五分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发黄下篇

太阳病,身黄,其脉沉结,少腹坚,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属抵当汤。

中湿第二十九

太阳病,关节疼烦,脉沉而缓者,为中湿。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此条论湿温。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而身色似熏黄也。此以下五条,论寒湿。

湿家之为病,其人但头汗出而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蚤,“蚤”字当衍。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本作“小便利”。舌上如胎,此为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饮而不能饮,则口燥也。此条宜五苓散。再参看《结胸痞上篇下》面目及身黄项背强一则。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小便不利者死,一本作“小便利者死”,误。参看《平脉法》上篇“南方心脉其状何似”一条,自明。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汤加术四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苦温 桂枝二两,去皮,辛温 甘草二两,甘平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甘温 白术四两,苦温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病人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即愈。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坚,小便自利者,“自”字当是“不”字之讹,观下条及全篇之文,自明。术附子汤主之。此以下五条论风湿。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辛温 生姜三两,切,辛温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苦温 附子二枚半,炮,去皮,辛温 甘草一两,炙,甘平 生姜一两半,切,辛温 大枣六枚,甘平
(@此处大枣可能缺了‘擘’字)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遂水气未得除故耳。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杨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甘平 白术二两,苦温 附子二枚,炮,去皮,辛温 桂枝四两,去皮,辛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病者一身疼烦,发热日晡即剧,此为风湿。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苦温 甘草一两,炙,甘平 薏苡仁半两,甘微寒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甘温

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问曰:风湿相抟,身体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溜下不止,师云“此可发汗”。而其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续在,是故不愈。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则风湿俱去也。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汤主之。

防己汤方 防己一两,辛平 甘草半两,妙,甘平 白术七钱半,苦温 黄耆一两一分,去芦,甘微温
(@‘甘草半两,妙…’“妙”字疑为炒或它字)

右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水,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而反不痛,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节。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节。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肺”字原作“脾”,误。胀。其形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无汗出,一作“续自汗出”。而无大热者,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苦温 石膏半斤,辛微寒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五枚,甘平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皮水之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辛平 黄耆三两,甘微温 桂枝三两,辛温 茯苓六两,甘平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则为风,无水,“无”字当衍。虚肿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沉者,与附子麻黄汤。浮者,与杏子汤。

附子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苦温 甘草二两,甘平 附子一枚,炮,辛温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分,日三服。

杏子汤方未见。恐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黄汗篇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抟,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抟,“抟”,或作“击”,误。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不利。“不”,原作“通”,误,今改正。下条之文,即是其证。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荣”,一作“劳”。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则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燥,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耆汤主之。
(@此处并列“燥”、“躁”,足见两证之不同)

桂枝加黄耆汤方 桂枝三两,辛温 芍药三两,苦平 甘草二两,甘平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二枚,甘平 黄耆二两,甘微温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寸口脉沉而弱,沉则主骨,弱则主筋。沉则为肾,弱则为肝。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碱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抟,名曰断泄。“泄”字当衍。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方 麻黄三两,苦温 芍药三两,苦平 黄耆三两,甘微温 甘草炙 川乌辛温,五枚,{口父}咀,以蜜一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
(@此处对川乌的用法颇怪,以蜜一升,如何又能煎取一升?可能是蜜加上川乌就超过一升,然后煎煮到一升,再把川乌去掉。所以最后蜜煎应该少于一升。)

右五味,{口父}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尽服之。

肺胀篇


上气,躁而喘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麻黄二两,苦温 芍药二两,苦平 桂枝二两,辛温 细辛二两,辛温 甘草二两,甘平 干姜二两,辛温 五味子半升,酸温 半夏半升,辛平 石膏二两,辛微寒
右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与脾胀处相参)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苦温 石膏半斤,辛微寒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五枚,甘平 甘草二两,甘平 半夏半升,辛平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形”,当为“刑”字之误也。
(@本篇两个汤方‘小青龙加石膏汤方’与‘越婢加半夏汤方’中的半夏似乎脱了‘洗’字。考全本《伊尹汤液经》小青龙汤方内(方见《可发汗中篇》),半夏为‘半升,洗’,故知其为脱字无疑。而越婢加半夏汤则可能脱字。疑,当考。)

中暍第三十一

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厥冷。小有劳,身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恶寒则甚。加温针,则发热益甚。数下之,淋复甚。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肤中所致也,瓜蒂汤主之。
瓜蒂汤方 瓜蒂二十个,苦寒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白虎汤主之。

伤寒,其脉阴阳俱紧,恶寒发热则脉欲厥。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脉滑而厥者,其表有热,白虎汤主之。恶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热多者,目赤睛不慧。医复发之,咽中则伤。若复下之,则两目闭。寒多清谷,热多便脓血,熏之则发黄,熨之则咽燥。小便利者,可救。难者,必危殆。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头痛目黄,衄不可制。贪水者,必呕。恶水者,厥。下之,咽中生疮。假令手足温者,下之,下重便脓血。头痛目黄者,下之目闭。贪水者,下之其脉必厥,其声嘤,咽喉塞。发其汗则战栗,阴阳俱虚。恶水者,下之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发其汗,口中伤,舌上胎滑,烦躁,脉数实,不大便六七日,后必便血。复发其汗,小便即自利。此“自”字必是“不”字之讹,观上条之文自明。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不恶寒者,名刚痉。此条之文.旧与下名柔痉条之文相错。此文宜为“不恶寒”,误为“恶寒”,下条宜为“恶寒”,误为“不恶寒”。明其为如此,因此条文中所云之“反恶寒”,与上“无汗”之义不合。因无汗当恶寒,不当云“反”故也。又《脉经》及《千金》本,其下条“名柔痉”句下,均有“旧注云:一云恶寒,恶寒为柔痉”。则不恶寒者,必为刚痉也明矣。此必是今本之传钞者,误将此文之“不”字,钞入下条,致下条多一“不”字,此条少一“不”字,遂与旧本乖异,而文义理法,亦因之以不安。今即据此互易正之。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恶寒者,名柔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动摇者,为痉。
太阳病,热,发其汗,一本“发”字在“热”字上,非。因致痉。刚痉。

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一云“其脉沧大”。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复弦者,必痉。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刚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孪急,其人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柔痉。栝蒌桂枝汤主之。几几,强貌。古代玉几、雕几、漆几,其制皆两端上卷,故以其形容背反张之貌也。
(@在此本《伊尹汤液经》中,“栝蒌”有时作“栝楼”)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苦寒 桂枝三两,辛温 芍药三两,苦辛 甘草二两,甘平 生姜三两,辛温 大枣十二枚,甘平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太阳病,发热,其脉沉而细者,为痉,为难治,葛根汤主之。“葛根汤主之”句当在前条“欲作刚痉”句下,大误。详审之,当在此条下,今移正之。

痉脉,按之筑筑而弦,直上下行。此与下条,论刚痉脉象。

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其汗。必拘急。

痉病,有灸疮,难疗。

项背强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属葛根汤。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属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甘平 芍药二两,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平 桂枝三两,去皮,辛温
右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可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甘平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再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大枚,辛微温 甘草二两,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平 桂枝辛温 甘草炙,甘平
右三味,等分,各异捣,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
令小冷,少少含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此处最后颇异‘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既是如此,又何必出方半夏散?疑此句为后人注解,非原文入此。疑,当考。)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鸡子一枚,去黄,内好上苦酒于壳中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辛平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愈,


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属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去节,二两半,苦温 知母十八铢,苦寒 萎蕤十八铢,甘平 黄芩十八铢,苦平 升麻一两六铢,甘苦平,微寒 当归一两六铢,甘温 芍药苦平 桂枝辛温 石膏碎,绵裹,辛微寒 干姜辛温 白术苦温 茯苓甘平 麦门冬去心,甘平 甘草炙,甘平,各六铢

右一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一炊间当汗出愈。

咽病下篇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咽痛,即喉痹,上篇言寒喉痹,此篇言温喉痹。温喉痹即白喉症是也。治温喉痹之法,下利者与猪肤汤;其不下利者,以白虎汤加生地、丹皮、玄参为最效。若扁桃腺肿痛不能食饮者,可以锡类散频频吹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内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伤寒,喉痹,刺手少阴。少阴在腕,当小指后动脉是也,针入三分补之。


辨脉法



脉蔼馥如车盖者,名曰秋脉也。秋脉,一作“阳结”,误。

脉累累如循琅玕者,琅玕,原误“长竿”.今改正。名曰夏脉也。夏脉,一作“阴结”,误。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脉荣荣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阴气,一作“阳气”,误。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阴阳相抟,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则血虚。血虚则筋惕。其脉沉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加烧针,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淅恶寒也。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畜积有脓也。

脉浮而大,心下反坚,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坚,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抟,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出气,唇口干燥,踡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此“脉”字。当是“病”字之讹。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坚,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问曰:病有洒浙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知”字当衍。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问曰:假令病人欲差,脉而知愈,故以别之?答曰:寸、关、尺,大、小、迟、疾、浮、沉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平,复当自愈。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今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平脉法上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缕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脉一周身。旋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紧弦。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弦为痛,数洪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干。审察表里,三焦别分。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为出疾入迟,为内虚外实。初持脉,来迟去疾,此为出迟入疾,为内实外虚也。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病太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膝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一云“按投”。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损谓所胜脾,脾胜不应时。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覆,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瘫肿,为难治也。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效此。

师曰: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若疼重者,复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痛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效此。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而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而欲着复衣,冬月盛寒而欲裸其体。所以然者,阳微即恶寒,阴弱即发热。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体。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

问曰:尝为人所难,紧脉何所从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肺中寒,故令紧。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紧。假令下利者,以胃中虚冷,故令紧也。

问曰:人不能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弦,弦,一作“涩”。唇口干燥也。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等类?师曰:其脉自浮而弱,面形乍白乍赤。

问曰:人病恐布,其脉何类?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师曰:脉有弦,有紧,有涩,有滑,有浮,有沉。此六脉为残贼,能与诸经作病。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脉与病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之时 病者因反吐,若下利,病腹中痛。因问:言我前来脉时不见此证,今反覆变异,故是名为灾怪。因问: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先服药,今发作,故为灾怪也。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脉滑也。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平脉法下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抟,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抟,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抟,名曰沉。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鞕。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此条旧在《辨脉法》篇内,又《可汗篇》亦有此文,论末有“宜麻黄汤”四字。案:凡云“宜某汤”者,悉为《平脉辨证》中之文,《胎胪药录》例言属某汤。二家之书即以分疆。《辨脉法》为《胎胪药录》之一篇,《平脉法》为《平脉辨证》之一篇。此条言宜某汤,知此条本为《平脉辨证》篇中之文,宜以之次入《平脉法》篇。又此条论首有“寸口”二字,案《平脉法》篇内,凡论病脉之文,论首悉有“寸口”、“趺阳”等字样,《辨脉法》篇有“寸口”、“趺阳”字样者,连此共止七条,余之大多并无之。以此条本为《平脉辨证》之文准之,知此七条必亦悉如此条,并为《平脉辨证》中之文。叔和以之次入《辨脉法》篇,误。今悉将此七条归还于《平脉法》篇内,用清门户。因此七条若本为《辨脉法》篇中之文者,则余之大多亦应悉有“寸口”、“趺阳”字样,有“寸口”、“趺阳”字样。而无之者,则此七条,本与之非为一类,即此即可决其本非《辨脉法》篇中之文。而此七条有“寸口”、“趺阳”字样,实与《平脉法》篇中之条为一颇。即此即可证其实为《平脉辨证》中之文也。兹即将此条,改而归入之于此。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怫音佛,下同。郁,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抟,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厥,逆也。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嗢咽塞(@嗢字,音同袜)。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尽,一作“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吐涎沫也。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此二句文有误,疑当作“荣盛而其肤疏,必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即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抟,即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抟,其人即(@噎的古字。音同噎“ㄧㄝ1”)。音“噎”。此条曲解有误。大为热,大为病进。浮大之脉,病为在表。浮为病在太阳,大为传之阳明。脉浮大者,风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戕其内阳,胃中虚冷,又以水饮之,虚冷与水相抟,其人即噎(@同前,用噎的古字,只因此处作小字写,故用今字)。非大为寒也。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跌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跌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鞕。

跌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卫”当为“胃”,“荣”当为“脾”。字之误也。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抟,宗气微衰,四属断绝。脾病不能行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

跌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抟,故令气,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跌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趺阳脉滑而紧,“紧”字当是“数”字之讹。数为热,热消谷,故为脾气强。紧为寒,有寒,脾气何得强?持实击强者,谓恃胃能食,而多食以损脾,则痛还自伤,如以手把刃也。

跌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跌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抟,则为短气。

跌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跌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跌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坚,气噫而除。何以言之?脾脉本缓,今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坚,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前,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跌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跌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一作“沉”。才见,此为调脉,才,仅也。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玉函》作“溺”。

跌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抟,抟,原误“动”。今改正。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发表于 2007/11/3 17: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后深感此文甚有启发,为深究伤寒论指出一条大道,谢谢了,保存之以供仔细学习.
发表于 2007/11/3 2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也在台湾那位兄台的网上拷了,但是少序言及后面的几段附论。可以看我上传的全图片档。
发表于 2007/11/3 20: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若是PDF 电子书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07/11/4 04: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做了PDF文档.

伊尹汤液经.pdf

452.03 KB, 下载次数: 53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1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书才知道,原来楊紹伊老和刘民叔老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是师从四川经学大师廖季平老,刘老为杨老此书作跋。

在此书的跋中刘老是这样介绍杨老的:


      杨君绍伊与余同学于经学大师井研廖先生。杨君愿学孔子,兼受古医经。杨君妻死子夭,遂不复家。民国十九年尽散家财,翌年飘然出游。初之渝,又翌年东之沪,又翌年之宁。二十五年重之沪,遂不复他之。居陋巷,安贫乐道,不求闻达,遁于医而隐焉。近考次《汤液经》,成书八卷,校勘考订,几复古经之旧。精湛妥帖,殆非叔和所及,于是世之治国医者,于方脉有定识,于据注有定本。叔和撰次,亦可以废矣。余早岁亦尝治此,裒然成帙,然用力不如杨君勤。既读杨君之书,乃尽弃己辑,乐就杨君之书稍稍补修之,刊印传诸世。又以余旧制两表附其后,更相发明焉。杨君之学于廖师也,盖私淑颜渊,故初名思复,字回庵,号履周。而颜子固周人,名回,后世尊为复圣者也。日寇陷沪,杨君名籍为昭和年号所污,耻之,遂易其名为今名。杨君又著有《论语绎语》二十卷,《语助词覈》二卷,经子杂文若干篇。其文欺迫清儒,可以承廖师学。鸣呼,杨君之得以传其人,岂医籍也哉。杨君诚今之颜回也已。
发表于 2007/11/6 21: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7/11/16 19: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什么东东啊?把伤寒论重新整理一下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7 22: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源于《汤液经法》考

作者: 钱超尘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赵开美《仲景全书》所收《伤寒论》对该书作者题曰“汉张仲景述”。此五字为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所题。南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後志》卷二沿其说:“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述。”明著名藏书家及刻书家毛氏《汲古阁毛氏藏书目录》亦云:“仲景伤寒论十卷,汉张仲景述”。“述”者,谓遵循旧说而不别立新义。《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墨子非儒篇》“述而不作”作“循而不作”。《说文解字》:“述,循也。”谓沿循往轨也。《增韵》:“循,依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注:“依山南行也。”则“张仲景述”者,谓仲景遵行旧说整理古训而为书也。张仲景为时之大医,必有治验与医案融于《伤寒杂病论》中,然著作主体仍为循先贤之旧轨、录大医之成方而为书。故《伤寒论自序》云:“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其勤求博采者,据皇甫谧《甲乙经序》、北宋孙奇林亿《伤寒论序》谓《伊尹汤液经》。《伊尹汤液经》又名《汤液经法》,32卷,著录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此书至梁犹存。若寻仲景依《汤液经法》而为书,见梁代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辅行诀》云: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此段文字说明《汤液经法》之结构与重要价值。下一段说明汉末魏晋六朝医家皆以《汤液经法》为至宝,依为规范,并有发展:
  
      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下面一段文字说明张仲景以《汤液经法》为依凭,撰写《伤寒论》一部。这就为我们确信皇甫谧《甲乙经序》、孙奇林亿《伤寒论》序称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为书提供了第一手可信资料:
  
      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山林僻居,仓卒难防,外感之疾,日数传变,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间,岂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数方者,则庶无蹈险之虞也。今亦录而识之。
  
      下面这些方剂原载于《汤液经法》,后被张仲景收录于《伤寒论》。《伤寒论》散佚甚多,下述13首方剂,在《伤寒论》中或有名无方,或名、方皆亡。谨录如下:
  
      1.小阳旦汤。治天行发热,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之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差止。日三服。(按,此为《伤寒论》之桂枝汤方,见12条。《伤寒论》阳旦汤名见30条,有名无方。)
  
      2.正阳旦汤。(上方)若加饴一升,为正阳旦汤。
  
      3.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已,如人行三四里时,令病者啜白   浆一器,以助药力。身热去,自愈也。(按,此为《伤寒论》黄芩汤加生姜也。见172条。芍药作二两。服法文字少异)
  
       4.大阳旦汤。治凡病汗出不止,气息惙惙,身劳力怯,恶风凉,腹中拘急,不欲饮食,皆宜此方。若脉虚大者,为更切证也。
  黄芪五两,人参,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六两,大枣十二枚,饴一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5.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按,此为《伤寒论》小柴胡汤方。见37条。无芍药。)
  
       6.小青龙汤。治天行,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脉紧者方。
  麻黄三两,杏仁半升熬打,桂枝二两,甘草炙一两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必令汗出彻身,不然恐邪不尽散也。(按,此为《伤寒论》麻黄汤方。见35条)
  
      7.大青龙汤。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喘咳不已者。
  麻黄去节,细辛,芍药,甘草炙,桂枝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三两。
  上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掠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一方无干姜,作七味。当从。(按,此为《伤寒论》小青龙汤方。见40条。《伤寒论》“温服一升”下之大段文字疑为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等所加之注,或南宋小字本《伤寒论》或《仲景全书》将此注释雕刻成与经文字体大小相同之字而窜入正文。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将此大段文字引为小注,可谓有识。)
  
      8.小白虎汤。治天行热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干燥,饮水数升不已,脉洪大者方。
  石膏如鸡子大棉裹,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先以水一斗,熬粳米,熟讫去米,内诸药,煮取六升,温服二升,日三服。(按,此为《伤寒论》白虎汤方。见176条。主治表述异。白虎汤《伤寒论》不分大小。)



论坛相关文章地址:

《伤寒论》第148条方证考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 ... &extra=page%3D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