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7 0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一下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点体会:
①西医联合运用多种抗生素杀灭幽门罗杆菌的疗效确切,如确诊有幽门罗杆菌感染最好先用西医方法治疗。相比而言,中医杀灭幽门罗杆菌的疗效不确切,疗程可能太长。据说救必应对杀灭幽门罗杆菌有效;
②西医的抗生素治疗极易引起胃肠菌群紊乱,产生舌苔增厚等“湿热”之象;
③西医的制酸疗法得不偿失,虽减少了“呕酸”症状,但在减少胃酸分泌的同时削弱了消化能力和胃本身的抗菌功能,会进一步造成纳差和胃部其他细菌增生。制酸与抗生素治疗结合进行,也会加重“舌苔”厚腻反应。中医治酸并不减少胃酸分泌只是中和胃酸,副作用小得多;
④中医治胃病从“通”、“降”二原则出发,认为“通”了就不会出现胀、痛,能“降”就不会出现呕气、泛酸、吃不下、拉不出。中医分清是寒、是热,有无夹湿,是否肝木克制脾土,然后按温里散寒、清热泄火、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等立法方药,抓住了胃肠的生理特征和脾胃病的根本;
⑤中医是整体观,咽从胃、喉从肺,咽、食道、胃、肠是同一个性质的问题,可以一同解决,不必分科治疗。事实上也是如此;
⑥中医治病求本,咽喉慢性炎症属火,从我的舌苔、脉象看,胃与食道的慢性炎症也大抵是热夹湿,素体阴虚是根本。追本溯源,小时侯的慢性鼻炎、大学时代的脂溢性脱发都与阴虚火旺的体质有关。经过这半年多的草药治疗,阴虚体质得到很大改善,大便性状的改变就是明证;
⑦中医治慢性炎症有优势,但贵在坚持治疗。象慢性咽炎、胃炎,起码坚持三个月以上。我本人是半年以上;
⑧胃肠湿气过重,食疗有一定效果,我的感觉进食时少佐辣椒就很管用;
⑨我的慢性胃炎、咽喉炎的发病与工作初年生活极不规律、烟酒茶熬夜夜宵等种种不良习惯有很大关系,属“积劳成疾”。后来症状逐步加重,又与无思想准备、情绪紧张压力大有很大关系。在坚持中医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改变生活状态,根除不良习惯,还要有意识地缓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所以说,中医成就生活方式;
⑩尽管吃草药欠方便,但我还是建议尽可能吃草药。成药方便但终究有所偏废,草药随即应变,临症加减,能充分有效发挥中医的系统、整体、辨证的优势。
想哪说哪,想起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