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58620|回复: 93

我的中医学习心得(附慢性胃炎、慢性咽炎、血压高、脱发、婴儿湿疹、夜啼等治疗经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8 13: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趣所至,平时喜欢看一点中医方面的书。奈何不求甚解,不入其门。就以门外汉的身份谈点对中医的认识吧。也算是多年来自己看中医书籍的一次小结。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此,“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述阴阳之说本是产生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一对哲学范畴,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词上》)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物质世界的基本看法。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在生产力、技术手段特别落后的古代,中医已形成一整套的治疗思想、诊断技术和方法,这是非常不简单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学问,也提供了一种系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就以“感冒”为例谈谈中西医治病的异同吧。“感冒”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头痛,甚至全身酸痛、高热不退。西医通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然后通过化验等手段大致分清病原体是细菌抑或病毒,给予解热镇痛、镇咳、抗炎治疗,若确认与病毒有关,还有可能开出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鱼腥草注射液、银翘清热胶囊之类的中成药。而中医一般是通过望(神、色、舌、苔、唇、体征)、闻(听患者自述)、问(重点症状及细节、起因、二便、月事)、切(脉诊),把握患者的体质(阴阳),再参合环境、气候条件(四时), 分清风、寒、燥、热、湿及其夹杂关系、轻重程度,最终定性(春瘟、暑湿、秋燥、风热、风寒等),然后按解表、化湿、清热、解毒、温里、散寒、止咳、化痰等用药法则拟出方药。从中西医治疗“感冒”的过程来看,我至少有以下几点结论:①中西医各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治病思路、方法,都是人类在探索人体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成果”,不能以西医的思维看待中医,更不能简单地评论孰优孰劣;②中医是建立在辨证的、唯物的基础上的治病之学;③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是朴素的,但很完整;④在治疗变态反应(过敏)、病毒感染、衰老、慢性功能失调等领域,西医至今并无较为彻底的解决方法,恐怕有时候还要求助于中医中药。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相对于专业医生来说,普通群众心目中对中医中药恐怕主要有以下几个误解:一是理论过时,挺玄;二是同病不同药,想不通;三是疗效不确切,没有实验数据说明;四是与现代科技手段绝缘,太土;五是不分科,没有科学的细化分工;六是药物反应大,吃死人;七是剂量太没谱,随手一抓,10克行,15克也差不多,无法信任。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内经;灵枢;逆顺》。未病是个什么状态?未病就是“疾”,就是亚健康状态。“疾”与“病”在古代往往是分开使用的,古汉语中“疾”与“病”有轻重之分。疾病初显谓之“疾”,重者才是“病”。当年扁鹊过齐,一见齐桓侯,就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在腠理是指在表皮和肌肉间隙,属初级阶段,称为“疾”。桓侯不但不信还不高兴,后来逐步发展至“在血脉”、“在肠胃间”、“在骨髓”,最终导致“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这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记载的故事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医的长处在于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治好“疾”可使人不至“病”的阶段,“病入膏肓”往往在中医就没治了。现在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类似于现代西医的外科学?中医不能动刀子确实是中医的一大局限,但中医的传统是治未病呀,如果刚有点苗头就被发现了、治好了,自然就不会发展成要“开膛破肚”了。是不是?
   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上记载“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内经》中还有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因此,中医往往会出现同病不同药的现象,实际上是“症”(表象)同而“证”(本质、病因)不同的缘故。说到中医分科,由于中医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所以分科对于中医而言是没有大的必要的。不过据我所知,中医无类似西医细化分工却丝毫不影响中医师的“术业专攻”。东汉仲景之学分为《伤寒》与《杂病》、三国华佗用“麻沸散”、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清吴鞠通出《温病条辨》、清傅山(即梁羽生《七剑下天山》中的清城派掌门,印象中有绝招“流云水袖”是也)有《傅青主女科》,这些其实就是中医的专业分科。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具体到药量上,中医重在对病的定性以及轻重程度的把握,注重各种药物的相互关系和协调,具体到每一味药物只要是不影响君臣佐使的大局关系,数量多一点少一点确是无所谓的。谈到中药疗效问题,我的看法肯定的。人参、鹿茸、灵芝等的药理作用无须多加说明,只举两例证明之:一是三九胃泰(主要成分为三亚苦、九里香,三九因此得名),二是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丹参、三七、冰片),这些都是纯中药制剂,西医临床使用机会还是挺多的,疗效自不待言。至于药物反应问题,由于中药大多取自天然植物,又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检验,客观地说,用药禁忌比西药少得多。中医传统上只总结出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服药忌口等四大类情况。中医在用药上出问题 ,一般主要是下列情况:一是诊断错误,下错药,这是医师水平问题;二是用量畸大,属庸医所为,象胡万林之流;三是没有遵循中医传统用药,如有段时间女同志没病却用“龙胆泻肝丸”减肥,造成部分人肝肾功能损害,其原因是该方药中有一味“关木通”含有对人体肝肾功能有影响的“马兜铃酸”。而传统中药方剂记载中应是“木通”,而非“关木通”。为此,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下文已对有关方剂按传统古方组成作了修改。
   中医理论是否过时?我想从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来谈一下我的看法。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西医往往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除了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治疗之外,也就是给予制酸、提高胃动力等药物,手段有限,疗效很差。中医则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前贤论及脾胃病,常从“通”、“降”施治,认为“通”就不会出现胀、痛,“降”就不会出现呕气、泛酸、吃不下、拉不出。“通”、“降”两个字简单、朴素,但却准确地抓住了胃肠的生理特征和脾胃病的根本。在这个理论指导下,中医一般会分清是寒、是热,有无夹湿,有无肝气犯胃,然后给予温里散寒、清热泄火、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的药物治疗,效果显然较西医为佳。慢性胃炎在西医来说基本不可能治愈。我本人的慢性胃炎就是采用中医方法治愈的。这个例子我认为至少能说明中医理论是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有关中医理论过时的说法道理并不充分。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逐中药的高额利润。
   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正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实质上是重在“调理”而非“治病”,是把“养生”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理顺了,养好了,百病自然不生。

   三、中医力求和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

   中医是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悬乎,但事实的确如此。
   《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因此“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要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了自然规律,人体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行,精神活动才能正常。这就是“健康”的本义啊。人是自然的产物,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受自然界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在现代,我们在掌握了更多的科技知识和对自然界的认识提高的同时,既不能夸大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更不能忽视自然界对人的影响。中医的很多观点是值得我们琢磨一番的。
   至于人与人的关系,《温病条辨;序》上载有“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所以首先是仁者才能为医。中医还认为情志与五脏疾病有关:喜伤肺(笑能死人),怒伤肝(大动肝火,眼珠突出),恐伤肾(吓得尿裤子),思伤脾(单相思吃不下饭),悲伤心(不用解释啦)。这些都说明什么问题啊?这些是在教导人们相互间要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彼此间要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地生活。话糙理不糙!
   现当下中医院和中医师的数目好象越来越少,除广东外其他地方的中医院病人、生意也越来越少了。这是否意味着中医离我们越来越远。非也非也。其实作为每一个中国人,中医始终在我们身边,离不开,推不掉。我们平时吃的稻米、粟米、大枣,喝的茶叶、酒、蜂蜜,做菜的马齿苋、益母草、淮山、藕、莲子,当调料的醋、姜、大料、草果、陈皮等等都是中药。有些中药还跟人的身体有关,如:血余炭(头发烤焦的粉末)、人中白(尿之结晶)等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及日常生活都与中医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医其实已经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和血液里了。
   前段时间有个老教授从美国回来,搞养生讲座,很火,牛得不行。其实与我们的传统中医相比,档次差远啦,顶多只能算是生活小常识讲座。《内经》上很早就指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因此,人应该“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最终达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是在教导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啊。中医的这些道理和方法实在是太多了,说不完。
   浅薄且罗嗦之至,贻笑大方,如果觉得眼累,就请泡杯菊花茶吧,管用!

[ 本帖最后由 入地金牛 于 2007/11/21 23: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1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三十多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与中医似乎有一种不解的缘分。

5岁左右,玩耍时左手前臂骨折,印象中拍片结果骨头断开还有一点交错。70年代当时治疗条件一般,找中医院老中医直接在门诊用手法矫正,打石膏喝汤药,两个月后痊愈。

中学时代开始,患慢性鼻炎,症状是上午流浓涕,晚上鼻塞睡不好。西医只能开点滴鼻水,用于收缩鼻血管,但嘱咐不能长期用药,否则会造成鼻血管萎缩,后果更严重。找中医,开了一种中成药——鼻炎片。记得从高三开始,到大学二年级一直坚持服用鼻炎片,治愈至今未复发。

大学三年级开始出现脱发现象,最严重时头顶发旋附近基本没头发了。吓坏了。在家乡医院找西医,断为脂溢性脱发,没治,开了一瓶章光101,特贵,医嘱不能常洗头,以免刺激皮脂分泌。回学校医院看中医,断为阴虚血热,开养血生发胶囊。后嫌养血生发胶囊价格高,不能长期用药,遂自作主张改吃首乌片,几块钱一瓶100片,并配合经常洗头,到广东工作后更是天天洗头,目的是及时清除分泌的头皮脂。首乌片坚持服用了两年多,中间间或服用养血生发胶囊。从1994年至今,头发完好如初。

还有发生在本人身上的慢性胃炎、血压偏高等,无一不是用中医中药解决的。待有时间慢慢道来。
发表于 2007/9/28 19: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的,应该让那些在中医院校学院几年还说不知中医怎么入门的人好好看看!
发表于 2007/9/29 0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中医是本身就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啊
发表于 2007/9/29 11: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中医靠的是悟性
发表于 2007/10/1 1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你已悟出很多,再这么悟下去,你就是中医大家了。我在这先向你道喜了。
发表于 2007/10/2 11: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七情所伤中,是不是有点错误的地方,喜伤心而非所肺,悲伤肺而非伤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 19: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y0754 于 2007/10/2 10:55 发表
楼主的七情所伤中,是不是有点错误的地方,喜伤心而非所肺,悲伤肺而非伤心。

信手一写,谢谢你的纠正。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14: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讲讲本人慢性胃炎的治疗经历。
1、大约1995年夏,刚刚参加工作三年,工作地点广东。开始总感觉心口处涩涩的,胃口很不好,嗳气,嗓子很不舒服,吃东西有异物感。开始没怎么关注。后左上腹出现胀痛。一直觉得广东人喝凉茶是多此一举,当时心里有点相信“上火之说”了。就自做主张买了点牛黄解毒片吃吃。但症状没有减轻,感觉越来越不舒服。上医院,先看嗓子,诊为慢性咽喉严亚急性发作,开了口服青霉素素和激素类药物雾化,嘱少食辛辣、胃部症状看消化内科。到消化科,医生说可能有慢性胃炎,有无溃疡不好说,先吃点雷尼替丁和吗叮咛再看看。
2、因以前胃口一直很好,突然罹患慢性胃炎和慢性咽喉炎,心理一点准备都没有,感觉既紧张又沉重。吃了口服霉素素、雷尼替丁、吗叮咛和雾化治疗后,嗓子和胃部症状没有改善。尤其是咽东西老觉得喉部有异物感,食物经过心口处还会疼一下,这让我很恐惧,总觉得自己食道是不是长了瘤子。想起小时侯邻居得了食道癌的惨状,吓坏了。再上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说,慢性咽喉言很难治,只能急性发作时用抗生素压一下,平时生活多注意。消化内科听说我进食有异物感,也不好说什么,只说最好做个胃镜确诊一下。恐惧加无奈,只好预约空腹胃镜,感觉象是上战场。胃镜结果是食道炎、慢性胃炎。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15: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3、当时心情是既放松——未得大病,又紧张——吃饭的通道从上到下全线崩溃(同时痔疮发作)。苦啊!就差哭了!接着吃雷尼替丁、吗叮咛,又按医生的安排用青霉素、甲肖挫打吊针10天,口服庆大霉素混合维B复合溶液,再加一种珠海产的药,只记得是保护胃黏膜的,好象是复方掬掾酸秘钾,商品名忘了。医生说是要杀胃中的一种细菌的。医嘱治疗要坚持两个月以上才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