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古今医统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圣散 治老人脚膝疼痛,不能履地

杜仲 牛膝(浸酒) 续断 萆 防风 独活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

温白丸 治老人脾胃一切病,呕吐,泻痢及宿食不消。

半夏(一两,制) 白朮(一两,炒) 丁香(一分)
上为末,用姜汁和飞罗面作糊丸,如梧桐子大。姜汤下十丸,空心服。腹痛并呕逆,食后服。

木香人参散老人和脾胃,进饮食,止痰逆,疗腹疼。

木香 人参 茯苓 白朮(炒) 陈皮 甘草(炙) 浓朴(姜制) 干姜(泡,各半两)肉豆蔻 枇杷叶(去毛) 丁香 藿香(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一片、枣二枚,煎六分食后服。老人宜常服之。

镇心丸养老人心气,令不健忘,聪明耳目。

辰砂(另研) 远志 人参(各一两) 茯苓(二两) 麦门冬 石菖蒲 干地黄(各半两)
上为末,除辰砂,余炼蜜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空心薄荷酒吞下十丸至十五丸。

苁蓉丸平补下元,老人服之明目。

肉苁蓉(四两) 巴戟 枸杞子 菊花(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青盐煎 治肾脏虚冷,肝膈浮热上冲,两目生翳黑花,久不愈。

青盐(一两,明净者生研) 苍朮(一两,米泔浸) 木贼(一两,小便浸)
上为细末,空心熟水调下一钱。如大不见物者,不过十服,小可只二三服。

木贼散 治眼有冷泪。

木贼 木耳(烧为黑。各一两)
上二味同研令匀,每用二钱,以清米泔煎熟,放温调下。食后临卧各一服。

磁肾羹 治老人久患耳聋,养肾脏强骨气。

磁石(一斤,杵碎,水淘去赤,用绵裹) 猪肾(一对,细切去皮)
上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肾煮之,调和以葱、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并可。
磁石常留起,依前法用之。

金樱子煎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木臼中转杵去刺勿损之,劈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饧。每服空心两匙,暖酒一盏调服,其效不可具载。(沈存中云︰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十分红熟失其本性,今取半黄采之为妙,十月、十二月采者为佳。)

茯苓煎白茯苓五斤去黑皮,捣筛,以熟绢裹盛,于三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曝干又蒸。如此二过,乃取牛乳二斗合和,着铜器中微火煮如膏取之。每食以竹刀割取,随性任饱,服之则不饥。 如炊食,先煮葵菜汁饮之,任食无害。

茯苓面东坡与程正辅书云︰旧苦痔疾二十一年,今忽大作,百药不效,欲休粮,以清净胜之而未能,今断酒肉与盐酩酱菜,凡有味物皆断,又断白米饭,惟食淡面一味,其间更食胡麻、茯苓面少许取饱。胡麻即黑芝麻也,去皮久蒸暴,白茯苓去皮入少白蜜为美,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又云︰既知此面及淡面更不消别药,百病自去,此长年之真法也。

小丹老人服此益寿延年,安宁神志魂魄,流滋气血脉铬,开益智慧,释散风湿,耳目聪明,筋力强壮,肌肤悦泽,气孚泰定。

熟地黄 肉苁蓉(酒浸,六两) 菟丝子(酒浸)五味子(各五两) 柏子仁(另研)石斛 巴戟(去心)天门冬(去心) 蛇床子(炒) 覆盆子(各三两) 续断 泽泻 人参 山药 远志(去心,炒焦) 山茱萸 菖蒲 桂心 白茯苓 杜仲(锉,炒断丝,各二两) 天雄(制,一两) 炼成钟乳粉(扶衰,三两;续老,二两;常服,一两,气完去之)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酒服三十丸至五十丸。忌五辛、生葱、芜荑、饧、鲤。
虚人多起,去钟乳倍地黄;多忘,倍远志、茯苓;少气神虚,倍覆盆子;欲光泽,倍柏子仁;
风虚,倍天雄;虚寒,倍桂心;小便赤浊,三倍茯苓,一倍泽泻;吐逆,倍人参。
此方补劳益血,去风冷百病,诸虚不足,老人精枯神耗,女子绝伤断绪,并皆治之。

交感丹俞居易之子通奉云︰子五十一岁遇铁瓮申先生,授以秘术,确意行持,服食一年,大有补益。平日所服药切屏去,而饮食嗜好不减壮年。此药之功大矣。今年八十有五,享天然之寿。爰以秘方传之世人,普愿群生同登道果,后有牙药可同用之。

茯苓(四两) 香附子(一斤,用新水浸一宿,捞起干炒黄色方用)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早晨细嚼,白汤送下。

揩牙法香附子(五两,净,生姜四两同腌一宿,炒令焦黑) 青盐(一两,研细,拌同上药收)
上每旦夕以少许揩。

七实丹 治老人一切泻痢。此药治久患泻痢诸药不瘥者,服此药无不瘥。若老虎寒脾泻滑,大宜服此。

附子(制) 当归 陈皮 干姜(各一两) 吴茱萸(泡) 浓朴(姜制) 南椒 舶上硫黄(各半两)
上细锉,以慢火焙过,捣为末,与硫磺末拌匀,煎米醋和作两剂,却以白面半斤和令得所,亦作两剂用裹药如烧饼法,文武火煨令面熟为度,去面,于臼中捣三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如患诸般泻痢,以米汤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服。如患气痛宿食不消,姜盐汤下二十丸,空心日午服,其效如神。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4: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八十八 幼幼汇集(上)

形肖天地论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藉父母精血以成其形。人之始孕,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具,五月五脏生,六月六腑成,七月关窍通,八月游其魂,九月三转身,十月受气足。及其生也,头圆象天,足方象地,五脏以法五岳,九窍以布九州岛,四肢分比四时,六腑配乎六律。胆视同乎日月,呼吸犹乎风云,气血行类江河,毛发比之草木。一年象三百六十节,二肠应二十四气。天有风水寒暑,人有取与喜怒。天之气升,人之气亦升;天之气降,人之气亦降;浮亦浮,沉亦沉。人与天地同一橐 ,其不与天地参者矣?

胎气禀受不同论《千金》论曰︰儿在母胎受其精气,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脉,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成,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神入胃,十月百神备而生。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笑语识人,百日任脉生能反复,一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立,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髌骨成,能独倚,三百六十日为一期,膝骨成乃能移步。此理之常,不如是者,身不得其平矣。或有四五岁不能行立,此皆受胎气之不足者也。若筋实则多力,骨实则早行,血实则形瘦多发,肉实则少病,精实则伶利多语笑,不怕寒暑,气实则少发而体肥。

此皆受胎气之充足者也。大抵禀赋得中,阴阳纯粹,刚柔兼济,气血相和,精神全备,形体壮健。其未周之先,颅顾坚合,睛黑神清,口方背浓,骨粗臀满,脐深肚软,茎小卵大,齿细发润,声洪稳睡。此皆受胎气之得中和者也。以故听其声,观其形,则可以知其虚实寿夭矣。

联珠论夫人禀阴阳二气,生疾病于三焦。然冠壮易明,童幼难治。黄帝云︰吾不能察其幼小者,为别是一家调理尔,此不在黄帝图经之论也。又云︰小儿如水上之波、草头之露,以意用药,毋令造次焉。惟小儿脏腑脆嫩,血气未足,肌体不密,精神未备,故称不易医也。初生曰婴儿,三岁曰小儿,十岁曰童子。大小各异,且不可一概而用药也。必明消息形候,审定生死,察病患之浅深,知药性之寒温,乃世之良工也。

多服种子热药遗患胎源论东垣云︰一人问中年得子,一岁之后身生红丝瘤,不救,后四子皆病红丝而死,何以然?曰︰此乃肾中伏火,精气多有红丝,以气相感,生子故有此疾,俗名胎瘤是也。子试观之。果如其言。

遂以滋阴丸以泻肾火,忌酒醋辛爆热物。其妻以六味地黄丸,受胎五月之后,以黄芩白朮散间而用之,后生三子。(前证不作,今已俱壮。噫﹗合观以上所论,则知其儆戒深矣。)

妊妇不守禁忌生子多疾论古人胎养胎教之方最为慎重,所以上古之人多寿多贤,良有以也。《内则》曰︰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偏,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又要饮食清淡,饥饱适中。自然妊娠清气,身不受病,临产易生子,疾亦少,痘疹亦稀。此为气血贯通,所感明验。夫何后世风俗渐偷,鲜能悟道,男妇纵欲,无往弗胜。怀孕之时殊不加意,以致临产气血乖张,不能顺应。生儿下地,惊搐无时。

此盖胎中受毒,病种渊深,虽良医神剂,莫之能为。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4: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汇集

婴幼论(王隐君)婴儿初生,车篮襁褓,各随风俗。大概厥初下地之时,勿待其出声,急以帛裹指,展去舌上污血。用手一迟,啼声一出,即入腹中,斯为患矣。如下地少顷,不能出声者,急以温水一口少许灌之,即出声也。久不出声者,以其脐带倒捋入腹,然以口频进气于儿口中,则自能啼。初浴先将以猪胆汁一个,入汤温浴之,则不生疮疥。次用桃李梅根或枝各两许, 咀煎汤浴之,则去不祥。浴罢即看口中舌下并 上,或有白泡,相连去处,即便用指摘去,则无重舌等病。此其大略。凡婴儿六十日后,瞳人将成,而能应和人情,自此为有识之初,便当诱其正性,父母尊长渐次令其别之。僮仆婢外家不可训其手舞足蹈,无礼骂人,高举放倒,猛推闪避。

儿虽强笑,失色惊骇,乖张恶性,自此无端。乳母纵嗜浓味,纯醪煎爆,儿亦受之于乳,是以惊疳积癖泻痢由之而生。及其临病,又忌灌以苦辛之药味,姑惜隐忍,无所不致。大抵爱子之偏无出于母,所嗜之食,任其饱足,必致所伤。余幼时酷嗜甘饴,忽于一日,饴中有蚯蚓引头而出,自此不敢食饴。至长始知长上为之。不然,脾疳久患,深染难调,奈何不为戕害?大抵庠序之教,礼义节文之诲,幼稚幼学,通字未真,须自千文蒙求,调其句读,候其舌便语清,始可入大学,课其文字。成性纯然,精神不耗,何病之有?凡人之病,其义有五。一曰禀受之病,与生俱生者是也。二曰果报之病,伯牛之癞,袁盎之疮者是也。三曰六淫之病,风寒暑湿燥火,外邪所侵者是也。四曰七情之病,喜怒忧思悲恐惊者是也。五曰金疮颠扑,外伤者是也。外伤之证,显而易晓。其所谓七情者,责当在谁?六淫之疾,则亦以此而召耳。

护养《千金》论曰︰小儿二百四十日,掌骨成,母当教以匍匐。一周满,母当扶以行步。此皆则法。若或暖衣重围,不见风日,不着地气,致令筋骨软弱,数岁不能行者有之。今观田舍小儿则反是,所以见风日得土气,筋力常健,岂贵贱之理有异哉?明乎此,则保婴之道得矣。

乳哺乳哺之法不可不慎。小儿脾胃怯弱,乳食易伤,初得作呕泻,久则成积癖。乳母饮食,乳汁便通,儿食其乳,所感立应。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夏食热乳则致吐逆,冬食寒乳则致嗽利。母不欲怒,怒则气上为狂。母不欲醉,醉则身热腹痛。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 病。大都乳哺不可大过,谚云︰小儿常病伤于饱也。又曰︰忍三分饥,吃七分饱,亦至论也。

除胎毒方书皆云︰小儿一出腹啼声未发之时,急用绵裹指拭去口内恶汁,固是良法。而仓猝之际或有不及者,故有黄连、甘草、朱、蜜等法,用之殊佳。东垣云︰只须淡豆豉一味煎汤,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胃气也,尤妙。

择乳母凡乳母禀赋之浓薄,性情之缓急,德行之善恶,儿食其乳,能速肖之,此其关系非为小故。殊不知渐染既久,识性皆同,犹接木之造化也,故不可不择。

颅囟论《颅囟经》曰︰囟门未合,筋骨柔弱。囟门青筋,肺虚不荣。囟门常坑,滑泻便便。囟门突起,风疾不止。囟门久冷,吐利清清。囟门虚软,颠痫不免。囟门扁阙,暴泄易脱。囟门 长,风作必亡。囟门连额,惊痫易得。囟门未完,怕热怯寒。囟门缓收,胎气不周。囟门动数,神昏气弱。囟门宽大,多疾受害。颅囟者,精神之门户也,开窍之橐 也。上下相贯,百会相通,七窍应透,五脏所藉,泥丸之官,魂魄之穴。气实则阖,气虚则开,良由长大不可不合。

医师见之,当知可否,用药消息之。囟门宽大,受病深重,恐药难疗,不可不慎也。

小儿初生总论《千金方》云︰小儿初生一周之内,密室襁褓,天地八风之邪岂得为害?良由在胎之时,母失调护,或过劳相干,或过食伤胃,或惊恐相触,或跌扑致伤。诞生之后故有胎惊、胎黄、胎寒、胎热、胎肥、胎怯诸证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断脐、灸囟之不得其法,致有噤口、脐风、锁肚、不乳等证。患此者多难救疗,虽黄帝之圣亦称不能察别。今世小儿医,尤宜精审浅深虚实,而权衡为治,乃济世之良工也。

初生小儿必忌外客所触。古人一岁之内忌之者,并无客忤之患。小儿略识人物,不宜携至神庙观望,神象闪烁恐生恐惧。小儿初生无谷道者,逾旬日必不可救。至腹胀不食乳,则成内伤。虽通谷道,已不胜其治矣。必须早速用刀刺,要对孔亲切,开通之后,用绵帛如榆钱大,卷如指,以香油浸透插之,使其再不合缝。

四傍用生肌散搽之自俞。小儿将入夏时,用色帛缝囊盛去皮尖杏仁七个,与儿随身佩之,闻雷自然不惊。

初生回气法小儿初生,或有气怯而欲绝者,必因难产或受寒所致,不可便断脐带。急烘绵絮包裹怀中,以胎衣置火上烧燃,又用大纸捻蘸清油,烧于脐带上下,使暖气入腹,须臾气回。

拭口法小儿在胎,口含经血以成形。始生之时,口中多有秽血未尽。啼声未出,急用新绵裹指拭去口中秽血为妙。若一啼则咽入腹,而秽毒有所不免。古人仍用黄连甘草等法,皆所以解其毒也。则儿聪慧,痘疹亦稀,疾病亦少,诚不可不加意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4: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幼幼汇集

甘草黄连法妊妇临月,预办甘草、黄连,临产时先用甘草煎汁,收生之际,急以绵帛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儿口,次用黄连少许同甘草煎,如前法拭口内,次用朱蜜。

朱蜜法钱氏曰︰用好朱砂细研水飞过,炼好白蜜,调和成膏如小豆大,乳汁化服。三日内止进三粒,镇心安神,亦能解秽血之毒。

牛黄法真牛黄炼蜜和成膏如小豆大,乳汁化服些须。形色不实者不可服,身黄胎热者宜服。

猪乳法张焕论云︰初生儿或未有奶子,产妇之乳未下,可用猪乳代之,可免惊痫痘疮。

钱氏曰︰初生小儿至盈月内,可当取猪乳滴口中最佳。

《圣惠方》云︰取猪乳须令猪儿饮母,次便提猪儿后脚起,口自离乳,急用手捋之,即得乳矣。非此法不可取也。

下胎毒法凡下胎毒,只宜用淡豆豉煎浓汁,与三五日,其毒自下,又能助养脾气,消化乳食。

用淡豆豉是无盐的。

杨氏曰︰小儿在胎受病非一,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宜取下胎毒为妙。

初生沐浴法小儿洗浴不可先断脐带,候洗了方断,不致水湿伤脐,可免脐风脐疮等证。用清油调发灰敷脐,洗儿不可用水打湿脐带。

《千金》论曰︰浴儿当调和汤,看冷热,若不得所,令儿水惊即成疾病。冬寒不可久浴,则伤风寒。夏不可久浴,则伤热。水温不妨,浴时当护儿背,须风邪自此而入,使之发热成痫。

断脐法《千金》论曰︰凡断脐,切不可刀割,咬断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致儿足跌上,短则中寒,令儿肚中不调,或成内钓。若先断脐,然后浴者,水入脐中,则令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者,宜急剔拨去,不然则入腹成疾。大抵儿初生断脐之后,宜用熟艾浓裹爱护。若乳母不谨,或因洗浴水入脐中,或遗尿在裙抱之内,湿气于脐中,或因解脱为风冷邪气所侵,皆能令儿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即成脐风也。

钱氏曰︰初生儿若洗讫断脐带,须隔单衣咬断,将暖气呵七遍。断脐当留六寸,长则伤肌,短则伤脏。中寒或成内瘤,急剔去脐带中秽虫,免令入腹成疾。又 汁不尽,暖气少寒气多,则成脐风。

裹脐法《千金》论曰︰裹脐须令白练柔软,方四寸,新绵浓半寸,与帛等合之。缓急得中,急则令儿吐 。儿生二十日乃解脐视之,或燥刺其腹,疼啼叫,当解之,易衣再裹。解脐须闭户下帐,冬间用火,令脐里温暖。

藏胎衣法凡儿衣盛于新瓶内,以青帛裹其瓶口,上仍用砖密盖头,置便宜处。待满三日,然后依月吉地向阳高燥之处埋地三尺,瓶上土浓二尺,须牢筑,令儿长寿有志。若藏衣不谨,令儿不利。

着衣法《千金》论云︰小儿用父故衣绵改衣,女用母故衣绵改之。勿使新绵,切不可过浓,恐伤皮肤,生疮发痫,皆自此始。

《圣惠》论曰︰小儿一期之内,造衣服皆须用故帛为之,不可用新绵。若用新绵,则令儿壮热或作惊痫。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生疮发痫

晒衣法大抵儿衣日晒夜收,不可露天过夜,次早与儿穿上,致染湿热,使儿不安。此则所谓八邪之害,久则令儿黄瘦腹痛,身七壮热,夜间啼哭,或生疮疥。世俗谓之无辜疾,谓其衣在露天过夜,染着无辜鸟屎,令儿致疾,故曰无辜疾。其实非理,先哲所谓八邪之害,则湿热风寒惊积饥饱是也。

变蒸论国中小儿变蒸者,阴阳水火变蒸于气血,而使形体成就。是五脏之变蒸,而七情所由生也。

变者,性情变易也。蒸者,身体蒸热也。儿当变蒸之候,身上温温壮热,上唇头起白泡珠如鱼目,耳尻俱冷,目无光彩,微欲惊而不乳哺,轻则如此。重则脉乱,壮热躁渴,夜啼,伤寒相似,或自汗盗汗。如此音,须用古法调和,不可深治太过。亦有胎气禀实,当其变蒸之候,皆无形证,自然一一变易知觉,此为暗变蒸也。就物言之,亦有变,龙蜕骨,虎换爪,豹变文。物类尚变,况于人乎?故儿初生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二变,兼蒸。九十六日为三变,一百二十八日为四变,并蒸。一百六十日为五变,一百九十二日为六变,并蒸。百二十四日为七变,二百五十六日为八变,并蒸。二百八十八日为九变,三百二十日为十变,并蒸。此十变毕后,更逾六十四日为一大蒸,逾一百二十八日为二大蒸,逾一百九十二日为三大蒸。通计五百七十六日,总共十变八蒸。儿乃血脉充荣,骨肉坚壮而成人也。

凡一变蒸三十二日,其候当二十八九日之间或有微热,至三十六七日方退,此为先期五日而作,后期五日而已。重者常有十日,轻者先二日而微觉,后二日而即退,亦全不见候,而暗变者为胎盛也。《宝鉴》谓初变属肝木,二变肺金,三变心火,四变脾土,五变肾水。五行生克,故有变蒸。

钱氏谓初变属肾水,为天一生水,故以生成为次序。二说俱通,大抵亦有不依序而变,如伤寒不循经之次第也,但看何脏见候而调之为妙。如蒸于肝则目昏而微赤,蒸于肺则嚏咳而毛竖,蒸于脾则吐乳而或泻,蒸于心则微惊而壮热,蒸于肾尻冷而耳热。五脏六腑各见其候,以意消息调和,不必深固胶执而返求全之毁也。抑此自然有是变蒸之理,轻者不须用药,至期自愈。甚者过期不愈,按候而调之,着中而已。

变蒸药方(《宝鉴》)紫阳黑散 治小儿变蒸壮热,亦治伤寒发热。

麻黄(去节,三钱) 大黄(酒炒黑,一钱) 杏仁(去皮尖,二钱)上同一处捣和,烧存性,以杏仁膏和之,密器盛。每服一豆许,乳汁调和灌之。

平和饮子 治婴儿变蒸,于三日后,三日进一服,可免百病,百日内宜服。

人参(钱半) 白茯苓(一钱) 炙甘草(五分) 升麻(二分)
上咀水半盏,煎三分,不时服。弱者加白朮一钱。

调元散 治小儿变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人参 陈皮 白朮 浓朴(姜制) 香附子(各一钱) 藿香炙甘草(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枣煎服。

当归饮子 治小儿变蒸有寒热者。

当归(一钱) 人参(一钱) 木香 官桂(各三分) 炙甘草(五分)上锉每用一钱,姜枣煎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5: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参杏膏 治小儿变蒸潮热

人参(半钱) 杏仁(去皮尖,一钱) 炙甘草(一钱) 川升麻(煨,五分)
上为极细末,百日以前,每用一字,麦门冬煎汤调服。

(《经验》)柴胡饮子 治儿变蒸之期,有似伤寒,两疑之间,用之极稳。

软柴胡 紫苏叶 薄荷叶 陈皮 黄芩(各五分) 炙甘草(三分) 桔梗(五分) 芍药(五分)上锉水一盏,枣姜煎三四分,不时与服。

抱龙丸 治变蒸壮热微惊者,方见惊风门。

论色脉《素问》曰︰神之变也,其华在面,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此所谓视而可儿者也。钱氏云︰左颊为肺,额上为心,鼻上为脾,下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施治之。

《全婴方》云︰左颊属肝,东方之位,春见微青者平,深青者病,白色者绝。赤色主身热拘急,肝热生风。青黑色主惊悸腹痛。浅赤色主潮热,夜间发,日中歇,唇红焦燥,脉必紧数。

右颊属肺,西方之位。秋见微白者平,深白者病,赤色者绝。浅色主潮热,或大便坚而气粗壅急,青白色主咳嗽恶心。青色主风入肺,时时咳嗽。青黑色主惊风,或肚痛盘肠内吊。额上属心,南方之位,火性炎上,故居上。夏见微赤者平,深赤者病,黑色者绝。赤色主心经有风热,心躁惊悸睡卧不安。青黑色主心中有邪,惊风腹痛,手足螈 而啼叫。黄色主惊疳骨热,口渴皮毛干燥,夜多盗汗,头发焦黄。鼻上属脾,中央之位。色见微黄者平,深黄者病,青色者绝。

赤色主身热,不思乳食。深黄色主小便不通,鼻孔干燥,气粗鼻衄,夜间多哭。淡白色主泻泄,食不化。青色主吐乳口干,大小便不利。下颏属肾,北方之位。冬见微黑者平,深黑者病,黄色者绝,赤色主膀胱与肾有热,水道不利,小便癃闭。

小儿目赤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角散补之。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如面目浮肿,主久咳嗽,乃脾受疳积也。凡小儿唇白,主吐涎呕逆吐血便血。唇红渴饮烦燥,如久渴泻唇红者,是虚证也,不可用凉药。唇黄主脾受积后发肿。唇口紫及吐涎者,主虫痛。不吐涎者,是积痛。唇口四畔黄如橘,主口臭,乃脾之积热也。唇青主血虚脾寒,为冷所乘。盖脾开窍于唇,木来克土,知脾弱不能食也。

凡小儿舌干舌白舌燥舌黄舌苔舌赤肿,皆主大便不通,或通利,必色焦黄,如舌裂,舌上芒刺,舌上出血,皆热极阳毒也。舌上生疮,心脾有热,舌卷主惊,久患泻利,舌黑必润,不可认为热。盖久病上焦虚热故也。久泻利舌黑者必死。

观形气形者,面形也。气者,神气也。原夫小儿证候,不可取之一端,在表里相应,内外消息。

岂胶柱鼓瑟者所能观其形而知其证哉﹗信斯言也。况小儿虚实,有非系乎肥瘦而系乎气色者。

何以言之?盖有肥而气怯,瘦而气壮。气怯则色必嫩,其为虚可知;气壮则色必盛,其为实可知。五脏之气形于面部,则肝青心赤肺白肾黑脾黄,是其五色。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年,各七十二日,脾寄旺于四季后一十八日,是其本位。然有时乎不春不冬,而面变青黑者,非肝之与肾也。不秋不夏,而面变赤白者,非心之与肺也。盖五脏之气色,层见迭出,随形流证,初无一定。忽然青黑主乎痛,忽然赤者主乎热,忽然白者主乎冷,忽然黄者主乎积。此气之开阖,非系乎时,非拘乎位。又如心主额,肝主眼并左脸,脾主唇之上下,肺主右脸,肾主耳前颏外。其形或见于位,或露于他部,所谓不可取之一端,此其选也。且脾主唇之上下,为吐泻,或患利日久。然其色黑,则肾之乘脾,水反克土,名为强胜,其脏或败尔。

肝主眼并左脸,其色青,本色也,主惊骇惊风,是为顺证。若见白色,乃肺克肝,即为逆证。

以此推考,变而通之,存乎其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5: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发病症状

婴儿惟察其面部五色,以知病源。又看目睛有神无神。神者,目中精神光彩是也。隐显横冲,应位而见,以应五脏五色,青黑黄白赤是也。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凡五脏主病,蕴其内,必有形色见于外。小儿有病,先观本部形色,论其五行生克吉凶,形色若有相应,然后听声切脉。

面部位见证歌额红火热燥,青色有惊风。
青若印堂见,人惊火则红。
忽然生黑气,客忤祟为冲。
青在山根露,遭惊必两重。
若远斯处赤,泻燥定相攻。

察病形色歌大病唇红不可医,看来眼慢不相宜。
睛青颊赤并干黑,发直鸦声转泪啼。
手足无纹指头白,鼻干燥热口角垂。
昏沉口禁不开眼,便是神仙难治之。
五脏精明面上窥,假如肝病面青时。
三春白气如形见,此病须亡余仿之。
目如赤白并青黑,面若黄时病易瘳。
目黑与青并赤白,面无黄色救无由。

五脏病证形色总见面部青色者为惊积不散欲发风候。红赤色者为热为痰积壅盛,惊悸烦躁增进。黄色者亦为热为食积, 瘕痞癖疳疾。若神思昏沉,其候潮热,气粗困倦,或呕叽或泻利。白色为寒,为肺气不利,大肠滑泄欲作吐痢。黑色者为痛,所传不烦变证,即为逆候。荣卫失序,为痰为恶候。正口常红无病,干燥脾热,白为虚。人中黑,腹痛虫动;点点黑吐痢。山根紫,伤乳食,惊;青,人叫唤;黑为危。印堂青,惊;红,惊热;白,无病。额青惊,红热。两眉红,夜啼躁热。两眼黑,睛黄,伤寒。白睛黄,湿积;赤,心热;淡红,心虚热;青,肝热。太阳红,血淋;青,惊。两纹青,第二惊;赤,伤寒;右青,惊;红,惊;青,恶危候。风池红,热,多啼;黄,吐逆。《金匮》青筋惊。两颊热赤,啼哭。颧红热。准上、准头近颡黄,吐利;赤,热;红紫,痰气;青,惊。承浆黄,吐;青,惊。危证,目无精彩,瞳人不活,眼珠上膜赤,脉贯瞳人,俱死证也。

面部分五脏病证额上心证︰赤色者,心经有风热,主心烦惊悸,卧坐不安。青黑色,中有邪,主惊风腹痛。《宝鉴》云︰心乃中邪,手螈 而啼叫。青黑甚,则心腹痛。微黄色,皮干燥,主盗汗。头发干,黄燥,主惊疳骨热微渴。
左脸肝证︰赤色身热拘急,肝风热也。青黑主惊或腹痛。浅赤潮热心燥。有一等小儿,夜间潮热,日中面脸不安,唇红干燥,恐验不真,脉必紧数。
右脸肺证︰赤色身热,浅色潮热,或不便而气粗壅嗽。青白色主咳嗽恶心。青色主风入肺,时时咳嗽。青黑主惊风欲发,或腹痛,婴儿盘肠内吊。
鼻上脾证︰赤色,身热,不思饮食。深黄色,小便不通。鼻孔干燥气粗,主衄血。
《宝鉴》云︰鼻干喘息,鼻气有声,主衄血,肺热。淡白色主泄泻,食不化。
下颏肾证︰赤色主膀胱热,膀胱与肾为表里,有热则水道不利,小便不通。

面部杂病证印堂证︰青黑色主腹痛、夜啼。《灵秘》云︰印堂青黑,夜啼,如伤风,主头疼不止。
眉上证︰寒主久痢。《灵秘》云︰痢疾眉头皱。王氏云︰眉中心淡白色主泄泻,粪白,食物不化。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5: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发病症状

人中证︰《宝鉴》云︰人中左右两边黄,主伤食。人中下青,主乳不化,便清粪白。
《灵秘》云︰人中鼻下俱青,亦主乳食不消。
唇口证︰唇白主吐涎呕逆,亦主吐血便血。唇红赤干燥而皱者,主渴。《灵秘》云︰渴来唇带赤。唇红赤不皱主口臭,大便不通,夜间心躁不睡。红干而燥主热。王氏云︰口臭唇黄,脾受积,后必发肿,夜起粪白不化。又曰︰唇口紫吐涎,主虫痛。《飞仙论》云︰唇口紫不吐涎,是积。《宝鉴》云︰口四畔黄如橘,脾之积热。《千金》云︰唇缬赤主心热,口舌生疮。《至圣诀》云︰唇红赤主衄血,唇白赤,热,唇口动主惊热。又云︰口滴清水,欲生重舌,又主口疮。有一等小儿,脾冷流涎,颈下常湿,名曰滞颐,不在此条。钱氏云︰口频撮气不和,益黄散。又云︰血虚怯,为冷所乘则唇青。孙真人云︰唇青主脾寒,或时腹疼乳食减少。
舌上证︰舌干、舌白、舌黑、舌燥、舌苔、舌黄、舌赤肿,主便不通,虽通少。焦黄、舌裂、舌上芒刺,舌上出血,皆热极阳毒也。舌上生疮,心脾热,舌上卷主惊。有久泻痢舌黑必润,不可以为热。盖久痢上焦虚热,舌黑必润,死不治。
气噎证︰气噎不通,必主惊候。《灵秘》云︰噎饮须知死。叹气、硬气、下气、频呵欠主惊。
两耳证︰王氏云︰耳前微赤主耳聋,微黄主肾惊。睡中切牙,耳叶干燥主疳,骨蒸热。
面色淡白︰主恶心不食,惊泻。面青白主吐泻。《灵秘》云︰主惊风欲发。王氏云︰面青唇白主吐奶不化胃冷。《难经》云︰面白喜嚏,悲愁不乐,只欲哭。
面青黑色︰吐沫者虫痛,不吐沫者食积,亦主惊。《灵秘》云︰主天钓风,面脊,遍身热发躁,多变痢疾。面青有汗,口内气热,必发钓痛。以上三证出《灵秘》。《宝鉴》云︰面黄夜卧盗汗,面青白有惊,面青黑或时吐沫者,客忤。面黑青主天钓啼呼凶。
面青脸赤︰主壮热惊搐,面青白黑,往来不定,主心腹痛,发渴无时。《宝鉴》云︰脸赤面黄白主心疳壮热。《千金》云︰面赤目黄主小便不禁。通真子云︰面青筋急或多嗔闷。
面红赤色︰主伤寒发热,心燥不安。若淡鲜,欲惊发狂。《灵秘》云︰主身热伤寒。
通真子云︰面赤心烦仍喜笑。
面黄脸赤︰主伤寒潮热惊搐,睡卧不安。如肉内微微赤者,主疳食潮热。钱氏云︰心疳面黄,脸赤身壮热,安神丸主之。
面黄白色︰主疳积,大便不调,夜起,食不消呕逆。《宝鉴》云︰面黄白有积。《灵秘》云︰面黄白主脾肺有积。通真子云︰面色痿黄,泻利无时。钱氏云︰面 白气发,肚腹疼痛,不思乳食。
面目皆黄︰是脾热黄胆。《宝鉴》云︰黄胆皆因胃热。钱氏云︰此证多于大病之后,若不因病而身微黄者,胃热。面黄,肚大脾干。初生婴儿身黄曰胎疸。
头面青筋︰此为欲发惊。因热必作搐,因吐必肚痛。若头面大小青筋如绿绳透起者,急治。
不尔,便发搐,搐则进退难瘥。
非时弄色︰面色不定谓之弄色,面色非时,变易不定者,是胎风,有惊,亦主客忤。
面色或青或白或黑,不定者心腹冷痛。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5: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部察色应病歌两腮肝肺位,鼻准内斯脾

正额为心主,颏间三肾随。

有内斯形外,观之识病机。

面赤唇青者,伤寒热证推。

惊风青黑应,唇脸所由知。

面黄多积病,疟疾亦何辞。

白多应是泻,痢更蹙双眉。

面青肝有病,春患最难医。

举金来克木,余仿此推之。

面部位之图 PS127a110.bmp (缺)

面部五脏色诊之图 PS127a111.bmp (缺)

头者诸阳经络所会,面者五脏气血之荣,色者五脏精神之华,五脏虚败,色必枯槁。五脏充实,色必光华。

面色光泽者生,面色枯槁者死。经以望为先,故曰︰能察色脉,可以万全。

面青属肝病,面赤属心病,面黄属脾病,面白属肺病,面黑属肾病。各位色见以生克论。

虎口三关脉诀虎口者,叉手处是也。三关者,第二指之三节是也。除大拇指,第二指名食指,第一节为初关,又名风关。第二节为中关,又名气关。第三节为末关,又名命关。男以左手,女以右手,侧看之。惊风初得,纹出虎口,或在初关,多是红色。传至中关也,赤而紫。若病又传过,其色紫青,病势深重。其色青黑而纹乱者,病深。若见纯黑者,危。大抵红者,风热轻。赤者,风热甚。紫者,热惊。青春,积惊。青赤相半,惊积风热,主急惊风。青而紫淡,伸缩来去,主慢惊风。紫纹青纹或黑纹隐隐相杂,似出不出,主有慢脾风。凡手纹在初关者易治,过中关者难治,透未关者不治,三关直透大抵不治。然脉绞弯曲入里者,病虽重而证顺,犹可用力。若纹势如弓,反出外, 靠于指甲者,断不能生。三关纹如流珠,三五点相连,或形于面,或形于身,此危恶之甚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5: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关五色脉纹应病歌小儿三岁内,虎口脉须参

男左女右手,食指别三关。
无病纹难认,色隐淡红黄。
色明应有患,青惊白是疳。
紫色为风袭,红热挟伤寒。
黑时中恶极,黄积主脾殃。
青黑惊为慢,纹多气乱看。
内钓纹侵掌,危亡入命关。

三关指掌图一风关纹见易治,二气关纹见病重,三命关纹见难治。

三关指掌图一 PS127a112.bmp (缺)

初关纹见红赤为风热,青紫为惊积,黑紫主凶,上二关者危,上三关者必死。初关纹见隐隐,认之不明者主慢惊。

三关指掌图二 PS127a113.bmp (缺) 寅关纹见浅青色,便青腹痛。深青色主惊悸。青黑色主惊搐内钓。浅红色主内热,或吐泻不乳。红赤主惊热。深紫主烦躁惊哭。乱纹见主伤乳或吐泻。

三关指掌图三 PS127a114.bmp (缺)

红纹为热轻,青纹定是惊。紫纹为变重,黑色命归泉。黄色隐隐见,安宁无病延。有纹侵入掌,内吊病留连。凡透三关者,神仙应莫痊。

三关指掌图四 PS127a115.bmp (缺)

入门歌五指梢头冷,惊来不可安。
若逢中指热,必定是伤寒。
中指独自冷,麻豆证相参。
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细看。

小儿寿夭相法小儿初生叫声连绵相属者,寿。声绝而复扬急者,不寿。啼声散,不成人。啼声深,不成人。脐小者不寿。通身软弱如无骨者,不寿。汗血者,多厄不寿。儿小便凝如脂膏者,不成人。常摇手足者不成人。儿头毛不周匝者不成人。儿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凡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膑骨不成者,能立而死。踵骨不成者,能倨而死。身不收者死。股间无生肉者死。鱼口者死。阴囊下白者死,赤者死。

小儿寿夭歌身软阳痿头四破,脐小脐高肉不收。
发稀色脆短声啼,遍体青筋俱不寿。
尸踵膑骨若不成,能倨能行能立死。
脐深色老性尊持,方是人家长命子。

小儿相眼神法小儿病证或有畏,若太冲有脉,神气未脱,囟门未陷,看颜色三关未至黯点者,犹可着力。

虽然,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望而知之,当先以目中神气之全为验。若目中神气有者,必不死。目无神者必死。

五窍相通应证心窍通于舌︰心为脏,小肠为腑。心色赤,主夏三月。心味苦,心液汗,心主血,心声言,心气呵,有余笑,不足忧。《千金》云︰心气实则笑不休,虚则悲不已。
肝窍通两目︰肝为脏,胆为腑。其色青,旺春三月,肝味酸,肝液浪,肝主筋,肝声泣。
肝气嘘,有余怒,不足悲。《千金》︰怒则实,悲则虚。
脾窍通唇口︰脾为脏,胃为腑,其色黄,旺四季月,脾味甘,脾液涎,脾主肌肉,脾声歌,脾气呼,有余腹满,不足少气。
肺窍通鼻孔︰肺为脏,大肠为腑。其色白,旺秋三月,肺味辛,肺液涕,内主气,外主皮毛。肺声哭,肺气哂,有余喘,不足叹息。
肾窍通两耳︰肾为脏,膀胱为腑。其色黑,旺冬三月,肾味咸,肾液唾,肾主骨,肾声呻,肾气吹,有余泻泄,不足则厥逆。

小儿得病之源喜属心,大喜后乳食,则伤其心。钱氏曰︰心主惊。惊是痫也。《素问》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孙真人云︰伤阴则泻,伤阳则惊。通真子云︰喜后饮水,伤于三焦,多成喘急。

小儿得病之源钱氏云︰哭属肺,大哭后乳食则伤肺,肺气逆则作吐泻,肺与大肠为表里,故泻也。

《千金》云︰饥人急食多成腹痛。《修真秘》云︰饥食过多成结积聚。又云︰食不欲急,急则伤脾。扁鹊云︰急食久成痞块面黄。

《素问》云︰饮多则肺布叶,是故气逆而上奔也。故能生痰疾。《仙经》云︰饱后迎风,多成暴厥不醒,如中风之状也。

大惊后乳食则手少阴经受邪,多成心痛。《抱朴子》云︰大惊乳食及饮水,气节不通,或吐逆翻胃。《百端经》曰︰惊后饮水,则伤心舌,多成不语也。

仓公曰︰小儿迎风饮乳,风冷入肺,则令咳嗽。《宝鉴》云︰风冷伤于乳,令儿成呕吐,气冷腹膨。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伤肺则咳嗽。肺主气,气伤则腹胀。

《修真诀》云︰夜露下乳儿,冷乳入喉不散,多成呕逆。《宝鉴》云︰天中喂乳,气逆停胸,皆成呕逆。

王氏云︰正飧便乳,令儿口臭,牙中出血。通真子云︰乳食并餐,令儿面黄口臭,又能生痰癖。

葛洪云︰汗者心之液,正汗便乳,则伤其心,心伤则液散,液散则皮肤燥,成心疳壮热。

孙兆云︰母食五辛,令儿龟胸。徐氏云︰食热面便乳儿,久必成龟胸。食酸咸炙爆,乳儿成渴。

《圣惠方》云︰乳母恣食五辛炙爆浓味,停积乳儿,致儿脏腑生热,热则烦躁,生渴不止。又云︰儿食酱肉,渴饮水浆,则成渴痢。

乳母醉卧当风乳儿,令儿失音。《抱朴子》云︰乳母饮酒过度,当风取凉乳儿,风冷酒毒邪乳入喉,故令儿失音不语也。

嗽后饮乳,痰聚不散,气道不利,关膈不通,则成痰噎而惊喘。

孟氏云︰悲喜未定便乳儿,必涎嗽引风。《宝鉴》云︰悲喜未定,饮水则逆其气,气逆胜血,血随气行,多成吐血。

凡儿啼未定,便以乳塞其口乳之,令气不得消散,故结聚成瘿也。孟氏云︰儿啼未定,肺窍开,即便乳儿,与气相逆,气凝结聚,多成瘰疬瘿瘤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16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