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古今医统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宝散 治喉痹及缠喉风。

直僵蚕(十个) 硼砂 雄黄 全蝎(全者,十个,去毒) 明矾 猪牙皂角(炙去子弦皮。各一钱) 胆矾(五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喉中即愈。

防风散 治咽喉疼痛,虚者少用,实者多用。

防风(一两) 羌活 僵蚕 大药子(蜜炙) 硼砂 荆芥 黄药子 大黄(湿纸包煨,令香熟) 细辛 川芎 红内消 山豆根 郁金 甘草(以上各半两) 牙硝(三钱)苏州薄荷(半斤)
上为细末,研薄荷汁同蜜少许调。每服一匙,不拘时服。

(《医林》)透天一块水治一切风热喉痹,口舌生疮,头目不清,痰涎壅盛。

黄连(一钱) 冰片 硼砂 薄荷叶 槟榔 蒲黄 甘草(各钱) 荆芥穗 黄柏(各五分) 白砂糖(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噙化。

消毒犀角饮子 治内蕴邪热,咽膈不利,腮项肿痛,结核风疹痹毒。

荆芥(四钱) 防风(一钱) 甘草(二钱) 牛蒡子(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东垣)通关饮 治喉痹肿痛不能言。但可进药,无不愈。此从治之法也。

人参 白朮 茯苓(各一钱) 炙甘草(钱半) 桔梗(二钱) 防风(七分)荆芥 薄荷 干姜(炮) 或加熟附子(各五分)
水二盏煎七分,徐徐与之。

(《三因》)蜜附子 治腑寒咽闭,吞吐不通。

大附子(一个,去皮脐,切作大片,蜜涂,炙令黄)以口含之,咽津,甘味尽,再涂蜜,炙用。

(秘方)立效散 治喉痹卒不能言,水浆不入。

白矾(为末) 净朴硝(为末。各五分)土牛膝根洗净,捣汁半盏,入二末和勾,咽嗽吐出,有物即随汁出,可以开喉,二三次愈。

通关散 治咽喉肿痛,水谷不下。

青盐(三钱) 枯矾(二钱) 砂(一钱)
上为末,以药少许,吹入喉内,有涎吐出,一二次肿立消。

一提金治咽喉肿痛。

老黄瓜(一条,去子,用好皮硝填满,阴干)为末,每用少许,吹入喉内,即愈。

(《经验》)冰梅丸 治十八种喉痹俱效。

大南星(二十五个,鲜者) 大半夏(二十五个,鲜者) 桔梗(二两。各切片)皂角(炙丢皮弦) 食盐 白矾 防风 朴硝(各四两)七分黄熟大梅子一百个,先将硝盐水浸一周时,然后将各药研细,入水拌匀,以梅置水,浸过三指为度,七日取出,晒干,又浸又晒,候药水尽为度,将梅子入瓷罐中密封,如霜衣起尤妙。要用时以薄绵裹之,噙在口内,咽津液,徐徐下,痰出为愈。

(《经验》)青梅煎五月五日制,治喉痹。

青梅(二十个,五月初一用盐十两腌至初五,取梅汁和药) 白芷 羌活 防风 桔梗(各二两) 明矾(三两) 猪牙皂角(三十条)
上为细末,以梅汁拌和勾,用瓷罐收贮,如前法噙之。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简诸方

《肘后方》︰治喉痹肿痛,腊月猪胆一枚,入白矾末,令满,吊于无烟处,干为末,吹入喉,效。又方︰山豆根清水浸少顷,口含咽苦水愈。

又方︰用鸭嘴胆矾,入青鱼胆内,阴干为末,吹入喉中。

便宜方︰治喉痹,用豆豉煮汁,含咽。

一方︰以黄荆叶绞取汁,含服。

一方︰治急喉风牙关紧闭,以巴豆去壳,纸包,去油在纸上,捻作纸捻,点火吹灭,以烟熏入鼻中,实时口鼻流涎,牙关遂开。

(《外台秘要》)︰治走马喉痹并毒瓦斯壅塞,用桔梗(二两)去芦头净锉咀,以水四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分二服,效。

一方︰用枯矾和盐研末,以箸头点入喉,干掺悬痈肿痛处,良。

《灵苑方》︰治急喉痹逡巡不救,用皂角去皮子生用,半两为末,以筋头点少许于痛处,更以醋调药敷项下,须臾便破血出愈。

又方︰治喉痹并毒瓦斯,以生姜二升捣取汁一升,入好蜜五合,慢火熬至八分。每服一合,日三五次。

《集验方》︰治缠喉风及喉痹、走马牙疳,用蚕蜕纸不拘多少,烧存性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无时含化一丸,咽津,效。牙宣者,揩牙上。

又方︰治喉中乳蛾,用大鲜鱼胆汁,搜和官粉藏之。每用少许,箸头点喉中,蛾即退。

又方︰治缠喉风,以生白矾研细末,冷水调下二钱。

又方︰治喉项肿,不下食,以生韭细捣,敷项上,效。

本草方︰治喉痹初起肿痛,用硼砂含咽津,效。

又方︰治热痰喉痹,用萝卜汁和皂角浆水饮,吐之愈。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灸法

喉痹,《内经》灸刺有二,今以经脉所过咽喉取之验者,及他病相干,而致喉痹,取之者,通有六经也。喉前痛,取手足阳明脉。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曰︰足阳明胃脉,从人迎前下人迎附喉咙,所生病者,头肿、喉痹。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又曰︰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取之所别也。

喉痹能言,取手阳明。经曰︰大肠手阳明脉,所生病者,喉痹。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

喉痹,取手少阳。经曰︰三焦,手少阳之脉,上项系耳后,是动则病咽肿喉痹。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

又云︰邪客于少阳之络,令人喉痹,刺手中指、次指爪甲,去指端如韭叶,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故喉之后痛者取之累验也。

肾足少阴之脉,上贯肝膈,循喉咙。窦汉卿谓︰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痹塞是也。

(些二经脉所过,咽喉之地者也。)太陵穴,因他病相干致喉痹者取之。经云︰心咳之状,喉中介介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取心之俞,则太陵是也。

喉痛取足少阴肾。经曰︰肾,足少阴之脉,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干舌痛。又云︰嗌中痛,不能纳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嗌痛,取手太阳小肠。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视虚实寒热,陷下取之也。

天柱 天突(上穴并治喉肿、喉痛、不能言。)

三间(治喉痹,咽如梗。) 行间(治喉痹气逆,咽如扼状。)

少产(治喉痹,三棱针剌出血,立愈。其穴在两手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

合谷(治喉痹,针五分,立愈。) 阳谷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或灸三狂,或刺出血,治喉痹。男灸左,女灸右。)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引法

治喉痹,就令患人将手大拇指第二节屈蜷,急令张口,勤勤坚咬,其气通畅,血丝自散,肿亦消矣。

诸物哽喉
陈无择云︰治哽之法,皆以类从,如颅 豺獭治鱼骨哽,磁石治针铁哽,发灰治发哽,狸虎治诸骨哽,亦各从其类也。

诸物哽喉
凡物哽者,盖以食入喉而物不顺,致物刺住而不能下,推之以理,反而上出则为顺焉。为治者,即当涌吐,乘其饮食之出而上送,此其顺而易为,如拔刺之法也。若刺之深者,必欲推下,非惟理势不能延迟,日久则咽喉渐肿,其刺愈深,腹中饮食消尽,虽欲涌吐而无推送之物矣,欲食而不能下。如此因循,多致不救。

诸物哽喉
一方︰治骨哽不得出,砂仁、甘草为末,绵裹含,徐徐咽津,久随痰出。

《古今秘验》方︰治骨哽横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鲤鱼鳞皮烧为末,以水调之,即出。末出,再服。

一方︰治鱼骨哽,小嚼韭白令柔,以细绳系,口中吞韭到哽处,引之,哽骨即随出,验。

一方︰治鱼骨哽,用水一盏,自默从左眼睛于水中书龙字服之,不过二盏,则下。

小儿遇哽,大人如前书水中服之妙。

一方︰用山栗红果,独根向下者取来,与玉簪花根同捣自然汁,用竹管灌入喉中,不可着牙,着牙则牙化。

(山栗果则山楂是也。)

一方︰误食鱼骨,久而不出,以皂角末吹入鼻中,得嚏而哽出。

陈氏方︰治鸡骨哽,以鸡汁化哽药下,或食饧糖一大块,满吞下。

又方︰用狸骨烧灰,调下少许,效。

一方︰治鱼刺哽,用獭爪爬喉咙下,其骨自下。或用獭骨含口中即下。有用金凤花子嚼烂噙下,无子用根,捣烂绞汁下。

一法︰用鱼骨顶在头上,咳声则出。又法,用本鱼骨,左右手反复掷背后,立出。

《外台秘要》︰治鱼骨哽,口念鸬 七遍,用水嗌下。

又方︰用萱草根捣取汁吞之,立下。

又方︰用蔷薇根为末,水调方寸匕。

又方︰治诸骨哽,以野苎根捣烂如泥,用龙眼肉大化下。如被鸡骨哽者,以鸡羹化下,如鱼骨哽者,以鱼羹化下。

又方︰用楮实子捣汁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物哽喉

《衍义》方︰治鱼骨哽,用橄榄,味涩,食久味甘,嚼汁咽下。

《斗门方》︰治骨哽,用鹿角为末,含咽津下。

又方︰治发哽,用旧木梳烧灰,酒调下。

丹溪方︰食鱼骨下肚内刺痛,煎吴茱萸汤一盏饮之,骨软而出。或用好米醋饮半盏,亦软而痛止。

一方︰治误食麦芒刺入喉中,将鹅倒提,口流涎,以碗盛之,饮少许,即随涎而下。

一方︰治蔑刺入喉,用多年竹篱棍,急流水煎汤服。

山居溪食吞铜钱在喉,用生茨菰捣汁呷饮。

《外台》方︰治误吞钱并金银物在喉,以胡粉一两捣硝石少许服,作二服。如吞金银在腹中,服此俱消下。

又方︰治钱哽,艾一把,水五升煎一升,顿服便下。

钱氏方︰治误吞钱,百部根四两,酒一升,浸一宿,温服一升。

葛氏方︰洽误吞钗,取韭黄晒令萎黄,煮熟勿切,食一大束,即下。

一方︰治鱼骨竹木等物哽咽不下,用象牙屑为末,水调一钱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诸物哽喉

道藏经咒法︰咒曰︰吾请老君东流顺水,老君奉敕摄摄摄法毒水。吾托大帝尊不到,称吾者,各各现帝身,急急如律令﹗奉敕摄。一气念遍。又以左手屈中指、无名指,作三山印,上坐净水一碗,右手掐卯文,作金枪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左手象地,右手象天。虚挽虚车,九次为定。左足横,右足坚,作丁字立,如法作。望日月灯火,取气一口,吹在盏内。此法百无禁忌,用法之时,以正神气是也。

神方咒法︰治骨哽急无药处,用新汲水一盏,咒曰︰吾顺东流,岂毒业。一气念七遍,急急如律令。摄望日月灯光,收气,吹入水中,令患人大吃三口水,须臾即下。

九龙入洞法︰左手掐三山诀,捧净水一盏,向东,右手掐剑诀,写云龙鬼三字于水内。念咒云︰此盏化为东洋大海,咽喉化作万丈深潭,九龙入洞之法,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吞法水一口,哽随化。令人每用寸长竿竹九节置口中,如法吞,若无物。

凡治哽所伤之物下咽,不可便与米汤、米饭吃,恐米粒入疮口中。且吃羹数日,为羹前咒,能治一切诸物、诸骨并丝丝发缠喉不下。《内经》曰︰不因气动,而生病于外者,用《藏经》咒法治之是也。

治案《医说》︰一儿误吞钓鱼钩在喉,诸医不能措手。一人偶见吞钩虽在喉,钩线幸在外,遂以意疗,用数珠子穿在钩在线,逐个送喉中,以数珠底钩顶其利嘴,一掣而钩上出,遂获安。此亦意见也。

子和治一兄,误吞钱在喉不下,诸医不能取。戴人思得一策,以净白表纸卷实如箸,以刀从横乱割其端,用作 之状。又别取一箸,缚针钩于其端,令不可脱,先下咽中,轻提轻抑,一探之,觉钩入其钱窍,然后以纸卷纳之咽中,与钧尖相底,一掣而出。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六十六 面部候

病机叙论《灵枢经》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冽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惰,然其面不衣,何也?岐伯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浓,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又曰︰头面者,诸阳之会也。

《难经》曰︰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诸阳脉皆上头,故令面耐寒也。又云︰手足六阳之经,皆上至头而走。足阳明胃之经,起鼻交 入齿中,侠口环唇,循颊车上耳门前过客主人穴。若胃中风热上攻,令人面肿,或面鼻色紫,风刺瘾疹,或热或寒,当分虚实寒热调治之。

病机叙论经曰︰面热者,足阳明病热,面寒者,为胃寒。阳明胃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食膏粱,积热于胃。阳明经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目,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加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下二三行,彻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风热上攻。如此,则标本之邪热退矣。

病机叙论面肿与浮,最宜分别。肿则为实,因风火上炎,红肿而热,或接而痛。此邪有余,脉必躁急紧实,当用防风通圣散之类,散而泻之。

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后,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皆其候也。此正气不足,脉必虚弱,或浮而无力,当用实脾散,顺气消导分利之。

病机叙论《难经》云︰肝外证,面青,喜洁、善怒;心外证,面赤,口干,善笑;脾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肺外证,面白,善嚏,善愁,不乐,欲哭;肾外证,面黑,善恐欠。久病患面色转黄,此欲愈也。病患面红,难愈;不病患面色红,有肺火;瘦人面红,血虚有火。瘦人面白,色如枯骨,此血虚气弱,当防痰火,病作,亦难治。女人面两颧颊红色,名曰带桃花。此肺金燥火所乘,心火克肺,大肠膀胱无荫,故多淫而无子。女人面色青者,性恶,多怒;面黄者,乃脾胃湿热;病黄而兼青色者,为木克土,主死不治。不病患面色如灰尘,眼下青黑,即有病,至不能治。病应愈,面色如煤不开者,终必死。

治法戴人治头面肿者,为风乘阳明经也,阳明为气血俱多,乃与通圣散入姜葱、豆豉同煎,服取微汗,以草茎刺鼻中出血,其肿立消。学人不可不知也。

面浮气喘者,有虚有实。虚者宜理脾调气,实者宜降气泻气,苏子降气汤、木香槟榔丸皆可选用。

药方(《和剂》)防风通圣散去硝黄,加生姜、葱白、豆豉煎服,取汗。(方见风门。)治面目皆肿,风火炎上者,一服立愈。大便结者,不去硝黄。

木香槟榔丸 治气喘,面浮肿,胸膈饱闷。(方见气门。)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升麻黄连汤 治面热

升麻 葛根(各钱半)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各六分) 炙甘草 白芷(各五分) 芍药(七分) 生犀角 川芎(各四分半) 荆芥穗 薄荷叶(各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一盏煎八分,食后服。

升麻附子汤 治面寒。

升麻 葛根(各一钱四分) 白芷 黄耆(酒炒) 附子(炮。各九分半) 草豆蔻人参(各七分) 益智 甘草(炙,各四分)
水二盏,葱白五茎,煎八分,食后服。

胃风汤 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紧搐,目 动,胃中风热,故面独肿,宜用此方。

升麻 白芷(各一钱) 干葛 苍朮(制。各五分) 柴胡 本(各二分) 羌活黄柏 蔓荆子 甘草(炙,各分半) 草豆蔻 白姜(各二分) 当归(七分)麻黄(三分)
水二盏,枣二枚,煎八分,食远服。

栀子荆芥汤 治头面生疮。

栀子 荆芥 黄芩 川芎 白芷 白芍药 桔梗 生地黄 升麻 枳壳(麸炒)大黄(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玉容散 治面生黑 雀斑。

甘松 三奈 茅香(各半两) 白芷 白芨 白蔹 白僵蚕 白附子 天花粉 绿豆粉(各一两) 防风 零陵香 本(各二钱) 肥皂(二定,去皮弦)为细末,每早洗面。

白附丹 治男子妇人面生黑斑点。

白附子 白芨 白蔹 白茯苓 密陀僧(研) 白石脂(研) 定粉(研。各等分)
上为末,人乳汁和丸,圆眼大,阴干。用时,先用洗面洗净,次用湿浆水磨化敷之。或为末,乳汁调敷亦可。

胡粉丹 治前证。

胡粉 密陀僧 白芷 白附子 白茯苓(各等分)
上为末,先用萝卜煎汤洗面。净后,用羊乳调药,至夜敷息处,次早洗去。

黄连散 治面部热毒恶疮。

黄连 黄柏(炙) 胡粉(炒)
上为末,香油调敷,猪油亦可。

矾硫散 治风热上攻阳明经,面鼻紫色,风刺瘾疹。

枯矾 硫黄(各半两)
上为末,入丹染与色同,用津调涂敷。内服防风通圣散。

硫黄膏 治面部生疮,或鼻赤、风刺、粉刺。

生硫黄 白芷 天花粉 腻粉(各五分) 芫青(七个,去翅足) 全竭(一枚)蝉蜕(五个)
上为细末,用麻油、黄蜡约如合面油多少,熬溶离火,方入前末药和匀。每用临卧时洗面净,以少许涂面,近眼处勿涂。数日间肿处自平,赤鼻亦消,退风刺一夕见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9/11 20: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腮候

腮,牙病而外及于腮颊俱肿是也。

山居治 腮,用鸡子清调赤小豆末敷之。

易简诸方
梅师方︰治人面目卒得赤黑丹,如疥状,不急治,遍身即死。鹿角烧末,猪脂和涂之。

又方︰治人头面患 疡,用雄黄、硫黄、矾石为末,猪脂和涂。

又方︰无青子二两,杏仁一两并捣,栝蒌一个锉,猪胰五具,用淳酒四盏浸之,至夜,温热,敷患处,其皮肤光白。若赤,可加土瓜根一两,大枣七枚,自白。

《肘后方》︰治面目身上赤斑,或痒或瘰子肿起,不即治之,日益甚。用羚羊角烧为灰,研极细,以鸡子清和,涂之效。

又方︰治面 如雀卵色,以 羊胆一枚,酒三杯,同煮三沸,以涂拭之,日三度,瘥。

又方︰治前证。以苦酒渍白朮,用汁常以拭面,即渐愈之。

又方︰治面及鼻病酒 ,以马蔺子杵烂,水调敷之。

《圣惠方》︰治黑痣生于面,用藜芦灰五两,水一碗,淋灰汁,铜器中盛,以重汤煮,令如黑膏,以针微拨破痣处,点之良,不过三次。

又方︰治 ,用密陀僧一两细研,以人乳汁调,涂面,每夜用之,效。或同煎二三沸,涂,令面光泽。

又方︰去黑子,夜以暖浆洗面,以布揩黑子令赤痛,水研白檀香浓汁涂之;旦又以浆水洗面,仍以鹰屎粉黑子上点洗之,妙。

又方︰治面 及产妇黑 如雀卵色,用白茯苓末,蜜和,敷之。

崔元亮《海上方》︰灭瘢膏用黄矾石烧令汁出,胡粉炒令黄,各八分,惟要细研,以腊月猪脂和,更研如泥。取生布拭患处,令痛,即用药涂,五度后,取鹰屎、白燕窝中草烧作灰,各等分,人乳调涂之,其瘢自灭,内平如故。

葛氏方︰治黑 ,令人面色好,用白僵蚕并白牵牛、细辛等分为末,人乳丸绿豆大。临洗面时温水化开,洗面效。

《孙真人食忌》云︰炊汤经宿,洗面令人无颜色。炊汤洗浴,令人成癣,未经宿者亦然。

一方︰疗大面 ,令人细腻,用鹿角尖,取实白处,于平石上磨浓取一合,干姜一两捣末,密绢筛,和鹿角汁匀。每夜先以暖浆水洗,后敷药二三次,七日颜色好。涂药勿见风日,慎之。

又方︰治面上暴生疮,用生杏仁捣烂,以鸡子清调如煎饼,至夜洗面涂之,旦以水洗之,数十次,愈。

《子母秘录》︰治面上 黑子,以李核仁去皮细研,以鸡子清和如饧,至夜涂,旦以水洗之,后涂胡粉,不过五六日有效,慎风。

《衍义》方︰用锻石调水一碗如稠粥,拣好糯米粒全者,半置灰中半灰外,经宿,灰中米色变如水精。若人手面上有黑靥子及纹刺,先微微以针头拨动,置少许如水精者于其上,经半日许,靥汁自出,则去药不用,且勿着水,二三日效。

又方︰治指甲爪破面,用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敷破处,无痕。

又方︰治粉刺,以白矾末少许,酒调涂之。

又方︰治颈油污衣领者,每日梳洗毕,以鸡子清用手擦颈上并发际,虽新衣亦不污也,至妙。

《千金方》︰治面生粉刺,捣菟丝子绞取汁,涂之,妙。

又方︰治面上 刺 ,用木兰皮细切一斤,以三年酢浆浸之百日出,于日中晒,捣末,浆水调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又方︰治鼻面酒皱 ,用鸬 粪一合研,腊月猪脂和,每夜敷之。

又方︰冬瓜子退去皮,捣为丸,空心服三十丸,令人白洁如玉。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2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案

一人不病,忽一日满面黑色,自想气色黑者死,求医诊视。一医为诊脉无病,似为秽气蓄于面部不散,故致黑色,曾有是否?患者曰︰果登厕被臭气隐忍良久,下厕遂有此。医曰︰去恶臭无过至香,可用沉檀焚炉中,安帐内,患人以被围坐,勿令香气散出,瞑目端坐,候香气尽,方可揭帐。依其法行之,面色渐变,旬日如故。

一人年六十,身瘦弱,病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坐,诸药不效。医为诊脉皆弦细而微,且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阳明之经本虚。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此由胃气虚,不上荣于头面,故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汤温其中气,次以升麻加附子主之。

针灸陷谷(面肿、目痈肿,刺出血立愈。)

颊车(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针灸皆可。) 合谷 列缺 地仓(面颔肿、生疮皆可用。)

取胃经(其一,云足阳明之脉,是动则病洒洒恶寒、颜黑。)

取肾经(其二,足少阴肾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视盛虚寒热取之。)

少阴络(治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太阳络太阴络(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呕逆则面赤,不逆则面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0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