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古今医统大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五十四 身体痛

叙论春甫云︰身体痛者,种种不同,风、寒、湿、痰者多。风寒痛,明知得于寒邪,而脉浮紧,湿痰留滞关节,一身尽痛。有风湿相搏,肢体重痛;有阴毒伤寒,身如被杖之痛者;有湿郁而周对作痛;有伤食滞而身作痛;痰滞经络而作块痛;致于骨节酸疼,或寒或热,皆宜随证审其病机,素昔所感寒热虚实而施治之,无不中也。

凡饮酒之人时作身痛,皆湿郁,或为项肿臂痛,或发热而呕吐痰涎,盖热在上焦,不能清利,日久酝酿生痰,留饮湿邪,郁于项臂之间,不肿则痛,其为痰为饮为涎,三者亦各有别,治有所不同也。湿邪随气上浮于肺,壅嗽发动,痰也;聚于脾经,随气溢口角,流出不禁者,涎也;惟饮生于胃腑,为呕为吐,胃家之病,饮之证也。

脉候六脉俱紧,为伤寒太阳经表证。脉沉而紧,身痛,为阴毒伤寒。伤寒汗后身痛,脉弦而迟。

脉缓者,乃湿流关节。

治法周身骨节疼痛,多作湿治。苦是头疼发热而身亦痛,此为伤寒,苦非盛寒时必是伤风证,如此只须发散而身痛自愈。明知饱食或着冷着气,发热身痛者,宜消导之。病后及汗下后而身痛者,此为气血不足也,宜六君子东加当归、川芎之类,其痛自除。

药方(丹溪)威灵仙丸 治湿痰风痛,周身不已。

威灵仙(酒炒) 桂枝 羌活(各三钱,以其走骨节) 南星(制) 苍朮(泔浸) 黄柏(酒炒各二两)神曲(炒) 川芎(各一两) 防已(下行) 白芷 桃仁(各半两) 红花(钱) 草龙胆(五分,下行去湿)为末,神曲糊丸,梧桐子大,空心白汤下一百丸。

(仲景)麻黄汤 治伤寒无汗身痛。

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太阳脉浮缓,如疟,身痛无汗。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方并见伤寒门。)(《直指》)舒筋散 治风淫血刺,身体疼痛,四肢拘挛。

延胡索(炒) 当归 辣桂(去粗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延胡索能活血理气除风湿。

沉香鳖甲散 治劳倦身痛。

人参 黄耆 秦艽 熟附子 沉香 木香 柴胡 牛膝 当归(各半两) 桂(一钱) 鳖甲(酒炙去弦,五钱) 全蝎 羌活 半夏(制,三钱)为末,葱姜枣煎汤,下二钱,调服。

(东坡)圣散子 治风寒湿气,遍身疼痛。(见瘴气门)(《拔萃》)当归拈痛汤 治湿热病,肢节烦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疰足胫肿痛。(方见香港脚门)(《直指》)麒麟竭散 治寒湿搏于经络,以致气血凝位,遍身疼痛。

血竭 沉香 没药 白芍药 当归(各半两) 虎胫骨(酥炙,一两) 麝香(二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食前温酒调下。

诸风应效酒方 治一切风寒湿痹,通身疼痛。

人参顺气散 加川芎治身疼通用。

加味五痹汤 治风淫身痛。

左经丸

麝香丸(并见风门。)

黄耆建中汤 加川芎、当归治血刺身疼。(方见湿门。)

大半夏东加陈皮、肉桂 治痰滞身疼。(方见痰饮门。)

十全大补东加陈皮、半夏 治劳倦身痛。(方见虚损门。)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肩背痛

病机背痛连腰脊强者,此为太阳经风寒也。经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位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若背胀而痛者,捶打稍愈,痰滞气虚,捶散而行之少愈,宜疏痰散气。若风热乘肺,手太阴肺经气郁甚不行,病则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汗出小便缺欠者,皆风热乘肺也,小便遗失者,皆肺金虚也。

脉候脉洪而大者,为热为风。脉促上击者,肩背痛。沉而滑者膂痛。左脉弦紧者左臂痛。右边弦紧者右臂痛。

治法《集成》云︰通经络、散风、泻火、补元气,此大法也。风寒背痛及胁痛,当发散之。若只在左在右偏痛一臂者,当分气、血、风、痰、寒、湿之异而施治之,庶无误也。

药方(《拔萃》)通气防风汤 治肩背痛不可回顾者,太阳气郁而不行也,以风药散之。

脊痛、项强、腰似折、项似拔者,此足太阳经不通也。

羌活 独活(各一钱) 本 防风 甘草(各五分) 川芎 荆芥(各三分)
上咀,水盏半,姜一片、葱一根,煎服。

羌活胜湿汤 治肩背痛如负重,身体沉沉,此寒湿也,加防己、附子各五分。(方见湿门)

苍朮复煎散 治寒湿合作,脑右痛,恶寒,项筋脊骨强,肩胛胀痛,膝膑痛,无力以行。

苍朮 羌活(各一钱) 白朮 泽泻 升麻 柴胡 本 黄柏 红花(各五分)先煎苍朮汤二盏,次投诸药同煎服取汗。

通气散 治风热束肩背痛。

防风 本 羌活 独活(各八分) 黄芩(酒炒) 黄连(姜汁炒,各一钱)虚加人参。水煎温服。

乌药顺气散 治湿痰气滞臂痛,不能举动。(方见风门。)

消饮丸、倍朮丸 治酒癖停饮臂痛。(方见饮门。)

天仙饮 治痰 臂痛。

片姜黄(一钱半) 天仙藤 羌活 白朮 白芷梢(各八分) 半夏(一钱)
上咀,水盏半,姜五片,煎服。

消痰茯苓丸 治臂痛不能举手及左右转移,或两臂如人抽拽。

半夏(半两) 白茯苓(一两) 风化朴硝(一分) 枳壳(炒,半两)
上为末,姜汁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拘急候
病机经曰︰诸寒收引,皆属肾水。运气曰︰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拘急。初之气风湿相搏,民病拘急,筋强,关节不利。

治法小续命汤、仲景三黄汤是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五十五 皮肤候

病机皮部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人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廪于肠胃。又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帝曰︰善。

病机经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又云︰肺主皮毛,在脏为肺,在体为皮毛是也。又云︰手太阴者,冲气温于皮毛者也,气不荣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皮焦津液去者,则爪枯毛折而死。

病机经曰︰夏脉者,心也。夏脉太过,则病身热肤痛,为浸淫。又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寒热皮肤痛。

又云︰少阴司天,火淫所胜,皮肤痛。

病机经曰︰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索泽。又云︰阳明在泉,燥淫所胜,病身无膏泽,治以苦温是也。

皮肤索泽,即仲景所谓皮肤甲错,盖皮滞而不清泽者是也。

药方生血润肤饮(方见燥门) 治皮肤索泽,枯燥,搔之有白屑。

升麻汤 治皮肤痛,不可以手按。

升麻(五分) 白芷(六分) 干葛 柴胡 玄参(各一钱) 黄连 黄芩 当归 生地黄 麦门冬(各钱半) 甘草(四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葱一寸,煎八分,食远服,取微汗。

泽肤膏 治皮肤枯燥如鱼鳞。

牛骨髓 真酥油(各等分)上二味合炼一处,以净瓷罐贮之,每日空心用三匙,热酒调服。不饮酒者,蜜汤调。

七日肌肤润泽,久服滋阴养血,止嗽,荣筋。

皮风搔痒门(有热有寒有虚有实)
郁热生风作痒者,宜清热、疏风、凉血,子和法妙。经曰︰诸痒为虚。肺主气,司布皮毛。肺气不通而痒者,宜防风、参、耆、白朮之类补之。卫阳腠实闭固,热郁,卫气不和,为之实,宜调气、和血、散郁之剂。

玄参升麻汤 治皮风搔痒不能忍。

玄参 升麻 白芷(各一钱) 蝉蜕 防风 甘草 黄耆(各七分)葱一寸,水煎服。

消风散苏州 薄荷叶 蝉蜕(去头足土净。各等分)为末,食远温酒调下二钱。

防风通圣散 治皮风搔痒,服后随吃热羹,得汗为妙。

加味补中益气汤 治中气不足,卫气不舒,以致搔痒。

人参 黄耆 当归 白朮(各一钱) 陈皮 甘草 升麻 柴胡 防风 白芷 川芎(各五分)加姜枣煎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澡洗汤 治一切风疾篷

干荷叶 本 甘松 白芷 威灵仙 苍耳草 忍冬藤 煨盐每用三两,煎水一桶,去滓,浴数次自愈。

史国公浸酒仙方 治皮风拨痒,日服数次自愈。(方见风门。)

诸风应效酒(方见历节风门。)

荻港青藤膏 每服酒调三匙,临卧服。

风痹瘾疹门
风气挟热,郁于腠理,无从发散,起于皮肤,不红不肿,惟有颗粒高起而作痒者,痹也。

略有形迹见于皮肤者,瘾疹也。要皆风热之所为,郁不散而成也。或因浴有凑风,汗出脱解而得之者,为挟暑温,久而不退,必亦为疮疹丹毒,自微至着,不可不知。

加味羌活散 治风寒湿热外搏肌肤,发为瘾疹。

羌活 前胡(各一钱) 人参 桔梗 天麻 蝉蜕 薄荷 川芎(各七分) 枳壳 柴胡 茯苓甘草(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胡麻散 治脾肺风毒郁滞皮肤,或如虫行,结成痹疹,搔痒无时。

胡麻 荆芥穗 苦参 何首乌 成灵仙(各等分) 甘草(炙,减半)为末,薄荷汤或酒调下三钱,得汗妙。

天麻散 治风热瘾疹。

天麻 川芎 升麻 半夏 防风 细辛 羌活 荆芥穗 蝉蜕 甘草(各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煎服。挟寒加桂。挟暑加黄芩、柴胡。挟湿加茯苓、苍朮。

大胡麻散 治风热瘾疹搔痒。

胡麻子(二两) 苦参 荆芥 何首乌 威灵仙 防风 石菖蒲 牛蒡子 菊花 蔓荆子白蒺藜 甘草(各七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汤调下,助以热葱汤出汗。

僵蚕散 治瘾疹。

白僵蚕(直者去嘴炒黄) 为末,姜汤调下一钱。

玄参升麻汤(方见皮风门) 治瘾疹搔痒。

消风散(同上)

犀角消毒饮 治大人小儿风郁结,遍身疮疹搔痒,或项下结核,及小兄痘疹已出未出,热毒不解,急可服此。

防风鼠粘子(二钱,炒研) 荆芥(一钱) 甘草(八分) 犀角(磨汁)上每服三钱,水煎,食后温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斑丹火主母门

热邪积久,郁于皮肤,轻则发为小斑,重则发为丹毒。平人发斑,如锦纹,或赤色,大便结,心中烦躁,总为热郁,甚则防风通圣散,轻则解毒防风汤,疏风、清热、凉血,或汗或下,随治可愈。至于伤寒发斑,又非寻常之比,或因下之太早,汗之太迟,有表里俱虚,有温毒热毒,不可汗下,惟可以化斑汤、升麻汤之类;若热毒深入,斑发紫黑,多不可救也。

丹毒则有火邪结炽,挟风而作,由热毒搏于荣血而风乘之,所以赤浮肌肉而为之走注也。

火与血皆主于心。丹毒自内而出,游走于四肢易治,自四肢而走于身,入于心腹者难治,甚则肌肉糜烂,大可畏也,敷之不散,宜用 针砭刺出血,无不愈。

防风通圣散 治实热郁结,发为锦斑。(方见风门。)

解毒防风汤 治斑疹痒痛。

防风 地骨皮 黄耆 芍药 荆芥 枳壳 牛蒡子(各等分)水煎温服。

治阳毒栀子汤 治伤寒壮热,百节痛而发斑。

升麻 栀子仁 黄芩 芍药 石膏 知母 杏仁 柴胡 甘草
上水二盏,姜三片、豆豉百粒,煎服。

犀角消毒饮 治风热发斑。(方见瘾疹门)

玄参升麻汤 治伤寒吐下后发斑,甚则烦躁。

玄参 升麻(各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人参白虎汤(一名化斑汤) 治伤寒汗下失期以致发斑,急服此。

人参(一钱) 石膏(三钱) 知母(钱半) 甘草(六分)
上水盏半,加粳米一合,煎八分,不拘时服。

消毒饮 治一切赤丹、火丹。

牛蒡子 荆芥(各一钱) 甘草 防风(各六分) 升麻(五分) 犀角(磨,一钱) 麦门冬桔梗(各八分)朴硝(钱半)
上水煎服。

蓝叶散 治诸丹赤肿。

白芷 川芎 柴胡 赤芍药 升麻(各五分) 干葛 生地黄 山栀仁 石膏(各八分)甘草 杏仁 知母(各六分) 蓝叶 黄芩 玄参(各一钱)
上水煎服。

上青散 治一切丹毒。

蓝青 知母 甘草 杏仁(各六分) 黄芩 升麻(各八分) 柴胡 石膏 寒水石(各一钱)山栀仁 赤芍药 羚羊角(磨。各八分)
上水煎服。

斑丹火主母门
易简敷药方
一方︰寒水石、石膏、黄柏、甘草为末,芭蕉汁调敷。

一方︰大黄、朴硝、土蜂窝为末,水调敷。

一方︰伏龙肝(一钱)、豆豉(五分)为末,麻油调敷。

一方︰赤豆为末,鸡蛋清调敷。

一方︰慎火草捣烂敷,干则易,鲜者佳。(慎火草一名挂壁青,人家多栽于房上,则隔火。)

风癣门
《巢氏病源》云︰有干癣、湿癣、白癣、顽癣,诸候皆因风热,邪客于腠理,复值邪气与血气相搏,发为此疾,皮肉瘾疹如钱文,渐渐增长,或圆或斜,有匡廓,痒痛不一,匡内生虫,搔痒出汁,久久延及遍身,则成顽痹,故为顽癣。

除癣汤防风 白芷 连翘 黄连 柴胡 甘草 蝉蜕 当归 生地黄 赤芍药(各等分)上水二钟,加葱白三寸,煎八分,食远温服,出汗。

除湿散 治一切风癣,状如顽癞。

苦参 何首乌 荆芥穗 蔓荆子 薄荷(各一两) 白芷 天麻 川芎 防风(并生用)乌蛇(酒浸一宿,焙。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三钱,茶酒调下,不拘时。日进三服,五日一治,令汗出,血气宣通,一月肤泽如故。

苦参丸 治遍身搔痒、癣疥疮疡。

苦参(四两) 玄参 黄连 大黄 独活 枳壳 防风(各二两) 黄芩 栀子 菊花(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食后茶酒任下三十丸,日三服。

一扫散 治癣疥。

防风 荆芥 苦参 地骨皮 薄荷(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半饥茶清送下。或为散,蜜水调三钱,不过三五服,净。

八宝散 治一切风癣、干癣、湿癣神效。

水银(七分) 枯矾(三分) 蝎梢(一枚) 大风子(五枚) 胡粉 雄黄 硫黄 槟榔(各五分)
上为末,同大风子一处研如泥,再加陈猪油调。要先用羊蹄根和盐醋捶之,擦破,然后以此药搽上,一日一次,不过三次愈。

独圣散 治一切癣疮如钱如豆者,即以此药神效。

斑蝥(二三枚,去翅足浸醋内,用针刺,于灯上烧,存性为末,醋调如妮,以手略爪动搽上药,一时起泡出汗而愈,永不再发。)

一方︰用好锻石调碱水搽上妙,只一次而愈。

【附】汗斑证
湿热郁于皮肤,久而不散,发而为斑,黑白相杂,遍身花藻,甚者变而为紫白癜风,虽无疾痛害事,不可以不防微而杜渐也。

防风通圣散 治汗斑内外挟热。(方见风门。)

玄参升麻汤 治同。(方见斑丹门。)

一方︰用白茄切段,蘸硫黄、白附子擦之,三次愈。初次变黑,二次、三次则白而愈。

一方︰用生姜片蘸信末、陀僧二味擦之良久,小便洗过,用清水洗之,三次愈。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五十六 心痛门

病机经曰︰真心痛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厥心痛者,乃寒邪客于心胞络也。

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血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则痛止矣。重感于寒则痛久矣。

《针经》曰︰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根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心中急痛。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

《脉经》曰︰忧愁思虑则伤心,则苦惊喜忘善怒。心伤者,其人劳倦则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彻背,其脉弦,此心脏伤所致也。

病机《病机机要》曰︰诸心痛者,皆少阴厥阴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浮大而洪,当灸太溪及昆仑,谓表里俱泻之,是谓热病汗不出,引热下利,表汗通身而出者愈也。灸毕服金铃子散则愈,痛止服枳朮丸去其余邪也。有火实心中痛者,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则注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可利之,利后以本汤去其余邪也。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便溺清利,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微力弱,急以朮附汤温之。寒厥暴痛非久病也,旦发夕死,急当救之。是知久病无热,暴病非寒也。此寒热厥痛,与夫大实心痛者治法已详。又有久病气血虚损及素作劳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故钱氏心虚者炒盐补之,《图经》《衍义》中牡蛎治心痛,则蛎粉与盐实得之矣。

病机陈无择云︰十二经络各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足厥阴心痛,两胁急引小腹连阴股相引痛。手心主痛彻背,心烦掌中热,咽干目黄赤胁满。足太阴心痛,肚腹胀满,涩涩然大便不利,膈闭咽塞。手太阴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季胁空痛,遗矢无度,胸满烦心。足少阴心痛,烦剧面黑,心悬若饥,胸满,腰脊痛引背 。诸经心痛,心与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府心痛,难以俯仰,小腹上冲,卒不知人,呕吐泄泻。此皆诸经诸俞诸府涉邪所致,病属外因。

五脏内动,沮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膻中。经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与厥阴心胞络之经同一机也,每每云心痛皆是此经之病,世人鲜有言之者。又中脘气与血搏为疼痛,此为胃脘痛。肝心痛者,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真心痛者,寒邪伤其君也,手足青至节,甚则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脾心痛者,如针锥刺其心腹,蕴蕴然气满。肺心痛者,若从心间起动,作痛益甚,色则不变。肾心痛者,与背相引,善 ,如物从后触其心,身伛偻。胃心痛者,腹胀满,不下食,食则不消。皆脏气不平,喜怒忧郁所致,属内因。

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积,变乱肠胃,发为疼痛。或饮啖生冷果实,中冷不能消散,结而为积,遇食还发,名积心痛及其脏寒生蛔致心痛者。所谓九种心痛,曰饮,曰食,曰风,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曰去来痛者。除风热寒属外所因,余皆不内外因。又妇人恶血入心脾经,发作疼痛,尤甚于诸痛。更有卒中客忤,鬼击尸疰,使人心痛,亦属不内外因。

病机丹溪曰︰心痛即胃脘痛也,虽日数多不吃食不死。若痛方止便吃物还痛,必须三五服药后方吃物。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朮。

杨仁斋曰︰紫之夺朱,相去一间耳,而毫厘疑似,实霄壤焉。夫心为五官之主,百骸之所听命者也。心之正经果为风冷邪气所干,果为气血痰火所犯,则其痛彻背,胁胀胸烦咽干,两目赤黄,手足俱青至节,朝发而暮殂矣。然心之胞络与胃口相应,往往脾痛连心,或阳虚阴厥亦令心下急痛,或他脏之邪亦有客乘于心者。是则心之别脉受焉尔,真心之痛岂容比之如是乎?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饮响声而痛者,小胃丹下之。食积急痛者,备急丸

脉候《脉经》曰︰脉短而数者心痛。涩则心痛。脉阴弦为心痛。心脉微急为痛。心脉微大为心痹引背。痛甚者脉必伏。心痛脉俘大弦长者死。沉细而迟者生。

治法凡心痛,明知身受寒气,口伤寒物,于初得之时宜用温散或温利之药,如豆蔻丸之类。

稍久则成郁热,《原病式》中备言之矣。若久病郁热者,欲行温散,宁无助火为病乎?由是古方多以山栀为主,加热药为向导,则邪易伏病易退,正气复而愈矣。用山栀十五枚去皮炒浓煎,佐以姜汁,令辣服之,或加川芎一钱,或以二陈加川芎、苍朮,倍山栀煎服,甚者加干姜。轻者以麻黄桂枝之类散之,或以桔梗、韭汁开提之,重者加石 。

因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而痛者,宜桃仁承气汤下之,或玄胡索一两半,桂、滑石、红花、面各半两,桃仁三十枚,蒸饼丸服。有劳役太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或寒邪乘虚而客,或久不散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于胃口而痛,或食积痰,或乘气而食相郁不散,停结胃口而痛也。

治法虫痛者,面上白斑唇红,有痛后便能食,时作时止者是也。上半月虫头向上易治,下半月向下难治。先用肉汁及蜜吃下,引虫头向上,然后用打虫药苦楝根、锡灰之类治之。(或痛而坐卧不安,自按心腹时大叫,或青或黄,唇缓口吐清水,目无光彩者,虫痛也。取虫九、安虫散并见虫门。)心膈大痛,攻走胸背发厥,诸药不纳者,就吐中以鹅翎探吐之,出积痰碗许而痛立止。凡用纯寒热之药,必以甘草缓其寒热之势。凡心痛用栀子并劫药,止之后又发者,前药必不效,以玄明粉一服立止。气实者用牡蛎粉一二钱酒下,客寒犯胃者,白朮附子汤。

温饮响声而痛者,小胃丹下之。食积急痛者,备急丸。

药方(《济生》)加味七气汤 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者,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亦宜服之。

半夏(制,钱半) 桂心 玄胡索(炒去皮。各一钱二分) 人参 乳香 甘草(各五分)
上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愈痛散 治急心痛、胃痛。

五灵脂(炒去石) 玄胡索(炒) 莪朮(炮) 当归(酒洗) 良姜(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热醋汤调下无时。

七气汤 治七情之气郁结,心腹痛不可忍。(方见气门。)

玄胡索散 治卒心痛久不愈者。

玄胡索(一两) 甘草(炙,二钱)
上水二盏煎一盏服。如吐逆者,分作三五次服。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胜金散 治卒心痛

桂枝 玄胡索(炒) 五灵脂 当归(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陈皮汤送下。

(《良方》)铁刷散 治心脾积痛,妇人血气刺痛,久病恶心,肠滑泄泻。

良姜(炒,二两) 茴香(七钱,炒) 苍朮(制) 甘草(炙,各二两八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姜盐汤调下。

(《局方》)沉香降气汤 治阴阳不和,心腹刺痛。(方见气门。)(《局方》)苏合香丸 治卒心痛,用生姜陈皮汤调下。(方见中风门。)(《家秘》)祛痛散 治诸般心气痛,或气滞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小肠,吊疝及妇人血气刺痛,立有神效。

青皮 五灵脂(去石) 川楝子 穿山甲(各二钱) 良姜(香油炒) 玄胡索 没药(各一钱半) 沉香(一钱) 大茴香(二钱) 槟榔(钱半)木香(一钱二分) 砂仁(少许)
上咀,用木鳖子去壳一钱二分,同前药炒令香焦燥,去木鳖不用,共为细末。每服一钱,加盐一星,用酒或滚水送下。此方屡用无不应验,故附于后。

(《直指》)落盏汤 治急心痛。

陈皮 香附子 良姜 吴茱萸 石菖蒲(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水煎熟。先以香油三五点在盏内,将药淋下服。

药方桂枝四七汤 治风冷寒邪客搏,心腹作痛。

桂枝 白芍药 半夏(制。各一两) 白茯苓 浓朴 枳壳 甘草(各半两。炙) 人参紫苏(各一钱)
上咀,每服四钱,姜七片、枣二枚煎,食前服。

大沉香丸 治冷气攻冲心腹刺痛,亦治卒暴心痛。

沉香 干姜(炮) 姜黄 辣桂 檀香(各二两) 白豆蔻仁(一两) 白芷 甘草(炙)甘松(洗焙) 天台乌药(各四两) 香附(半斤,炒)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姜汤嚼下,或姜煎服。

姜桂饮 治心腹刺痛。

良姜 辣桂(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米饮调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却痛散 治心气冷痛不可忍

五灵脂(净炒) 蒲黄(各一钱) 肉桂 石菖蒲 当归 木香 胡椒(各钱半) 川乌(炮,二钱)
上作一服,水盏半煎一盏入盐、米醋少许,食前服。

朮附汤 治寒厥心痛,手足逆冷,通身冷汗,脉微气弱。

白朮(九钱) 附子(四钱半) 甘草(炙,钱半)
上咀,作二服,每服水盏半、姜二片煎,食前服。

神捷丸 治急心痛不可忍,浑身手足厥冷,呕吐冷沫。

吴茱萸(汤泡) 干姜(炮) 肉桂(去皮) 蓬朮(煨) 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各等分)
上为细末,醋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醋汤送下。

二胡散 治冷气心痛,及疝气心腹痛。

玄胡索 胡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

四制良姜丸 治冷气心痛。

良姜(四两,分作四分制︰一分用陈壁土同炒黄去土,一分用斑蝥三十四个同炒黄去斑描,一分用巴豆三十四个去壳同炒黄去豆,一分用陈仓米四合约炒黄去米。)吴茱萸(一两,拣净酒浸一宿。)上将吴茱萸同制良姜再炒,碾为细末,用浸茱萸酒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更看病患腹中冷热加减,空心姜汤下。

蜜附汤 治冒涉风邪,入腹拘急疼痛,或吐或泻,状如霍乱。

附子(一个,去皮脐切作片,以蜜炙令熟,以附黄色为度,以汤洗去蜜,切片)桂心 芍药(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上作一服,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食前温服。

药方金铃子散 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

金铃子肉 玄胡索(各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白汤亦可。

灵脂酒 治热气乘心作痛。

五灵脂(去石) 玄胡索 没药(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连茱丸 治热乘心痛。

黄连(炒) 山栀(炒) 滑石 吴茱萸(泡。各五钱) 荔枝核(烧存性,三钱)
上为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1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栀丸 治前证

山栀子仁(炒黄色) 为末,三汤调粥糊丸,挟加草豆蔻仁,炊饼丸服。

白朮半夏丸 治气血痰热心痛。

白朮(半两) 半夏 砂仁 白芍药 当归(各三钱) 桃仁 黄连 神曲(炒) 陈皮(各一钱)吴茱萸(钱半) 僵蚕 人参 甘草(各一钱)
上为末,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

白朮白芍药丸 治同前。

白朮(三钱半) 白芍药 陈皮 当归尾(各二钱半) 人参 黄连(炒,钱半) 吴茱萸(五分)为末,如前法服。

山栀香附丸 治气实心痛。

山栀子(炒焦,六钱) 香附子(一钱) 吴茱萸(汤泡,一钱)
上为末,蒸饼丸,小豆大。生地黄、姜煎汤送下五十丸。

药方芜荑散 治大人小儿虫咬心痛。经云︰虫贯心则杀人,欲验之,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此则虫心痛也。宜速疗之。

芜荑 雷丸(各半两) 干漆(捶碎炒烟尽,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水调服不拘时。甚者不过三服,小儿每服五分。

(《御药》)妙应丸 治九种心痛,积年 瘕癖块,或大或小,或因伤寒疼痛,发作无时,或心坚结,上冲胸痞,气攻两胁,呕逆苦水,或喉痒烦闷,吐蛇虫。

京三棱 石三棱 鸡爪三棱 青皮 浓朴 砂(另研) 肉豆蔻 白豆蔻 槟榔(各一两)木香 干漆(炒,各六钱) 巴豆霜(研,五钱)上除巴霜、 砂外,同为细末,入霜 研匀。以原浸药醋打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丸,食后醋汤下。

煮黄丸 治大实心痛、心胸高起,按之愈痛。

雄黄(研,半两) 巴豆(去皮油研,半两)上入白面二两研匀,水丸,梧桐子大。浆水煮十二丸,熟漉起,入冷浆水内令沉,每一时用浸药冷浆下一丸,日尽十二丸。如得利,不可再进,宜服 本汤。

本汤 去余邪,治大实心痛,服煮黄丸后用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21: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