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9 12: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取传尸痨虫鬼哭饮子(方见诸虫门)
药方《道藏经》云︰传尸虫瘵,不可不知其详也。九虫之中,而六虫传代,三虫不传,胃虫、蛔虫、寸白虫是也。或因五脏中毒而生,或亲戚习染而传。六虫,大率约一旬之中,遍行四穴,周而复始。二日一食,五日一退。方其作,若百体有痛,虫之食也。退则还穴醉睡,一醉五日,其病乍静。俟其退醉之时,乃可投符用药。不然,虫熟于符药之后,不能治也。一虫在身,占一十二穴,六虫共占七十二穴。一月之中,上旬十日,从心至头,游四穴,虫头皆向上;中旬十日,从心至脐,游四穴,虫头皆向内;下旬十日,从脐至足,游四穴,虫头皆向下。若投符用药可以审此。如紫蚕之苗在肝中,盖虫性用通灵,切在精审。其或取虫不补,即学浅妄行,徒费资财,终无去病之理,可不悲哉﹗师曰︰治传尸劳者,先须知正气与毒并行,故脏腑有碍,即成虫状。遇阳日长雄,阴月长雌、其食脏腑脂膏,故其色白。五脏六腑一经食损,即皮聚毛脱,妇人即月信不调,血脉皆损,不能荣卫五脏六腑也。
七十日后,食人血肉尽,故其虫黄赤,损于肌肉,故变瘦,饮食不为肤,筋缓不能收。
一百二十日外,血肉食尽,故其虫紫,即食精髓。
传于肾中,食精,故其虫色黑,食髓,即骨痿不能起床。诸虫之有三毛,毛色杂花,钟孕五脏,五行之气,传之三人,即自能飞,其形如禽,亦多品类,传入肾经,不可救治。法之所载者,能利后,其虫色白,可三十日服药补之。其虫色黄赤,可六十日服药补之。其虫紫黑,其疾已极,可百二十日服药补之。故经曰︰六十日内治者,十得八九;百八十日内治者,十得三四。过此已往,未知全生。今以六代所传虫状具后。
药方第一代虫状病证游游食日治法\r图 PS127a88.bmp (缺) 此虫形如婴兄,长三才,背有毛。
图 PS127a89.bmp (缺) 此虫形如鬼,动走脏腑。
图 PS127a90.bmp (缺) 此虫形如虾蟆,变动脏腑之中。
凡人受病之后,顿觉憔悴,令人梦寐颠倒,魂魄飞杨,精神离散,饮食减少,形容渐瘦,四肢百节疼痛,憎寒壮热,背膊拘急,口苦舌干,面无颜色,鼻流清涕,虚汗常多。其虫遇丙丁日食起,醉归心俞穴、中四穴,轮转周而复始。俟虫大醉,方可医灸,取出虫后,用药补心,宜服守灵散。
第二代虫状病证游食日治法\r图 PS127a91.bmp (缺) 此虫形如乱发,长三寸许,在人脏腑之中。
图 PS127a92.bmp (缺) 此虫形如蜈蚣,或似守宫,在人脏腑之中。
图 PS127a93.bmp (缺) 此虫形如虾蟹,在人脏腑之中。
凡痨瘵,苦患此虫,令人神色如醉,夜梦不祥,梦与亡人为侣。心胸饱闷、四体不和,骨节枯稿,日渐瘦弱,醋心呕酸,咽干鼻塞,背脊酸疼,腰膝无力,唾吐脓血,头目不利,胸膈多痰,盗汗发热等证。其虫遇庚辛日食起,醉归肺俞穴中。俟虫大醉,方可医治,取出虫后,补肺则瘥,宜服虚成散。
第三代虫状病证游食日治法\r图 PS127a94.bmp (缺) 此虫形如蚊 类,在人脏腑之中。
图 PS127a95.bmp (缺) 此虫形如螳螂,或如血果,在人脏腑之中。
图 PS127a96.bmp (缺) 此虫形如刺 ,或如毛虫,在人脏腑之中。
痨证,若有此虫,令人三焦多昏,日常思睡,呕吐苦汁,或吐清水粘涎,腹胀虚鸣,口鼻生疮,唇黑面青,日渐消瘦,精神恍惚,口燥咽干,目多昏泪。其虫庚寅日食起,醉归厥阴穴、中四八。俟虫大醉,方可治之,取虫之后,补气即愈。
第四代虫状病证游食日治法\r图 PS127a97.bmp (缺) 此虫形如乱丝,或如蛴螬虫者。
图 PS127a98.bmp (缺) 此虫形如猪肺,或作蝉虫。
图 PS127a99.bmp (缺) 此虫形如蛇虺,往来五脏之中。
凡病此虫,令人脏腑虚鸣,呕逆,肠中 癖气块,憎寒壮热,肚大筋青,咳嗽气促,口苦舌干,要吃酸咸之物。其虫遇戊巳日食起,醉归脾俞穴、中四穴。俟虫大醉方可治,取虫后,补脾即愈,服魂停散。
第五代虫状病证治法\r图 PS127a100.bmp (缺) 此虫形如鼠无毛。
图 PS127a101.bmp (缺) 此虫有头无足,有足无头。
图 PS127a102.bmp (缺) 此虫形如精血片。
凡患此虫,入肝经、而归肾,得血而变更也。令人多怒气遂,四肢解散,日食减少,或面红润如平人,或时通灵而言未来事,或着床枕不起,有似中风肢体顽麻,腹内多痛,其虫遇壬癸日食起,醉脏肝俞穴、中四穴。俟虫大醉,方可治,取虫后补肝,即愈,宜服金明散。
第六代(此代虫有翅足全者,千里传疰,所谓飞尸。)\r图 PS127a103.bmp (缺) 此虫形如马尾,或有两条,一雌一雄。
图 PS127a104.bmp (缺) 此虫形如龟鳖,在人五脏之中。
图 PS127a105.bmp (缺) 此虫形如烂面,或如飞禽,或长或短。
凡患此虫,令人思食百物,身体 羸,腰膝无力,眼暗耳鸣,喘嗽不定,心腹闷乱。其虫遇丑亥日食起醉归肾前穴、四穴。俟虫大醉,乃可治之。取虫出,补肾填髓愈,宜服育婴散。
取六代痨虫后服五补药方具后(以下俱《青囊方》)
虚成散 补肺脏痨极。
白茯苓 枳实(麸炒) 秦艽 芍药 麻黄 当归(酒洗) 茄香(炒,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玄胡索(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银环一对、蜜五点,煎八分,通口服。
金明散 补肝脏痨极。
人参 茯苓 秦艽 知母(酒炒) 石膏( )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七片、葱白二寸,煎八分,无时服。
守灵散 补心脏痨极。
白茯苓(一钱) 丁香(五分) 诃子(一钱) 桔梗(一钱二分) 芍药(八分) 羌活 甘草(炙,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银耳环一只,葱白三寸,煎八分,通口服。
魂停散 补脾脏痨极。
白药子 人参 桔梗 诃子 茯苓(各一钱) 丁香 甘草(炙,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蜜一匙,煎八分,通口服。
育婴散 补肾脏痨极。
香附子(炒黑,一钱) 附子(裂,个) 木香 白蒺藜(去刺。各五分) 白茯苓(三钱)甘草(炙,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七片、葱白三寸,煎七分,空心服。
茯神散 不问远年近日取效。下虫红色,便可治,肚下黑又瘥。肚下白色是食髓也,万无一瘥。下虫之后,宜服此药。
茯神 茯苓 人参 远志 龙骨肉桂 甘草(各一两) 陈皮 当归 五味子(各一两半) 黄(一两) 大枣(五十二枚)
上咀,分八服,每服水盏半,姜二钱,煎一盏,趁前药后吃,亦空心服神效。此是神人所授灵秘方。
取痨虫法灸穴凡取痨虫,可于三节骨上一穴,并膏肓二穴,每穴灸七壮。然后饮食调理,方下取虫药,其虫或如乱发,或如红线线者是也。
四季取虫宜用之药春宜用雄黄(另研) 硫黄(另研。各二分) 巴豆(一粒,去油) 豆豉(七粒)上同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童便一合,酒一盏,温送下。
夏宜用萝卜子 鹤虱 硫黄(另研。各二分) 巴豆(一粒,去油) 豆豉(七粒),如前制服。
秋宜用锡灰 雄黄(另研) 绿豆粉(各二分) 巴豆(一粒,去油) 豆豉(七粒)雌黄(另研,二分) 如前制服。
各宜用雌黄 雄黄(另研用) 锡灰(各二分) 巴豆(去油) 豆豉(各七粒),如前制服。
治传尸痨追尸虫明目丹白兔粪(中秋夜取,四十九粒,野中寻者佳) 砂(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甘草半两槌碎,以水一盏,揉取浓汁。若患人瘦弱,则用炙甘草,五更空心服。预戒患人不得心躁,冷服不妨。小瘥,两日一服,下虫为准,药要上旬日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