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9/6 17: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参豆蔻汤 治嗝噎宽中顺气
人参 白豆蔻(各五分) 白朮 陈皮(去白) 半夏曲(各八分) 藿香 丁香(各三分)浓朴(姜炒) 萝卜子(炒研) 当归(各八分) 甘草(炙) 石菖蒲(各五分)
水盏半、姜三片、粟米一撮,煎七分服。
春雪膏 治五嗝五噎,豁痰开结。
真绿豆粉(一斤) 真薄荷叶(六两,同豆粉和匀安于密甑中,上以瓦盆盖密,勿令泄气,蒸一时,待冷取下,以豆粉风辣为佳) 沉香(五钱,另研) 白硼砂(五钱) 冰片(五分)砂仁(五钱,另研) 真柿霜(四两)
上为极细末,不时舌上舐服。若然碍滞,又服姜蜜汤。
白蜜(炼熟,半斤) 姜汁(一合) 竹沥(一碗,和蜜熬二三沸)上以瓷瓶收贮,窨土地上,不时调白水细呷之。
绿云散 治嗝噎,化痰降气。
人参 当归 天门冬 陈皮 甘草 昆布 紫苏子 萝卜子 丁香(各等分)水五升煎膏五合,入炼蜜五合和匀,加青黛四两和成剂。不成剂,再加柿霜搜和丸弹子大,金箔、朱砂各半为衣,日服金箔丸,夜服朱砂丸,不时噙化。喉中不清,服姜蜜汤。
枇杷叶煎 治五噎立效。
枇杷叶(拭去毛,炙) 陈皮(去白,各三钱) 生姜(半两)
水盏半煎七分,作二次温服。
五噎散 治胸膈痞闷,诸气结聚,胁肋胀满,痰逆恶心,不进饮食。
枳壳(麸炒) 青皮 大腹皮 半夏曲 丁香 南星(制) 干姜(炮) 麦芽(炒) 草果白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不拘时服。
栝蒌实丸 治胸膈痞满而痛,喘急妨闷。
栝蒌实(另研) 枳壳(麸炒) 半夏(制) 桔梗(炒。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煮,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淡姜汤下。
嘉禾散 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五嗝五噎。
白茯苓 砂仁 薏苡仁(炒) 枇杷叶(拭去毛,姜汁炙) 桑白皮(炒) 沉香(磨汁)五味子(各五分) 木香(磨汁) 青皮 谷 (炒) 藿香 杜仲(姜汁炒断丝) 随风子石斛(酒炒) 大腹皮(洗) 陈皮 半夏曲(炒) 神曲(炒) 槟榔(各三分) 白豆蔻 丁香人参 白朮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五噎入柿干一个,嗝气吐逆入薤白三寸、枣五枚同煎。
药方(《发明》)人参利膈丸 治胸中不利,痰逆喘满,利脾胃壅滞,治嗝噎圣药。
人参 当归 藿香(各一两) 木香 槟榔(各七钱) 枳实(炒) 甘草(各八钱)浓朴(姜炒) 大黄(酒浸。各二两)
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温水送下三十丸。
昆布丸 治嗝噎妨塞,饮食不下,大便秘结。
昆布(洗) 麦门冬 天门冬 诃子(各两半) 木通 川大黄(微炒) 川朴硝 郁李仁(泡,去皮微炒) 桂心 百合(各一两) 羚羊角(镑) 杏仁(泡,去皮尖,麸炒黑)紫苏子(微炒) 射干(各半两) 柴胡 陈皮(去白) 槟榔(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和匀,捣五百杵,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热酒下。夜饭后用绵裹弹子大一丸噙化。
利膈化痰丸、滚痰丸 治嗝噎大便结燥。(二方并见痰门。)
调胃承气汤 治膈逆不大便。(方见伤寒门。)
化滞丸、木香槟榔丸 治宿食不化,胸膈妨闷,噎塞不通。(一方见积聚门。)(《良方》)导气散 治膈气噎塞,不入饮食。
虎额王字骨(醋炙) 荜茇(炒) 人参 羚羊角(镑) 浓朴(姜制。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水调令睡服。
润肠膏 治嗝噎大便结燥,饮食良久复出。
威灵仙(鲜者捣汁,四两) 生姜(同上) 真麻油(二两) 白砂蜜(四两,煎沸去沫)上入砂锅搅匀,慢火煎如饧收贮,时时以匙挑服之。一料未愈,再服一料,决效。
夺命回生丹 治五嗝五噎翻胃呕吐,不进饮食,此药多有神效。
丁香 川芎 白姜(炮) 南木香 肉桂 人参 神曲(炒。各半两) 诃子(七枚,取肉)砂仁(二十一粒) 莪朮 粉草(炙。各七钱) 大草果(二枚,取仁) 巴豆(十四枚,去壳心膜,不去油,冷水浸一宿,另研如膏留钵中)上日干为末,入乳钵内,和匀巴豆膏,再筛过入丸盒内,以油纸盖盒口,却用黄蜡和松脂熔,如法封固盒缝。每以十二月上辰日,或初八黄道生气天月二德日修合,于高地爽处埋土地三尺深,至次年六月中伏节择吉日取,向当风处摊去湿气,以不漏丸瓶收贮密封。壮人每服半钱,临睡沸汤调半盏顿服,仰卧片时,徐以温白粥压下。若弱人只服一字,二三服即能进食,止呕吐续以宽中散、丁沉透膈汤、橘皮煎丸、浓朴煎丸等兼进助胃气。忌生冷、鱼腥、粘腻、硬物,一两月全愈。孕妇不可服。
紫苏饮子 治嗝噎上气咳逆,因怒未定便夹气饮食,或食饮毕便怒,以致食与气相逆,遂成嗝噎之候。
真苏子(炒) 诃子(煨) 萝卜子(微炒) 杏仁(泡去皮尖麸炒) 木香(五分) 人参(各一钱)青皮 甘草(炙。各二钱)
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服。
苏青丸 治嗝噎反胃皆效。苏合丸、青州白丸子,二药同和姜汁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淡姜汤送下。
(《选要》)透膈汤 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胸膈满闷,噎塞不通,噫气吞酸,胁肋刺胀,呕逆痰涎,饮食不下,并皆治之。
木香 白豆蔻 砂仁 槟榔 枳壳(麸炒) 浓朴(姜炒) 半夏(制) 青皮 陈皮(去白)大黄(酒蒸) 朴硝 甘草(炙。各七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