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884|回复: 0

【原创】蓝天百云:浅谈《秋燥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4 1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浅谈《秋燥篇》
作      者: 蓝天百云   
发表时间: 2007/8/11 20:38
文章来源: 民间中医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http://www.ngotcm.com/

=========================================     
   
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初起以病在肺卫且兼津气干燥为特征。秋燥的致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有“清气大来,燥之胜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木不及,燥乃大行”等记载,指明燥气的形成与岁运及时令有关系;“燥胜则。本病初起由燥热病邪侵袭肺卫,即是肺卫燥热症状;若肺卫燥热之邪不解内传入里,则伤津耗液,津气干燥见症更为明显,可发生燥热上扰清窍,燥热伤肺、胃及肠的变化。病变中心以肺为主,形成燥热伤肺,肺燥肠热,伤络咳血,肺燥肠闭及肺胃阴伤等病理改变。少数患者如感邪较重,正气较虚,亦可内陷营血或传入下焦。掌握邪在肺卫、邪在气分证治,熟悉秋燥治疗大法及注意点,同时还要了解邪入营血、预防燥伤真阴的辨症施治。

秋燥的病变过程中,燥证的表现较为突出,故对鼻腔干燥,咽喉干燥,声音嘶哑,咳嗽痰血及便秘的对症处理方法尚须熟悉。秋燥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初起以病在肺卫并具有津气干燥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一般较少传变,病程较短,易于痊愈,极少病例病邪可传入下焦肝肾;本病发生在秋季,尤以秋分后小雪前为多见,根据秋燥的发病季节和病证表现,西医疾病中发生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就以清代喻嘉而言《医门法律》立秋燥专篇,首创秋燥病名,指明秋燥为感受秋季燥热病邪而致,多犯上焦肺系,创立清燥救肺汤名方。喻嘉认为《内经》所述“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对内伤之燥、外感之燥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此后清代医家有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进一步完善和发挥秋燥辨证论治内容,并各自就燥邪的阴阳属性阐述己见。喻嘉言认为燥属火热;吴鞠通以胜复气化理沦沦述燥气,即胜气属凉,复气属热;沈目南认为燥属次寒;俞根初以秋季气候的温凉之别作为划分温燥和凉燥的根据,对临床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凉燥不属于温病范畴,故名主要是说秋燥论。喻嘉还创立了清燥救肺汤,主要用以治疗秋燥为病。对秋燥的性质,明清各医家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我认为按现代的临床上,将秋燥分为温燥和凉燥是比较恰当的,秋燥为病,外因是感受秋季燥热病邪。秋季气候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凉燥;……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燥热病邪易伤人津液,若遇人体肺卫不固,或素体阴液不足,或夏季汗多津气受伤,即易感受而发为秋燥,此便是秋燥发病的内因,依秋燥的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与西医学中发于秋季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某些肺部感染等疾病较为相似,这些疾病呈秋燥见症者可以参考秋燥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秋燥是感受秋令燥热病邪而形成的。秋季气候有偏热、偏凉的不同:秋季燥金之气主令。肺属金,其气应于秋,肺在外合皮毛,故秋燥初起,首犯肺卫。温燥初起与风温初起临床表现相似,凉燥初起与风寒轻证初起临床表现相似。唯因燥邪有伤津的性质,所以不论温燥凉燥,都同时伴有津液干燥见症。肺卫之邪不解,可化热人里,使津伤更明显,病变重心在肺,并可涉及胃、肠等。燥热在肺主要产生肺燥阴伤的病变,在胃肠可致肠燥便秘或阴伤腑实。后期邪少虚多,一般为肺胃阴伤或肺燥肠闭,亦有少数化燥传人营血者,可见伤络咳血,甚则气血两燔证。秋燥较其他温病,病情轻而易治愈,如初起治疗得当,体质亦较强,一般不进入营血;少数患者,感邪较重,正气不足,可发展为下焦肝肾阴伤证。在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时,感之者多病温燥;若是秋深初凉,西风肃杀之时,感之者多病风燥,即凉燥。燥热为患,一般证情较轻,大多病在卫、气分阶段即可告愈,危重病例较为少见。


临床诊断

首先要考虑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发生于初秋燥热偏盛时节;初起除具有肺卫见证外,必伴有口、鼻、咽、唇、皮肤等处干燥的表现。从病情的表现特点可帮助本病的诊断,本病病变重心在肺,病情较轻,传变较少,以伤肺胃之阴者为多,较少传入下焦。在我的临床最为常见是病与风温初起都见肺卫证表现,但风温以表热证为主,外燥表现不明显;本病与“伏暑秋发”都发于秋季,亦都有表证,但伏暑初起或见气分暑湿证,或见营热阴伤证,病情较重,变化较多。虽发病在于秋季,但临床一定要辨清“秋燥”与“风温”、“风寒感冒”、“伏暑”等病相关鉴别……


辨证论治

治秋燥须遵循 “燥者润之”的治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燥者濡之”,指出了燥病的治疗大法。燥病的治疗,除滋润津液外,还要注意祛邪。初起阶段邪在肺卫,以辛凉甘润为先。病至中期,病邪已进入气分,燥热已炽,津伤尤甚,宜清养并施,即在泻肺、清胃、通腑之时,注重养阴增液。少数病例因燥热化火,内陷营血者,治宜清营凉血。如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肝肾之阴,病属后期(末期),须滋培真阴。《医门法律》记载:“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可作为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燥热性质虽近于火,而又不同于火。一般温病在化热化火之后,常用苦寒清热泻火之法,唯燥证之治喜柔润,而最忌苦寒伤阴。因此,治火之法可以用苦寒,治燥则必用甘寒。火郁发之,燥胜润之,火邪炎上可以直折,燥伤津液则必用濡养。如汪瑟庵在《温病条辨》按语中总结:“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苦寒者,燥证则唯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


邪在肺卫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咳嗽少痰,咳甚则声音嘶哑,咽干痛,鼻燥热,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而乏津,右脉数大。
分析: 燥热侵犯肺卫,致卫气失和,则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致肺气失宣,则出现咳嗽。因燥伤肺津则见少痰,或有声音嘶哑。燥热伤津,必出现津乏而失润之象,如鼻咽干燥、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而乏津,脉右数大等皆为燥热犯于上焦肺卫之征。
治疗: 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方用桑杏汤。桑杏汤: 桑叶 杏仁 沙参 川贝 豆豉 栀子皮 梨皮,方中桑叶、豆豉辛散透热,疏解在表之邪;杏仁、川贝宣开肺气,化痰止咳;栀子皮质轻而力趋上焦,能清上焦燥热;沙参、梨皮甘凉生津,养阴润燥。诸药合用可收疏表润燥,祛邪安正之效。正如叶天士所说:“当以辛凉甘润之方,气燥自平而愈。”“燥证路径无多故方法甚简。始用辛凉,继用甘凉,与温热相似。但温热传至中焦,间有当用寒苦者,燥证则惟喜柔润,最忌苦燥,断无用之之理矣。”这对燥证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临床的运用

秋燥诸证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之候。邪在卫分,卫气被郁,肺气失宣,所以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等表现,证同风温初起。燥热伤肺津,所以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此与风温初起之不同处。舌边尖红,苔薄白欠润,脉右寸数大,均为燥热伤于肺卫之象。如咽部红肿:干痛较甚者,酌加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板蓝根等清热利咽之品 ……
咳痰黄稠者:可加川贝、瓜蒌皮等以清热化痰 ……,鼻燥衄血者:加入白茅根、侧柏叶、旱莲草等以凉血、生津润燥等。
发热较著者:须加银花、连翘等以加强辛凉解表之力。如在秋燥的发病季节,证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吐稀痰,苔薄欠润而舌质正常者,属凉燥之邪侵袭肺卫,治宜辛开温润。方用杏苏散。杏苏散:杏仁 紫苏 半夏 陈皮 前胡 甘草 桔梗 枳壳 茯苓 生姜 大枣方中苏叶、前胡辛散透表;杏仁宣肺润燥;甘草、桔梗、枳壳、陈皮、半夏、茯苓宣降肺气,化痰止咳;姜、枣调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奏疏表而不伤津,润燥而不碍表之效。


邪在气分

燥干清窍证候 发热,口渴,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黄而干,脉数。
分析: 燥热之邪由卫入气,上干头面清窍而出现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症。燥热内盛,津液受伤则出现发热、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数等症。
治疗: 清宣气热,润燥利窍。方用翘荷汤。翘荷汤:薄荷 连翘 生甘草 黑栀皮 桔梗 绿豆皮,本方取薄荷辛凉以清头目;连翘、黑栀皮、绿豆皮等皆属轻清之品,能走上焦而清上焦气分燥热;桔梗、甘草辛散甘缓,有宣透润燥之效,并兼能利咽喉。可见本方用药组合有序,皆能切中病机,如气分燥热得解,则诸窍自宁。《温病条辨》原方附有加减法谓:“耳鸣者加羚羊、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叶、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牛蒡子、黄芩。”注意本证用药当禁苦重之品。


燥热伤肺证候

发热,口渴,心烦,干咳气喘,胸满胁痛,咽干,鼻燥,舌边尖红赤,苔薄白而燥或薄黄而燥,脉数。
分析: 邪在气分,燥热炽盛于里,出现发热,口渴,心烦,脉数。燥热雍阻肺气,清肃失司,则出现气逆咳嗽及气喘。气滞络脉不通则胸满胁痛。燥热灼伤肺津,肺金失润,津液不布则出现干咳无痰。姻干鼻燥。舌边尖红赤,苔薄白或薄黄而干燥无津,皆为燥热之象。治疗: 清泄肺热,养阴润燥。方用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汤:桑叶 石膏 甘草 人参 胡麻仁 真阿胶 麦冬 杏仁 枇杷叶,本方取桑叶辛凉质轻,宣透燥热;石膏辛寒清肺泄热;阿胶、胡麻仁养液润燥。更用枇杷叶、杏仁宣肃肺气;人参。麦冬、甘草益气生津。诸药共成清燥热、滋肺阴之功,以救肺之燥热所致的病证。如肌表尚有郁热,酌加连翘、牛蒡子等以透邪外出,同时可去阿胶以防恋邪。痰多者,可加瓜蒌皮、贝母以化痰;咳痰带血者,可抗侧柏叶、早莲草、白茅根等以凉血止血;如胸满胁痛者,可加丝瓜络、橘络、郁金疏利肺络,和络止痛。


肺燥肠热谦咳血症状

证候: 初起时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粘带血,胸胁疼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舌红,苔薄黄而干,脉数。
分析: 燥热伤肺,肺络受伤则出现喉痒干咳,痰粘带血,胸胁作痛。虽有咳血,但无其它热入血分的表现,故属气热伤络而致,不可与血分证混淆。肺中燥热下移大肠,出现腹部灼热如焚而大便泄泻。此种泄泻多是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而泻,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此属热利,与虚寒利下而无热象者均不相同。治疗: 润肺清肠,清热止血。方用阿胶黄芩汤。阿胶黄芩汤:陈阿胶 青子芩 甜杏仁 生桑皮 白芍 鲜车前草 生甘草 甘蔗梢。方中黄芩苦寒,清泄肺热;杏仁合桑白皮泻肺热而止咳血;阿胶、甘蔗则润肺生津,前者兼能养血止血,后者重在生津养液、滋润肺燥。车前草导热下行;芍药合甘草酸甘化阴,且能缓急止痛。合诸药,共收两清肺肠、润燥止血之效。如肺之燥热太甚而咳血较多者,宜加白茅根、侧柏叶、焦山栀等凉血止血之品;如属肠热较盛而泻利较剧者,可加入葛根、黄连等清肠热,以止腹泻。


肺燥肠闭证候

咳嗽不爽而多痰,胸满腹胀,大便秘结,舌红而干。
分析: 此为肺中有燥热,液亏肠闭证,为肺与大肠同病之候。燥热伤肺,气机抑郁,失于宣畅则咳嗽不爽。气不布津,津液停聚成痰,故胸满痰多;肺失布津,大肠失于濡润,传导失职则腹胀,大便秘结。本证应与肺燥肠热证相鉴别:二者虽然病变部位都在肺与大肠,但本证为肺有燥热,津液不布,液亏肠闭;肺燥肠热证则是燥热化火,损伤肺络,移热大肠。肺与大肠二者当然是不同的。治疗: 肃肺化痰,润肠通便。方用五仁橘皮汤。五仁橘皮汤:甜杏仁(研细)、松子仁、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橘皮(蜜炙)本证之便秘是因肺燥而影响及肠,肠中缺乏津液所致,与阳明燥实内结者不同,故不任承气汤之苦寒攻下,宜用肃肺化痰,润燥通便的五仁橘皮汤为治。五仁橘皮汤中的五仁,皆为楂物之果仁,富含油质,能养阴润燥,滑肠通便。其中杏仁、桃仁又具有宣肃肺气,化痰止咳之功。橘皮行气除胀,并能化痰,蜜炙后则润而不燥,尤为适宜。诸药相合,肺燥得润则肺气降,大便得通则腹胀除。如欲增强润肠通便之功,可以加入瓜蒌仁、火麻仁。若欲开通肺气以恢复肺之输布津液功能,可加用桔梗、前胡、紫菀等药。  


肺胃阴伤症状

身热退或有微热,干咳或痰少,口鼻咽唇干燥乏津,口渴,舌干红少苔,脉细数。
分析: 燥热渐退,则身热已退或尚有微热。肺胃津伤未复,肺阴伤则干咳或少痰,鼻咽干燥;胃阴伤则口渴,口、唇干燥。邪去而肺胃津伤不能濡润则舌质干红少苔,脉细而数。治疗: 滋养肺胃之阴。方用沙参麦冬汤,津伤甚者合以五汁饮。沙参麦冬汤等五汁饮: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汁)方中用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等以生津养液,润燥止渴。如兼肠燥便秘,可加鲜生地、鲜何首乌、鲜石斛、火麻仁等以润肠通便。本证的性质实为邪少虚多,其虚在肺胃津伤,故只宜甘寒,忌用苦寒。正如吴鞠通所说:"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这说明了苦寒之品不仅不能退虚热,反有苦燥动津之弊。  


邪入气营状态

证候: 身热,口渴,烦躁不安,甚或吐血、咯血、衄血,苔黄燥,舌绛,脉数。
分析: 气分燥热之邪炽盛,则有身热、口渴、苔黄、舌绛、脉数;热入营血,扰及心神,迫血妄行,则烦躁不安、吐血、咯血、衄血、舌绛。本证又称为气营 (血)两燔。治疗: 清气凉营(血)。方用白虎加地黄汤。白虎加地黄汤:生石膏, 知母, 生甘草, 白粳米,生地,方中生石膏、知母大清气分之热;甘草。梗米养胃生津;生地凉血养阴。全方有清气、凉血、养阴之功。


燥伤真阴

证候: 昼凉夜热,口渴,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舌质干绛,脉虚。
分析: 此为燥热病邪深入下焦,耗伤真阴的邪少虚多证。燥伤真阴,虚热未退,故昼凉夜热。肾阴耗伤,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肾水不能上滋肺阴,肺阴不足,故干咳。因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可见痉厥。舌质干绛,脉虚皆为真阴耗伤之征象。治疗: 滋养肝肾,潜镇虚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或小复脉汤加减。三甲复脉汤:小复脉汤: 麦冬, 炙甘草, 鲜竹叶, 北枣肉, 粳米汤, 枸杞等……,便秘:本病出现便秘,是由于燥热耗伤肠道津液所致,宜选择润肠通便药进行对症治疗,可选用麻仁涧肠丸、通便通胶囊,服用。


辨症按证处理

鼻腔于燥:鼻腔干燥系燥热病邪犯肺,肺阴不足,可用复方薄荷剂,一日三次。咽喉干燥,声音嘶哑: 咽喉干燥,声音嘶哑为肺燥津伤所致,可用草珊瑚含片或四季涧喉片含化,每日数次,每次1~2片。如发热伴咽痛,为燥热之邪结于咽喉,津液被伤所致。可见于西医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穴位注射:穴位,合谷、肺俞。发热者加大椎,曲池。药物: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方法与主治;穴位常规消毒,快速进针,将上药中任一种药注入穴位,每次取单侧穴位进行注射,注入0.5~1毫升,左右交替使用,每日1—2次,5次为一疗程。主治秋燥流行性感冒,咽痛重者用清开灵和双黄莲注射液40-6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ral中静脉滴注。另一方面也可做拔罐处理;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肓、曲垣。操作法: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等,将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3~4天治疗1次(根据皮肤反应而定),5次为1疗程。主治:各种咳嗽。取穴:背部自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将大小适宜的火罐,在两侧各吸拔?5~6只,至皮肤瘀血为度。隔2~3日拔罐1次。主治:对秋燥的各种急慢性感冒和支气管炎。取穴: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泽、合谷、天突;部位:颈部、脊柱两侧、肩胛上区。 操作法:取口径为4~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松散贴在罐底,点燃棉球后待罐中空气燃烧将尽,立即将罐扣在选用的治疗部位上,使其与皮肤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钟。主治:各种急慢性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 注意:不可将罐口烧烤过热;点燃粘在罐底的酒精棉花时,一定注意避免脱落,和引起烫伤。


预防与调摄

本病的好发季节为秋季,天气寒热变化较大,且渐转凉,应注意适时加减衣服,防感外邪。应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患者发热期要卧床休息,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辛热油炸的食物;可多食水果,尤以雪梨、甘蔗等为佳。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并保持一定的湿度。改善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积极消除烟尘和各种空气污染,加强自我保护,戒烟、酒。平时少食辛热性质的饮食物。


结语

秋燥是感受燥热病邪,发于秋季,初起以肺卫症状并兼有津伤失润见症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秋燥以肺经为病变中心。“燥胜则干” 如清代喻嘉谓《生气通天论》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燥病之要,一言而终。即“诸气湓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二条指燥病言明甚,更多属于肺之燥?……故治秋燥病,须分肺肝二脏,遵《内经》燥化于天,热反胜之之旨,一以甘寒为主,发明《内经》燥者润之之法,为其基本致病特点。病程自始至终均有燥伤阴津之象。病机发展以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为层次。初期邪在肺卫而见表证,同时兼有津液干燥的见证;中期以肺气燥热为主,出现燥干清窍、燥热伤肺、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肺燥肠闭、腑实阴伤等证;后期多见肺胃阴伤之象。少数病人也可发生病邪传入营血或深入下焦、耗伤肝肾墓阴的重证,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我认对本病治疗以滋润为原则,初起邪存肺卫,予以辛凉甘润,透邪外出,方用桑杏汤。若燥热化热入里而病在气分,燥干清窍者,可用翘荷汤清散上焦气分燥热;若燥热化火伤及肺阴,可用清燥救肺汤以清肺润燥养阴;如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者,可用阿胶黄芩汤以清热止血,清肠止泻;如有肺燥畅闭津亏而致便秘者,宜用五仁橘皮汤以润肠通便。如病较重而邪入营血者,可用白虎加地黄汤清热凉血兼以养阴。后期肺胃阴伤者可用沙参麦冬汤加五汁饮。少数病人因燥热灼伤肝肾真阴,甚至出现虚风内动者,可用三甲复脉汤或小复脉汤以滋阴潜镇。秋燥;我认为“肺主肃降、失常易生喘咳;肺通调水道,失序别影响水液代谢;肺朝百脉,若病則易生心血管疾病;肺主皮毛,失调则引起皮肤炎."六淫之一便是燥邪,因此,入秋就引起干燥症状,如呼吸、过敏异位性皮肤炎和肠胃炎及心血管疾病,为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5: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