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5422|回复: 15

伤寒论的药量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0 20: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是关于药量的问题,究竟伤寒论的药量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
在临床上有如何应用呢?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0/27 at 11:35 ]
发表于 2005/11/20 2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中要古人在与疾病作抗争时,总结出的,直接在人身上吃出来的,当然有可能有的人为此献了身。
我认为,《伤寒论》句句字字都是血,都是肉。
现代人如果要应用他,只要证看准确无误。大胆吃是莫问题地。
(纸上谈兵)俺还莫有多在实践呢。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21: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这药量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数字,就像刘力宏老师所说,代表着一个方向,一段时间,而伤寒论上面的药方也不仅仅是对应条文上的几个症状,写出几个症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方向和时间,而在这个方向和时间里面的所有症状,应该都是这个方子所能够对应的上的,所以我认为,伤寒论中的药量不宜随便改写,当然免不了古人传抄时出现错误,应该在不断的实践中使药量能够确定下来。不知道我这样想有没有道理?
发表于 2005/11/20 2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对的,但伤寒中的好多问题历代有争议。各家解说不一。是困或中医发展的一方面
发表于 2006/7/15 1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内经----肠胃>> 明言, 舌重10两,  而我们的舌头按现在的重量大约3到4两, 因此可推算 秦汉时期一两应该在15到20克之间, 临床考虑一两换算成15克即可.
发表于 2006/7/15 19: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伤寒论的药量是根据象数得来的,而不是根据病症得来的。
发表于 2006/8/4 1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志一 at 2006/7/15 19:59:
我认为伤寒论的药量是根据象数得来的,而不是根据病症得来的。


可以谈谈你的根据嘛?我想学习。
发表于 2006/10/27 0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中的药量?

经过查阅历史文献,和精密计算,我个人认为其一两合今3--15克。具体是多少,药味不同,换算不同。需要自己掌握。
发表于 2006/10/27 1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问题不是汉代药量单位怎么换算的问题,如果是单位换算,本站曾有讨论帖可供查阅。
Originally posted by 惠远堂主 at 2006/10/27 03:38:
经过查阅历史文献,和精密计算,我个人认为其一两合今3--15克。具体是多少,药味不同,换算不同。需要自己掌握。

先生的意思不难理解,但是像您这么写,只怕容易造成读者误解。
医家根据患者病情,将方子里的药量进行“加减” 是一回事,古今药量的“单位换算”是另一回事。两件事完全不同。
在学术上,(汉代的)“一两” 如果可以换算成(现在的)“3--15克”,相差五倍之多,还有什么“精密计算”可言?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10/29 at 09:52 ]
发表于 2006/10/27 12: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算命一样算出来的。具体演算方法可能跟河图洛书,周易之类相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6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