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邪
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 (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 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 (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 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 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中风、伤暑、饮食劳 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虚邪
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母病 及子”传来的。
微邪
指邪气轻微,致病也轻浅。“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该脏“ 所胜”的方面传来的。
实邪
指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奇邪
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 正之气。
清邪
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 邪居下」。
浊邪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参见“湿浊”条。
客邪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合邪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贼风
语出《灵枢‧贼风篇》等。指风邪。“虚邪贼风”的简称。泛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因它们具有贼害的性质,会使人致病,所以名之为贼风。
阴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 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阳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邪害空窍
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的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 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