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9743|回复: 19

【转帖讨论】肝当然生于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4 0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adeam.blog.hexun.com/10304959_d.html
作者:长安无名氏

        这是我原来写的一些文字,重写了一下,原来的数据也写错了,作了修正。供大家参考。
敬述之。
          《黄帝内经·剌禁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过去初看到时,我也很不理解,百思不得其解。肝明明长在右边,怎么能生在左边?
经过几次内证观察后才知道,肝生于左,其实很简单,因为肝的生气是从人体左面来的。具体观察如下:
         1、从内证到的实际情况看,每天丑时,就是每天的早上1至3时,当肝气最旺相时,脾脏和肝之间,有一个直接通达左右肝区的气道,直接给肝输送脾气,这个气道,好比是一个天然气管道。输送的时间不是很长,但量很大。
         2、气道数据:气道不是经络,但绝对不比经络功能弱,心气下降等,走的也是气道,不是经络。气道比经络宽,至少比经络宽1倍。平常的十二正经在旺相时,多会有气道参与。
         该气道宽约近一个同身寸,宽约到1.2到1.5厘米,长约24厘米左右。
         这个气道,是联贯肝和脾的专门通道,也是人体中左右向较长的一个气道。当然,把这个气道,当作一个特殊的经络来看,也行。气道是固定存在于人体中的。气道也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气道常常是随机性的、时间性的传输气和相关阴阳物质与信息。
         3、脾为土,土生木,肝为木,那么是脾土生肝木。脾在肝左,所以肝生于左。这再正常不过了。而所谓脾生肝,是以直接输送气来生的。脾和肾,先圣认为是肝的父母,父母之官,当之不易,直接要给人家钱花,要给人家饭吃,要给人家精气呀。多少年来,大家争来争去,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简单。
         4、阴阳之理:更复杂的原理,我认为应当到宋代刘牧的《易数钩隐图》中去看,那有二张图,一个是讲肝生于左,一个讲肺生于右。很明了。那个图,讲的东西更深,我不讲了,我也还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去领悟吧。
       内证中,我经常会找古代的经典对照。发现,其实,几千年来,中医的内证结果,只要你去内证的,不论你是什么人,什么时代的,大家的结论全是一样的,只是不便于细讲。如果有两个人同时内证的不是一个结论,肯定有一个人错了。
      由此看来,《黄帝内经》中的内证水平极高,“肝生于左”四个字,需要我们用几乎一生来观察。《黄帝内经》产生之难,先圣工作之苦,用心之苦,可见一斑。
       唯有感恩。

[ 本帖最后由 wesleybb 于 2007/7/14 05:49 编辑 ]
b_F87496FA2F5FA473624CC393AEBF6655.jpg
发表于 2007/7/14 09: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左肝右肺”看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木鱼儿
http://blog.sina.com.cn/u/4a7d3c4e0100090z
     中医“左肝右肺”一说,来源于《内经》。因此,曾经有人想从《内经》入手,抓住“左肝右肺”之说,大做文章,并以现代解剖学相对照,攻击中医学古老、不科学,讥笑中医理论太荒唐!

    “左肝右肺”一词,是“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省,出自《素问·剌禁论》篇,原文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显然,“左肝右肺”只是前面的两句话,与全文分裂开来,这是“断章取义”,这种认识方法,完全体现了西方文化“主、客”分裂的特点,就以“左肝右肺”与现代化解剖学相对应,就得出了中医理论不科学的结论。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物、我为一”的“大一统”。必须把“左肝右肺”置于全文之中,不可分割。只有置于全文之中,才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要解开“左肝右肺”之谜,必须扩大知识面,不能局限在《内经》范围之内。“医理源于易理”,说明医易是一脉相承的。若舍易论医,《内经》中的许多秘密就难以完全揭开。

    根据《内经》,人类居于天地“气交”之中。天地阴阳二气是这样进行气交运动的:“上者右行,下者左行”(《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上者右行”,言天气右旋,自东而西以降于地,所谓“下者左行”,言地气左转,自西而东以升于天。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根据《内经》,“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露》)。说明人体脏腑之间,也存在着脏气升降相交运动。人出生后,人体已由先天转入后天,《周易》八卦也由先天八卦转入后天八卦。《内经》在《灵枢·九宫八风》中所应用的“九宫八风图”,就是后天八卦方位图。这个后天八卦方位图来源于洛书。

    洛书为人体脏象方位学奠定了基础:正北方为坎卦属水,水性寒,寒气通于肾,故肾位正北方;正南方为离卦为火性热,热气通于心,故心位正南方;正东方为震卦,秉风雷之性,风气通于肝,故肝应正东方;正西方为兑卦属泽性凉燥,燥气通于肺,故肺位正西方;中央属坤土性阴属湿,湿气通于脾,故脾居正中。

    洛书不但为人体脏象方位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为脏气升降确定了其运行方向。因水为至阴,故居于下;火为至阳,则居于上;木主升发故居于左,方位在东;金主收降,则位于右,方位在西;土为成数之毋,故居于中。如此,脏气升降图为: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肝木左升,肺金右降。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脾之所以升,肝辅之也;肺气降胃气亦随之降也。从上述脏腑气机升降图,完全可以得出结论:“左肝右肺”,不是指肝居于左,肺居于右。而肝与左,肺与右,只是代表着全身阴阳、气血升降之通道。所以,“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当正确解释如下:

    “肝生于左”,生,《广雅》:“生,出也。”出,《考工记》玉人注:“向上谓之出”。左,乃《五运行大论》中“下者左行”之“左”。故“肝生于左”者,谓肝气从左向上升也。

    “肺藏于右”,藏,《词源》:“潜匿”也。潜,《中华大字典》:“潜,沈下”,“沈,下也”。右,乃《五运行大论》中“上者右行”之“右”。故“肺藏于右”者,谓肺气从右下降也。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所强调的是运动过程与状态变化,所以多用类比概念,描述的是事物本质“象”什么;“器”为盛受之物,强调的是物质的结构性用与功能,所以多用具体概念,指出事物本质“是”什么。因此,理解中医也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差别。形而下有如“肺在上,肝在右”,形而上有如“左肝右肺”,肝在右而其气在左,主“升”;肺在上而其气在向下,主“降”,一个看现象,一个看本质。

     要想说明“左肝右肺”,就得先说清楚“东西南北”,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称事物为“东西”,为什么买东西不叫做买南北?古人以“取象比类”的原则认为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木金为可盛之物,故可买卖输转,水火则难以盛受。

    对“东西南北”的另一个比方就是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青色为春天之象,龙虽是假想出来的事物,但有角有须,威力无边,代表生发之象;白虎吞噬万物,故代表肃杀、收敛之象;南方朱雀绚丽光明,为输布之象;北方玄武为蛇缠龟象,代表收藏。对应到人体上就是--左为肝,为东,为阳,主生发,生发什么呢?生发北方肾所藏的精;右为肺,为西,为阴,主肃降、收敛,收敛什么呢?收敛由春天生发、长夏(脾胃运化)生长的精华。

    因此,古人并非不知“肺为华盖”,肝在右的解剖位置,而其“左肝右肺”之说是坚持其功能性配属,重点强调五脏之气的运动属性,而非实体脏器。即肝虽在右,但主血为阴,其气向左(阴气左行,当升);肺虽在上,但主气为阳,其气向右(阳气右行,当降)。又,左肝属东方,为震卦象,阴中有真阳,故肝木主动,主生发;右肺属西方,为兑卦象,阳中有真阴,故肺金主静(古代战场鸣金则止,也是取其静意),主收敛。又,左青龙,右白虎,故中国古代文官尚左,武官尚右;北京城也是东有崇文门,西有宣武门;对医家而言,青龙、白虎喻肝肺二经得病,不易调伏。对养生家而言,肝木之气如龙,易变动飞扬;肺金之气如虎,不易均衡节制。故降龙伏虎,入静最难。

    综上所述,懂得了中国文化就可以懂得中医,懂得了古代帝王为什么封禅东岳泰山,就懂得了肝于人体之意义;就懂得了春夏秋冬养生之意义;就懂得了一天之计在于晨的道理。不仅中国古代医学的“藏器”说就远比西方的“器官”说更符合造化的意志和人性,中国文化较之西方文化的犀利也更为圆融。
    总之,《内经》“左肝右肺”之说,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说“中医理论太论太荒唐”者,是其知识面不广,不了解中国古文化之过也。

“左肝右肺”图:


[ 本帖最后由 无动于中 于 2007/7/14 09:16 编辑 ]
gan.jpg
发表于 2010/10/28 10: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age2009 于 2010/10/28 10:29 编辑

3、脾为土,土生木,肝为木,那么是脾土生肝木。脾在肝左,所以肝生于左。这再正常不过了。而所谓脾生肝,是以直接输送气来生的。脾和肾,先圣认为是肝的父母,父母之官,当之不易,直接要给人家钱花,要给人家饭吃,要给人家精气呀。多少年来,大家争来争去,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简单。

土生木吗,中医五行中不是土生金,水生木啊?

那个气道宽约到1.2到1.5厘米,长约24厘米左右。不知道作者是如何知道的这么精准尺寸的。
发表于 2010/11/18 21: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树木长在什么地方?告诉你,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还有更深奥的颠倒五行。它不像西方的科学,1+1=2哪么简单。
发表于 2010/12/5 21: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二楼   天人相应也  中医脱离不了方术
发表于 2011/2/15 11: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从医生角度来看,   病人的肝就是在左边嘛.   
写医书的人都是医生,他们都是按自己的角度来写的吧.

发表于 2011/4/8 21: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ndong1962 于 2011/4/8 21:55 编辑

“左升右降”刍议
                   ---兼“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小识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左升右降”是古代圣人根据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而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出处不详。

《易经•说卦》云:“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郊特性》云:“君之南向,答阳之义也。”《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王冰次注云:“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古代圣人认为:面南而立为正、为顺,何也?此乃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推演而来。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而阳气则代表功能亢(旺)盛,喻指事业兴旺发达、功成名就,故人体面向南方主吉,而为正、为顺。如古代宫廷建筑、民居住宅等建筑,皆“阳南阴北”而建,如此向阳则为正、为善、为吉。如森立之《素问考注•阴阳离合论》云:“案:家相地相家,皆以南面为善。”因人体面南站立为正,故人体之左为东,之右则为西,结合自然界太阳一天的运转规律,太阳自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此即“左升右降”之谓也,即“子半以后,太阳从左边上升;午半以后,太阳从右边下降。”上升则阳气渐盛,下降则阴气渐盛,人气应之,故平旦而阳气生,日西而阳气虚。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多篇论述。《内经》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人体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性)与天地是相应的。《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学术观点,至今一直指导着临床。阴阳、五行学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天人相应的思想来统帅的。

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规律,即“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至人体,来解释说明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特性和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如《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即是阴阳、五行学说推演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特性的具体阐述。肝的生理特性主升发、条达、舒畅,以升为顺,春季应之,方位在东,故曰“肝生于左”;肺的生理功能特性主肃降、收敛、收藏,以降为和,秋季应之,方位在西,故曰“肺藏于右”。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补注》云:“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旺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也。”即“左升右降”的具体体现。而肝左肺右,非指实质脏器肝和肺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根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即“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而来。

“左升右降”之学说,这一客观规律的准确性是否准确?有时可能准确,有时可能会失准。故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又,如果再结合《周易》中之《河图》与《洛书》,来体会“左升右降”及“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则甚为明了易懂。如下图:

1.《河图》说明:
⑴ 图中黑圈点表示阴数,故所有阴数皆是偶数;白圈点表示阳数,故所有阳数皆是奇数。用意与伏羲八卦黑白二色相同。
⑵ 图中数学共分三层:最外层四数之和(8、7、9、6)为三十;中层四数之和(3、2、4、1)为十;内层三数之和(5、5、5)为十五。三层数相加得五十五。
⑶ 图中数字以“五”为中心,古人有“五瓣梅花天地心”之句,即指此而言。“五”这一中心数字所起的作用是:从下三层看,中一加内五得外层之六;反之,外层之六减中层之一得内层之五。其它三方以同样方法加或减,可得同样结果。如左边三层,内五加中三,得外层之八;反之,外八减中三,则得内层之五。所以“五”在从一到九的系列数字中为一、二、三、四与六、七、八、九之间的中数。明确这一点对于数字在八卦中的演变很有帮助。
⑷ 《周易•系传》上所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引文中所说的天数二十五,即图中白色圆点各数之和;所说的地数三十,即图中黑色圆点各数之和。阳数,天数、奇数;阴数,地数、偶数。
⑸ 图中以“5”为中心,配以北方之“1”得6,位置居北,北方五行属水,故生坎卦。“5”与南方之“2”得7,居南,南方为火,故生离卦。“5”与“3”得“8”,居东部,东方为木,故生震卦、巽卦。“5”与“4”得“9”,居西部,西方为金,故生兑卦、乾卦。“5”与“10”(即图中“5”中心数上下的两个5)相守居中,在中央,中央为土,故生坤卦、艮卦。
由上可以得出:数字相加以生方位,由方位配合五行以生八卦,由五行配人之五脏组成天人一体的五大功能单位,用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特性和病理变化。

《河图》数是圣人用数字表示水、火、土、金、木五行生、成的规律。其生数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为什么这么相配?即如《尚书•洪范》所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已成定律而不移。五行非土不成,这些生数只是孤阴或孤阳,必须加上土的生数五,才能起生化作用,从而组成其它四行的成数。八,木的成数;七,火的成数;九,金的成数;六,水的成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等就是这个意思。白色圆圈点,天数、阳数、奇数,“天一”是也;黑色圆圈点,地数、阴数、偶数,“地六”是也。

2.《洛书》说明:
⑴《洛书》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规定,与《河图》相同。据阴阳和方位、四时相配合,以显示节气的变化。
奇数“1”,在《洛书》之北方,为“冬至一阳生”之所;“3”在东方,阳气增长,气候和暖;于时为春;“9”在南方,阳气升至极盛之时,于时为夏;“7”在西方,阳气渐衰,于时为秋;“5”在中央,为天地中心之数(参天两地)。阳气的运行方向是朝左,由北而东、而南、而西。此正“左升右降”之谓也,亦正系“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之谓也。
四个偶数(阴气)的位置是:“2”在《洛书》之西南角(隅),显示“夏至一阴生”;“4”在东南角,阴气逐渐增长;“8”在东北角,阴气升至极盛;“6”在西北角,阴气渐衰。阴气的运行方向是朝右,由西南而东南、而东北、而西北。
⑵ 《洛书》1、3、9、7,四奇数所在之地位,称为四正;2、4、8、6,四偶数所在之地位,称为四维。前四个奇数的四正,表示天象的二至二分,北为冬至、南为夏至、东为春分、西为秋分;后四个偶数的四维,表示四立,东北立春、东南立夏、西南立秋、西北立冬。
⑶ 《洛书》九数之和为45.
⑷ 《洛书》是以四正、四维以生八卦。《易纬•乾凿度》云:“伏羲氏画四象,立四维,以定群物之发生门。”
四正即离、坎、震、兑,分居南、北、东、西之位。
四维即乾、坤、巽、艮,分居部位是:乾居西北,为天门;坤居西南,为人门;巽居东南,为地门;艮居东北,为鬼门。
实际上这种四正、四维之说,首先根据《周易•说卦传》而来(引文略);其次,天门、地门、人门、鬼门之说,为京房易所创。《洛书》为三阶幻方,本已包括天、地、人三才之意。京房以天与地相配,故加上鬼,以与人相配。将鬼神妖祥之说纳入八卦系统,虽从古代卜筮中来,但成为“易”学一大支派,京房实为始作俑者。

3.《河图》《洛书》,过去认为很神秘,在今天看来,它们实际上只是数学中一个分支,通常叫它为幻方或魔方。南宋数学家杨辉称之为“纵横图”,国外则称之为幻方(magic Sq uare)。二者虽为幻方无疑,但它的意义却不能忽视。
《十翼》解《易》时,引进了许多其它学科的内容,如哲学观念、儒礼观念和象数观念等。象数观念的“象”指的是天象之学,“数”是指由《河图》、《洛书》而引起的数学观念。古代的《易》学与这两门科学是分不开的,天文与数学是《易经》赖以形成的科学基础。

《河图》《洛书》,究其本源,实为数学中的一支。先在它们的问世,被古人加以神化;后又在历史过程中,被《易》学们加入了五行、阴阳、四时和方位之说。一方面是科学内容丰富了,更能进一步说明节气、阴阳与万物生、壮、荣、衰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则使人恍惚迷离,陷入迷信的成分也加多了、加深了。有所得,也有所失,看来也是一条规律。

4. 医易相通: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在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化的影响,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河图》数之五行、五方、四时阴阳、五脏等相配,便是其一。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五脏应四时”及《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等形成人体五大功能单位。《洛书》奇数中阳气升降由“1→3→9→7”之循环,即“左升右降”之说,实乃“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脏腑生理特性--气机的真实写照。

以上所述乃管见,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教,多谢了。

发表于 2011/7/26 07: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啊   好好看看
发表于 2011/7/26 08: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脉时,病人的左手脉就代表他的肝脏,应该说明问题了。
发表于 2011/7/28 15: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我也曾经迷惘过,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