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酒大黄

厥阴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次第

五行次第与物种生起次第会不会有关联。在前面的各章中,我们着重谈了水火土金,现在再加上木,五行的内容就基本圆满了。探讨五行,除了探讨它各自的内涵,五行的次第仍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有关五行的次第,在《尚书•洪范》中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其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而河图的五行次第亦与此相同。故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五行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次第呢?为什么要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而不能一曰木,二曰火,三曰水呢?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因为五行的这个次第向我们揭示了地球上诸物质的起源次第,地球上诸物种的生起次第,这对于我们研究地球,研究人类,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条线索。


  五行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的这样一个次第说明什么问题呢?它说明我们这个地球首先出现的第一个东西就是水,水是一切生命的基础,也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重要特征。在水之后出现的便是火。为什么水火首先出现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故水火出现了,就意味着阴阳出现了。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水火出现以后,便能很自然的化生五行,化生万物。因此,地球上的生命在水火之后,就得以逐渐地诞生。当然,这个生命的诞生是先有植物生命后有动物生命的。植物生命的代表是木,动物生命的代表是土。故五行在水火之后首先有木,最后才是土。


  另外,单就动物生命而言,五行次第也能很好地揭示它的进化情况。所以,从五行里我们就知道,这个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水生动物,然后渐渐地发展为水陆两栖动物,最后才是陆生动物。因此,五行是始于水而终于土的。前面我们曾经谈过,五行与动物的关系是水为鳞虫,火为羽虫,木为毛虫,金为介虫,土为倮虫。所以,动物生命里首先诞生的是鳞虫,鳞虫也就是水生族动物,其次是羽虫,其次是毛虫,其次是介虫,最后是倮虫。什么是倮虫呢?人就是最有资格的倮虫!由此可见,人类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动物生命中,最后进化的一个动物生命。这与现代科学所研究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面对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古代的这个理论呢?应该刮目相看才是,应该肃然起敬才是!
发表于 2007/7/2 22: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是什么呢?两阴指的是太阴和少阴。我们从《伤寒论》六经的排列,它把厥阴放在最后一经,放在太阴少阴之末,可知这就是一个"两阴交尽"。这是从排列的次第来看厥阴的意义。此为其一。 ***************************************** <<内经>>从易中来,考察阴阳当返回易医源头,易者,阴阳爻交而互变生,乾卦中阴爻交阳爻而生三阴:兑 离 巽.坤卦中阳爻交阴爻而生三阳:艮 坎 震.然而,此属先天八卦,成体而已. 考察后天八卦阴阳(能量)之用,后天八卦者,迭加成六十四卦也.以十二消息(交)卦为首,每一卦统五卦成二十四节气(365天).对应人体十二经络,365各大穴.是生命体真正后天之用也.
冬月寒水主事,太阳膀胱腑 少阴肾脏和经络应之.
春月风木主事,厥阴肝脏 少阳胆腑和经络应之.
夏月炎火主事,少阴心脏 太阳小肠腑和经络应之.
秋月燥金主事,阳明大肠腑 太阴肺脏和经络应之.
长夏湿土主事,太阴脾脏 阳明胃腑和经络应之.
************************************
对于两阴交尽为太阴 少阴交尽为厥阴解读应该重新审视,究竟是何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2: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云:“百病皆生于气。”又云:“肝……在志为怒,怒伤肝。”肝藏血而内寄相火。若肝气不舒,则郁火内炽。“厥阴之阴本来就少,又被火灼,所以舌红少苔……形成消渴”;肝气郁极,则郁火勃发,“必气上撞心……。”此厥阴病之由来也。如段氏《说文解字注》云:“厥,发石也,发石,故从厂。引伸之凡有撅发皆曰厥。”勃发者,撅发引伸之意义也。总之,“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于肝起”(《柳州医话》)如果桑培初氏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厥阴提纲之病机,非“肝家郁”莫属。而所序之证,乃“肝家郁”导致的膈之上下寒热失调之情景。有人对此不理解,以致提出“!"#条不能作为厥阴病提纲。‘肝家郁’当为厥阴病提纲”[$"]说,不无遗憾。当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引用过不知名小人物之观点,并标出小人物的名字。笔者寡闻,在公开发表出版的书刊文章中,同意并引用桑氏之观点者,仅仅几位学者,且不是大人物。平心而论,桑培初氏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了中医事业在新的世纪里更快地发展,应摒弃私欲,尤其是当今伤寒界的权威,对桑氏之观点应给予承认,给予肯定。果能如此,则功德无量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2: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至真要大论》

“气有多少”的意思,是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之变。阳气向里汇入,越变越“多”,就像静脉的逐级汇入一样,越聚合,其中的气血就会越多;阴气则循着脉管往外出,越变越“少”,就好像动脉之逐级分叉一样,越来越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是因为“阴阳之气”的流注方向不同,作用也不同,所以有的越来越多,有的越来越少,所谓“异用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阴脉和阳脉的“作用”不同(或者说动脉和静脉的“作用”不同),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流向了。流向不同,“气有多少”的差异,就好理解了。所以“气有多少”的表现就是:阴脉之外出者,变化方向是由“太”而“少”以至于“厥”(交尽),是按照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流注的;而阳脉之流入者则相反,是由“少”而“太”反至于“明”(合明),是按照少阳→太阳→阳明的次序流注的。

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然而,黄帝问的却是“阴阳之三也何谓”,就是为什么阴脉之中,太阴→少阴之后,还有一个“厥阴”,而阳脉之中,少阳→太阳之后,又有一个“阳明”?而岐伯却只是回答以“气有多少”及其各有“异用”(阴气由太→少、阳气由少→太),但是还没有说明阳明、厥阴是怎么回事。所以黄帝接着就继续追问,说“阳明何谓也?”岐伯说:“两阳合明也”;帝又问:“厥阴何也?”岐伯再回答:“两阴交尽也”。一连串的追问,点对点的回答,环环相扣,可见古人的思维水平!

黄帝的意思,如果说“太少阴阳”还只是“阴阳之二”的话,那么,加以阳明、厥阴,就是“阴阳之三”了,我正需要您对后者加以回答。岐伯的回答也是有条不紊:如果说“阴阳太少”还只是说了气血的流变趋势,那么,厥阴与阳明,说的就是阴脉出到极端而必须向里返转、阳脉入到极点又不得已又向外返转的“两个转折点”。

大家可以想象(古人也可以这样想象),阴气外出,迟早有出到末端,“两阴交尽”而不能再出的时候,然后就必须逆转(厥)。阴脉本来是向外方流出的,阴之本宜外出者,如今反而厥逆,拐弯向里流了,名仍曰阴而其实已厥,此阴而反厥者,谓之厥阴(所以,厥阴反从少阳。少阳是阳气的起点,就已经是往里流的了,三阴之中唯独厥阴,不从标、也不从本,反而从乎它的“中气”少阳,转而向里流去了!同篇的另一句经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同理,明白了这个原理,就不难想象,阳气由少而太地汇入到极点,到了“两阳合明”的地步就无法再入了,而必须返出(明)。阳道本来向“阴处”流入(“阳注于阴”)的,阳之本当向阴处流入者,今反向明处外出了,这一段“阳”而反“明”者,谓之阳明。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在前面用了一个不是很“科学”的字眼“想象”。然而事实上,古人可能就是凭着想象,凭着极强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肉眼观察,来命名“阳明”与“厥阴”进而完成“阴阳相贯如环”的巨大理论工程的。是否有理,有史为证。国内国外的医学发展史,都可以为证。谨请读者慢慢地紧跟了思路,往下读。

理论上讲,阴阳的不同流注方向,是从部位的规定性而来,从而进一步的就有了阴阳“多少”之异用、道“虚”道“实”之不同。但是,只加以区分“不同的流注方向”还不够,要使阴阳能够“相贯如环”,还必须要再有一个“相贯”的地方。一方面,可以使得阴气外出到极端的时候,可以回转到阳脉中来(阳脉向内流);另一方面,又能使阳气内入到最里边的“极点”的时候,可以再返转到阴脉中去,向外流出。如此,才能够“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是“理论上讲”的,但是限于当时的观察手段,尤其是“由阴转阳”的相当于“毛细血管”的厥阴脉,只能是古人的一种“想象”,只能是不可以“目”察而可以“理”推的东西,因为古人不可能看到毛细血管,而只能想象有这样一种“反转引流”结构的存在(当然到了有显微镜的时候就不同了,所以要历史唯物主义地看问题)。

古人已经把这个阴阳的“道”理说圆了。古人不仅强调“夫阴与阳皆有俞会”,而且还把这个由阴反转入阳的“俞会”叫做厥阴,把那个由阳反转出阴的“俞会”,叫做阳明(“两阴交尽”而又“反从少阳”的厥阴脉,也就是“阴脉的终结”而“向阳脉返转”的关节点,相当于“末端的”毛细血管;静脉流入然后向动脉返出的由阳转阴之反折点,也就是“两阳合明”而后“反从太阴”的阳明脉,就相当于“在内的”心肺循环。)

古人的这种认识,历史已经很悠久了,有史为证。早在西汉初期入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里,竟有《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古文献,其中就已经有了厥阴与阳明的经脉命名;更有意思的是,在更古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里,厥阴正好又被写作“帣阴(卷阴)”。这里的“阴阳反转”之义,可谓跃然纸上——或者更精确地说,应该是跃然帛上!)

古人已经把这个阴阳的“道”理说圆了。不仅说了阴阳的俞会点,还说了反折点之后的去路:“厥阴转而从少阳返回”、“阳明转而从太阴返出”!(“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也就是说,到了阳明、厥阴这里,方向全都变了。这时的阳明,已经与少阳太阳不一样了,成了阳不从阳而反从阴(外出);厥阴,也与太阴少阴不一样了,成了阴不从阴而反从阳(内入)。因为阳明的“中气”是太阴,而厥阴的“中气”正是少阳,所以说不从标本反从中气。)

阳明的中气是太阴,厥阴的中气是少阳,这已经是中医界众所周知的常识,但是阳明为什么就反“从”了太阴而向外搏出,厥阴又为什么反“从”了少阳而向里还入?恐怕只有弄明白了“阴阳相贯如环”的“道”理之后,才会明白。

古人没有显微镜,肉眼看不到极其细小的“毛细血管”,但是可以想象得到,这种出极环入的阴阳返转点,就像我们可以朝着一条路极目望去,虽然就是“极其目”也也望不到路的极端,但是我们相信此路不会就此中断;当然,至于是不是拐弯,厥阴或者卷阴是不是就真的会“卷”,就更要凭借想象了。这种尴尬,不只是古代的中国人才能碰到,西方的威廉·哈维,于1628年公开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心血运动论》,首次阐述了人体心脏运动和血液循环,也只是预言了“动静脉吻合”的存在(而“毛细血管”则是由后来的意大利人马尔比基于1661年才发现的),有史为证。

我们可以大声地说,是中国的“岐伯、黄帝”,公开发表了流传千古的《黄帝内经》,记载了至少在西汉以前就早已发现了的人体“相贯如环”的血脉循环,命名了“厥阴脉”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我们可以大胆地说,是中国人更早发现了人体血脉循环的事实,有中医学千古承传的经典文献为据,有近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文物作证;

不过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国人中久已漠视了“形而下”的阴阳相贯的实体经络理论,而常常把阴阳玄虚化、水火化乃至于“形而上”化。有中医汗牛充栋的历代文献为据,有近年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帛书作证。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灵枢·经水第十二)

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阳注于阴,阴满之外。(素问·调经论)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这就是阴阳之三名,与阴阳相贯的经络循环之实
发表于 2007/7/2 22: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两阴交尽故曰幽。"前云两阴交尽为厥阴,此云两阴交尽故为幽,是知厥阴之为义者幽也。幽为何意?《正韵》曰:"幽囚也。"囚的意思大家很清楚,就是囚禁。厥阴曰幽,曰囚禁。囚禁什么呢?前面我们讲阴阳离合的时候曾经谈过,厥阴为合。合什么呢?就是合阳气。把阴气合起来,关闭起来,以便让阳气能够很好地升发。故幽者,实为囚禁阴气之意。此与阴阳之离合机制甚为相符。
======================================
此说甚为不通.阴气最能囚禁阳气,在太阴时不囚,等到厥阴快没有阴气了,才来囚,不矛盾吗?
所谓三阳三阴开合枢值得商榷.完全跟阴阳意义不符.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2: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本条反映了厥阴阴尽阳生,阴阳转化的病变特点,历代医家大都以提纲名之。厥阴本风而标阴,为两阴交尽而阳生之脏,其气易从其中见少...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2: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将阴阳三分,形成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一组名词,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等即以这组名词来命名;<素问*热论>在论述外感热病时,也将热病的进程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此三阴三阳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运气学说也借用太阴、少阴、厥阴和太阳、少阳、阳明说明六气的变化.据王氏考察,在中医古籍里有29种序次不同的三阴三阳,大抵可以归纳为经脉生理特性及其层次类、经脉长短浅深和血气盛衰类、病理反应类、脉诊部位类、日周期类、旬周期类、年周期类、六年至十二年周期类和其他类9个大类,可见三阴三阳不仅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3: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三阴三阳学说的集大成者,本文探讨了三阴三阳的古天文学背景和医道内涵,指出三阴三阳是对阴阳的定位、定量、定性、定向标定,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问题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三阴三阳,中医,古天文

  阴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已有诸多讨论,但大多集中在阴阳定性研究以及阴阳观的流变探讨。对中医的三阴三阳学说往往重视不够或语焉不详。实际上,在阴阳学说的发展史上,三阴三阳的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中国哲学范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阴阳学说当中一个质的改变。即从对阴阳的定性研究,转而为对阴阳双方的具体的定位、定量标定,而阴阳的由三到一、由一到三又指明了疾病的传变方向,由此三阴三阳本身就具有定位、定量、定性、定向四种含义。因此研究中医理论中的三阴三阳问题对重新认识中医理论框架有重要意义。
  三阴三阳学说的天文学依据

  1.阴阳观念与古代天文学
  在中国古代,"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对远古的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知识是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星占历算是把握和探索宇宙的知识,祭祀仪轨是整顿人间秩序之学,医疗方技是洞察人类自身生命的学问,其中天地人三才密切相关,息息相通,正是远古文明在大方向上给予我们把握与引导,才开始了东方文明游历几千年的伟大探险。
  而中国的所谓"文明"也正是发源于"经天纬地"。天的现象的重要性从来就没有被忽略过,人们始终认识到一个事实:他的全部生活都依赖于某些普遍的宇宙状况。而"仰观天文"与"俯察地纪"则是古代思想家掌握世界、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手段。天文与地纪相互作用的顶点,则是后世医家提出的五运六气学说。五运六气学说是通过对地之五行与天之六气的相互作用来推演地对空间的普遍的气运法则,并由此扩大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人在其中既是气运的观测者,又是整个事件的中心。
  无论如何,从远古到今朝,天文与地纪都有赖于实际观测与推导,据《汉书 艺文志》考,"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羲和是古代专门负责观察天象以确定季节的天文官员。阴阳家学说强调的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①其代表人物邹衍学说的要点则在于深观阴阳消息,即以阴阳二气的消长说明季节的变化。一旦我们强调阴阳学说的天文观测基础,阴阳概念便不再仅仅是纯观念性的东西,它可以量化为具体的数。其实,阴阳观的最初产生本是最量化的,它取决于太阳的照与不照,从半坡遗址看,那时的门都朝向西南,其实用目的则是光照与取暖,因为从日照角度讲,一日之内下午1-2时西南方的光照最强、热量最足。从这个意义上讲,"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正是对气的量化。
  在中国古代,阴阳之气的量化有两套系统,分别源于不同的天文宇宙观。一是《易》的四象:少阳(对应春季)、老阳(对应夏季)、少阴(对应秋季)、老阴(对应冬季)。此四象不涉及五行,纯粹以太阳的运动为准,"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②即冬至、夏至测准了,四时八节的次序就确立了。《系辞》强调以日月之义阐释阴阳,"一阴一阳之为道"实指二部分,一是太阳的周日运动,即以昼夜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二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即以寒暑现象为主的阴阳变化。《易传》关于宇宙结构的概念是盖天说,盖天说的要点见《周髀算经》,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尊地卑",(《易·系辞》)天动地静,其基础性数据则是"日照四旁各十六万七千里,人所望见远近宜如日光所照"。(《周髀算经》)并以此数据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计算太阳轨道的变易。如太阳运行到极北,则北方太阳当头,南方却处于夜半。因而昼夜之道反映了太阳的四方运动。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天文学认为太阳并不是在一个固定的轨道上运行,而是每个月换一个轨道,共七条(七衡),因此每个月的昼夜长短都是有差异的,四季气温也随之不同,阴阳的差异便由此体现。所以,《系辞》云"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知,智慧也。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虽也是一种阴阳的量的分别,但不如《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细致完备。
  阴阳之气的量化的第二套系统则是医道的三阴三阳理论。医道的宇宙观是宣夜说,据《晋书· 天文志》考,"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宣夜说的特点是天既不是一个蛋壳(浑天说),也不是圆盖(盖天说),而是没有质地的虚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止皆须气焉"。③强调天体中的一切,无论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凭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正是宣夜说的体现,在宣夜说中的观测事实是:①"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②"摄提(木星)、填星(土星)皆东行"③"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等。④宣夜说强调天体中的一切包括存在与运行都受制于大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用阴阳观点来推步的方法,《内经》正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步并最终导致了五运六气学说。它将一年中变化的大气分为六步,在推步过程中对大气的阴阳和五行特性都作了其特有的处理。
  医道的具体发挥:

  1、 医道的天地观
  ①天地有阴阳:医家的天不是张衡的蛋壳式的天,而是太虚,是阴阳未分的浑沌的天。"七星纬虚",⑤太阳与星辰作为有形之质,不是纯阳而是阳中有阴,,相对于太虚而言,天地同在太虚之中,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五行为地之阴阳,如此天地之气方能交感运行,如果将天地阴阳绝对化,则是死阳死阴,既无生长壮老已,也不会有生长化收藏。
  ②天地之气的运化有迹可循:医家强调天地门户说,重共工撞不周山之神话,天倾西北,地缺东南,形成天地之门户,春分奎壁两宿在戊方,司启,秋分角轸在已方、司闭。这是医家阴阳观的要点,"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⑥人们唯一可以掌握的是气运的周期性变化,而历法周期正是天象运行的各种空间周流的时间描述。
  ③人作为在地上的观测者可以推演阴阳变化
  古有九野五方说,五方为四方加中央,九野为八方加中央,中央为人,为观察者,医家重视观察者,重视人的因素,即天地人合一,人的生命学也在对天地万物的模拟类比推演中发端与发展。如果说社会学家、哲学家强调的合一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合一,是刚柔之道的合一,医家强调生命现象与天地合一则更为具体与量化,它关涉到季节、冷暖、时间、方位、人体、疾病及属性与势态等。

  那么人们是怎样推演的呢?

  2、三阴三阳考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八纪指天文历法的四立二分二至,五里指五理,五行之理,医家从八纪中看出冷暖燥湿等的变异,并由此直觉到太虚大气中阴阳有偏性,而对此阴阳之气比例不调的区分,则形成三阴三阳的观念,但为什么是三阴三阳,而不是二阴二阳,或六阴六阳呢?
  ①首先它有观测根据
  在《汉书 艺文志》中对中医学的定义是"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即中医学是使生命长生的工具,它的核心是人学而非单纯的医学,所以中医学的要点是天地对人的影响。将一年四季改分为六个阶段,将春夏秋冬更换为厥阴,少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表现气候的变迁似比分为四季更为细致,第一段厥阴是最寒冷而转为将暖的季节,这时阴气将尽,阳气正长。第二段少阴,虽然还有寒的余威,总的天气却温暖起来。第三段少阳,则是由暖变热的阶段。第四段太阴,正是酷暑蒸热,大雨盛行。第五段则由蒸热的暑季转为天高气清的干燥阶段,第六段则是天始寒转入寒冷的阶段。它强调的是太虚大气与地之五行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此结果便是风火暑湿燥寒六气。《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五运六气的总思想是天气决定地气,天地合气又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特征的决定思想"。⑦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运之气的具体对应如下:
  五运六气之序 天之六气 历经节气 阴阳名称 五运之气
  第一步气 风 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厥阴 风木
  第二步气 火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 少阴 君火
  第三步气 暑 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少阳 相火
  第四步气 湿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太阴 湿土
  第五步气 燥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 阳明 燥金
  第六步气 寒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太阳 寒水
  五运六气学说以五行相生相克作为季节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定性而且定量地描述了一年之内太虚大气对大地作用的运转,它是通过对太阳周年视运动过程的实际观测而形成的时空系统。
  ②和于数术
  古人曰,"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如果将数术与算数的相比较,则可以得出结论,算术指物质结构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而数术当指自然运动的时间方式及运动关系。在中国的数术中,1代表无限的时间与运动,如气。2代表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如阴阳,如果按照2进位制的序列运动,则世界是齐整的,有限、有序的,停滞的。而三元序列则不同,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代表着事物的无限变化性和可能性,三元是对二元的丰富与扩展,它使事物呈现丰富多彩的可能性,运动将无休止地进行。如果说易学以"二"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天道,那么中医学术以"三"为基数的阴阳范畴更适用于表现人道。由于易家采用盖天说,所以重天地,重乾坤两卦,而医家采用宣夜说,重地对空间气的运化的无限性,所以弃二而取三。"在两仪-四象-八卦的生成序列中,完全是按'二'的倍数递增的,与'三'没有什么关系(除去阴阳两仪的三次组合结构外),而三阴三阳序列则既有'二'的要素,又有'三'的要素。就描绘人体生命现象而言,三阴三阳比仅以'二'为要素的阴阳-四象-八卦序列更理想,三阴三阳范畴的提出,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定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⑧。用张其成先生的话说:"'二'与'三'的真正意义并不体现在结构分类学上,而是凸现在思维模型层面"。⑨
  ③开阖枢是和谐的自组织行为
  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岐伯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所谓开,当指释放与吸收。阖,有关闭、和合之意,应指储存能量。枢,指开合之间的一种变频与转换能力,所以开阖枢是一种高度有序的、合谐的自组织行为。那么根据《素问·血气形志篇》:"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再根据《素问· 阴阳离合论》:"阴阳 ,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之意,当是一个人形的立体图,图如下:
  太阴太阳居最外最里,其功能在于释放或吸收。从经脉言,太阳膀胱小肠主释放,太阴脾肺有吸收之功。阳明少阴当为合,主储藏能量,阳明藏无形之能量,少阴藏有形之能量。大肠与胃都去渣滓而储精华,心肾为人体之动能。少阳厥阴当为枢,主变频与转换。少阳主将无形转换成有形,厥阴主将有形转换成无形。
  这里面稍有混乱矛盾之处,似乎与前文不符,但按照天之六气的排序,三阴指厥阴,少阴,太阴。在《素问·阴阳类论》中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张介宾、马莳等均指出"一阴"当指厥阴。张介宾:"一阴,足厥阴肝经也"。杨上善:"一阴,厥阴也"。王冰:"一阴,谓心主之脉"。马莳:"一阴者厥阴也,厥阴为里之游部,将军谋虑,所以为独使也"。由此,厥阴应与少阳同为枢,少阳为纪、为游部;厥阴为独使、为朔晦,可变来变去,主转变,难窥其行止。少阴当与阳明为合,阳明象战士一样卫外,少阴象少女(雌)一样内守。
  至此,三阴三阳的一些问题与要点已叙述清楚。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医的理论问题比技术问题要重要的多,中西医的差异性是质的不同,所以不能类比,而中医与中国古代文化及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关系要远远地比中西医的关系密切。二千年形成的中医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有着至简的原则和丰富的内涵,简单地描述天人合一,强调它巫术般的感应,不只是对古人的曲解与小觑,而且也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而对西方亦步亦趋则意味着堕落,和对我们远古历史的背叛。所以我们必须精审地反复发掘历史,才能领悟古代医道宏伟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才能以独立的姿态保持与世界的对话。《美国物理学杂志》曾言,当今科学发展的某些方向所显露出来的统一整体的世界观并非同中国传统无关。完整地理解宇宙有机体的统一性、自然性、有序性、和谐性和相关性,是中国自然哲学和科学千年的探索目标。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问题正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显出其特异性和无可比拟的一种优势,而所有这些特点在中医学中均有所体现。而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自然科学的革命实际上就是生命科学的革命。 [参考文献]
  ①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天人之辨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思想界探讨的要点。先秦哲学家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和"天人相胜"等观点。
  ②《汉书·魏相传》
  ③《晋书·天文志》
  ④同上。
  ⑤《素问·五运行大论》
  ⑥《素问·玉版论》
  ⑦《周易》对中医思想理论的三次影响,孟庆云著 《国际易学研究》华夏出版社第284页。
  ⑧《东方生命花园》,张其成著,中国书店,1999年,51页。
  ⑨《东方生命花园》,张其成著,中国书店,1999年,38页。
发表于 2007/7/2 23: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有多少”的意思,是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之变。阳气向里汇入,越变越“多”,就像静脉的逐级汇入一样,越聚合,其中的气血就会越多;阴气则循着脉管往外出,越变越“少”,就好像动脉之逐级分叉一样,越来越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是因为“阴阳之气”的流注方向不同,作用也不同,所以有的越来越多,有的越来越少,所谓“异用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阴脉和阳脉的“作用”不同(或者说动脉和静脉的“作用”不同),当然就会有不同的流向了。流向不同,“气有多少”的差异,就好理解了。所以“气有多少”的表现就是:阴脉之外出者,变化方向是由“太”而“少”以至于“厥”(交尽),是按照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流注的;而阳脉之流入者则相反,是由“少”而“太”反至于“明”(合明),是按照少阳→太阳→阳明的次序流注的。
**************************************
此说更为不通.人体后天阳气那里来?据科学结论:从食物养分中来.
肝胆脾消化后的精微物质由少阴心---太阴肺---回少阴心---内养脏腑 外荣肌肉皮肤.都在血脉流注.我们知道,血脉跟经络是两码子事.在<<内经灵枢>>经脉篇第十,详细说明其流转顺序,都是一脏一腑,先手后足,一阴一阳,有规律的很,那来先阳后阴的顺序呢???并分开呢.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23: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注意到书中的片面提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谈病机问题,都以诸、皆二字统括各种病机,即凡是某一种病,其病位都肯定在五脏中的某脏,其病因绝对是六淫中的某一种病邪因子。而实际情况则不尽然,即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论,眩晕病发自肝脏者,只是较为常见而已,绝不能说,所有的眩晕病都是发自肝脏。譬如临床上常见的眩晕病因,还有肾精不充、肾阳虚衰、清阳不升、营血亏耗、痰浊上蒙、瘀血凝滞、酒食中阻、水饮上干、外感风寒、表里实热等,这些大多不涉及肝脏,而仍然会导致眩晕。当然,古人因受时代限制,其立论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晚辈读祖国医学,则应加以发展,力求使其全面地与客观实际相吻合。不正之处请指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2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