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1799|回复: 68

经络秘密已揭开,古人思想超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6 0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络是中医的根源,所以我一直追讨这个话题不敢放弃!

从经络→到阴经.阳经→到仲景的阴阳六经→到阴阳十二表里经脏,是一个连贯的思维。有人认为仲景的六经与经络的六经(合表里经言之)不是一回事,我不这么认为。

经络的实质:人从胚胎而来,这是人的起点,不能忽略!中医在这个环节,说实话,很笼统。以《胚胎学》为线索,从有关内容可以找到一些中医经络的线索:经络有神经的属性,神经是诱导细胞分裂分化的原动力,胚学所谓还有体液等其它诱导因素,应是最原始的神经细胞生成的内环境物质。所以,胚学认为从已成形的神经细胞开始“神经诱导”,应是自第一次细胞分裂已经产生了的“最原始的神经细胞”开始“诱导”。经络即神经,从受精卵分裂的那一刻起便已经产生,它的使命是始终维系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关系和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关系,向螺旋层次上动态平衡。
在受精卵分裂的早期,即胚胎形成的早期,并没有心血管系统的形成,但细胞间的体液循环已经开始。形成成体以后,体液循环始终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提示:人体是先有体液循环后有血液循环,而不是先有血液循环后有体液循环,血液循环是在体液循环的基础上形成的下一级结构。经络“体液说”通过观测已经发现体液循环的路径不同于血液循环的路径,说明体液循环自成系统,不与血液循环的路径一致。西医也曾提出过循环系统似乎还存在着其它途径,是西医倒过来认识人体的循环系统。

那么,体液自身的循环和循环路径是怎样形成的?细胞在分裂向各组织分化的过程中,细胞间内环境也被不断地分割,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内环境体系,体液循环的“路径”由此建立。细胞不是死的,是活动的,在吐纳内环境物质的同时,推动了体液沿着各自的内环境路径流动,经过交汇,形成体液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被分割的内环境,导致细胞由全功能细胞逐渐转变为沿着各自内环境途径形成的各具特性的分化细胞群。如上所述,这些过程都是在神经的参与改变内环境的前提下完成的,经络的“体液说”通过观测发现的体液循环路径不同于血液循环的路径,但它不是经络,是经络的代谢产物运走方向,因为刺激体液不可能产生“经络的迅速反应”现象。然而,这已经离经络很近了。循着这个线索,在这个线索上寻找“神经关系”,找到的是神经间的反射与整合的结果所构成的关系,即经络关系。所以说,经络线是以神经为基础的神经反射递进性整合形成的线路,经络的实质是神经。与西医的区别是,西医沿着神经的方向看神经,中医沿着“有反射传递关系”的各神经末梢的方向看神经(见附件)。中医的神经着眼点在功能走向,西医的神经着眼点在解剖走向。
血液循环是体液循环的下一级结构,脉管里也有神经,这些神经是从体液经络中分离出来的下一级经络,“经脉”统称,在这一层是最恰当的。有了脉,西医看到了血液循环,但忽略了始终存在于人体的最原始最重要的体液循环。
综上所述,经络系统是机体最先形成的系统,经络的实质是神经,经络的中枢在任督,即神经中枢。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7/1 21:56 编辑 ]
神经-经络关系示意图.JPG
神经-经络关系示意图.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谓经络自成系统,这个没错!是从中医角度建立起来的神经系统观,其内涵,应当比西医更为全面!---神经组织这么明显地存在于人体,同筋、骨、肉、皮、脉一样,中医的老祖宗不可能不去感知。筋、骨、肉、皮、脉是形态,谓中医不涉及形态,那是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6/26 12: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仲景的六经与经络的六经是不是一回事?答案是肯定的。

古人对待事物,习惯的思维方式是阴阳观,故而能涉及军事、政治、医学等广泛领域。六经的阴阳分类思想亦必出于此。阴阳观,不能不涉及易经八卦,因为它是古代贤人们运用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既然阴阳八卦与六经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阴阳八卦的正确与否就直接关系到中医的六经分类思想的正确与否。从下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看得到,阴阳八卦的“精神内核”是正确的,其内涵着丰富的矛盾哲学思想:


             “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再无限的阴阳……..。

其中的每个阶段都包含着那对最原始的阴-阳(总阴阳),不过应注意的是这对总阴阳内含意义是动态的。再从八卦图上看一看,暂且抛开八卦图上标示的那些风水文字,只看符号,把这些符号中的纯阴纯阳(总阴阳)的那两个放在圈心,余者六个按阴阳次第演变的顺序,顺时针重新排排序,你会发现它们是很有规律的,标示出了六种自身处于失衡状态,又与对角线上的那者属性完全相反的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六经中三阴三阳的答案就在这里!!!明白了这一点,经络的阴阳关系和伤寒论对六经“太”“厥”“少”的阐述,便一目了然,它们是一致的。(中医学子在刚学中医时很难真正地掌握“太”“厥”“少”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6/30 17:45 编辑 ]
阴阳八卦六合图.jpg
发表于 2007/6/26 1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前辈继续!!
发表于 2007/6/27 11: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俨然像是权威断论!

只可惜!依然是形而下学 、三维空间低级的东西!

纵然与吕先生遥相呼应亦徒然也 !

楼主辛苦了,但在我看来,是白辛苦!尽管在这个时代,您的研究可能具有相当一个多数的认同者和支持者,但结局依然是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呜呼!“科学”倡明的时代!反误了卿卿性命......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17: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此,先啰嗦几句:
“少”“太”“厥”的概念并非先自于伤寒,伤寒论是一部诊治杂病的临床书籍,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在其背后,必然存在着一套在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现在,这套思想体系我们只能追踪到内经,内经“少”“太”“厥”的概念又主要集中在经络。所以,今人只有首先把经络搞清楚了,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把握伤寒经的精神内涵。同时,把经络的脉络搞清楚,又直接关系到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其意义更为重大。
从内经的内容上看,经络理论已经经历过砭石年代、内丹年代,可惜,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完貌。然,经络理论的升华得自于阴阳观,阴阳观的精细思想结构又在于阴阳八卦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阴阳八卦的精神内核就更有必要重审。这里应注意到的一点是,中医的阴阳八卦并不等同于风水的阴阳八卦,这预示着中医古人在阴阳理论与中医实践的实际检验过程中,已经发现了其非科学的成分,而走自己的科学的道路。
前文所述的“八卦六合图”(更容易理解八卦才这么画,实内经亦有“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语)是由六合卦围成的圆圈,其构成的三阴三阳矛盾对,是进一步分析事物深层关系的一个接口,此古人之所以将经络分为6数论的理论原因。在这个六合圈上,顺/逆时针上的三爻卦依次体现了“…阳盛阴衰→阴盛阳衰…”的阴阳转化规律,这个规律任何事物如此,经络亦如此。古人根据经络的阴阳“偏性”,在6数这个层次,建立了人体的“六”大经系观:
      
    少:起。少阴心(阳多),阴初起;少阴肾(阴多),阳初起。
      太:平。太阴肺(阳多),以阴平阳;太阴脾(阴多),以阳平阴。
      厥:退。厥阴心包(阴多),以阴退阳;厥阴肝(阳多),以阳退阴。[此牵扯到心包经,留待后述

很明了,“六”大经系之间的阴阳关系,依势进退,循环无端。这是在阴阳理论层建立起来的人体关系。
那么它能否落实到具体的人体呢?能。如下:
经络在体表的运行轨迹与体表的体液流向一致,与古籍一致,主气。气,是经络活动运送体液,做功,能量。它们构成的是“气层次”的阴阳关系,阴阳属性如上。
经络间在内脏的传递轨迹与内脏的血液流向一致,与西医一致,主血。(故脏象学说的内脏关系与西医的内脏代谢关系几乎一致,如肝脾之间的关系等)。它们构成的是“血层次”的阴阳传递关系,阴阳属性如上。
(此中应注意的一点是,气中有血,血中有气,六合卦中的三爻没有纯阴纯阳,只有多与少)

综观前文,“阴阳经络”已经落实到了“具体经络”,同一个人体,于理,中西医已经沟通。于用,那是操作的事,在人。
另外,随阴阳二卦→四卦→八卦.......,我们还可以看得到,阴阳在2、4、8、16、…、一步步地进入了人体的数字世界,可以直达人体的每一粒细胞,还可以继续去住更深的层次,…….,这也是我在本站一再呼吁要接触点西医的原因之一。

[至于“五行”,亦留待后述]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7/1 02:1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2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包三焦名词在内经已经存在,它到底是人体的哪个部分?近人巡解剖路径将它定位到了人体的腔膜系,但是,这些腔膜组织基本上没有“厥阴”的属性。
前文已述,体表经络的“液”道与体内经络的“血”道是两个体系,卫阳营血,一阳一阴。阳走六经,各循经道;阴走六脏,脏间而行。(1.这里的经概念局限在体表。2.“阳”是阳多阴少,“阴”是阴多阳少,六经没有纯阳纯阴)。血行脏间,也就是在内脏各经之间而行,不是各走各的经路。这里就涉及到了动脉与静脉的区分。在解剖血循系统中,各脏生成的静脉血是“脏间而行”,而脏前的动脉血自成回流,提示,脏前回流是某一个经系的行为。这时,大家可能想到了“少阴心经”,然它是不是少阴心经呢?不是。心血管系统有个典型的特点:阴多,散温。阴多,是在脏属阳,其前有肺,已经经肺把阳降了一层,阳已呈降势;散温,向外布散血液,使血液的温度降下来以恒定体温,回到基阳。这种阴阳属性是“厥阴”而不是“少阴”。可见,心包三焦才是心血管系统,其中“三焦”,指的是上、中、下三大区块的脏腑供血,这也是在临床可以根据上、中、下孰处血脉不通来通孰处以达到治病目的的原因之一。古籍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主持诸气”,“气之所终始也”描述的正是心血管系统!







[在此,又留下一个话题:那么,心经又在哪里?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6/30 15:4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娄秀尘埃 于 2007/6/27 11:50 发表
题目俨然像是权威断论!

只可惜!依然是形而下学 、三维空间低级的东西!

纵然与吕先生遥相呼应亦徒然也 !

楼主辛苦了,但在我看来,是白辛苦!尽管在这个时代,您的研究可能具有相当一个多数的认同者和支持者,但结局依然是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呜呼!“科学”倡明的时代!反误了卿卿性命......



“题目俨然像是权威断论”----可能是我的用语不当,得罪了这位贤人。

“一个时代的悲剧”-------是让它继续,还是尽力挽回?十几年的新文化,退却的之乎者也,众多的中医学子徘徊在中医的大门外,冥冥中找不到中医的出口,默默地承受着当前的悲哀。读懂了我的贴子,智者自会发现,中医不仅能够“形而上”,而且能够“形而下”,她的胸怀广阔,无论走到什么时代,无论什么文化背景,一门永恒的科学。

“反误了卿卿性命”-------你的根据在哪里?只根据你认识的中医“形而上”?无奈!.......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倒也是,心到话没到,是该改个题目。就..........中医也能“形而下”吧。多谢5楼提醒!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6/28 01: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8 04: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在寻找心经之前,先请大家阅读本人收录的一篇关于心的文章(自中国中医药论坛 医理探源)

心主神明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中最遭现代人非议的地方,而作为一种存在了几千年并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中医学临床实践的理论,必然有其存在的内在基础,本文试从中医传统经典理论渊源及现代医学进展两方面对中医心神理论进行辨证的、历史的分析,以求对这一理论重新认识,故不揣浅陋,论述于下。
1 论心主神明并非《内经》原旨_
心主神明理论一般认为起源于《内经》,但是仔细考察《内经》文字并无这样的提法,《内经》论述心与神的关系主要见于以下几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余所论,大同小异,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心与神关系非常密切,神出于心,神藏于心,神舍于心,但是这些论述与其是说心是神的主宰,倒不如说心更像神所居住的一所房子,在《内经》作者看来,神是不可知的,正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但是神却可以通过心与血脉的活动变化表现出来,就像古人认为天假天之子君主代天行令一样,我想这才是“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在《灵枢•天年》的一段经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对于黄帝关于神为何物的提问,岐伯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描述了生命形成的特征,在上述描述中,有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内经》认为生命形成过程中“神气舍心”的观点,神非心所固有,而是外舍于心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外别有所主,主即是神,神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笔者认为这才是《内经》之旨。
2 论《内经》心神理论的形成是具体历史条件的结果
《素问•五脏别论》云:“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对于脏腑分属的问题,《内经》时代是存在着不同意见的,脑脏论者对于脑的论述,现在已不可得知了,《内经》作者显然不同意这种观点,而把脑归于奇恒之府的范畴。无独有偶,几乎与《内经》同时代的西方医学之源——古希腊医学也存在着心神说和脑神说的争论,古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倡脑神说,而另一位思想大家亚里士多德则力主心神说,只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西方脑神说逐步确立了统治地位,而在东方,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的中国医学则一直以心神说为其指导思想,两种医学在各自理论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其中的奥妙到底是什么呢?《内经》所谓的神是否真的就象大多数的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就是指的神志呢?可是仔细阅读《内经》原文,却找不到类似的解释,如《灵枢•平人绝谷》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灵枢•本神》云:“营卫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综合以上经文可以看出,《内经》所谓的神实际上指的是水谷之精气所化生的营卫气血。固然,神志活动无疑是神的最重要表现,神志不清、思维混乱的人一定是无神少神的,但是,即使是神志清醒,思维正常的人,也有神旺神全神疲神衰的不同,因此,神和神志并不相同,具体地说,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同时,神又代表着一切生命力的外在表现,类似于现在平常所说的精神。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内经》心神理论的形成,是中医学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具体历史条件的结果。在《内经》形成的战国秦汉时代,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古人不可能对人的形体结构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古代医家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的长期深入观察和医疗实践经验的广泛总结,天才地创造和发展了司外揣内的整体推导方法,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建立了独特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例如,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观察到:当人的心血充足时,则颜面红光润泽,精神焕发,思维聪敏,记忆力强;当心血不足时,则面色无华,精神萎靡,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而在某些原因引起大失血时,可见精神疲惫,甚则昏迷。通过对这些生活和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古人逐步认识到神与心血具有密切的关系,实践是《内经》心神理论形成的基础。《内经》作者明确提出了“心主血脉”的理论,但是并没有简单的认为“心主神明”,而是用了神“出”于心、神“舍”于心、神“藏”于心等字眼阐述神与心的关系,这反映了《内经》行文的严谨和《内经》作者审慎的科学态度。可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又不可能对神的物质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不可否认,《内经》对脑的认识是不完备的,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苛责古人,古代的贤哲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医学成就,这是十分了不起的,应该自责的反而是我们这些现代中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体生理解剖知识无限丰富的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予中医心神理论以现代意义上的阐释呢?现代改革的先行者邓小平曾经说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判断要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这也应该是现代中医研究的指导思想,中医的基础理论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不应该因为其来源于中医经典,就当作只字不得更改的教条。
3 脑主神论质疑
现代医学一般的观点认为,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一切生命活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在大脑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这似乎是无可疑义的,众多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一个理论是否是真理,并不取决于有多少证据支持它,而在于是否所有的证据都支持它。而偏偏在这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事实都对脑的一元化主宰地位提出了挑战,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就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同时存在的心理和躯体的异常,却需要以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对待,而不能统一于脑主宰论的大旗之下,这是很不正常的。尤其对心理疾病,脑主神论的解释功能有限,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更是捉襟见肘,选择的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持久,而心理分析和满灌、厌恶等难以简单的以脑主宰论解释的疗法却取得了比药物好得多的效果,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再说,精神分裂症又有多少是由大脑的损伤引起来的呢?李别特(Libet)等人的脑电生理实验已经表明:神经事件与自我精神意识的经验之间常常存在着暂时脱节的现象,无论是艾克尔斯的二元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还是其后的斯佩里的突现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论这两种现代最有影响的意识理论都认为:意识具有部分不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的特征,明确反对把精神意识等同于神经事件的观点。《儒门事亲》曾记载一病案,附录于下:“一妇,病喜笑不止,已半年矣……戴人曰:此易治也。以沧盐成块者二两,余用火烧令通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三次啜之,以钗探于咽中,吐出热痰五升,次服大剂黄连解毒汤是也。不数日而笑定矣。”中医以涌泄治疗精神异常的记载还有很多,这些又如何用脑主神理论解释呢?在经历了“脑的十年”艰苦的探索后,西医的研究者们不得不承认:大脑的深层次作用机制依然是个没有破解的谜,许多事实还不能得到适宜的解释。根据以上依据我们不能不怀疑其理论出发点的正确性。
4 论《内经》心神理论的现代实质
现代医学最新的进展表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并不是仅仅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要接受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复杂调节和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无一不受这个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它们既是这个系统的成员,亦接受这个系统的调节,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真正主宰,因此对精神意识本质的追寻也应该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只是把自我精神意识简单地归结于神经系统或大脑的功能。从根本上说,所谓意识即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的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等综合过程,具体包括潜意识和显意识两方面。笔者认为:《内经》所谓的神主要指的就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体液尤其是免疫部分的信息处理功能。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在生命活动中并不是杂乱无章、各自为政的,三者两两之间通过复杂的机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神经系统是通过神经纤维传达信息的,内分泌因子则是以血液循环为主要的传输渠道,而免疫因子主要以血管、组织液和淋巴管为循行通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和心血管系统存在着解剖生理病理上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整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相互作用调节心输出量及各部分血管的舒缩变化,从而使各器官、组织之间的血流分配能适应机体当时功能活动的需要,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调节是系统整合方式作用的主要途径。而通过诊查心血管的功能变化,就可以间接推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型式的变化,心血管的功能变化无疑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合型式的最佳信息输出窗口,笔者认为这才是《内经》神“出”于心的真正含义,也是中医以脉测证的原理之所在。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解上文的医案,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呼吸道消化道等处的粘膜一起构成共同粘膜免疫系统,所谓涌泄很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发挥作用的,而所谓痰不过是免疫分子中重要一族——粘附分子紊乱的表现形式。(注: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脏腑表里是通过经络相联系的,而依据笔者的经络免疫调节网络假说,可以推理发现共同粘膜免疫系统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等脏腑表里的物质基础,这将在笔者以后的文章中进一步详细阐明)。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心神说和脑神说的功过是非不能一概而论,从辨证的观点看,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从历史观点看,中医心神说是由于中医朴素系统观和独特的司外揣内的研究方法决定的,侧重于反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免疫部分信息处理的整合特点;西医脑神说则是西医还原论思想和分析、实证、实验研究方法的产物,侧重于反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神经部分信息处理的还原特征。两者可以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中获得完美的结合。在这儿笔者提出一个关于疾病的新的概念:所谓疾病就是在内外环境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临床上没有哪一种疾病不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异常,所有的病证从本质上说都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细胞的损害或者器官的异常,也不是所谓基因的病变。只有以这种思路考虑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实质,有效的避免现代医学方法论的片面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是连接祖国医学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桥梁。

[ 本帖最后由 yrylss 于 2007/6/28 04:1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