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原创】我的临床辨证——浅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 2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中的络病及刺络疗法——浅谈

络脉是经络别出的分支,包括12正经、奇经八脉的别络。《内经》分别在有关篇章中对络脉流柱及其循环分布、络脉的生理功能及其病理病证、络脉理论的临床运用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脉络理论。本问仅对其中的病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脉络内至脏腑,外至四肢肌腠,奚谷内节,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及,具有沟通表里内外,贯通营卫气血津液,濡灌脏腑组织等功能。脉络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络体细小,分布广泛。营卫以络而贯通,交感媾化,共同济泌津液,调和气血。若邪客于脉络,必将影响营卫的功能,脉络内外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排泄代谢的紊乱,可致不同程度的络中气滞、血瘀或津阻等病变,若日久则津血互结互病,变生它病。纵观其变,可分为实证和虚证。

1.实证:多为脉络的阻滞,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①津液停滞:津液出入于脉络内外,赖脉络以布,因阳气而行。若邪客脉络,气血不行,阳气失去温煦,则津液失渗,聚于络之内外而悬。如《灵枢•百病始生》便有因于寒或内伤于忧怒等,阳气不化而“聚不得散”及“津液涩渗,著而不去”的载述。②气滞血瘀:经络有运行血气的功效,若邪壅络道血气运行受阻,便可滞留为瘀,久者《内经》中属于“菀陈”的范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其菀陈血不结者,侧而予之。”《素问•调经纶》曰:“气血未并,五脏安定,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素问•针解》曰:“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均是络中气血运行不畅,气机阻滞,留而为瘀之例。

2.虚证:多为脉络空虚、气血不足、脏腑组织失养之证。如脉络失养的疼痛证,《灵枢•经络》曰:“足少阴之别……虚则腰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足太阴之下……血气皆少则喜转筋。”亦说明络虚而痛,与筋脉失养而发生拘挛有关。临床上,虚证疼痛尚有喜按痛缓,伴有筋肉拘急或跳动等症状。皮肤不营的不仁证,则为久病损伤正气,经络空虚,营卫不行。《素问•痹论》曰:“其不痛不仁者,病旧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邪客半身的偏枯证,多由营卫先衰,真气不充,邪气乘虚客于半身之经络所至,与络脉关系密切,临床证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久则患肢瘦削枯萎。〈〈灵枢•刺节真邪》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只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刺络疗法是《内经》中非常重视的疗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灵枢•水胀〉〉曰:“肤胀鼓胀……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明确提出经病和络病在治疗上的不同。刺络疗法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对急性病效果较好,而且对内、外、儿及五官科的许多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1.刺络出血:此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祛邪扶正。《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疾出以出其血,而复其真气,刺出血,其病立已。”及时使用放血疗法,既可以法疗疾病,又可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素问.调经论》曰:“刺留血奈何?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如于经,以成其疾。”故放血法所治疗病症主要是实热病证。所刺的部位以有瘀血的脉络、病变局部、相关穴位为主。瘀血的络脉放血量较大,而井穴、荥穴、背俞穴放血量较少。不是谓“常刺则去其血也”。而是谓“见血脉盛满独异于常者乃去之”。《灵枢•血络论》曰:“血脉者,盛坚横以赤,山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内经》认为,刺络出血的原则是“必无留血”,要做到这一点,一是“盛络借当取之”勿使遗漏;二是“视其血络,尽出其血”,除邪务尽。另外,在临床上,刺络出血的多少又往往与病情轻重和刺的部位有关,故《内经》中还有“肺热者......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刺络放血具有祛除络邪,疏通络道,疏散经邪等作用,其机理是通过理血调气、通达经络,使脏腑气血调和,以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缪刺:也是刺络的一种针刺疗法。《素问•缪刺论》首次提出“络病”,“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若络脉病或左或右,只病一侧,则称“奇病”,“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提出“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从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采用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缪刺法且刺出皮部血络中的瘀血以治疗络病。

缪刺与巨刺二者均为左痛刺右,右痛刺左,但一般来说,巨刺是身中其经,以治疗脏病;而缪刺则为浅刺其络,以治络脉病。《素问•缪刺论》曰:“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中也。”缪刺,有激发正气、祛除邪气的作用。《灵枢•终始》认为是:“散气可收,聚气可布。”因此缪刺亦可用于治疗“型肉未脱,少气”之正气虚于内、邪气实于经的病变,说明缪刺具有补虚泻实的双重作用。

络脉流注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道,具有概灌血气、互免津血、贯通营卫、保证经气环流等生理功能,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桥梁的带纽。在病理,有络脉阻滞、脉络空虚等不同类型的虚实病变。在治疗上,辨证使用刺络疗法是关键,刺络疗法不仅能直接祛除病邪,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疏通络道,改善络脉流注加强脏腑组织的营养,提高机体的内在抗病能力,从而为治疗多种病症及某些疑难病症开辟了新的领域。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7/2 15:11 编辑 ]
发表于 2007/7/2 0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6/30 12:11 发表

百云认为在临床上“升降出入主人体生命活运的基本形式”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

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我认为这《素 ...

先生的就谈“五脏六腑各有升降,就脏腑相对绪言各有侧重并有一定规律。”我已明白了,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07/7/2 09: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稀里糊涂读内经、伤寒,看了百云老师的此帖,忽然开窍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07/7/2 15: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经》中的络病针刺补泻手法

关于《内经》中的针刺补泻手法的阐述,当推《内经》为最早。如“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闺补泻,等,

均源于此典。嗣后历代医家在这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了“捻转补驾,提插补泻,以及——平补平泻”等补泻手法。由

于古代文字深奥,经典所述又多为原则性的理论,若不勤奋读阐,不结合于临床体验,我觉得往往难以学深学透,且易

犯理解片面、断简残编之弊。例如“徐疾补泻”法,是以引用《灵枢•九针十二原》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与

《小针解》的「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为根据的。起初我亦理解为以进、

出针的快慢分别补泻法,然而通过经文的互相印证和临床体验后,看法就深化了。考《九针十二原》中早有“剌之要,

气至而有效”的记载,说明要产生针刺效应就必须先得气。这样就不能把徐疾补泻法的操作全程仅仅理解为进出针的快

慢。因为将针快刺进穴、慢退出穴,或慢刺进穴、快退出穴,简单地一次即能达到“得气”和“补泻”的效应,显然是

难以想象的。为此,对《小针解》这段文字中的“出”、“内”二字,尤其是(出)字的含义当细细玩味、反复推敲。

我认为,(出)者应对《内》而言,(出与内)二宇联系起来,就是由浅及深、由内而外、互相往来的意思。因此,徐

疾补泻的针刺操作全程应理解为:将针进入穴内后,由浅部徐缓地微捻纳入深部,再由深部疾速捻退至浅部,上下往

来,以气调为度,这样可导致阳气内交,所以称之为补法,反之,由浅部疾速捻入探部.再由深部徐缓地微捻退至浅

部,上下往来,以气词为度,这样可引导阴气出外,所以称之为泻法。嫩灵枢官能》中“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

意”及《小针解》的“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就是这个意思。由此推而广之,可认为“呼吸补泻”即是在徐

疾补泻基础上,结合患者呼吸时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而不能机械地把它理解成仅以“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

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至于“开圈补泻、的、出针后于穴位速加揉按,促使针孔闭塞,不令经气外泄为补之,

反之,出针时摇大针孔,不加揉按而令邪气外泄为泻”,是针刺全过程中的后阶段,当与其它补泻手法配合为用,而不

能单独使用,故“开圉补泻”实际上不是一种独立的补泻手法,只是徐疾补泻的一,卜组成部分而已。诚如《灵枢•邪

客》所谓:“先知虚实,而行徐疾。”《内经》所载针刺补泻法,基本上均以徐疾补泻法为基础,离开了徐疾,也就无

从言补泻。在《难经•七十二难》也有这样的解说,理解成以针尖对经脉的顺逆朝向分补泻,即以针尖迎着经脉来向而

刺的是“迎”,为泻法,随着经脉去向而刺的是“随”,为补法。然而考《内经》原著关于“迎随”的阐述有《灵枢•

终始》的“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九针十二原》的“往者为逆,来者为

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又以“补

日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在(明•马莳氏解作:即始徐而终疾也)”。

若能仔细推敲这几段经文,并结合《小针解》“……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的论述,则不难看出:

“迎”指泻法,“随”指补法,“迎随”实乃补泻手法的统称。
发表于 2007/7/2 23: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云先生,看来先生不仅医术高,针术也高。请多到民间中医来指点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2: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玉麒麟 于 2007/7/2 23:21 发表
谢谢白云先生,看来先生不仅医术高,针术也高。请多到民间中医来指点一下。

我觉得在临床的精选药,反复推敲斟酌对药物的应用,我也不断在临证中积累经验,反复推敲,比较同类药物之异,异类药物之同。我虽以内伤针灸科为主,但仍不忘针灸。这是受到了《伤寒论》“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以及“太阳病,初服桂枝沥,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等有关针灸的条文影响。我是独立诊所;凡日间疑似难辨、立法处方无把握者,则于晚问研读有关书籍,即是古人“白天看病,晚上读书”的方法。尤其是阅读一些医案,以提高辨证分析能力,从前人验案中得到启发。前贤谓读书不若读案,确有一定道理。指点不敢当,在学研中。谢谢版主也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7/7/6 2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下身处潮汕,不知先生仙居何处?能否告知?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用户下面已注明.....
发表于 2007/7/6 2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找您就诊的话,怎么联系
发表于 2007/7/6 22: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百云先生,能否请教你个问题

不知道你认为细辛这味药怎样应用?
查《本经疏证》,主要说是有提取风寒的作用,不知道先生是怎样用这味药的??
  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起的作用是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0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