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732|回复: 0

慎思明辨 谨守病机——丁甘仁治中风三案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2 15: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甘仁(1865年~1926年),名泽周,江苏孟河人近代著名中医学家。学有渊源,先受教于其兄松溪(费伯雄之徒),继受业于圩塘马仲清,又从巢氏习外科,故通晓内科及外、咽喉科。丁氏先行医于苏州等地,后徙居沪上,先后设诊所于仁济善堂及凤阳路等处,临证多佳效,声誉日隆。后又兴办中医专门学校,门墙桃李,遍及全国,丁氏内科医学得以逐步形成。他还出任上海中医学会会长,并发行《中医杂志》。常与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相交往,吸取各家之长。丁氏毕生致力于中医事业,至暮年仍坚持出诊,不以为劳。著作有《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等。子孙辈皆传其业。
张氏熟谙灵素,博通诸家,临证处方,慎思明辨,谨守病机,胆大心细,智园行方,今撷其医案(《孟河丁甘仁医案》)中风三案,试加浅析,以冀从其病案中领悟其要,亦为临证之一助尔。
  
      案一 黎左,二年前右拇指麻木,今忽舌强语言蹇涩,右手足麻木无力。脉象虚弦而滑,舌苔薄腻。此体丰气虚,邪风入络,痰阻舌根,神气不灵。中风初步之重症也。急拟益气祛风,涤痰通络。生黄芪、青防风、防己、生白术、全当归、大川芎、西秦艽、竹茹、半夏、枳实炭、炒竹茹、炙僵蚕、陈胆星、嫩桑枝,再造丸5剂后恙减轻,去再造丸、枳实,加指迷茯苓丸3钱吞服。
  
      案二 祁妪,中风延今一载,左手不能招举,左足不能步履,舌根似强,言语蹇涩。脉象尺部沉细,寸关沉滑,舌边光,苔薄腻。年逾七旬,气血双亏,邪风入中经络腧,营卫痹塞不行,痰阻舌根,故语言蹇涩也。书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今宜益气养血,助阳化痰,兼通络道。冀望阳生阴长,气望血行,则邪风可去,而湿痰自化也。党参、生黄芪、生白术、生甘草、熟附片、桂枝、全当归、大白芍、大川芎、怀牛膝、厚杜仲、嫩桑枝、红枣、指迷茯苓丸,此方服30剂,诸恙均减,后服膏滋,得以收效。
  
      案三 钱左,类中偏右,半体不用,神识虽清,舌强言蹇,咬牙嚼齿,牙缝渗血,呃逆频仍。舌绛,脉弦小而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阴分大伤,肝阳化风上扰,肝风鼓火内煸,痰热阻于廉泉之窍,肺胃肃降之令不行,恙势正在险关。勉拟地黄饮子合竹沥饮化裁,挽堕拯危,在此一举。鲜生地、川石斛、栝楼皮、柿蒂、大麦冬、抱茯神、生蛤壳、枇杷叶、西洋参、川贝母、鲜竹茹,嫩桑枝、活芦根、淡竹沥、真珠粉、真猴枣粉。
  
       以上三案同为中风,丁氏辨证用药,丝丝入扣。案一,体丰气虚痰盛之体,且于二年前中风之根始萌,今气虚气化不利,痰浊内生,阻滞经络,上窜廉泉,故手足麻木,舌强语言蹇涩。投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培土御风,加减温胆汤以化痰和中,且方中半夏、枳实辛开苦降利窍祛痰开音,二方共用既消已成之痰,又绝生痰之路:当归、川芎补血活血,功同四物,血旺则经自通,络自盈,辅以桑枝通行多气多血之阳明经,“清阳实四肢”,使四末之气血得复,防己、秦艽祛风通络,僵蚕搜风通络而开音,再造散助阳固表,后又用指迷茯苓丸祛除体内垢腻之痰以防复发,兼通络。以奏培土御风,化痰通络之效。
  
      案二年逾古稀,阴气大亏,故脉象尺部沉细,又气血两亏,虚风内引,邪侵脉络,故营卫闭塞,手足失灵,风为阳邪,引痰上窜,故言语蹇涩。丁氏用四物汤去熟地,以避其滋腻有碍脾胃运化,四君子汤去茯苓,缘其淡渗有损于气,重用黄芪,因有形之血难于速生,无形之气首当其冲,且黄芪挟归芍有云行雨施之妙。附、桂益火通阳以生土,又桂与芍调和营卫,怀牛膝、杜仲补益肝肾,桑枝通行四肢以引药达四末,红枣为使调胃和中,指为茯苓丸祛痰通络,待脾胃渐壮,服以膏滋,以填精髓。此益气生血、化痰通络之一法门。
  
      案三为中脏腑之重症,肝阴亏损水不涵木,则相火妄动,“内火召风”则为中风。丁氏治此火宗程国彭,此“子”火可养而不可害,故重用生地、麦冬、西洋参、芦根生津养液之药育阴潜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而《理虚元鉴。治虚二统》载“阴虚为本者,其治有统,统于肺也”,丁氏用养阴药皆归肺经,可见先生深知其奥。又用贝母、栝楼皮、蛤壳、竹茹等诸多化痰通络药以治痰急,石斛与芦根生津以止呕,枇杷叶降逆肺胃,钩藤合真珠粉平肝熄风,猴枣散加大化痰力度以救急。此木得水,风自平,摇则止,病则向愈。此育阴熄风、化痰之法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9 1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