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4295|回复: 3

慢性胃炎的针灸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5 15: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为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临床表现虽缺乏特异性,甚至静止期可无任何症状,但仍常见上腹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等。本病的临床分类方法很多,但多根据胃镜所见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而将其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种。对两者并存者,则视其主次称为浅表--萎缩性胃炎或萎缩--浅表性胃炎。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5: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为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临床表现虽缺乏特异性,甚至静止期可无任何症状,但仍常见上腹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等。本病的临床分类方法很多,但多根据胃镜所见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而将其分为浅表性和萎缩性两种。对两者并存者,则视其主次称为浅表--萎缩性胃炎或萎缩--浅表性胃炎。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5 15: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归属于中医学之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等病证中。一般认为多由脾胃受损,气机不畅,升降失调而致。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疗效明显,尤其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

针刺膈俞等穴治疗慢性胃炎。

[选穴]①膈俞、脾俞、上脘、建里、足三里。②肝俞、胃俞、中脘、下脘、足三里。火针及毫针取穴相同。配穴:脾胃虚弱加章门,肝胃不和加期门,胃阴不足加三阴交,胸闷、恶心加内关。

[针法]取坐或卧位,选穴并常规消毒。然后以右手拇指持细火针针柄,左手持酒精灯并将其靠近穴位。将针于灯火烧红至白亮,迅即将针刺入穴内(可根据部位、胖瘦定角度和深度,灵活采用直刺、斜刺和点刺法,深度约0.5-1.0寸),并即刻敏捷出针(进出针靠腕力控制,时间约半秒),随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两组主穴交替使用,背俞穴和相应类俞穴交替使用,其他穴两侧交替使用。

毫针组采用常规针刺,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畏寒者加烤神灯。

两组均隔日1次,10次者为1疗程,疗程间隔10天。第4个疗程前复查。

[说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肝、脾、胃关系密切,故取肝俞、脾俞、胃俞以疏肝健脾和胃,取上、中、下脘、建里健运脾胃,取膈俞活血化瘀,取足三里疏通胃气消痞满,取三阴交资生化源益胃阴,内关宽胸解郁,期门疏肝,章门健脾。诸穴共奏疏肝健脾、和胃化瘀之功。火针具有针与灸双重作用,既能调气和血,又能温通经络,具有良性双向调整作用,故可获效。
发表于 2007/3/4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胃炎多与饮食失节、情志不畅、劳倦太过和先天?赋不足等因素有关,临床常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如有因过食辛辣、嗜酒抽烟、外邪化热、胃阴受损等原因:而致的火热型症候;有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而致的肝郁型症状:有因先天?赋不足、或久病体弱、或外感寒邪损伤脾胃阳气等病因而致的虚寒型症状;亦有因久病入络、气血不畅等因所致的瘀阻型症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临床治疗应辨证施治,方能切中肯綮,手到病除。在笔者所选的基础穴位中,取脾胃俞募穴按揉,可调整脾胃之经气,提高免疫能力;中脘属任脉穴,是胃之募穴,为八会穴中的腑会,拧之可清热,适用于火热型患者,摩之可补虚,适用于虚寒型患者;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具有补脾益胃,调补气血的作用,虚则可补,实则!可泻,对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早有报道,针刺足三里能增强胃肠道的免疫功能;一指禅推至阳可调节胃酸的分泌;按揉梁丘穴有止痛、消穴的作用;轻推督脉则可清热;天枢为大肠募穴,具有调三焦的作用;摩关元穴则可培补元气,对于虚寒证患者尤为适用。加之推按足反射区,可调整脾胃的功能。配合中药以穴位敷贴,诸法合参,相机而用,共奏其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