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向阅灵素博士先生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14 2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伤寒238条,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淤血者,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挡汤下之.孔圣枕中丹能否请老师们给举一例脉症?
发表于 2007/6/14 23: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忌师兄提到的“伤寒238条,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必有久淤血者,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挡汤下之.”在下看来,这正是通降腑气,去除浊阴,而清阳自升的例子。
关于善忘,在下以为因为阳之精粹者为神,所以善忘特别重视阳气的升发,自然也就同时包括如何降浊阴。
孔圣枕中丹的脉症,嘻嘻,等老师们给您找吧,在下还是个在读的学生呢。
发表于 2007/6/14 23: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我何有师兄高论!“我看伤寒讲解里面说,内经云:血瘀于下,使人发狂;血瘀于上,使人善忘。
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请高手讲解。”

感觉好像您已经自己讲解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08: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博士先生

哦,无也罢,有也罢,有无也罢。若论无,文字是罪,语言是罪,你我还担待不起。花花世见,茫茫红尘,有不碍无,先谈谈有吧。如何是有......
因有事,回文迟了,请见谅。
发表于 2007/6/15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好像您已经自己讲解了啊
=================
汗!

我看了 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 里关于上面一段的解释,颇详,可就是不能了然于心。

请问 “并” 字如何理解
发表于 2007/6/15 12: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前面一贴:
阴阳二爻组成的六十四卦(2^6 = 64),则反映了古人对事物发展六个层次(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有阴阳)的认识以及对万物具有六十四种基本形态的概括。这一点与后来科学发展中一些认识相吻合。例如,中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奥多.斐波那契,从计算兔子繁殖的数学题中推导出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证明万物繁殖到第六代时,原来似乎没有关联的事物的内在对应性就都显示出来了。

参见:
http://www.zhouyi27.com/qm3.htm
发表于 2007/6/15 17: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阅素灵 于 2007/6/13 21:55 发表
请师兄垂示,先醒在下。
在下学识肤浅,诚以为本无阴阳。


说的好,有生于无,无生于有。不过太玄奥拉。
发表于 2007/6/15 17: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并”应该作“奔”讲。
发表于 2007/6/15 17: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忌 于 2007/6/12 21:20 发表
内经---大惑论,里面说善忘的原因是肠胃实而心肺虚,想请教如何解,能否从药上给讲一下.
不知对否,伤寒里下焦蓄血可以喜忘,或许可称为肠胃实,但心肺虚怎么解?
另孔圣枕中丹(龟板鳖甲远志菖蒲)书上介绍可治善忘,但 ...



孔圣枕中丹交通心肾之方。在治疗善忘用此法还是蛮多的。心主神明,这个神指的是“智”即记忆。而记忆是要用脑的,肾生髓,髓充脑。故用交通心肾之法治之。当然还有博士所说的那些方法,我说的只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2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无动于中先生并博士先生

先生之易出于书,学生之易出于心。出于书之易,知而不知,出于心之易,不知而知。请先生谈谈心易......也许得罪了先生,请先生见谅。谢谢。
略观博士先生数则回文,先生当不是轻浮曲折之人。嘻嘻,呵呵四字万望先生于内经论坛中不要轻出。内经是古圣贤道者修身治疾之书垂留以保万民性命。至贵至重之器,丝许轻慢,便是罪过。愿先生有沉稳厚重之心。
学习内经是一生之事,未经临证,纵读千回也无大益,若有五至十年以上临证,再回头来一字字读去,真字字珠玑也。比如一独立守神四字,如何独,如何立,如何守,如何神,若明得,四字便胜过千经万论了。看先生论神,论治,论方......先生当自省。学习中医,学习内经,非得入道不可,愿独立守神四字为先生入道津梁。
提阴阳二字请先生指点,实欲知先生是否已得中医之皮,肉,骨,髓以至于中医之心,愿先生答之。学生愿与先生相互砥励,相互学习,相互担当。直言了,相信先生无我,无面子......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5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