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969|回复: 0

传统中医、中医传统与中医的继承发展小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 16: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本文对传统中医、中医传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厘订。阐述了我们对传统中医、中医传统与中医的继承发展之关系的认识。提出了欲继承与发展中医,首先就要对传统中医所存留的典籍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以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继承中医则主要是指继承中医的优良传统,并提出了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医经典,拜名老中医为师,耳濡目染,逐渐熏陶和到民间采风及阅读优秀的文化典籍等方法。发展中医,则是指以尊重中医传统为前提的发展,并在此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进程、知识的更新、经验的叠加、观念的转换、科学的进步而审慎地、逐渐地在改变中医原有的传统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关键词:传统中医、中医传统、继承与发展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自己创造的一种以疗疾和保健为目的的应用科学。以其诊法的无创伤性、简便易操作性和疗效的确实可靠性而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是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医学,故又有祖国传统医学之称,简称传统中医。但祖国传统医学又与世界范围内其它国家的传统医学不同。因为祖国传统医学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优秀的学术传统,是一种有优良传统的实践性很强的临床疗效很高的实用型应用科学。在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的兴起并广泛普及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绝大部分传统医学都已经淡出或消亡,而祖国传统医学却一枝独秀,耀古辉今,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与普遍重视,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祖国传统医学有她自己优秀的学术传统。中医学的这种优秀的学术传统相对于“传统中医”来说,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医传统”。
本文拟就我们对“传统中医”、“中医传统”的肤浅认识及传统中医、中医传统与中医的继承发展之关系进行阐述。翼能引起中医同道对此问题的高度重
视,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若能以此为契机,而真正引起同道们广泛而深入的
思考、普遍而真情的关注、认真而切实的行动,进而为形成中医的新传统起到一点促发的作用,则是我们所不敢奢求的了。


所谓“传统中医”,应该是指传统的中医,有两个概念要厘清。一个是“传统”,这个“传统”是相对于现代中医而说的,是时间概念,有历史的意味;一个是“中医”是相对于以西方文化传统为基石的现代医学而说的,是地域概念、有文化的意味。综合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认定“传统中医”是指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石的以治疗疾病和保健为目的的一切医疗保健措施原则和方法均属之。如中草药治病方法、针灸、火罐、泥疗、刮痧、按摩乃至祝由等疗法之类,通常所说的中医宝库即是指这些内容而言。地域则除中华民族以外,尚包括日本、朝鲜、韩国等在内的一切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为基石的医疗保健活动。传统中医产生于过去,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迹,创始于中华民族的先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熏育出来的医疗科学,骨子里渗透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故又带有浓浓的文化特征。
凡是存在过的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在历史上也必然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它们或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如从《素问·热病论》到张仲景《伤寒论》、吴又可《瘟疫论》、叶天士《温热论》、杨粟山《寒温条辨》、吴鞠通《温病条辨》、今日之“非典”诊疗方案之类等等;或抱残守阙,退化为昨日黄花,如祝由符咒之类等等(当然以今日目光视之,则祝由、符咒之类中所包含的暗示疗法、心理疗法的合理内核,仍有其潜在的生命力,加以研究,或可演化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新的精神疗法亦是完全有可能的。);或传播外帮,声名显赫,如人豆接种法预防天花病传入欧洲之类等等。但不管怎样,不管其内容如何,作用如何,历史地位如何,影响范围如何,只要它们曾经出现过,便都是传统的中医。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之类多是针对传统中医而说的。传统中医的主要存在方式,是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文献,其次是老中医与民间。我们要继承中医,首先是要继承这些曾经存在过的,并已经将这些“存在”记录了下来的中医典籍。对中医古典文献的整理工作,就是这种继承工作的具体施行。
其次,是要继承老中医所保存的传统中医学术内容;再其次,则是要继承遗落在民间的传统中医学术内容。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对民间医药
的调查研究,正是这种继承工作的具体施行。由于中医同行对此继承工作,多
有共识,故在此不展开论述。

所谓“中医传统”,实际上指的是中医的传统。中医传统与传统中医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式,它不可触摸,仿佛不在,又实实在在是无所不在。中医传统是存在的,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它既存在于一切传统中医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一切现代中医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中医的一切内容与形式是可触摸的,具体可见的。这些可触摸的、具体可见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称之为“器”的话,则中医传统就可以称之为道了。道不离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器因道存。离道之器如枯木顽石,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也是不可思议的。
中医传统是中医的灵魂,它产生于历代中医先辈们的漫长而反复的医疗实践,已经成为了中医的集团意识或集团无意识。中医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家族成员之一,是中医的真精神所在。
任何一种文化传统都有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传统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以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一门学术能够如何不消亡。中医传统也不能外乎此一般规律。中医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用现代自然科学武装起来的现代西方医学的冲击而未涣散、未崩解,面对来自行政的不公正,面对以西方科学文化传统为基石的唯科学主义的歧视、面对科学常识层面上的不可通约性而形成的不信任甚至反对而未被消灭,且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则正是中医传统的力量所在,中医传统的力量所直接作用的结果。
当然,这并非是说只要是中医传统就一定是科学的,就一定是真理,就一定是不可改变的。因为时代在前进,经验在积累,知识在更新,观念在转换。传统中某些东西会变得无所可用或失去了使用对象自然无用而逐渐淡出或消失。诊疗实践中,有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整合、升华而成为传统的新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知,我们所说的继承,首先是要继承中医的传统。而中医传统首先是存在于中医的典藉之中,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脉经》、金元四大家、明·清八大家、温热四大家等著名医家
的经典著作。因此,只有熟读一定数量的中医典籍,方才有可能秉承中医的传
统、领悟中医的精神实质、把握中医的活灵魂,而成为一代优秀的中医大家。其次是存在于名老中医的身上。因此,我们一定要拜师学艺,跟师诊疗,虚心向名老中医求教,经过名老中医的言传身教,渐浸渐染,久而久之,自然领悟中医的精神,获得中医的传统。再其次则是到民间采风,向群众学习,亦有可能受到中医传统的熏陶。若行有余力,则当读一定数量的中国文化典籍,特别是儒、释、道三家的元典,宋明理学著作,受到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后,则更容易契入中医传统之中。山东科技社的《名老中医之路》共三集所刊载的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基本上都可以视作这种观点的直接例证。
我们所说的继承,其次是指在尊重中医传统基础上的继承。不尊重中医传统而欲继承中医学术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尊重中医传统而欲取得较高的临床效果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广州中医药大学诊治非典的成功,也可以视为上述观点的直接例证。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英教授提出的“有是症便用是药”的总治疗原则(1),就直接体现了中医的传统精神。在非典的诊疗方案中,无论是邓铁涛教授的4期9证10方(2)诊治方案还是彭胜权教授的8证9方(3)诊治方案无一不是对中医传统的尊重。至其危重患者出现了手撒口开,四肢冰冷的阴厥症状加用苏合香丸,抢救中出现心动过缓(西医症名,此时的中医脉象当为迟微欲绝),在注射几种强心药物(指西药)未能凑效的情况下,根据西医的观点:是内毒素的攻击,使细胞线粒体失去作用,而中药附子经现代研究表明有重新激活线粒体的作用,而上参附注射液之类抢救成功的案例,(4)亦是对中医传统辨证论治的尊重,因为此时的脉迟微欲绝,不正是亡阳脱阴之证吗?
我们所说的发展,首先是指以尊重中医传统为前提的发展。如上海医科大学姜春华教授治疗温病的“截断扭转”法,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刘炳凡研究员“治病必须治人”的以人为本的治疗学思想,湖北省中医学院朱曾柏教授“五脏生痰”说的脏象理论,上海铁道医学院颜德馨教授“衡法”的治法理论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这次诊治非典型肺炎时静脉滴注清开灵、鱼腥草、生脉、丹参、参附等注射液无一不是在尊重了中医传统的基础上的发展。再如配合西药也可以视作对中医治疗手段的一种发展,但当在用西药的过程中出现疲乏加重、高热不退反升、头晕等现象时,即认为西药抗生素类其性苦寒,有伤败胃气的副作用,而采取果断措施停止全部抗生素,不就是在尊重中医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吗?(5)即使这一次对“非典”的中医治疗,何尝又不是中医温病理论在尊重中医温病诊治传统上的发展呢?“非典”毕竟是一种新的病种吗?那些一闻“非
典”是病毒感染,就参照用西医的传统、研究出来的有所谓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如板兰根、大青叶、贯众之类的治法,相对于传统中医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发展”,还不如说是一种对中医传统的背叛,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背离了中医传统的“发展”。这种背离中医传统的发展方法,充其量只能是为西医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医学增添几种药物而已。欲求发展中医,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将把中医直接带上废医存药的危险道路之中。欲爱之,实害之,相对于发展中医大计来说不仅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而且也必然是一种非常危险而有害的行为。
按我们的这种说法,好象中医传统是不可改变的,其实并不尽然。因为任何一种文化传统在接触外来文化的过程中,经过碰撞、交流、观摩等等过程之后,也必然会受到某些影响,使其内容相应地得到某种改变。每当不同的文化相碰撞时,首先的反应就是惊奇,接着便是观望,进而就会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是互相学习,彼此交流。其交流所得,仍待经过自己文化传统的这个载体的咀嚼、消化、吸收,才会加入传统而成为传统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进而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是历史与现实反复证明并将仍然证明的事实。佛教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的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交流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且也影响了儒家文化传统、道家文化传统的改变而出现了既带有明显佛教文化传统色彩又没有背离传统儒家与传统道家的根本精神的宋明理学与唐宋道学就是最鲜明的例证。中医学术的发展,也不可能比传统儒家传统道家走得更远。因此,我们决不是要抱残守缺,不敢越雷池一步,也不是要固守传统不求发展,而是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寻求发展。从而改变传统、超越传统,形成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世界意义的中医新传统。这次广州中医药大学对“非典”诊治时,当发现这个疾病在发病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达到峰期,伤津耗气的表现往往在峰期就出现。在对死亡病例的分泌物进行取样时,发现有出血,在抢救时通过支气管纤维镜观察到镜下有大量的出血时,根据“春温伏湿”是“非典”的本质,再结合临床传变特点和临床表现,使用益气活血法,根据西医病毒攻击免疫系统造成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下降,使用大量黄芪提高免疫力。放开手脚,打破框框,改进方法后,很多患者都反映体力大大增加,精神也格外好了起来。(6)病在高峰期就用益气活血法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的发展,而在峰期即用黄芪益气则是在以改变传统为前题的原则下的发展。因为《伤寒论》在治疗热病耗气或气虚体质感热病需要益气时,是用人参而不是用黄芪,而《金匮要略》在治疗内伤杂病需要益气时则常常用黄芪,后世都遵循《伤寒》、《金匮》的这一法则,久而久之,外感热病用人参益气,内伤杂
病用黄芪补虚就变成了中医的传统。“非典”是外感热病,益气用黄芪,就是对
中医传统的改变,对中医传统的突破,其意义既不可低估,更不容忽视。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这种在改变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必然是缓慢的,渐进的,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大改特改。任何想在短期内改变中医传统的做法,都只可能是危害中医的发展,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发展中医,必须是以尊重中医传统为基础,并将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增加而逐步改变中医的传统,在改变中医传统的基础上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的。只有这种发展才有质的突破,才是中医在新时代的飞跃,才是我们所由衷祈望早日实现的。
由上可知,所谓传统中医是指中医学术发展及其传承过程中所出现过的理法与方术。她既存在于中医的一切典籍文献之中,又存在于传统中医医生及民间群众之中。所谓中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即是指此而言。她良莠不齐,真伪夹杂,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对之进行整理研究,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谓中医传统是指中医学术在其发展传承的历史进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学术传统。她无形无象不可触摸而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她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血脉,是中医的精神。因此,我们谈继承中医,就是要继承中医的这种学术传统。如何继承则是要选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医经典,在经典著作的诵读中,秉承、领悟并把握中医的传统,或拜名老中医为师,在名老中医言传身教与自己的久久观摩历练中而获得中医传统的直接传承。同时还提出了到民间采风及阅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经典等方法。谈发展则是要沿着中医传统的这条路发展下去。即在尊重中医传统的基础上求得发展,并将随着时代的进程,知识的更新,经验的积累,观念的转换,学术的进步而审慎地、逐渐地在改变中医传统的基础上,求得发展。这种发展,将逐渐形成新的传统。这种新的传统与旧的传统相比,虽然仍贯穿着旧的传统的根本精神,但其应用的广泛性,操作的简便性与确切性,疗效的可靠性等诸多方面都将远远地优于旧有的传统,这是可以预言的。

参考文献
(1)汪少颖,中西医结合防治非典有优势,2003.5.1,中国中医药报。
(2)、(5)邓铁涛,论中医诊治非典,2003.5.1
(3)彭胜权,中医对非典的认识及论治,2003.5.1
(4)、(6)周颖等,无悔的追踪,2003.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0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