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6595|回复: 2

浅议“一旦临证……” 周述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3 0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议“一旦临证……”
                          ——与徐军医生论学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这句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的话,被按摩界同人引用得烂熟,未见人有过疑问。江苏徐军医生于不疑处生疑,认为按摩“各派都存在一个空白”,多次南下北上拜访名家,字字求解,被人看成“奇谈怪论”。罗凛先生又公然在042期的《按摩与导引》上,把这个“奇谈怪论”的信登了出来。如今徐医生经过二十五年钻研,已有心得。我今年五十六岁,也沉迷在按摩学中几十年,略有心得,就想对“奇谈怪论”来一翻推演。但一个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理解未必一致,现在把一得之见写出来,希望得到同道高人及徐医生的指正,以利于按摩学术的繁荣。
一旦临证:这里的“证”,只当“病情”解。
机触于外:
机,本义指弩上的发动机关。引伸出机制、机理、关键、时机、机密、运动变化的生机、细微的迹象等多重含义。这里指幽微难知的病机,兼有上述各义,只能解释,没法翻译。机,古写成几,《易·系辞下》说:“知几其神乎!”知道机就是神妙吧!
触,触诊。按摩的基础就建在这个“触”字上。按摩家对病机的认识,特重视通过触诊搜集信息。触诊贯穿按摩的全过程,手一接触病人就算开始触诊,通过触诊所得信息,立刻就开始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又同时在不断的触诊,以指导治疗用力的弃、取、轻、重、缓、急、久、暂及角度的变化等。还可以通过触得的治疗后的病机变化以推断病情的预后。湖北袁正道(18901981)老先生在《中国按摩讲话》中说:“按摩一面在为病人诊察,即一面在为病人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又有诊察,中间不离开一分一秒的时刻,且时时刻刻在为病人核对病症与脉症,效应随之产生,临症不需要频繁检查,不迟误急病抢救的时间。”
触诊功夫只能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其提高是没有止境的。我从12岁接触按摩,至今已44年,年年都能触出新的感觉,甚有乐趣。举例如水肿,先见下肢按之如泥,起坑久不平复。初学者要通过触诊摸出水肿与正常皮肤的区别是办不到的,经过练习后,刚摸到还按不起坑的大腿,就能知道小腿有水肿。又能辨出按不起坑的气肿,可先告知病人减肥而体重不减。又有痰肿(如粘液性水肿),皮肤厚钝,也不起坑。如此功夫即步步提高。
原文的触诊主要指骨伤病,如说:“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但触诊的原则是具普遍性的,内、外、妇、儿各科病的治疗,都离不开触诊的指导。初学者,触诊以找压痛点为主,可以通过询问病人得知,治疗以压痛有缓解为度。应当知道,病变的机体组织一定和正常的组织不一样,你就有可能把它触诊出来。初诊一个疑难病,可能几个月也找不到“病理反应点”,一旦你把它找到了,你的触诊功夫就长一分,疗效也就好一分。可能你天天找都找不到,一旦找到了,就在你天天按的地方。到用熟以后,病理反应点内是隐痛、剧痛、痠痛、胀痛、灼痛、爽痛、不痛、舒适,不用问病人,也能大概知道。病变缓解与否,都通过触感可知。这样才能指导医者用力恰倒好处,不致给病人造成损伤。另外,有的病理反应点很深,不推筋著骨找不到它;有的病理反应点很细,虽浅在皮肤,功夫不到,就是手把手让你去摸,也摸不出来,而且不发生压痛,一旦摸出那种细微的感觉来,轻轻一用力,病人也痛不可忍。这后半句话,简直言近于妖,还是忍不住把它写出来,任人评说吧!
所谓“病理反应点”,有的是通过经脉、穴位间接反映病机信息,有的直接就是病变部位。手法虽有温清补泻之用,功力不足,此处用之宜慎。要辨病理反应点的部位是在皮、肉、脉、筋、骨?还是在何脏何腑?要辨反应点内是热壅、寒凝、湿阻、痰积?还是气滞、血瘀、水停?不如此,谈何“辨证施治”?没有触诊功夫的按摩,纯粹是瞎猫去碰死老鼠。要想提高疗效,不亦难乎?
于外:自然是指医生从病人体外,触知病人体内的病机。
巧生于内:
巧,巧妙的手法。其标准应当是:“用力少,疗效高,无或极少副作用”。
怎样做到用力少?无论轻或重,第一是要学会用体重按摩。这个力不消耗体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体应用时:1、要学会根据施术的具体情况把手指和手臂当成杠杆来用。一则可以更省力,二则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比如可以把向下的重力变成向上的作用力。2、用改变压强来驾御轻重。如要轻摩时增大受力面积,用掌或四指并拢施术;要重按时减小受力面积,用指尖或肘尖施术。3、善于利用惯性。除了静止的按法外,凡重复运动的揉、摩、推、滚法,都要做到这一点,才能轻松耐劳。发力时身体向前一倾,即是分一部分体重以施术,倾斜之多少,视病情而定。用力至尽头,即借反作用力,顺势往后一倒,如此反复倾倒即形成整个身体的惯性摇动,整个身体要形成一个和谐的运动(简称谐动),切忌僵滞。一指之动乃是一身之动的结果。站位施术,力由踵发;坐位施术,力由尻发。初发力时如涓涓细流,再汇合腿力、腰力、胸力,以身使臂,以臂使指,和身向患处撞去,无须用力施术,病人也会受不了。所以按摩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连续工作几小时下来,大致与打几小时的麻将差不多。如果你觉得累,就一定是技巧没有掌握好。另外,谐动,还当有共振的原理参与其中;我自己体会,一指用摩法时,所有的脚趾都在不自觉地随着转动。肢体之间完全不能僵滞,否则形成内力互耗,既累人不说,病人的感觉也难受。
用力少的第二个要求是练出功力。朱春霆先生提出用力十字诀: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
“柔和”作用的形成,当与“谐动”有关。柔和与用力的轻重缓急无关,但轻重缓急都可以是柔和的。徐医生不赞成“均匀”的提法;但据我想,提“均匀”者,是针对初学者轻一下,重一下,快一下,慢一下的没有章法的施术,并非反对手法有轻重缓急之别,其实质或许也是指谐动。“持久”当然也与谐动有关。
“深透、有力”的作用,据我体会与功力有关。一个没有功力的彪形大汉,用尽全力按在病人身上,病人只觉得力在皮上,透不下去。而有功力者对病人抚摩一下,病人也能体会到力透筋骨。有力的要求并不具普遍性,因为补法用力宜轻,并不要求有力。但有功力者即使是轻用力,病人也感觉是穿筋透骨,而说是重。有气力者,病人未必感觉你有力;能深透者,病人必觉你有力。从病人的感觉来说,深透与有力是一回事。“深透”应当是判断施术者有没有功力的标准。但武术内功的深透是破坏性的,深透必须与柔和相结合才是医疗内功。功力的深透还与触诊功夫的提高息息相关。
柔和与深透应是对习按摩者的两个核心要求。
用力少的第三个要求是:忌用蛮力。蛮力指专用肌肉收缩发力。人体的运动离不开肌肉收缩力,但按摩中只是用来作一点启动力和保持肢体一定姿势的力。如拿捏手法,主要是用肌肉收缩力保持拇指与其余四指的钳形姿势。真正用力是以身体的倾、倒带动手臂的杠杆,以拇指作支点,其余四指作阻力臂的运动。另外,蛮力往往给人以生硬的感觉,又容易造成皮下出血。这些道理说来简单,但却不容易做到,这与个人的资质与悟性有关。比如你说:“走路时出左脚,右手向前;出右脚,左手向前。”说得完全对,若有人照你说的去走路,却定然走不来路。语言表达有局限性,道理写出来,知道比不知道好,深者可得其深,浅者可得其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怎样做到疗效高呢?1、要熟悉生理、病理、解剖、诊断等基础知识,如原文所说:“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2、要熟悉各种手法的功效,熟练掌握手法的操作技术。3、一定要练出过硬的触诊功夫来,触诊功夫既指导诊断,又指导治疗,还防止失误。
怎样做到无或少副作用呢?这就要求有同情心,有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前面提到的有过硬的本领等等。对初学者,“忌用蛮力”一点尤当注意。但有的副作用难以避免,如纠正陈旧性的脊柱小关节错位及攻破顽痰死血凝结之处,难免会有些损伤,术后会后遗好几天疼痛;但过后必随之以病情的好转,不同于病情加重。所以,尽量做到无副作用,不得已则少副作用。
能做到上述三条,虽不能必巧,也离巧不远了。
生于内:内,指医者的内心。在积累了若干的学识,技艺,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原文尤其指出在触诊探察的基础上,由内心生出巧妙的治法,所谓熟能生巧也。但具体到每个人却不必定生出巧来。这个“生”字,要靠即时的感悟——灵感。如千万人见气冲水壶盖,都漠然置之,唯瓦特才能生出蒸汽机的设想。有的人到退休也技艺平平,资质差也。人才难得,所以,如何吸引人才,对按摩学术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灵感的产生,一定要平时玩味沉醉其中,即俗语所说“进入状态”,然后能触机而发;即使天赋高的人,也要平时关心研究,才能触发,对毫不关心的事情,如何生出灵感?
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心,《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用来胜任认识外物工作的东西叫心。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所以心指显意识。灵感从“内”产生,“内”的定位模糊,不知其从哪里来,有潜意识的含义。潜意识产生灵感的创意,又暗中操纵心去支配手,治法就从手上表现出来了。潜意识在人生起很大的作用,人类习焉而不察。如你走路,用不着想如何抬左腿,放右脚,潜意识就会让你走;人的记忆,你不知到记在什么地方,你用时,就会从潜意识中冒出来。而大凡技艺一类功夫,一定要进入状态,才能让潜意识有好的发挥。如体育、音乐、书法、绘画,其绝品都是以平时的磨练功夫为基础,由潜意识触机而发,想出来的东西是匠人作品。如乒乓比赛,球来如电,不容你有想的时间,主要靠潜意识随机应变。如何开发出潜意识中的潜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此说来,“法从手出”完全是个可传而不可授的事,只有医者自己去随机应变。

                                              200456
附:答徐军医生信

徐军兄:您好!
来信收到,很是高兴。学问做到深处,要找个朋友切磋很是不易。看了兄认真回复的信,又复勘兄去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兄确实是一位勤学苦练,有真才实学的按摩师。我与兄的见解,大方向是一致的,只是入门的途径不同,在用力的方式上有差异;但我想实质上的差异不会很大,有部分是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不同造成的,有的是体验的着眼点不同造成的,当然也有部分是需要互相借鉴的。
我说兄有怀疑精神是称赞的话。胡适之先生有句名言:“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好多看了“一旦临证”这段话无疑的人,只是认得几个字,对于句中深意,何曾梦见。做学问一定要有疑,有疑才能深思,深思才能发展学问。
关于“心法”,我没有深谈。据我体会,心法有形而上的玄学内容在里面,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在按摩时一般都是闭目在静定(静定即《素问·刺法论》中所说的“守神”,是一种潜意识思维。)状态中施术,常常不知自己身之所在,要在一个部分操作完以后,才能回到现实状态中来。在现在的学术环境中,我也不敢谈心法,我怕(可能编辑也怕)人家说我妖言惑众,所以只着重谈了形而下的手法。就是如此,我也担心观点太另类,不能发表,才直接与兄寄去文章。
关于“变换手法不能有停劲或断劲”。我既然说是“惯性摇动”,当然是不停不断的意思。又特别提出“谐动”一说,如果有断、停,就形不成谐动了。“借反作用力顺势往后一倒”就如同你在《浅谈八极门……》一文中论拍法时“双掌先后自由下落,而又自然弹起”之一“弹”,这弹就是因反作用力才弹得起来。除了静止的按法外,凡属动态的手法是一定要借这个反作用力的,只是我在表达的时候写得夸张一点,就像让人看“微雕”要用放大镜一样,其实我按摩时你不注意是看不到我有怎么动的,你要把手放在按摩床上,才能感到按摩床以及病人都在和我一起振动。我按摩的手法和你有相同的:是善用指法、拳法。我的指背关节上长着厚厚的老茧。手法以揉法为基调。但是我一般不用肘施术,不用推拿流派的一指禅和滚法。手法的频率低,一般每分钟60次,慢时仅每分钟几次,快频率用得少,不像推拿流派,动辄每分一二百或两三百次。手法极简单,重在心法的运用。另外,我这一派手法并非由武术入医术,技法中没有御敌的成分,不注重桩步之稳札,只因势保持平衡即可。也不用缠丝劲,只是以身之旋转带动指之旋转。所谓“前后的惯性摇动”之“摇”,就既有“前后摆动”,又有“左右晃动”,而合成一个转动;言摇动者指势缓,非如飞轮之转也。言“前后”者,此转动是以倾、倒运用体重发力,“转”带椭圆也。这种动自然是一种谐动,动而不失中正平衡,一指之动与一身之动同体,即兄说之“一动无有不动”。而我派技法最忌“身如木桩”之僵滞,以其不能利用体重施术也,则难以持久耐劳。讲究“圆活”,转动是一种有往有复之动,在“往”中“撞去”,在“复”中“弹回”,撞击力之大小自然因病势而定。在不停的摇转中发力,自然是“婉转回环如蛹动,移位如蛇行”,只是我说是“前后倾倒”,兄说是“左右拗腰”,发力的方式或有差异,基本原理绝无不同。而且我相信兄的“左右拗腰”绝不是如活塞在蒸汽机中一样做直线运动,一定带有旋转,兄试体味之。我何以知之?因“蛇行”、“蛹动”之中实含有“圆”的因素。又兄在《浅谈八极门……》一文中论抓拿法时说:“身体略向前斜,将自身的一部分体重通过双臂传到被术部位”,这里的“前斜”就是我说的“倾”;但你要把手拿起来,就必然要“略向后一倒”才能重新发力,当然这一倒,并不是倒得来后仰;所以我说我们的“分歧”,有的是文字理解的偏差,有的是学术的侧重点不同而实质一样,有的是可以互相借鉴的。兄若把抓拿法的用力方式,推广到一切手法中去,定会省力不少。兄甚聪明,定然前途无量。
关于“力由尻发”,这与你我的发力方式有异相关,所以不好理解。你始终是站着桩步施术,我则步法较随意。另外,我的按摩床较矮,以利于借用体重;较宽,就是一般的单人床。用力小时,我就坐在床边施术;用力大时,才站起来施术。尻和踵是圆心,是保持中正的立脚点,力则表现在圆周上,就像一个转动的轮子,越靠近圆周,速度越快,力越大。
关于“不着痕迹的发力,并不等于不用力?”因为我用的是体重,体重不是你发出来的力,所以无论轻、重都无须“用”力。我叫做用“不用力的力”。用这个力“做工”,才能轻松,“持久”。
关于“透力”,和你说的“轻揉皮,重揉骨,不轻不重揉肌筋”的力是力的两个方面。就像电有电流和电压一样,透力好比电压,电压要高,电才送得远。你说的力好比电流的强弱,但这种力的不同表现侧面,科学上并无论述,我只好把透力叫功力。我又常用光线作比喻,体力好比灯泡的光,纵是一千瓦也只是照在表面上;功力好比X射线,纵然只有十瓦,也是穿体而过。功力的事,只有从体悟上求,说是说不清楚的。就像姜、蒜、辣椒都辣,你对没吃过的人形容它们辣得多么不同,是怎么也说不清楚一样。外人只能从疗效上辨差异,终究难以明白所以然。《按摩与导引》86年第一期,王选章先生在《手法之我见》中说:“(手法)最使人困惑难解的是‘气’,‘手气’如果能说明白,对于手法的解释可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可是至今未见有人论及此事。据我看,“手气”是与功力相关的内容。暂不多谈。
关于“可传而不可授”。语出《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传是传达、传递信息,教给人原理、原则,授是把一个具体的东西交给人。庄子之道是形而上,根本无法授人。我说的虽然是形而下的东西,但病情千变万化,还是得靠自己去诊断,别人代替不了。所谓“随机应变”,先要认识“机”,识“机”要靠心去识,然后才有“手随心转”。所以说“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关于治病“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也许就是其中一两个穴位而已”。话虽不错,但要找出这一两个穴位却不易。如我最近治了三个眩晕病人,第一个病人眩晕半月,经医院检查,只血压130/86mmHg,而平时是105/65mmHg,余无异常,服药无效。我查得第八胸椎棘突向右后侧微凸出,病人对此毫无感觉,也无压痛,复位后,病人马上神清气爽。学理这里不探讨。第二个病人眩晕两月,磁共振报告,三、四颈椎间盘向后侧轻微膨出。触诊发现后侧颈肌大范围肿胀,揉散后病情立刻大减。逆推发病时,正当寒潮来袭,当是感受风寒所致,症状其实与椎间盘无关。第三个病人眩晕、失眠、牙痛、身痛十多年,体瘦纳差,舌淡苔黄腻,系气阴两虚,湿热内阻之证。治以扶正为主,略兼祛邪。身上虽有几处压痛点,却不敢用泻法祛邪,体太虚,不能承受攻法也。每周治两次,两月后诸证大减,病人拟秋凉后再治。中医论眩晕的病因,有风火痰虚瘀之别;而形成风的原因又有多种,很难遇见两个绝对一样的病理改变。按摩的关键是要摸出病机的关键所在。从以上病例可以看出,单靠点穴是治不了几个病的。第一例是正骨。第二例是用手法消散无菌性炎症。第三例是用手法补虚。法无定法,难以尽述。有的病系多种病因纠结而成,就很难用一两个主穴取效了。
你对“痛点即重点”的理解是正确的,这本是给初学者指一条捷径,细说起来,内容尚多。你的有些认识,当日后功力加深以后,可能又会有新的见解。
对《古今推拿要求对比浅析》一文我很有印象,只是未记住作者。这次写《浅议“一旦临证”》,本有对该文补正之意。首先我不赞成“古今要求”之分,“一旦临证”之语是对“法”的论述,而“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是对“力”的要求。力有体力、功力之分,体力又有蛮力、巧力之别,功力还有医疗内功与武术内功之异。今人对力的要求是对古人论述的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旦临证”句中关键字是“触”,兄理解为广义的“接触”,包括望闻问诊,当然也可以;但着重还是应理解为“触诊”。其次是“巧”,就包含了对力的圆熟运用。再说“心”:是指整体的显意识,可分为“认知外界,思考判断,发出指令”三部分。深论之,则此三部分功能都受潜意识操控。触诊属认知外界,但就像色盲只能看出黑白灰三色一样,不能理解五颜六色;对触觉迟钝的人,要想感知幽微的病机,也是很难。思考判断对不喜欢动脑筋的人也是难事,就更不用说笨人了。聪明人也可能作出错误的判断,要想发出一个正确的指令(法),实在是难。法是指令的外在表现,内在表现就是“意”(意向、意见、意志、主意),所以,心与意含义有广狭之别,这样才能理解“心到意到,气到力到”。心要先认知,有了判断,才能发出意,你触诊没有摸出病机来,就意也到不了,气也到不了,力就只能是瞎打乱撞。气与功力相关,此不论。意的指令又往往由潜意识思维操控,就如敌人一拳打来,你随手应招,容不得你有思考的时间,随机应变所以难也。暂聊到此,望来信指正、探讨。
    阖家幸福!
                                                 愚友  周述炎    04.6.9.凌晨
发表于 2022/2/9 1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在表现就是“意”(意向、意见、意志、主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0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