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541|回复: 4

想用中医治疗高度近视,请教大家有这方面的经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5 14: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高度近视,工作的性质又容易眼疲劳,决定用中医的方法来 攻克这个 难题!!

据我的体会 ,眼睛与 “心”,“肾”关系密切,而且与背部的经络相连,而 “肾阳” 与 “心气”可能是问题的关键!!

最近在服用桂附地黄丸,感觉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至少是不易疲劳了!

不知道大家 在这方面有何经验,不妨交流探讨一下,我感觉中医治疗近视甚至是高度近视是完全可能的!!倘若在则上面有所突破,可能会对中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5/15 14: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文章相当精彩重要,大家探讨探讨!

中医药治疗近视眼的探讨  

www.shouxi.net   张清仲 吕宗猷 2005-7-12 19:42:08 《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 年 3 月 第 2 卷 第 3 期  

关键词:近视眼  

  【摘要】近视眼是目前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引发的病症。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近视眼的防治列入了全球防盲计划。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历代医家在防治近视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该研究充分发掘了其中的精华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总结出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以消退阴盛)的治则和治法来治疗近视眼。


  关键词 近视眼 中医药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近视眼古称能近怯远证,即视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的病症。本文根据近视眼的证候特征,总结出近视眼的中医病机,并提出中医药治疗近视眼的治则治法和方药。


  1症状


  早在隋·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目不能远视候"的记载。明·王肯堂所编的《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称本病为“近觑”。清·黄庭镜所著的《目经大成·卷之二下》始称“近视”。目失所养致使玄府受损而神光不能发越,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是本病的证候特征。主症为:神光不足,视近清晰,视远模糊。次症有:视疲劳,眼球较突,眼偏斜,或眼底变性等。


  2病机


  神是生命活动的综合体现,《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眼能得神,则目光炯炯,明视万物。神有其物质基础,它由先天之精生成,并需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生理功能。因此,近视眼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目经大成》曰:“双睛近觑是生来,不是生来却祸胎。"因此,近视眼的病机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2.1阳衰阴盛眼最重要的功能是视功能,中医称之为神光。神光者,火之用事,所以说“视力”是“火”的体现,如《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曰:“夫火在目为神光。……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因此,历代眼科学者多宗“远视不明是无火”之说,如《审视瑶函·内障》指出:“目患能近视而不能远视者,阳不足阴有余,病於少火者也,无火,是以光华不能发生越於远而拘敛近视耳。……夫气之所用谓之火……在目为神光……神气弱必发用衰,发用衰则经络涩滞,故阴盛阳衰,而光华不能及远矣。”


  火为阳,《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阳气不足则阴有余,故能拘敛视近,阳为阴侵,光华不能发越于远,故视近清晰,而视远模糊。《灵枢·决气》曰:“气脱者,目不明。”因五脏六腑精阳之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睛,故阳气脱则目不明(张介宾注)。


  现代医学认为:近视眼是由遗传或后天发育不良使眼轴延长;或者由于睫状肌痉挛,使晶状体曲率改变等因素导致物像成焦于视网膜之前而形成。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脏,乃人体生长发育之源和眼内晶珠(晶状体)发光之根。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则眼之前后直径(轴径)不长不短,饱满丰圆,黄晶珠发光,远近正常,始无近视之疾。若阴阳一有所偏,则眼内组织发育不良,眼之前后直径不长即短,其长者,晶珠较正常而后移(晶状体曲率改变),光华则远射困难,此乃阳虚阴盛,阳受阴遏,故视物能近怯远。阳气虚以心、脾、肾三脏为主。


  2.1.1心主血脉“诸脉者皆属于目”,心气充盛推动血行上养于目。“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灵枢·大惑》)。目赖五脏六腑精气充养,而“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灵枢·邪客》)。心有藏神之功,对于协调脏腑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故目之功能与心有密切关系。若长期近距离学习、工作,过用目力,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运血无力,神失所养,则光华不能发越远处,故视远模糊。如《眼科百问》曰:“目能近而不能及远者,因谋虑不遂,以致真血耗散,心神大虚,故光华不能及远也,故近视也。”


  2.1.2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目能视物之神光,源于先天精气化生,亦赖于后天脾胃运化的精气充养。李东垣《兰室秘藏》曰:“五脏六腑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六腑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肝虽藏血上濡于目,亦必须通过脾胃气化。若平素嗜食生冷,择食或偏食,损伤脾胃阳气,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血无以化,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远射,故成本病。


  中医辨证为脾虚的患者多有心功能减退[2]。有资料表明 :心气虚的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2,3-DPG含量均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提示心气亏虚,血行无力,血液瘀滞,从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3]。由此推断,心脾阳气不足,可影响血行,使目系营养不足,不耐疲劳,易患近视,而用眼太过亦可影响气血运行,加重心气负担,二者可相互影响。中医治疗近视眼多用补益心脾阳气的黄芪、菖蒲、白术、炙远志等药。近视眼的发生与缺锌等物质有关,而这些物质的吸收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有资料表明:脾虚患者血中锌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体内必需物质的缺乏可因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原因所致,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相应之法,如滋补肝肾的中药富含锌等物质,可增加其摄入。


  2.1.3目乃五脏六腑之精《内经》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目经大成·五轮》曰:“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井内黑水曰神膏……膏中有珠,澄澈而软,状类水晶棋子,曰‘黄睛’,总名瞳神,均属乎肾。肾为水火真源,神光幽潜之所,四轮不能视物,惟此明察秋毫,轮曰水。”可见肾与眼睛,特别是眼的神觉功能关系非常密切。故《外台秘要》云:“盖阳不足,阴有余,病于火者,故光华不能越于外,而偎敛近视耳,治之在肾。”有资料表明:多数近视眼患者的血清蛋白、血钙及血色素偏低,用血清法检查,发现有缺锌现象[5]。推测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可能与体内缺乏上述物质有关。肾虚患者的发中锌、钙等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6]。


  2.2经络气血涩滞《内经》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睛。”人体十二经络皆直接或间接通于目,经络周密地分布于眼部,源源不断地输送气血,手足三阳经分布于眼及眼周围,支配着眼的运动。故经络气血流畅,功能正常是目能运动和视物的重要保证。若阳气不足,无力推动气血运行,造成经络气血涩滞,目失所养,阻遏晶珠发光,则能近怯远。动物实验表明 :眼部血液循环障碍,眼睛充血可致眼压增高,眼球发胀,引起眼轴变化而成为近视眼[7]。中医治疗近视眼多用活血通络之品,如红花、丹参、川芎、当归等。动物实验表明:球结膜出现微循环障碍后,使用红花注射液可使微循环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8]。喻氏[9]认为近视眼的病变以“目络瘀滞”为主。故在治疗上首方重用活血祛瘀,佐以清肝养肝之品;次方除活血化瘀外,注重舒筋解痉,祛风定志,佐以升阳敛阴;第三方攻补兼施,活血祛瘀与温补心阳,补肝肾同用,寓通于补,共治疗各种近视眼32例,获得81.2%的有效率。


  2.3肝肾亏虚阴阳互根,久则相互影响,阳损及阴。即在轻度、中度近视眼中,阳虚阴盛为主要病机。如果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则会进一步发展为高度近视。在高度近视眼进程中,本质为眼底变性逐渐加重,眼轴不断延长,由于黄斑特殊解剖结构,在某病变过程中必定受损而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改变,严重损伤视功能。中医认为:高度近视眼及其黄斑病变是以肝肾精血亏损为主要病机。


  肝肾亏虚型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底有退行性病变者,方用补肾磁石丸加味。湖北省秭归县渡水头[10]报道,辨证用滋补肝肾的中药,治疗高度近视63例,近期疗效达87%以上。湖南省桃源县中医院辨证用定志丸、八珍汤、四物汤结合中药注射翳明穴、翳风穴,治疗近视459例,有效率达88%以上[11]。


  综上所述:阳衰阴盛特别是心脾肾阳气不足,阳为阴侵,脏腑功能失常,以致光华不能发越于远处是近视眼发生发展(轻、中度近视)之本。阳气无力温煦推动气血运行,而致经络气血阻滞是近视眼发生之标。肝肾亏虚则是近视眼发展到高度近视眼的主要病机。


  3治则治法


  近视眼由阳衰阴盛,经络气血涩滞所致。治宜扶阳抑阴,温补心脾肾阳气为主,兼以行气活血,养肝明目,则阴阳平衡,气血和畅,晶珠发光远近正常。如秘要云:“此证非谓禀受生成近视之病……盖阳不足阴有余病于火者,……治之在胆肾,胆肾足则神膏厚,神膏厚则经络润泽,经络润泽则神气和畅而阳光盛矣。”


  3.1治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神光由命门发生,通过胆气和心气的升发运用而表现出来。肾为水火之脏,真火所藏。命门属于肾的一部分。肾阳虚(命门火衰),肾精不足,则神光不能发越于外,而拘敛近视。现用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来治疗。


  3.2方用益火增明饮(自拟方)。肉桂(后下)6~8g,黄芪20~30g,石菖蒲6~10g,附子(先煎)6~8g,枸杞子15~20g,仙灵脾8~12g,菟丝子15~20g,红花6~8g,炙远志8~10g,草决明10~15g,夜明砂6~8g。


  3.3方义方中肉桂、附子补火助阳为君药;黄芪补气健脾助桂附升阳化气;仙灵脾温阳益火补肾;草决明、夜明砂明目退翳与桂附相配则阳气旺神光足视物清晰,共为臣药;配以枸杞子、菟丝子补肝益肾,益精血;炙远志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菖蒲散肝舒脾,开心利窍,宁神健胃;红花活血通络,还能缓解睫状肌的收缩紧张状态,对治疗近视眼十分重要,共为佐药。全方共奏温肾阳,补精血,健心脾,滋肝脏,明目益智之功效。


  3.4随证加减心阳不足者,加炙甘草3~6g,当归6~10g,柏子仁6~10g;脾阳不足者,加白术8~12g,红枣8~15g,党参12~16g;食欲不振偏重者加神曲6~10g,山楂4~8g。肝肾亏虚者,去附子、肉桂,加肉苁蓉12g,桑椹子12~16g,黄精14~18g,女贞子8~12g;肝血不足者去附子、肉桂,加当归8~12g,白芍8~12g,熟地黄10~15g。

  3.5注意事项附子要先煎30min,以去除其毒性;病程既久或近视度数较深者,服药时间亦需较长,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未辉,艾立坤.近视眼的发生机制.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3,27(3):174.


  2周宜轩,刘键.心气虚,脾气虚患者血液动力学、流变学研究.安徽医学院学报,1990,(3):46.


  3廖家桢.气血理论在冠心病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天津中医,1985,2:33.


  4王涛.谈谈中药复方的研究工作.新医药学杂志,1975,8:10.


  5姚芳蔚,郑祖同.眼病食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


  6汪坤,郝生温.肾虚病人发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初步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171.


  7丛培根,马国政.近视眼及其防治.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2.


  8天津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河北省科技院基础部药理研究室.红花的研究.山西医药杂志,1980,19(1):2.


  9喻干瀛.中医药治疗近视眼32例.陕西中医,1984,7:21.


  10魏菊仙.中药治疗高度近视眼63例.江西中医药,1988,7:21.


  11潘希雄.中医治疗近视眼近况.湖北中医杂志,1990,4:36.


  (编辑 云兆)


  作者单位: 510000 广东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发表于 2007/5/15 15: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近视

带核龙眼5个左右,枸杞一小把煮水喝,坚持两个月可有效果
发表于 2007/5/16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服用杞菊地黄丸
发表于 2022/2/19 06: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5 1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