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白熊熊

UC讲堂:070519【大、小青龙汤】研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11: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摘自蔡德元著《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民间中医网校对版)
---------------------------------------------------------------------------

【宋本】
40、小青龙汤方(略)

上八味……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桂本】
7.9、小青龙汤方(略)

上八味,……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

【评述】
林亿认为不应加荛花,后人多随之,桂本无之,合众人之见。
利噎皆加附子者,内有寒邪,脾阳虚也。
发表于 2007/5/17 1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七先生《小青龙汤意解》
全帖详见: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1

原帖由 三七生 于 2005/7/15 23:12 发表
小青龙汤意解  

    小青龙汤从麻黄汤变化而来,欲解青龙先当识得麻黄之意。麻黄汤主治无汗发热、脉浮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之表为寒闭证。此证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营卫开阖不利,故以麻黄为君,开手太阴足太阳之闭。手太阴与足太阳皆主一身之表,肺司皮毛之外,又主呼吸,主气机之降,故又以杏仁之苦辛助肺气之降敛。桂枝(木)、炙甘草(土),一助营气外达,木生火(麻黄中空,有离中虚之象)也;一助卫气内收,土生金(杏仁色白,有兑上缺之象)也。君臣佐使之意具足焉。
    小青龙主治心下有水气、少腹满、里作痞之中寒上干于肺的气机降路受阻之伤寒表未解证。表寒未解,故麻黄、桂枝仍用,散卫寒恐营气外泄,故以白芍、炙甘草清郁热敛营阴。下寒上干,故以干姜、半夏降之。细辛、五味,外收内通,与干姜、半夏成错综之势,五味、半夏之降敛,使细辛、干姜之辛散下达也。
    咳喘之因缘于肺气不能内收,不能内收之因为中下寒湿上干,排挤肺气逆行。今得干姜、半夏、细辛、五味收敛逆气,下通中阻,又兼麻桂之辈外散表寒,故而治矣。得表里双解上下齐通,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之因下寒阻滞降路所现诸症可以随证加减而治矣。
发表于 2007/5/17 12: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中医  » 伤寒杂病论 » 医案库 » 小青龙汤 (志一先生整理)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3579
发表于 2007/5/17 13: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医医金针 于 2006/3/23 12:11 发表
大青龙兴周天云雨,小青龙发沟壑潦浆.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2952
发表于 2007/5/18 2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绍奇先生论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见《伤寒论》太阳上篇第39条。

伤寒表不解五字,即寓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或头痛身痛在内。水气之成,缘于水气积蓄在体内,影响所在脏器的功能,射肺则咳、喘;留胃则噎、干呕;蓄于中,则阻遏气化,津不上承而渴;在下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水聚于肠,则下利(水泻),变证多端,不一而足。外寒与水气,同属阴邪,内外合邪而为小青龙汤证。表邪宜温散,故用麻桂,水饮宜温化,故用半夏、干姜、细辛温散之品以行水饮;而又恐辛散太过,又用白芍以监麻桂,五味子收敛肺气,正是组方心思缜密处。徐灵胎因此而说“此方无微不利,真神剂也。”  


四十多年来,我用小青龙汤甚多,只要是外寒内饮之证,往往投杯即效。三十多年前,在四川,有两个双胞胎男孩,其时方二岁多,生下来不久即患喘咳,此次又发作而住院治疗,我查房时,见两个孩子站在床上,不能卧下,张口喘气,状甚可怜。我用小青龙汤二剂,一剂即喘平大半,再剂即双双获愈。


又有董某,咳嗽月余,痰稀如水,夹风泡,背冷如掌大,脉沉弦,已服过中西药半月无效。我用小青龙汤三付。其人因在武斗中误伤人命,判刑三年,出狱后即来致谢,说我开给他的药吃完后就进去了,几年来在里面一直未犯过咳嗽。


小女何沂,体质偏寒,最近因咳嗽不已来电话索方,询知其在空调车、空调房中即咳,此刘渡老所谓“空调病”也,即投小青龙汤,仅一服即止。


小青龙汤亦见于《金匮要略》痰饮篇中。其文云“咳嗽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小青龙汤主之。”并不言“伤寒表不解”,可见单是痰饮,即无外寒,亦可用之,盖麻桂同用,可宣可温,大可用于肺寒气逆之证。


小青龙汤的方后注,仲景有加减法: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即天花粉)。小青龙汤本可用以止渴,不过此渴乃水饮阻遏,津不得上承之假渴;真渴,则真的是津液亏耗,久病咳逆者多有此证,其证必咽干口燥,舌红而干,所以去半夏加天花粉,此为仲景的权变之法,天花粉不滋腻,和天麦冬不一样,不至有留邪之弊。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利是下利,这里是因为饮邪走下,水饮去,则利自止。荛花,为瑞香科植物之花,《神农本草经》、《本经别录》、《千金要方》、《本草纲目》均载,谓其辛苦寒,有毒,入肠胃,功专泻水饮,治留饮咳逆上气及水肿。但不知何故此药久已废用。徐灵胎说“本草芫花、荛花,花叶相近,而荛花不常用,当时已不多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利水之功也。”十枣汤中甘遂、大戟、芫花同用作散剂,泻水力相当峻猛,若单用芫花一味,且用小剂量入汤剂中,不是作散剂,则泻水之力就不强了。北京已故老医生张菊人先生曾治一水肿患者,喘满并作,颇以为苦,张先生即用小青龙汤加芫花五分,泻水数十遍,次日即喘平肿消。能有如此之效,以我的阅历,则非作散剂不可。


若噎,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这里的“噎”,《外名》作“饮食噎者”,水饮挟胃气上逆,吃饭喝水有噎塞不适之感。也有噫气频频者。附子大辛大热,干姜、桂枝、半夏得附子之助则水饮速化,胃气安和矣。


小便不利,少腹满,均是水饮停蓄于下之故,所以加茯苓利水。喘去麻黄,加杏仁,取杏仁降逆下气之功,利、噎、喘、小便不利、少腹满为甚么都要去麻黄?过去不少注家对此方后注表示过怀疑,认为不是仲景之文。《医宗金鉴》说是“远表而就里也”,也就是说,上述五证都是里证,所以去麻黄之散外寒,以免分散主攻方向,但仍然保留桂枝,以桂枝既可解外,又可治内,有平冲、化饮之功。说服力似乎不强。


以我使用小青龙汤的经验,这五个加减法都不大常用。最重要的,有三种见证,一是外寒内饮,又郁热在里,不得发越,而烦躁脉数者,加石膏,见《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二是北方干燥,饮邪挟热最常见,故常加石膏,俾寒饮郁热一药而廓清。三是阳虚之体,证见畏寒喜嗳,背心足底发冷、舌质淡,苔水滑,脉沉弦者,加入附子,其效立见。(半夏不反附子,完全可以同用。)


此外,年老体弱或有心悸怔忡病史,不任发越者,我常用以下三法,一是学叶天士去麻黄、细辛;二是学范文虎法,除半夏用10克外,余者仅用数分;三是学张锡纯服小青龙得效后,即改用其自拟的从龙汤(生龙骨、炮牡蛎各30克、白芍15克、清半夏12克、炒苏子12克、牛蒡子10克)二、三剂以收功。吴鞠通也指出过小青龙汤非常服久服之剂,见效后当改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生姜、苡仁、茅术理脾化饮。张吴两位的用药,各有取义,吾侪当视其不同见证,临病制方,师其意不泥其方可也。
发表于 2007/5/18 22: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绍与伤寒解惑论》节选

例四:   
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以上两条,都是用大青龙汤主治,因为38条有“不汗出而烦躁”一症,所以大多数注家认为第39条也应当有“烦躁”一症,这就是画蛇添足(注家的这种认识也是对的,因为《伤寒论》有前详后略的写作方法。只不过此条则当别论)。大青龙汤是辛凉重剂,能清透肌表之邪,但是肌表有邪,却不一定都兼烦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云:“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证之临床,溢饮一般是不出现烦躁的。再看大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接近于越婢汤,而越婢汤就不是为烦躁而设。尤在泾注下一条是这样说的:“伤寒脉浮缓者,脉紧去而成缓,为寒欲变热之征,经曰,‘脉缓者多热’是也。伤寒邪在表则身痛,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痛而但重。而其脉犹浮,则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这一解释,除了说身重是“邪入里”,脉缓是“寒已变热”,不够理想(可能是词不达意)之外,其可取之点是排除了烦躁这一症状,并且指出了缓脉是从紧脉变来,身重是从身痛变来,这些都和别的注家不同,而且也是很有道理的。现将“身重”、“脉缓”的解释,稍作更正,并把这段文字更通俗、更详细地语释如下:   


太阳伤寒,一般是脉浮紧、身疼痛。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旷持多日,表邪不退,就可能脉由浮紧逐渐变为浮缓,身痛也逐渐变为身重。其所以紧去变缓,是荣卫更加滞涩所致,所以迂缓有力,和太阳表虚证的浮缓不同。脉不紧了,身也就不痛而变成身重了。但是荣卫滞涩的身重,和阳明病热在肌肉的身体沉重不同,也和少阴病阳虚倦懒的身重不同,它是不轻巧、不灵活,周身有拘束感。这种表症表脉的变化,虽然也给诊断上带来困难,但是这一身重的特点是“乍有轻时”。根据这—特点,同时其脉犹浮,仍能说明是属于太阳表证。为什么能乍有轻时呢?因为人身的阳气,一日二十四小时之内,是随着天阳的强弱而变化的。“日中而阳气隆”,人体得天阳之助,外抗力强,正胜邪衰,就能乍有轻时。其余时间,正气处于守势,就身重如故。这和论中所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一个道理。这也就是尤氏所说的“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的实际意义。   
从尤在泾这一解释来看,不但没有把烦躁一症强加在本条之上,而且从他说的“脉紧去变缓”,“身痛变重”中,可以体会出荣卫已极滞涩,表邪已有顽固难拔之势,这就不是麻黄汤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改用大青龙汤。论中说“大青龙汤发之”,“发之”一词,不用在上条,而用在本条,就是表示表邪已很顽固的意思。   
再从方药上加以说明:38条的特点是烦躁,要清热除烦,必须加入石膏。为了防止发越不透,恐石膏有寒中致泻之弊,所以又倍加麻黄。而39条的特点是身重,必需加大力发泄,所以倍用麻黄,又嫌麻黄过于辛热,也必须加入石膏(先生的这个说法也值得考虑,因为,一是麻黄不会“过于辛热”,二是过于辛热就必须加石膏吗?其实,既然阳郁更重,虽不烦躁,亦必有其他热象,石膏自当必用)。这样,就可以把大青龙汤从“不汗出而烦躁”里解放出来,在临床上用得更活。   
前已说过,张仲景划分“伤寒”和“中风”这两个名词的依据,大都是对比之下以阳邪和阴邪来划分的。同是无汗的太阳病,38条有烦躁,为阳邪,叫“太阳中风”,39条无烦躁,对比之下为阴邪,叫“伤寒”,这和其它各经的中风、伤寒,也包括《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篇’》的风、寒在内,其涵义是明显一致的。如果把39条也硬加上烦躁一症,就不但在临床上把大青龙汤塞进狭小的圈子,而且在术语上也搅乱了风和寒的涵义。有的注家,指这两条为一是风中兼寒,一是寒中兼风,就是由于弄不清风和寒的涵义而作出的牵强解释。

[ 本帖最后由 知止 于 2007/5/18 22:12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9 14: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节选

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
         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
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
有得卧,行而喘者;
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
有不得卧,卧而喘者;
皆何藏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
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帝曰:善。
发表于 2007/5/19 15: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经脉别论 节选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发表于 2007/5/19 15: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帝曰:善。
发表于 2007/5/19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绍:通过中“三阴中风”证,谈论中“中风”与“伤寒”的含义

........
三阴中风为例:   

《伤寒论》三阴篇的中风证,只有太阴中风指出是“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有脉象,也有症状。至于少阴中风,是“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是“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都只有脉象,并无症状。因此,注家们或顺文敷衍,只解脉象,干脆不提应当是什么症状(如钱璜):或则抱怀疑态度,认为这可能是另一派古医家的传说,张仲景有意无意记录下来;也可能是王叔和强掺在里面(陆渊雷);也有人根据太阳中风的症状来推测,认为也应当是发热汗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究竟应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认为首先应从“中风”这一名词的涵义入手。  
  
“中风”和“伤寒”,是相对而言的。这在前面名词术语的解释中,已经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在那一节里提出了少阴病和厥阴病是以热化证为中风,寒化证为伤寒。   

以少阴病和厥阴病的热化证为中风,这是把三阳病和太阴病的中风、伤寒各条条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又加以对比、综合、推理而得出来的结论,《伤寒论》原著中并没有这样的明文。因此,对于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来一次检验。检验的方法,仍然是把二经热化证的病理、症状,和其同经的中风所标明的脉象,各自有机地联系起来,看看脉症是否一致,才有说服力。下面先探讨少阴中风。   


少阴中风,是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我们试从欲愈的脉象,推寻其未愈的脉象,就应当是阳脉不微,阴脉不浮。少阴是心肾水火之脏,阳脉不微,就表示心火不降,阴脉不浮,就表示肾水不升.水不升,火不降,就必然水亏火炽,心肾不交,而导致“心中烦,不得卧”,这正好是少阴热化证。少阴热化证的病理、脉象、治则及表现,是怎样的呢?如果把热化证有关的条文都联系在一起,就可以看出一非常清楚的轮廓是:“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舌赤少苔,“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黄连阿胶汤主之”.若“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而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而上竭,为难治。”如果未治,而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亦有“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这就是把与热化证有关的条文组织在一起,这不但可以确凿看出少阴中风就是少阴热化证,而且把少阴中风证的具体症状和脉象、治则、方剂、禁忌和预后,都成了一个完整的描述。这就说明,把有关条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再探讨一下厥阴中风。厥阴是风火之脏,其为病是风火郁闭于里,所以出现“消渴、心中痛热”等一系列风扇火炽、火盛灼津的症状。这属于阳邪,自然也就是中风。其助象和预后怎样呢?在下一条紧接着就说:“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就是说,脉微浮是风火有出表之意,消渴、心中痛热等症即将消失。如果不浮,是风火仍郁于里,即为未愈。三阴病最怕亡阳,所以多死于寒化证。至于热化证,基本无死证,所以“脉不浮”,亦只不过是“未愈”而已。   


这两条紧密相连,一述症,一述脉,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但补充了厥阴提纲那条的脉象是“不浮”,而且启示了三阴热化证无死证,这又一次说明读{伤寒论}要把有关条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      

  
不能把(伤寒论)的条文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却孤伶伶地却钻研某一节段,就容易走入死角,既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也不会筛选旧注。沈明宗在所著《伤寒六经辨症治法》中就已经提到:“且如阴亏者,风邪传里,以挟肾中相火而发,阳邪炽盛,治当养阴抑阳。”这明明指出少阴中风就是少阴热化证。但至今没有被人所重视,其原因就在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