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8486|回复: 24

UC讲堂:070519【大、小青龙汤】研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6 2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周六御心老师有事来不了,知止老师将带领大家研习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方证。

请大家分工合作,提前整理课前资料,方便学员预习。谢谢!
整理资料的方法及格式可参阅下帖: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6605
(2楼)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16 22:15 编辑 ]
发表于 2007/5/8 23: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本

  三八、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大枣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


  三九、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以下为桂本

【7.7】 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石膏如鸡子黄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

【7.8】 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方见上)

==================================

【14.35】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方见前)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石膏如鸡子大(碎)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汗再服。

====================================

另,以下供參:

【3.25】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脉时浮时沉,时数时细,大青龙汤加附子汤主之。
大青龙加附子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劈) 石膏如鸡子大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八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07/5/10 11:52 编辑 ]
发表于 2007/5/9 22: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病大青龙汤证
有太阳中风之脉,兼见太阳伤寒之脉者,大青龙汤所主之证是也。

《伤寒论》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如鸡子大当有今之三两)。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此大青龙汤所主之证,原系胸中先有蕴热,又为风寒锢其外表,致其胸中之蕴热有蓄极外越之势。而其锢闭之风寒,而犹恐芍药苦降酸敛之性,似于发汗不宜,而代以石膏,且多用之以浓其力,其辛散凉润之性,既能助麻、桂达表,又善化胸中蕴蓄之热为汗,随麻、桂透表而出也,为有云腾致雨之象,是以名为大青龙也。至于脉微弱汗出恶风者,原系胸中大气虚损,不能固摄卫气,即使有热亦是虚阳外浮,若误投以大青龙汤,人必至虚者益虚,其人之元阳因气分虚极而欲脱,遂致肝风萌动而筋惕肉也。夫大青龙汤既不可用,遇此证者自当另有治法,拟用生黄、生杭芍各五钱,麻黄钱半,煎汤一次服下,此用麻黄以逐其外感,黄以补其气虚,芍药以清其虚热也。为方中有黄以补助气分,故麻黄仍可少用也。若其人已误服大青龙汤,而大汗亡阳,筋惕肉者,宜去方中麻黄加净萸肉一两。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细思此节之文,知所言之证原系温病,而节首冠以伤寒二字者,因中风、温病在本书之定例,均可名为伤寒也。凡外感之脉多浮,以其多兼中风也。前节言伤寒脉浮紧,是所中者为凛冽之寒风,是中风兼伤寒也。后节言伤寒脉浮缓,知所中者非凛冽之寒风,当为柔和之温风,既中柔和之温风,则即成风温矣。是以病为伤寒必胸中烦躁而后可用石膏,至温病其胸中不烦躁,亦恒可用石膏,且其身不疼但重,伤寒第六节温病提纲中,原明言身重此明征也。况其证乍有轻时,若在伤寒必不复重用石膏,惟温病虽有轻时,亦可重用石膏。又伤寒初得有少阴证,若温病则始终无少阴证(少阴证有寒有热,此言无少阴证,指少阴之寒证而言,少阴寒证断不可用大青龙汤,至少阴热证,原为伏气化热窜入少阴,虽在初得亦可治以大青龙汤,此又不可不知),此尤不为伤寒而为温病之明征也。由此观之,是此节原为治温病者说法,欲其急清燥热以存真阴为先务也。至愚用此方治温病时,恒以薄荷代方中桂枝,尤为稳妥。

凡发汗所用之药,其或凉或热,贵与病适宜。其初得病寒者宜用热药发其汗,初得病热者宜用凉药发其汗。如大青龙汤证,若投以麻黄汤则以热济热,恒不能出汗,即或出汗其病不惟不解,转益增烦躁,惟于麻、桂汤中去芍药,重加石膏多于麻、桂数倍,其凉润轻散之性,与胸中之烦躁化合自能作汗,矧有麻黄之善透表者以助之,故服后复杯之顷,即可周身得汗也。

曾治一人冬日得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医者不识为大青龙汤证,竟投以麻黄汤,服后分毫无汗,胸中烦躁益甚,自觉屋隘莫能容,诊其脉洪滑而浮,治以大青龙汤,为加天花粉八钱,服后五分钟,周身汗出如洗,病若失。

或问︰服桂枝汤者,宜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服麻黄汤者,复取微似汗,知亦不可令汗如水流漓也。今于大青龙汤中加花粉,服汤后竟汗出如洗而病若失者何也?答曰︰善哉问也,此中原有妙理,非此问莫能发之。凡伤寒、温病,皆忌伤其阴分,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禁过发汗者恐伤其阴分也。

至大青龙汤证,其胸中蕴有燥热,得重量之石膏则化合而为汗,其燥热愈深者,化合之汗愈多,非尽量透发于外,其燥热即不能彻底清肃,是以此等汗不出则已,出则如时雨沛然莫可遏抑。盖麻黄、桂枝等汤,皆用药以祛病,得微汗则药力即能胜病,是以无事过汗以伤阴分。至大青龙汤乃合麻、桂为一方,又去芍药之酸收,益以石膏之辛凉,其与胸中所蕴之燥热化合,犹如冶红之铁沃之以水,其热气自然蓬勃四达,此乃调燮其阴阳,听其自汗,此中精微之理,与服桂枝、麻黄两汤不可过汗者,迥不侔也。

或问︰大青龙汤证,当病之初得何以胸中即蕴此大热?答曰︰此伤寒中伏气化热证也(温病中有伏气化热,伤寒中亦有伏气化热)。因从前所受外寒甚轻,不能遽病,惟伏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升降之气化,久而化热,后又因薄受外感之激动,其热陡发,窜入胸中空旷之府,不汗出而烦躁,夫胸中原为太阳之府,为其犹在太阳,是以其热虽甚而仍可汗解也。
『来源』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 本帖最后由 高天上流云 于 2007/5/9 22:45 编辑 ]
发表于 2007/5/9 22: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提要]
  太阳伤寒兼里热的证治及大青龙汤的禁例与变证。
  [原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提要]
  本条承上条再论大青龙汤的脉证变局。
  [阐论]
  第38条“中风”概括风寒之邪而言。“太阳中风”实指太阳伤寒而言。从条文所见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等证候看,即可确定属伤寒表实无疑,当用麻黄汤治疗。然而本证尚有“烦躁”一症,“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即是一症状,又是导致本证的原因。风寒表实,发汗则愈,今不汗出,以致寒邪在表不解,阳气闭郁不伸,进而化热,内热扰心故生烦躁。本证实为风寒之邪外束肌表,热郁于里而烦躁之证。不汗出是造成烦躁的原因,烦躁是不汗出的结果。然而不兼口渴,则知非为阳明里热,故此证属风寒束表,郁热在里,此时用麻黄汤虽有散寒开闭之力,但无清里解热之能,故用大青龙汤峻发其汗,以宣泄阳郁之热,其表可解,而烦躁一症亦除。“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句,又阐述了大青龙汤的禁忌证。“脉微弱”为里阳不足,“汗出恶风”属荣卫俱虚之候。里阳不足,荣卫虚弱者,当禁大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句。又申述对里阳不足或荣卫虚弱者,误投峻汗之大青龙汤,则可因过汗亡阳,阳气不能充达四肢,而致四肢厥逆;过汗亡阳脱液,筋肉失养,则见筋惕肉瞤。因治疗错误而导致病情变逆,故云“此为逆也”。   
  第39条论太阳伤寒,脉由浮紧变为浮缓,证由身痛变为身重,且偶有减轻之时,反映了表邪闭郁,既不得外解,又未传变入里,而现寒欲变热之征兆。寒邪渐趋化热,脉则自然由紧变为不紧,证则亦随之由身疼痛变为不痛。但虽渐化热,却尚未入里,仍在于表。表闭未开,阳气仍然闭塞,全身气机不利故见身重邪气又有入里之势,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身重一症又乍有轻时。表气闭郁,里有郁热,则烦躁与发热之症也自在言外。因少阴阳衰也会出现身重烦躁等证,所以要注意和本条所述大青龙汤证的身重相鉴别,勿犯虚虚之戒。前条谓其常,本条称其变,前后合参,其证才为全面。   
  对39条病证的解释,另有认识以感邪的轻重而释,感寒重者,伤之为重,则脉浮紧而身痛;感寒轻者,伤之为轻,故脉浮缓,身不疼但重。录此释以供参考。   
  大青龙汤是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为发汗之峻剂倍用麻黄、佐桂枝,生姜辛温发汗散寒以启表闭,加石膏辛寒,一可配麻黄解肌以开阳郁,又可清热以除烦躁。甘草、大枣和中以滋汗源。方为表里双解之剂。服药后以汗出邪解取效,犹如龙升雨降,郁热顿除,故仲景喻以大青龙而命方名。大青龙汤中倍用麻黄的意义(由三两增至六两),有三:①此为发汗重剂;②本证乃风寒表实郁闭为重,故倍麻黄配桂枝、生姜,发汗解表;③麻黄配石膏:因加石膏辛寒清热,以除烦躁,石膏其质沉而大寒,恐内热顿除,表寒不解,变为寒中,引邪入里,故倍麻黄以使在里之郁热向外透解,又可防止寒凉伤中之弊。   
  本汤证发汗力猛,体实病实者,用之无妨;体弱病实者,当慎用;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绝对不可使用,用之每致大汗亡阳。临床应用,仅求一汗,中病即止。若汗后再服,亦有可能发生亡阳之险,当须谨慎。   
  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伤寒脉浮缓”皆用大青龙汤治之,看上去较难理解,历代注家认识不同,归纳大致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是文字错简。其二,认为桂枝汤证是风伤卫,麻黄汤证是寒伤营,大青龙汤证是风寒两伤,营卫俱病。此论是以“三纲鼎立”学说而论。其三,认为是脉证合参,互文见义。如柯韵伯提出:“要知仲景立方,因症而设。不专因脉而设,大青龙为风寒在表而兼热中者设,不专为无汗而设,故中风有烦躁者可用,伤寒而烦躁者,亦可用。盖风寒本是一气,故汤剂可以互投,论中有中风伤寒互称者,如青龙是也。中风伤寒并提者,如小柴胡是也,仲景细审脉症而施治,何尝拘拘于中风伤寒之名是别乎。”这种看法较为灵活,而且切合实际。仲景之所以用互文见义的笔法来写,其目的主要强调二个问题:(1)强调病因辨证风与寒不可截然分开,揭示风寒侵袭人体,既要看到它各有特点,又要知道二者不可截然分开,正是常说“风送寒来,寒随风入”之理。(2)强调个体差异和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大青龙汤证,脉象常在变,提示不可单以脉之紧缓而作中风、伤寒之诊断。总须脉证合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加以分析,然后作出诊断治疗,方无差误。
  本汤证的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表里俱实证,偏重于表寒。不汗出而烦躁是本汤证之辨证要点。本汤证与麻黄汤证相较,两证皆为表实无汗,唯有烦躁一症是大青龙汤证所独有。如《南阳活人书》云:“大青龙治病与麻黄汤证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烦躁者用之。”本汤方禁忌:脉微弱、汗出、恶寒者不可服之。
  笔者临床应用
  (1)煎服方法:①先煮麻黄,去上沫;②分三次温服;③取微微汗出为佳。但因此方发汗甚峻,有时不易控制,若汗出过多者,可用温粉扑身,以止其汗。温粉方的成分,原著未载,后世补注有:《肘后备急方》姚大夫辟温病粉身方:“芎藭、白芷、藁本三物等分,下筛内粉中,以涂粉于身,大良。”②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的温粉方:煅牡蛎、生黄芪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共研细末,和均,以稀疏绢包,缓缓扑于肌肤。③《孝慈备览》扑身止汗法:麦皮糯米粉二合,牡蛎、龙骨二两,共为极细末。以疏绢包裹,周身扑之,其汗自止。现代温粉,可用今之爽身粉。   
  (2)应用本方可根据病情灵活加减。如寒重而热较轻者,麻桂用量略重,石膏用量略小;热重而寒轻者,石膏用量宜大些,麻桂用量当酌减。石膏虽属大寒之品,凡高热而烦躁者,必当用,成人剂量一般30克,否则效果不显。若有口干或渴酌加芦根、茅根,清热以生津。
  医案选录   
  医案一:外感高热证
  石××,男,36岁。1965年11月3日初诊。
  病已三日,恶寒高热39.5℃,无汗烦躁,头痛身疼,脉浮数,舌薄白苔。处方麻黄4.5克、竹茹4.5克、杏仁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3克、桂枝4.5克,竹叶30片、鲜芦根2尺。水煎服。一剂后,寒热即退,但增咳嗽,原方去麻桂,加桔梗、桑叶各4.5克,又服一剂,病即痊愈。(刘浩江:大青龙汤治外感高热的体会,《中医杂志》3:23,1966)
  医案二:表寒里热证
  程××,60岁。
  一日忽发寒热无汗,精神疲倦,神志较模糊。家人屡问所苦,才勉强答以自觉心烦,全身疼痛,难以转侧,有人认为是少阴证,须急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请我诊治。
  我按他的脉象是浮而微数,摸他的两足胫又很热,遂断为大青龙汤证。因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数,大青龙汤证的证候群已具。虽然精神疲倦呈嗜睡状态和大青龙汤证的烦躁有异,但这是老年患病,精神不支的缘故,所以患者外表虽无烦躁现象,但却自觉心烦。本病容易被认为少阴病的原因,除上述精神疲倦而呈嗜睡,可被误认为少阴证之“但欲寐”外,尚有身体疼痛难以转侧的症状,但脉象浮而不微细,足胫温而不冷和少阴病有很大区别。
  本证因风寒外束,所以身疼不能转侧;阳热内郁,所以发热而烦,当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但考虑患者年老体虚,发汗太过,可能导致虚脱,因嘱其将药分作三次温服,每二小时服一次,如得汗出,即停服。果服二次,全身微汗出,所有症状完全消失。
  附方:生石膏30克,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水煎服。(沈炎南:伤寒论医案选评,《广东中医》2:38,1963)
发表于 2007/5/10 11: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大青龙汤运用经验 (7224162 先生原发)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96

医案库 » 大青龙汤 (志一先生整理)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33578
发表于 2007/5/10 12: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出自蔡德元先生着《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供学友参考。

【宋本】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桂本】
7.7、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①……

(注① 38 条下,大青龙汤方内容与桂本小异,原书未加列举评述。宋本用大枣十枚,桂本用十二枚。)

【评述】
病名者,人为某证候群依病因、病位、病机或证状所定者。今之所现,乃伤寒之脉证而兼烦躁,反曰中风,自使人生疑。故《伤寒辑义》曰:“虽曰太阳中风,并无中风之候,盖中风二字,诸家纷纭,无有约据显证,故姑置之阙疑之例可也。”桂本作“太阳伤寒”,与脉证甚合,宜从之。

===================================

【宋本】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桂本】
7.8、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评述】
《伤寒论类方》认为此条必有误,浅见参上条。
按上二条,二书证治皆同,唯证名互换之异,对比之下,桂本合理多矣。

[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07/5/10 12:42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0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
前面高天上流云所贴两文中,也涉及到对条文中疑义的诸家见解。请学友参照。或许大家也可以再找些前贤不同角度的高见,贴出来供大家参照研读。

宋本/桂本文异,经常让末学感到困扰不已,目前的原则是以“多闻阙疑”的态度来看待这些疑义…
发表于 2007/5/16 21: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两个病例供大家思考

一、一女,19岁,每天上午9点开始发热,到12点最重,可至39度以上,发热里面红。下午热渐消。无其它主诉,亦无异常所见。已一个多月。

问题:要如何问诊?如何辨证?应用何法何方?

二、一男,每年10月1左右就开始干咳,连续四年。打消炎药更重。舌苔偏厚腻,不甚。

问题:如何辨证,当处何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5/16 23: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青龙汤

宋本第四十条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040)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第四十一条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041)

==========

桂林古本
  【5.22】 湿气在内,与脾相搏,发为中满,胃寒相将,变为泄泻。中满宜白术茯苓厚朴汤;泄泻宜理中汤;若上干肺,发为肺寒,宜小青龙汤;下移肾,发为淋漓,宜五苓散;流于肌肉,发为黄肿,宜麻黄茯苓汤;若流于经络,与热气相乘,则发痈脓;脾胃素寒,与湿久留,发为水饮,与燥相搏,发为痰饮,治属饮家。

  【7.9】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7.10】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8.30】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小青龙汤主之。

  【14.20】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14.35】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方见前)
 楼主| 发表于 2007/5/16 23: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小青龙汤的各医家论述

***成无己***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注解伤寒论》)

    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伤寒明理论》)


    ***方有执***

    夫风寒之表不解,桂枝、麻黄、甘草所以解之。水寒之相搏,干姜、半夏、细辛所以散之。然水寒欲散而肺欲收,芍药、五味子者,酸以收肺气之逆也。然则是汤也,乃直易于散水寒也。其尤龙之不难于翻江倒海之谓欤。(《伤寒论条辨》)


    ***许宏***

    议曰:伤寒表不解,则发热:心下有水气,则干呕而干咳,此乃水气与寒邪相搏而成。此症也,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皆有水气内攻也,故与此方主之。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芍药行荣而散表邪,以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为使,而行水气止呕咳,以五味子之酸而敛肺之逆气,以甘草之甘而和诸药为佐。经曰: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者,此也。谓之曰小青龙者,以其能发越风寒,分利水气,越超乎天地之间也。(《金镜内台方议》)


    ***喻昌***

    风寒不解,心下有水气,水即饮也,水寒相搏,必伤其肺,或为多证者,人身所积之饮,或上、或下、或中、或热、或冷,各不相同,两肺同为总司,但有一二证见,即水逆之应也。于散风寒涤水饮药中,加五味子之酸以收肺气之逆,干姜之辛,以泻肺气之满,名曰小青龙汤,盖取其翻波逐浪以归江海,不欲其与云升天而为淫雨之意也。后人谓小青龙汤为发汗之轻剂,毋乃昧其旨乎?(《尚论篇》)


    ***柯琴***

    此于桂枝汤去大枣之泥,加麻黄以开玄府,细辛逐水气,半夏除呕,五味、干姜以除咳也。以干姜易生姜者,生姜之味气不如干姜之猛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2 1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