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42~64卷)景岳全书-卷四十二谟集痘疹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22: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痘家药忌六十七

人参, 黄耆, 皆补气助阳之剂, 凡痘色白陷者宜用之, 若红紫壮实者, 用之则愈热而毒愈炽, 红紫者转为枯黑, 反甚矣。
白朮能燥湿, 专补气分, 亦能闭气, 多用则润, 气不行, 痘难成浆, 助阳生火, 亦难收敛。
茯苓, 猪苓, 泽泻渗泄燥湿, 能令水气下行, 多服则津液耗散, 凡阴虚于下而精血不足者当避之。
川芎性升气散, 凡气虚者不宜多用, 火浮于上而头痛浮肿者忌之。
生地性寒, 肠胃虚寒者慎之。
升麻提气上冲, 凡下虚上实, 气壅烦躁者忌之。
柴胡清散而润利, 汗多者不宜用, 脾泄者不宜多用。
紫草性寒利窍, 多服成泄泻, 脾气虚者忌之。
鼠粘子通肌滑窍, 多服恐内损中气, 外致表虚。
蝉退能开肌窍, 多服恐泄元气以致表虚。
麻黄开窍, 大泄肌表, 妄用恐表虚气脱。
干葛, 性凉解肌, 多用恐致表虚。
枳壳, 下气宽肠, 多用则损中气。
山楂, 散血解结, 多则伤血陷气。
砂仁, 散气动气, 气虚者不宜用。
乌梅, 酸敛, 宜散宜行者不宜用。
川山甲, 锐性有余, 补性不足, 若任用攻毒而不以王道为之帅, 则无异追穷寇而出孤注, 能善其终者鲜矣。
人牙, 性烈, 发表太过, 若妄用之, 则内动中气, 外增溃烂。
诃子, 龙骨, 枯矾皆能阻塞肌窍, 欲通利者避之。
大黄, 耗削力雄, 血气中虚者不可轻用。
黄连, 大苦大寒, 原非厚肠之物, 泄泻无火者大忌之。
山栀, 黄芩, 黄檗, 石膏, 龙胆草, 滑石, 连翘, 前胡, 天花粉之类, 皆大寒之物, 非有实火热毒者, 不得妄行滥用。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之类, 性皆温热, 凡烦热, 紫黑, 便结, 毒盛者, 皆不可轻用。
瓜蒌仁开结陷气滑肠, 凡虚痰虚火及中气不足, 而为喘促胀满, 大便不实者, 皆大忌之。
桑虫, 亦名桑蚕, 不知创自何人, 用以发痘, 今俗医以为奇品, 竞相传用。 余尝遍考本草, 痘疹诸书, 皆所不载, 及审其性质, 不过为阴寒湿毒之虫耳。 惟其有毒, 所以亦能发痘, 惟其寒湿, 所以最能败脾。 且发痘者, 不从血气而从毒药, 痘虽起而中则败矣, 此与揠苗者何异? 矧以湿毒侵脾, 弱稚何堪? 故每见多服桑虫者, 毒发则唇肤俱裂, 脾败则泄泻不止, 前之既覆, 后可鉴矣。 其奈蒙蒙者, 率犹长夜之不醒何? 盖其但见痘之死, 总未知败在虫毒也。 余欲呼之, 用斯代柝, 而并咎夫作俑者之可恨。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22: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痘疮下论列方六十八

保元汤痘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五福饮新补六。 养中煎新热四。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调元汤痘二调中汤小三。 五味异功散补四。 七福饮新补七。
  

温胃饮新热五。 三阴煎新补十一。 胃关煎新热九。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理中汤热一。
  

六气煎新因二一。 人参白朮散小七。 四君子汤补一。 四物汤补八。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贞元饮新补十九。 黄耆建中汤补二七。
  

大补元煎新补一。 胃爱散痘十九。 朱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大和中饮新和七。
  

参姜饮新热八。 <秘旨>安神丸小七一。 大分清饮新寒五。 养心汤小五九。
  

九味异功煎新因二二。 五阴煎新补十三。 佐关煎新热十。
  

七味白朮散小七理阴煎新热三。 六物煎新因二十。 参苓白朮散补五四。
  

六君子汤补五。 六味丸补百二十。 人参建中汤补二六。 小建中汤补二二。
  

生脉散补五六。 人参麦门冬散痘二三。 酸枣仁汤补八四。 团参散小十。
  

七味安神丸小七二。 小和中饮新和八。 益黄散和十九。 加减参苏饮痘三四。
  

小分中饮新和十。 升麻葛根汤痘二六。 小柴胡汤散十九。 茯神汤小六十。
  

柴胡麦门冬散痘二四。 大连翘饮寒七八。 抑扶煎新热十一。 解毒防风汤痘五六。
  

大芜荑汤痘五六。 柴葛煎新因十八。 仙方活命饮外一。 疏邪饮新因十六。
  

柴归饮新因十五。 荆防败毒散痘三一。 羌活散痘三八。 二陈汤和一。
  

十三味羌活散痘三九。 白虎汤寒二。 惺惺散小二三。 人参石膏汤寒三。
  

化毒汤痘五七。 宁神汤小五七。 柴葛桂枝汤痘三六。 柴胡饮子痘四二。
  

止汗散小十一。 葛根麦门冬散痘一四一。 紫草饮子痘六七。 苏葛汤痘二七。
  

前胡枳壳散痘九四。 肉豆寇丸小五六。 五积散散三九。 连翘归尾煎新因三二。
  

败毒散散三六。 双解散痘四一。 十味羌活散痘三八。 羌活汤痘四十。 橘皮汤痘九二。
  

人参白虎汤寒三。 化斑汤寒三。 十宣散痘十四。 黄连解毒汤寒一。 和胃饮新和五。
  

葛根解毒汤痘五三。 消毒散痘四七。 清膈煎新寒九。 四味消毒饮痘四八。
  

退火丹痘八四。 生犀散小二八。 玄参地黄汤痘八六。 天水散寒百十二。

泻黄散寒五七。 导赤通气散痘八八。 神香散新和二十。 射干鼠粘子汤痘七七。
  

四苓散和一八七。 保和丸小三五。 九味芦荟丸小百十五。 甘桔汤因一七五。
  

百祥丸痘九六。 四顺清凉饮攻二五。 排毒散痘九八。 六安煎新和二。
  

托卅消毒散痘六。 抽薪饮新寒三。 黄芩汤寒百五。 六味消毒散痘四九。
  

益元散寒百十二。 二妙散寒一三四。 当归六黄汤寒六五。 导赤散寒一二二。
  

二仙散痘二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五德丸新热十八。 <御药>大半夏汤和十一。
  

八正散寒百十五。 抱龙丸小八五。 甘桔清金散痘八九。 承气汤攻一。
  

万氏夺命丹痘八二。 赤金豆新攻二。 琥珀散小八一。 <良方>龙胆泻肝汤寒六二。
  

香连丸寒百十三。 泻青丸寒一五一。 七味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洗胆散痘百七。
  

通神散痘百十二。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密蒙花散因三十。 秦皮散痘百十一。
  

六味竹叶石膏汤寒六。 胭脂涂法痘一二五。 荞麦散痘一二四。
  

<良方>犀角地黄汤寒八十。 黄檗膏痘百十三。 红绵散痘七二。
  

十一味木香散痘二一。 救苦减瘢散痘一二八。 万氏牛黄清心丸小九四。
  

桂枝大黄汤痘四三。 三黄丸攻六八。 梅花饮小八三。 加味龙胆泻肝汤寒六四。
  

当归丸痘九五。 通关散痘八五。 洗肝明目散痘百六。 蒺藜散痘百九。 蝉菊散痘百十。
  

仲景竹叶石膏汤寒五。 茵陈熏法痘百十九。 雄黄散痘一三三。
  

<局方>犀角地黄汤寒七九。 败草散痘一二六。 百花膏痘一二三。
  

<拔萃>犀角地黄汤寒八一。 绵茧散痘一三四。 金露散新因四四。
  

十二味异功散痘二二。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五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6 22:0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

外科钤上

经义一

痈疽篇黄帝曰: 血气已调, 形气乃持。 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 未知痈疽之所从生, 成败之时, 死生之期有远近, 何以度之, 可得闻乎? 岐伯曰: 经脉流行不止, 与天同度, 与地合纪。 故天宿失度, 日月薄蚀, 地经失纪, 水道流溢, 草萱不成, 五谷不殖, 径路不通, 民不往来, 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 血气犹然, 请言其故。 夫血脉营卫, 周流不休, 上应星宿, 下应经数。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 血泣则不通, 不通则卫气归之, 不得复反, 故痈肿。 寒气化为热, 热胜则腐肉, 肉腐则为脓, 脓不泻则烂筋, 筋烂则伤骨, 骨伤则髓消, 不当骨空, 不得泄泻, 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 经脉败漏, 熏于五脏, 脏伤故死矣。 黄帝曰: 愿尽闻痈疽之形, 与忌曰名。 岐伯曰: 痈发于嗌中, 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 化为脓, 脓不写, 塞咽, 半日死; 其化为脓者, 写则合豕膏, 冷食, 三日已。 发于颈, 名曰天疽, 其痈大以赤黑, 不急治, 则热气下入渊腋, 前伤任脉, 内熏肝肺, 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阳气大发, 消脑留项, 名曰脑烁, 其色不乐, 项痛而如刺以针, 烦心者死不可治。 发于肩及臑, 名曰疵痈, 其状赤黑, 急治之, 此令人汗出至足, 不害五脏, 痈发四五日, 逞卅之。 发于腋下赤坚者, 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 欲细而长, 疏砭之, 涂以豕膏, 六日已, 勿裹之。 其痈坚而不溃者, 为马刀挟缨, 急治之。 发于胸, 名曰并疽, 其状如大豆, 三四日起, 不早治, 下入腹, 不治, 七日死矣。

发于膺, 名曰甘疽, 色青, 其状如谷实栝蒌, 常苦寒热, 急治之, 去其寒热, 十岁死, 死后出脓。 发于卅, 名曰败疵, 败疵者, 女子之病也, 灸之, 其病大痈脓, 治之, 其中乃有生肉, 大如赤小豆, 剉菱翘, 草根各一升, 以水一斗六升, 煮之竭, 为取三升, 则强饮, 厚衣坐于釜上, 令汗出至足, 已。 发于股胫, 名曰股胫疽, 其状不甚变, 而痈脓搏骨, 不急治, 三十日死矣。 发于尻, 名曰锐疽, 其状赤坚大, 急治之, 不治, 三十日死矣。 发于股阴, 名曰赤施, 不急治, 六十日死。 在两股之内, 不治, 十日而当死。 发于膝, 名曰疵痈, 其状大痈, 色不变, 寒热, 如坚石, 勿石, 石之者死, 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 不可治也。 发于阳者百日死, 发于阴者三十日死。 发于胫, 名曰兔啮, 其状赤至骨, 急治之, 不治害人也。 发于内踝, 名曰走缓, 其状痈也色不变, 数石其输而止其寒热, 不死。 发于足上下, 名曰四淫, 其状大痈, 急治之, 百日死。 发于足傍, 名曰厉痈, 其状不大, 初如小指发, 急治之, 去其黑者, 不消辄益, 不治, 百日死。 发于足指, 名脱痈, 其状赤黑, 死不治; 不赤黑, 不死。 不卅, 急斩之, 不则死矣。 黄帝曰: 夫子言痈疽, 何以别之? 岐伯曰: 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 则血泣而不行, 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 大热不止, 热胜则肉腐, 腐则为脓。 然不能陷, 骨髓不为焦枯, 五脏不为伤, 故曰痈。 黄帝曰: 何谓疽? 岐伯曰: 热气淳盛, 下陷肌肤, 筋髓枯, 内连五脏, 血气竭, 当其痈下, 筋骨良肉皆无余, 故命曰疽。 疽者, 上之皮夭以坚, 上如牛领之皮。 痈者, 其皮上薄以泽。 此其候也。

玉版篇黄帝曰: 病之生时, 有喜怒不测, 饮食不节, 阴气不足, 阳气有余, 营气不行, 乃发为痈疽。 阴阳不通, 两热相搏, 乃化为脓。 小针能取之乎? 岐伯曰: 以小治小者其功小, 以大治大者多害, 故其已成脓血者, 其唯砭石铍针之所取也。 黄帝曰: 多害者其不可全乎? 岐伯曰: 其在逆顺焉。 以为伤者, 其白眼青黑, 眼小, 是一逆也; ; 内药而呕者, 是二逆也; 腹痛渴甚, 是三逆也; 肩项中不便, 是四逆也; 音嘶色脱, 是五逆也。 除此五者为顺矣。

寒热病篇曰: 五脏身有五部: 伏兔一; 腓二, 腓者卅也; 背三; 五脏之腧四; 项五。 此五部有痈疽者死。 凡刺之害, 中而不去则精泄, 不中而去则致气。 精泄则病甚而恇, 致气则生为痈疽也。
生气通天论曰: 高梁之变, 足生大疔, 受如持虚。 汗出见湿, 乃生痤疿。 劳汗当风, 寒薄为卅, 郁乃痤。 营气不从, 逆于肉理, 乃生痈肿。 陷脉为卅, 留连肉腠。 因而饱食, 筋脉横解, 肠澼为痔。
阴阳别论曰: 三阳为病, 发寒热, 下为痈肿。
脉度篇曰: 六府不和, 则留结为痈。

异法方宜论曰: 东方之域, 其民食鱼而嗜咸, 其病皆为痈疡, 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 亦从东方来。
气穴论曰: 肉之大会为谷, 肉之小会为溪。 肉分之间, 溪谷之会, 以行荣卫, 以会大气。 邪溢气壅, 脉热肉败, 荣卫不行, 必将为脓。 肉消骨髓, 外破大腘, 留于节凑, 必将为败。 积寒留舍, 荣卫不居, 卷肉缩筋, 肋肘不得伸, 内为骨痹, 外为不仁, 命曰不足, 大寒留于溪谷也。

刺节真邪论曰: 虚邪之中人也, 洒淅动形, 起毫毛而发腠理。 其入深, 内搏于骨, 则为骨痹; 搏于筋, 则为筋挛; 搏于脉中, 则为血闭, 不通, 则为痈。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 寒与热相搏, 久留而内着, 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 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 内伤骨, 内伤骨为骨蚀。 有所疾前筋, 筋屈而不得伸, 邪气居其间而不反, 发为筋溜。 有所结, 气归之, 卫气留之不得反, 津液久留, 合而为肠溜。 久者数岁乃成, 以手按之柔。 已有所结, 气归之, 津液留之, 邪气中之, 凝结日以易甚, 连以聚居, 为昔瘤。 以手按之坚, 有所结, 深中骨, 气因于骨, 骨与气并, 日以益大, 则为骨疽。 有所结, 中于肉, 宗气归之, 邪留而不去, 有热则化为脓, 无热则为肉疽。 凡此数气者, 其发无常处, 而有常名也。

病能论黄帝问曰: 人病胃脘痈者, 诊当何如? 岐伯对曰: 诊此者, 当候胃脉, 其脉当沉细, 沉细者气逆, 逆者人迎甚盛, 甚盛则热, 人迎者, 胃脉也, 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 故胃脘为痈也。 帝曰: 有病颈痈者, 或石治之, 或针灸治之而皆愈, 其真安在? 岐伯曰: 此同名异等者也。 夫痈气之息者, 宜以针开除去之, 夫气盛血聚者, 宜石而写之, 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脉要精微论帝曰: 诸痈肿筋挛骨痛, 此病安生? 岐伯曰: 此寒气之肿, 八风之变也。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此四时之病, 以其胜治之愈也。

厥论曰: 少阳厥逆, 机关不利, 机关不利者, 腰不可以行, 项不可以顾, 发肠痈不可治, 惊者死。
寒热篇帝曰: 寒热瘰卅在于颈腋者, 皆何气使然? 岐伯曰: 此皆鼠卅寒热之毒气也, 留于脉而不去者也。 鼠卅之本皆在于脏, 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 其浮于脉中, 而未内着于肌肉, 而外为脓血者, 易去也。 黄帝曰: 去之奈何? 岐伯曰: 请从其本引其末, 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 宜按其道以予之, 徐往徐来以去之, 其小如麦者, 一刺知, 三刺而已。 黄帝曰: 决其死生奈何? 岐伯曰: 反其目视之, 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 见一脉一岁死; 见一脉半, 一岁半死; 见二脉, 二岁死; 见二脉半, 二岁半死; 见三脉, 三岁死。 见赤脉不下贯瞳子, 可治也。

通评虚实论曰: 所谓少针石者, 非痈疽之谓也, 痈疽不得顷时回。
气交变大论曰: 岁火太过, 民病身热骨痛而为浸淫。 岁金太过, 民病两卅下少腹痛, 目赤痛, 眦疡, 耳无所闻。 岁木不及, 复则炎暑流火, 湿性燥, 病寒热, 疮疡, 疿疹痈痤。 岁金不及, 复则寒雨暴至, 民病口疮。 岁水不及, 民病寒疡流水。

五常政大论曰: 委和之纪, 其病支废, 痈肿疮疡。 卑监之纪, 其动疡痛分溃痈肿。 赫羲之纪, 其病笑, 疟, 疮疡。 坚成之纪, 其动暴折, 疡, 疰。 少阳司天, 火气下临, 鼻窒疮疡。 太阳司天, 寒气下临, 甚则胕肿, 身后痈。 少阴司天, 热气下临, 甚则疮疡。 地有高下, 气有温凉。 高者气寒, 下者气热。 故适寒凉者胀之, 温热者疮。 下之则胀已, 汗之则疮已。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7 10:4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候二

浮数之脉, 应发热, 其不发热而反恶寒者, 若有痛处, 疮疽之谓也。 洪大之脉, 其主血实, 积热疮肿。 凡洪大者, 疮疽之病进也。 脓未成者宜下之。 脓溃之后, 脉见洪大则难治。 若兼自利, 尤为凶候。 数脉主热, 浮而数者为表热, 沉而数者为卅热。 诸紧数之脉, 应发热而反恶寒者, 痈疽也。 仲景曰: 数脉不时见则生恶疮也。

又曰: 肺脉数者, 生疮也。 凡诸疮, 脉至洪数, 其内必有脓也。 实脉主邪盛, 邪气盛则实也。 疮疽得此, 可下之, 若久病虚人, 则最忌之, 以正不胜邪也。 滑脉多阳, 或为热, 或为虚。 疮疽得此, 脓未成者可内消, 脓已溃者宜托卅, 所谓始为热, 终为虚也。 散脉为血虚, 有表无卅也。 凡疮毒脓溃之后, 脉见洪滑粗散而烦痛不除者难治, 以其正气虚, 邪气实也。 又曰: 肢体沉重, 肺脉大则毙, 谓其浮散无根也。 长脉主阳气充实, 伤寒得之, 将欲汗解也。 长而缓者, 胃脉也, 百病得之皆愈。 故曰长则气治也。 芤脉主阴虚血虚, 脓溃后得之为宜, 以脉病相应也。 弦脉主肝邪。

<疮疽论>曰: 弦洪相搏, 内寒外热, 欲发疮疽也。 紧脉主切痛积癖。 凡疮疽得此, 则气血留滞, 邪结不散, 多为痛也。 短脉主虚, 经曰: 短则气病, 以其乏胃气也。 疮疡脉短, 真气虚也。 真气虚也。 诸病见之, 皆为难治, 尤不可攻也。 涩脉主血虚气涩。 疮疡溃后得之无妨。 沉脉为阴。 疮疡得之, 邪气深也。 迟脉主阳气不足。 疮疡得之, 溃后自愈。 缓脉无邪, 长而缓者, 百病皆宜。 疮疡得此则易愈, 以其有胃气也。 弱脉主气血俱虚, 形精不足。 大抵疮家之脉, 凡沉迟濡弱者, 皆宜托卅。 微脉主虚, 真气复则生, 邪气胜则死。 疮疡溃后, 微而和者, 将愈也。 细脉主阳衰。 疮肿脉细而沉者, 卅虚而欲变证也。 虚脉空而无力, 脉虚则血虚, 血虚生寒, 阳气不足也。 疮疡得之, 止宜托卅, 养血补气也。 软脉少神, 元气弱也。 凡疮疡之脉, 但见虚迟软弱者, 悉宜补虚排脓托卅。 牢脉坚强, 阴之亏也。 凡瘰卅结肿之类, 诊得牢脉者, 皆不可内消也。 结促之脉, 凡阴衰则促, 阳衰则结。 大抵结促之脉, 由气血俱虚而断续者居多, 疮疡得之, 多宜托卅。 然有素禀结促者, 又当以有力无力辨其虚实, 实者可下, 虚者不可不补。

右痈疽脉二十二种, 大都微弱虚细迟缓短涩者, 必气血皆虚, 形精不足, 俱当用补用托, 不可妄攻, 无待言也。 即如浮滑弦洪结促等脉, 此中最有疑似, 亦不得以全实论治, 必须详审形证, 或攻或补, 庶无误也。
齐氏曰: 疮疡之证, 若不诊候, 何以知阴阳勇怯, 血气聚散? 又曰: 脉洪大而数者实也, 细微而数者虚也。
河间曰: 脉沉实者, 其邪在脏。 浮大者, 其邪在表。
立斋曰: 痈疽未溃而脉先弱者, 何以收敛?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三

凡疮疡之患, 所因虽多, 其要惟内外二字; 证候虽多, 其要惟阴阳二字, 知此四者, 则尽之矣。 然内有由脏者, 有由腑者, 外有在皮肤者, 有在筋骨者, 此又其浅深之辨也。 至其为病, 则无非血气壅滞, 营卫稽留之所致。 盖凡以郁怒忧思, 或淫欲丹毒之逆者, 其逆在肝脾肺肾, 此出于脏而为内病之最甚者也。 凡以饮食厚味, 醇酒炙卅之壅者, 其壅在胃, 此出于腑而为内病之稍次者也。 又如以六气之外袭, 寒暑之不调, 侵人经络, 伤人营卫, 则凡寒滞之毒其来徐, 来徐者, 其入深, 多犯于筋骨之间, 此表病之深者也。

风热之毒其来暴, 来暴者, 其入浅, 多犯于皮肉之间, 此表病之浅者也。 何也? 盖在脏在骨者多阴毒, 阴毒其甚也; 在腑在肤者多阳毒, 阳毒其浅也, 所以凡察疮疡者, 当识疽之辨, 痈者, 热壅于外, 阳毒之气也, 其肿高, 其色赤, 其痛甚, 其皮薄而泽, 其脓易化, 其口易敛, 其来速者其愈亦速, 此与脏腑无涉, 故易治而易愈也。 疽者结陷于内, 阴毒之气也, 其肿不高, 其痛不甚, 其色沉黑, 或如牛领之皮, 其来不骤, 其愈最难, 或全不知痛痒, 甚有疮毒未形而精神先困, 七恶迭见者, 此其毒将发而内先败, 大危之候也。 知此阴阳内外, 则痈疡之概可类见矣。 然此以外见者言之, 但痈疡之发, 原无定所, 或在经络, 或在脏腑, 无不有阴阳之辨。 若元气强则正胜邪, 正胜邪则毒在腑, 在腑者便是阳毒, 故易发易收而易治; 元气弱则邪胜正, 邪胜正则毒在脏, 在脏者便是阴毒, 故难起难收而难治。

此之难易, 全在虚实, 实者易而虚者难也, 速者易而迟者难也。 所以凡察痈疽者, 当先察元气以辨吉凶, 故无论肿疡溃疡, 但觉元气不足, 必当先虑其何以收局, 而不得不预为之地, 万勿见病治病, 且顾目前, 则鲜不致害也。 其有元气本亏而邪盛不能容补者, 是必败逆之证。 其有邪毒炽盛而脉证俱实者, 但当直攻其毒, 则不得误补助邪, 所当详辨也。

华元化曰: 痈疽疮肿之作, 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 非独因营卫闭塞而发也。 其行也有处, 其主也有归。 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 发于皮毛者肺之毒, 发于肌肉者脾之毒, 发于骨髓者肾之毒, 发于筋膜者肝之毒, 发于下者阴中之毒, 发于上者阳中之毒, 发于外者六腑之毒, 发于内者五脏之毒。 故内曰坏, 外曰溃, 上曰从, 下曰逆。 发于上者得之速, 发于下者得之缓。 感于六腑则易治, 感于五脏则难瘳。 又近骨者多冷, 近肤者多热。 近骨者久不愈, 则化成血虫, 近肤者久不愈, 则传气成漏。 成虫则多痒少痛, 或先痒后痛; 成漏则多痛少痒, 或不痒不痛。 内虚外实者多痛少痒, 血不止则多死, 溃脓则多生。 证候多端, 要当详治。

伍氏云: 痈疽之疾有二十余证: 曰熛发, 痼发, 石发, 岩发, 蜂窠发, 莲子发, 椒眼发, 连珠发, 竟体发, 肠痈内发, 脑背发, 眉发, 腮颔发, 肺痈瓜瓠发。 大率随病浅深, 内外施治, 不可迟缓。 初发如伤寒, 脉浮而紧, 是其候也。

又曰: 五脏六腑俞穴皆在背, 凡患疮证有伤脏膜者, 多致不救。 腑气浮行于表, 故痈肿浮高为易治。 脏血沉寒主卅, 故疽肿内陷为难治。

又曰: 疖者, 节也; 痈者, 壅也; 疽者, 沮也。 一寸至二寸为疖, 三寸至五寸为痈, 一尺为疽, 一尺至二尺为竟体疽。 若脉洪数者难治, 脉微涩者易治。 初觉宜清热拔毒, 已溃则排脓止痛, 脓尽则长肌敷痂, 当酌轻重顺逆而审治之。

马益卿<痈疽论>曰: 人有四肢五脏, 一觉一寐, 呼吸吐纳, 精气往来, 流而为营卫, 畅而为气色, 发而为声音, 阳用其形, 阴用其精, 此人之常数所同也。 至其失也, 蒸则生热, 否则生寒, 结则为瘤赘, 陷则为痈疽, 凝则为疮癣, 愤则结瘿, 怒则结疽。 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 六气不和则留结为痈, 皆经络涩滞, 气血不流, 风毒乘之而致然也。

薛立斋曰: 疮疡之作, 皆由膏梁厚味, 醇酒灸卅, 房劳过度, 七情郁火, 阴虚阳辏, 精虚气节, 命门火衰不能生土, 营卫虚弱, 外邪所袭, 气血受伤而为患, 当审其经络受证, 标本缓急以治之。

陈良甫曰: 外如麻, 卅如瓜。 又曰: 外小如钱, 内可容拳。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善恶逆顺四

痈疽证有五善七恶, 不可不辨。 凡饮食如常, 动息自宁, 一善也。 便利调匀, 或微见干涩, 二善也。 脓溃肿消, 水浆不臭, 内外相应, 三善也。 神彩精明, 语声清亮, 肌肉好恶分明, 四善也。 体气和平, 病药相应, 五善也。 七恶者, 烦躁时嗽, 腹痛渴甚, 眼角向鼻, 泻利无度, 小便如淋, 一恶也。 气息绵绵, 脉病相反, 脓血既泄, 肿焮尤甚, 脓色臭败, 痛不可近, 二恶也。 目视
不正, 黑睛紧小, 白睛青赤, 瞳子上视, 睛明内陷, 三恶也。 喘粗短气, 恍惚嗜卧, 面青唇黑, 便污, 未溃肉黑而陷, 四恶也。 肩背不便, 四肢沉重, 已溃青黑, 筋腐骨黑, 五恶也。 不能下食, 服药而呕, 食不知味, 发痰呕吐, 气噎痞塞, 身冷自汗, 耳聋惊悸, 语言颠倒, 六恶也。 声嘶色败, 唇鼻青赤, 面目四肢浮肿, 七恶也。 五善者病在腑, 在腑者轻; 七恶者病在脏, 在脏者危也。

齐氏曰: 病有证合七恶, 皮急紧而如善者, 病有证合五善, 而皮缓虚如恶者, 夫如是, 岂浅识之所知哉。 然五善并至, 则善无加矣, 七恶并至, 则恶之极矣。 凡五善之中, 乍见一二善证, 疮可治也; 七恶之内, 忽见一二恶证, 宜深惧之。 大抵疮疽之发, 虚中见恶证者不可救, 实证无恶候者自愈。 又凡脓溃之后而烦疼不徐, 诊其脉洪数粗散者难痊, 微涩迟缓者易愈, 此善恶之证于诊候中亦可知也。 若发背脑疽及诸恶疮, 别有五逆之证者, 白睛青黑而眼小, 服药而呕, 伤痛渴甚, 膊项中不便, 音嘶色败者, 是为五逆。 其余热渴利呕, 盖毒气入卅, 脏腑之伤也, 可随证以治之。 出<外科精义>, 宋齐德之着。

陈氏曰: 病有甚而致生, 有微而致死, 病证难辨死生, 何从决乎? 答曰: 发背溃透内膜者死, 未溃内陷, 面赤唇黑便污者死。 烦闷者不治, 溃喉者不治, 阴患入腹者不治, 入囊者不治, 鬓深寸许者不治。 颐后一寸三分名锐毒, 亦不治。 无此者生, 流注虽多, 疗之必愈。 出<外科精要>, 宋临江陈自明着。

<发挥>曰: 大抵发背, 脑疽, 脱疽肿痛色赤者, 乃水衰火旺之色, 多可治; 若黑若紫, 则火极似水之象, 乃其肾水已竭, 精气枯涸也, 决不治。 又骨髓不枯, 脏腑不败者可治。 若老弱患此, 疮头不起, 或肿硬色夭, 坚如牛领之皮, 脉更涩, 此精气已绝矣, 不可治, 或不待溃而死。 有溃后气血不能培养者亦死。

立斋曰: 疮疡之证有五善七恶, 善者勿药自愈。 恶者乃五脏亏损之证, 多因元气虚弱, 或因脓水出多, 气血亏损; 或因汗下失宜, 营卫消铄; 或因寒凉克伐, 血气不足; 或因峻厉之治, 胃气受伤, 以致真气虚而邪气实, 外似有余而内实不足。 法当纯补胃气, 多有可生, 不可因其证恶, 遂弃而不治。 若大渴发热, 或泄泻淋闭者, 邪火内淫, 一恶也, 竹叶黄耆汤。 血气俱虚, 八珍汤加黄耆, 麦冬, 五味, 山茱萸。 如不应, 佐以加减八味丸煎服。 脓血既泄, 肿痛尤甚, 脓色败臭者, 胃气虚而火盛, 二恶也, 人参黄耆汤。 如不应, 用十全大补汤加麦冬, 五味。 目视不正, 黑睛紧小, 白睛青赤, 瞳子上视者, 肝肾阴虚而目系急, 三恶也, 六味丸料。 如或阴中有火, 加炒山栀, 麦冬, 五味。 如不应, 用八珍汤加炒山栀, 麦冬, 五味。 喘粗短气, 恍惚嗜卧者, 脾肺虚火, 四恶也, 六君加大枣, 生姜。

如不应, 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 五味。 心火刑克肺金, 人参平肺散。 阴火伤肺, 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 肩背不便, 四肢沉重者, 脾肾亏损, 五恶也, 补中益气汤加熟地, 山药, 山茱萸, 五味。 如不应, 用十全大补汤加山茱萸, 山药, 五味。 不能下食, 服药而呕, 食不知味者, 胃气虚弱, 六恶也, 六君子汤加木香, 砂仁。 如不应, 急加附子。 声嘶色败, 唇鼻青赤, 面目四肢浮肿者, 脾肺俱虚, 七恶也, 补中益气汤加大枣, 生姜。 如不应, 用六君子汤加炮姜。 更不应, 急加附子, 或用十全大补汤加附子, 炮姜。 腹痛泄泻, 欬逆昏愦者, 阳气虚, 寒气内淫之恶证也, 急用托卅温中汤, 后用六君子汤加附子, 或加姜, 桂温补。 此七恶之治法也。 此外更有溃后发热恶寒作渴, 或怔忡惊悸, 寤寐不宁, 牙关紧急, 或头目赤痛, 自汗盗汗, 寒战咬牙, 手撒身热, 脉洪大, 按之如无, 或身热恶衣, 欲投于水, 其脉浮大, 按之微细, 衣厚仍寒, 此血气虚极, 传变之恶证也。 若手足逆冷, 肚腹疼痛, 泄利肠鸣, 饮食不入, 呃逆呕吐, 此阳气虚, 寒气所乘之恶证也。 若有汗而不恶寒, 或无汗而恶寒, 口噤足冷, 腰背反张, 颈项强劲, 此血气虚极变痉之恶证也。

俱急用参, 耆, 归, 朮, 熟地, 附, 桂之属救之, 间有可生者。 宋时齐院令虽尝纂其状而未具其因, 皇明陶节庵虽各立一方亦简而未悉, 予故补其缺云。 又曰: 前证善者, 乃五脏未伤, 病微邪浅, 使能慎起居, 节饮食, 则勿药自愈。 恶者, 乃五脏亏损之证, 前哲虽云不治, 若能补其脾胃, 固其根本, 多有可生者, 岂可以其恶而遂弃之耶。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虚实五

齐氏曰: 疮疽之证, 有脏腑, 气血, 上下, 真邪, 虚实不同也, 不可不辨。 如肿起坚硬脓稠者, 疮疽之实也; 肿下软漫脓稀者, 疮疽之虚也。 大便硬, 小便涩, 饮食如故, 肠满膨胀, 胸膈痞闷, 肢节疼痛, 口苦咽干, 烦躁多渴, 身热脉大, 精神闷塞者, 悉脏腑之实也; 泻利肠鸣, 饮食不入, 呕吐无时, 手足厥冷, 脉弱皮寒, 小便自利, 或小便短少, 大便滑利, 声音不振, 精神困倦, 悉脏腑之虚也。

凡疮疽肿起色赤, 寒热疼痛, 皮肤壮热, 脓水稠粘, 头目昏重者, 血气之实也; 凡脓水清稀, 疮口不合, 聚肿不赤, 不堪热痛, 肌寒肉冷, 自汗色夭者, 气血之虚也。 头痛鼻塞, 目赤心惊, 咽喉不利, 口舌生疮, 烦渴饮冷, 睡语咬牙者, 上实也; 精滑不禁, 大便自利, 腰脚沉重, 睡卧不宁者, 下虚也。 肿焮甚尤, 痛不可近, 寒热往来, 大便秘涩, 小便如淋, 心神烦闷, 恍惚不宁者, 邪气之实也; 肩项不便, 四肢沉重, 目视不正, 睛不瞭瞭, 食不知味, 音嘶色败, 四肢浮肿, 多日不溃者, 真气之虚也。 又曰: 邪气胜则实, 真气夺则虚。 又曰: 诸痛为实, 诸痒为虚也。 又曰: 诊其脉洪大而数者, 实也; 细微而软者, 虚也。 虚则补之, 和其气以托卅也; 实则泻之, 疏利而导其滞也。 <内经>曰: 血实则决之, 气虚则掣引之。 又曰: 形伤痛, 气伤肿。 先肿而后痛者, 形伤气也; 先痛而后肿者, 气伤形也。

<精要>曰: 凡疮疽肿高痛甚, 烦渴饮冷, 此病气元气俱有余, 宜用清热消毒散, 仙方活命饮主。 若肿高痛甚, 口干饮热, 此病气有余, 元气不足, 宜用托卅消毒散为主。 若漫肿微痛, 食少体倦, 此病气元气俱不足, 宜用六君, 补中二汤壮其脾胃, 则未成者消, 已成者溃, 已溃者敛矣。

<心法>曰: 凡疮口不合, 脓水清稀, 气血俱虚也; 饮食少而难化, 脾胃虚寒也; 肌体瘦弱, 面色痿黄, 胆气不行也, 非参耆归朮之类不能补, 非附子不能助其功。 今饮食进少且难消化, 属脾胃虚寒。 盖脾胃属土, 乃命门火虚不能生土而然, 不宜直补脾胃, 当服八味丸补火以生土也。

立斋曰: 疮疡之作, 当审其标本, 虚实, 邪正, 缓急而治之。 若病急而元气实者, 先治其标; 病缓而元气虚者, 先治其本; 或病急而元气又虚者, 必先于治本而兼以治标。 大要: 肿高焮痛, 脓水稠粘者, 元气未损也, 治之则易; 漫肿微痛, 脓水清稀者, 元气虚弱也, 治之则难; 不肿不痛, 或漫肿黯黑不溃者, 元气虚甚, 治之尤难也。 主治之法, 若肿高焮痛者, 先用仙方活命饮解之, 后用托卅消毒散。 漫肿微痛者, 用托卅散, 如不应, 加姜, 桂。 若脓出而反痛者, 气血虚也, 八珍汤。 不作脓, 不腐溃, 阳气虚也, 四君加归, 耆, 肉桂。 不生肌, 不收敛, 脾气虚也, 四君加地黄, 木香。 恶寒憎寒, 阳气虚也, 十全大补加姜, 附。 晡热内热, 阴血虚也, 四物加参, 朮。 欲呕作呕, 胃气虚也, 六君加炮姜。 自汗盗汗, 五脏虚也, 六味丸料加五味子。 食少体倦, 脾气虚也, 补中益气加茯苓, 半夏。 喘促欬嗽, 脾肺虚也, 前汤加麦门, 五味。 欲呕少食, 脾胃虚也, 人参理中汤。 腹痛泄泻, 脾胃虚寒也, 附子理中汤。 小腹痞, 足痉肿, 脾肾虚也, 十全大补汤加山茱, 山药, 肉桂。 泄泻足冷, 脾肾虚寒也, 前药加桂, 附。 热渴淋秘, 肾虚阴火也, 加减八味丸。 喘嗽淋秘, 肺肾虚火也, 补中益气汤, 加减八味丸。

又曰: 大凡虚怯之人, 不必分其肿溃, 惟当先补胃气。 或疑参耆满中, 间有用者, 又加发散败毒, 所补不偿所损; 又有泥于气质素实或有痰, 不服补剂者, 多致有误。 殊不知疮疡之作, 缘阴阳亏损, 其脓既泄, 则气血愈虚, 岂有不宜补者哉! 故丹溪曰: 但见肿痛, 参之脉证虚弱, 便与滋补, 气血无亏, 可保终吉。 旨哉斯言。

又曰: 气无补法, 俗论也, 以其为病痞满壅塞, 似难于补, 不知正气虚而不能运行, 则邪气滞而为病。 经云: 壮者气行则愈, 怯者弱者则着而为病, 苟不用补, 气何由而行乎?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深辨六

齐氏<精义>曰: 疮候多端, 欲辨浅深, 直须得法。 简而论之, 则疮疽概举有三: 肿高而软者, 发于血脉; 肿下而坚者, 发于筋骨; 皮肉之色不变者, 发于骨髓。 又曰: 凡疗疮疽, 以手按摇, 疮肿根牢而大者深也, 根小而浮者浅也。 又验其人, 初生疮之时, 便觉壮热恶寒, 拘急头痛, 精神不宁, 烦躁饮冷者, 其疮疽必深也; 若人虽患疮疽, 而起居平和, 饮食如故者, 其疮浮浅也。 恶疮初生, 其头如米粟, 微似有痛痒, 误触破之, 即焮展觉有深意, 速服犀角升麻汤及漏芦汤, 通气等药, 取通利疏畅, 兼用浴毒汤卅溃之类。 若浮浅者, 贴膏卅求差。 以此推之, 则深浅之辨, 始终之次也。 又曰: 憎寒壮热, 所患必深, 肉色不变, 发于内也。

曾氏曰: 凡痈疽, 其脉浮数洪紧, 肿焮作痛, 身热烦渴, 饮食如常, 此六腑不和, 毒发于外而为痈, 其势虽急, 投以凉剂, 多保全生。 其脉沉细伏紧, 初发甚微, 或无疮头, 身不热而内躁, 体重烦疼, 情绪不乐, 胸膈痞闷, 饮食无味, 此五脏不和, 毒畜于内而为疽, 急投五香连翘汤, 或神仙截法, 蜡矾丸, 制甘草汤, 防托毒气, 免致变证内攻, 尤宜当头隔蒜灸。 若涂毒药迷其腠理, 投凉药虚其真气。 故善恶之证, 在乎医之工拙耳。 或气噫痞塞欬逆, 身冷自汗, 目瞪耳聋, 恍惚惊悸, 语言颠倒, 皆深恶证也。 五善见三则瘥, 七恶见四则危, 五善并至则善无以加, 七恶并臻则恶之极矣。

李氏曰: 疽初发, 一粒如麻豆, 发热肿高, 热痛色赤, 此为外发, 势虽炽盛, 治得其法, 可保其生。 若初时不发热, 体倦怠, 患处如故, 数日不肿痛, 内脏已坏, 虽有卢扁之药, 亦未如之何矣。

立斋曰: 前证有因元气虚而不能发出者, 有因敷贴寒药而不发出者, 有因攻伐过伤气血而不能发出者, 有因热毒内蕴而失疏托者, 审而治之, 多有生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论治法七

疮疡之治, 有宜泻者, 有宜补者, 有宜发散者, 有宜调营解毒者, 因证用药, 各有所主。 经曰: 形气有余, 病气有余, 当泻不当补; 形气不足, 病气不足, 当补不当泻。 此其大纲也。 故凡察病之法, 若其脉见滑实洪数, 而焮肿痛甚, 烦热痞结, 内外俱壅者, 方是大实之证, 此其毒在脏腑, 非用硝黄猛峻等剂, 荡而逐之, 则毒终不解, 故不得不下, 然非有真实真滞者, 不可下, 此下之不可轻用也。 其有脉见微细, 血气素弱, 或肿而不溃, 溃而不敛, 或饮食不加, 精神疲倦, 或呕吐泄泻, 手足常冷, 脓水清稀, 是皆大虚之候, 此当全用温补, 固无疑矣。 然不独此也, 即凡见脉无洪数, 外无烦热, 内无壅滞而毒有可虑者, 此虽非大虚之证, 然察其但无实邪, 便当托卅养营, 预顾元气。 何也? 盖恐困苦日久, 或脓溃之后, 不待损而自虚矣。 及其危败, 临期何能及哉? 故丹溪云: 痈疽因积毒在脏腑, 宜先助胃壮气, 以固其本。 夫然, 则气血凝结者自散, 脓瘀已成者自溃, 肌肉欲死者自生, 肌肉已死者自腐, 肌肉已溃者自敛。 若独攻其疮, 则脾胃一虚, 七恶蜂起, 其不死者幸矣, 即此谓也。 其有脉见紧数, 发热憎寒, 或头痛, 或身痛, 或四肢拘急无汗, 是必时气之不正, 外闭皮毛, 风热壅盛而为痈肿, 此表邪之宜散者也。 如无表证, 则不宜妄用发散, 以致亡阳损卫。 故仲景曰: 疮家不可汗。 此之谓也。 其有营卫失调, 气血留滞而偶生痈肿, 但元气无损, 饮食如常, 脉无凶候, 证无七恶, 此其在腑不在脏, 在表不在卅, 有热者清其热, 有毒者解其毒, 有滞者行其气, 所当调营和卫而从平治者也。 大都疮疡一证, 得阳证而病气形气俱有余者轻, 得阴证而形气病气俱不足者重, 若正气不足而邪毒有余, 补之不可, 攻之又不可者危。 若毒虽尽去而脾肾已败, 血气难复者, 总皆不治之证。 故临证者, 当详察虚实, 审邪正, 辨表卅, 明权衡, 倘举措略乖, 必遗人大害。 斯任非轻, 不可苟也。
王海藏<元戎>曰: 若人气血壅盛, 营卫充满, 抑遏不行, 腐化而为痈者, 当泄之, 以夺其盛热之气。 若人饮食少思, 精神衰弱, 营卫短涩, 寒搏而为痈者, 当补之, 以接其虚怯之气。 丹溪亦曰: 肿疡内外皆虚, 宜以补接行散为主。
东垣曰: 疮疽之发, 其受之有内外之别, 治之有寒热之异。 受之外者, 法当托卅以温剂, 反用寒药, 则使皮毛始受之邪, 引入骨髓。 受之内者, 法当疏利以寒剂, 反用温药托卅, 则使骨髓之病上彻皮毛, 表卅通溃, 共为一疮, 助邪为毒, 苦楚百倍, 轻则危殆, 重则死矣。 <病机机要>云: 内之外者, 其脉沉实, 发热烦躁, 外无焮赤, 痛深于内, 其邪气深, 故宜疏通脏腑以绝其源。 外之内者, 其脉浮数, 焮肿在外, 形证外显, 恐邪气极而内行, 故先宜托卅也。
内外之中者, 外无焮恶之气, 内亦脏腑宣通, 知其在经, 当和营卫也。 用此三法之后, 虽未即瘥, 必无变证, 亦可使邪气峻减而易愈。 故治疮大要, 须明此托卅, 疏通, 和营卫之三法。
陈良甫曰: 诸痛痒疮疡, 皆属心火。 前辈云: 痈疽多生于丹石房劳之人, 凡人年四十以上, 宜先用内托散, 次用五香连翘汤, 更以骑竹马法, 或隔蒜并明灸足三里以发泄其毒。 盖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留而不去, 其病乃实。 故痈疽未溃, 则一毫热药断不可用, 痈疽已溃, 脏腑既亏, 一毫冷药亦不可用。 犹忌敷贴之药, 闭其毫孔。 若热渴便闭, 脉沉实洪数者, 宜用大黄等药以泄其毒, 后以国老膏, 万金散, 黄矾丸, 远志酒之类, 选而用之。
立斋曰: 按前证若热毒蕴于内, 大便秘结, 元气无亏者, 宜用大黄等药泄其热毒。 若阴虚阳凑, 精虚气怯, 脾胃虚弱者, 宜用甘温之剂培其本源。 若疮不焮肿, 不作脓者, 虽其未溃, 仍须温补; 若疮已溃而肿不退, 痛不止者, 仍宜清凉之剂治之。 若病急而元气实者, 先治其标; 病缓而元气虚者, 先治其本; 或病急而元气更虚者, 必先治本而兼以治标。 大抵肿高焮痛, 脓水稠粘者, 元气未损也, 治之则易; 漫肿微痛, 脓水清稀者, 元气虚弱也, 治之则难; 不肿不痛, 或漫肿色黯不溃者, 发于阴也, 元气虚甚, 理所不治。 若肿高焮痛者, 先用仙方活命饮, 后用托卅消毒散。 漫肿微痛者, 宜托卅散, 如不应, 加姜, 桂。 若脓出而反痛, 气血虚也, 八珍汤。 不作脓, 不腐溃, 阳气虚也, 四君加归, 耆, 肉桂。 不生肌, 不收敛, 脾气虚也, 十全大补加姜, 桂。 晡热内热, 阴血虚也, 四物加参, 朮。 欲呕作呕, 胃气虚也, 六君加炮姜。 自汗盗汗, 五脏虚也, 六味丸加五味子。 食少体倦, 脾气虚也, 补中益气加茯苓, 半夏。 喘促欬嗽, 脾肺虚也, 前汤加麦门, 五味。 欲呕少食, 脾胃虚也, 人参理中汤。 腹痛泄泻, 脾胃虚寒也, 附子理中汤。 小腹痞, 足胫肿, 脾肾虚弱也, 十全大补加山茱, 山药, 肉桂。 泄泻足冷, 脾肾虚寒也, 前药加桂, 附。 热渴淋闭, 肾虚阴火也, 加减八味丸。 喘嗽淋闭, 肺肾虚火也, 补中益气汤, 加减八味丸。 凡此变证, 皆因元气亏损, 失于预补所致。 又曰: 凡疮疡用药, 当审其经络受证, 标本虚实以治之, 不可泥于热毒内攻, 专用寒凉克伐之剂, 亏损脾胃气血, 多致有误。 且以虚弱之人, 用峻利之药, 则药力未到, 胃气先伤, 虚虚之祸, 有所不免。 故凡元气不足者, 即治其初患, 更当内用参, 耆, 归, 朮, 温补脾胃, 外用桑枝, 卅熨, 接补阳气, 使自消散。 又曰: 凡痈疽肿痛初生, 便觉脉沉细而烦闷, 脏腑弱而皮寒, 邪毒猛暴, 恍惚不宁, 外证深沉者, 亦当即用托卅散, 及温热之剂, 以从治之。 又曰: 前证若发热烦渴, 大便秘结者, 由邪蓄于内, 宜内疏黄连汤以泄内毒。 若头痛拘急, 发热恶寒者, 由邪客于外, 宜人参败毒散以散表邪。 若肿痛焮赤, 发热作渴, 此毒气凝于肉卅, 宜仙方活命饮解散其毒。 若食少体倦, 发热恶寒, 此中气虚弱, 宜六君子汤以补脾胃。 又曰: 大抵证有本末, 治有权宜。 治其主则末病自退, 用其权则不拘于时。 泥于守常, 必致病势危甚, 况杂用攻剂动损各经乎? 罗谦甫云: 守常者, 众人之见; 知变者, 智者之事。 知常而不知变, 因细事而取败者多矣。
凡痈疽实证不可温补, 虚证不可凉泻, 此大法也。 观前条陈良甫曰: 凡疮疡未溃, 一毫热药断不可用; 痈疽己溃, 脏腑已亏, 一毫冷药亦不可用。 又立斋云: 若肿焮痛甚, 烦躁脉大, 寒热往来, 大便秘结, 小便涩痛, 心神愦闷, 皆邪热之证, 凡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 虽溃疡亦不可用也。 此固然矣, 然二公已道其半, 犹未尽也。 余续之曰: 凡痈疽阴盛阳衰者, 但见体虚脉弱, 阳气无权等证, 则凡苦寒之剂, 非惟溃疡不可用, 即肿疡亦不可用也。 又若阴邪凝结之毒, 非用温热, 何以运行? 而陈氏谓肿疡不可用热药, 恐不可以概言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7 11: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败毒八

<外科枢要>曰: 疮疡之证, 当察经之传受, 病之表卅, 人之虚实而攻补之。 假如肿痛热渴, 大便秘结者, 邪在内也, 疏通之。 焮肿作痛, 寒热头疼者, 邪在表也, 发散之。 焮肿痛甚者, 邪在经络也, 和解之。 微肿微痛而不作脓者, 气血虚也, 补托之。 漫肿不痛, 或不作脓, 或脓成不溃者, 气血虚甚也, 峻补之。 色黯而微肿微痛, 或脓成不出, 或腐肉不溃, 阳气虚寒也, 温补之。 若泥其未溃而概用败毒, 复损脾胃, 不惟肿者不能成脓, 而溃者亦难收敛, 七恶之证蜂起, 多致不救。 马益卿曰: 肿疡内外皆壅, 宜以托卅表散为主, 如欲用大黄, 宁无孟浪之非; 溃疡内外皆虚, 宜以托卅补接为主, 如欲用香散, 未免虚虚之失, 治者审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0: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