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20~41卷)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恶心论列方

理中汤热一。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理阴煎新热三。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和胃饮新和五。 枳壳散和一四六。
十味保和汤和一四八。 温胃饮新热五。 圣朮煎新热二五。 养中煎新热四。 二陈汤和一。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调气平胃散和十八。 竹叶石膏汤寒六。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外备用方

胃爱散热七一。 香砂六君子汤补七。 祛痰丸和百三。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3 17: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

吞酸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少阳之胜, 呕酸善饥。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3 17: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辨证共五条

1.        吐酸一证, 在河间言其为热, 在东垣言其为寒, 夫理有一定, 奚容谬异若此? 岂理因二子可以易乎? 必二子于理有一悖耳, 此余之不能无言者, 乃以东垣为是, 而以河间为非也。 何以见之? 盖河间之说, 实本[内经]。 经曰: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故河间[病机]悉训为火, 而甚以主寒者为非。 不知[内经]此论, 乃以运气所属, 概言病应, 非以呕吐注泄, 皆为内热病也。 如果言热, 则何以又曰: 寒气客于肠胃, 厥逆上出, 故痛而呕也? 又曰: 太阳之复, 心胃生寒, 胸中不和, 唾出清水, 及为哕噫。 此言呕吐之有寒也, 岂皆热耶? 又曰: 太阳之胜, 寒入下焦, 传为濡泄。 此言泄泻之有寒也, 岂亦热耶? 由此观之, 则其处言热, 而彼复言寒, 岂非自相矛盾, 能无谬乎。 不知[内经]之理, 圆通详悉, 无不周备, 故有此言其常而彼言其变者, 有此言其顺而彼言其逆者, 有此篇未尽而足之他论者, 有总言所属而详言所病者。 此[内经]之玄, 所以不易穷也。 故凡善观此者, 务宜悟其源流, 察其分合, 其博也必烛其为千为万; 其约也必贯其总归一理。 夫如是, 斯足称明眼人矣。 倘不能会其巅末, 而但知管测一班, 又乌足以尽其妙哉? 矧复有不明宗旨, 悖理妄谈, 谬借经文, 证己偏见者, 尚难枚举, 无暇辨也。 兹因二子之论, 故并及之, 而再悉于左, 观者其加政焉。
2.        辨河间吐酸之论为非。 据河间曰: 酸者, 肝木之味也。 由火盛制金, 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为酸也。 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 或言吐酸为寒者, 误也。 所以妄言为寒者, 但谓多伤生硬粘滑, 或伤冷物而为噫酸吞酸, 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 岂知经言: 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 故凡内伤冷物者, 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者, 或寒热相击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者, 亦有内伤生冷而及病热, 得大汗热泄身凉而愈也。 若久喜酸而不已, 则不宜温之, 宜以寒药下之, 后以凉药调之, 结散热去则气和也。 凡此皆河间之说, 余每见之, 未尝不反复切叹。 观其所言病机, 则由火及金, 由金及木, 由木及脾, 所以为酸, 若发微谈理, 果可转折, 如此则指鹿为马, 何患无辞。 惟其执以为热, 故不得不委屈若此。 若余言其为寒, 则不然也。 夫酸本肝木之味, 何不曰火衰不能生土, 则脾气虚而肝邪侮之, 故为酸也。 岂不于理更为明切, 而何以曲折强解有若是乎。 又若[内经]所言人之伤于寒也, 则为病热, 此言伤寒证, 寒邪在表则为三阳之发热, 及其传卅, 则为阳明之内热。 岂以内伤冷物而亦云病热者耶? 又岂有内伤冷物而可以汗解者耶? 即以气血强盛之人, 偶伤生冷, 久留不去, 而郁为热者, 此以郁久化热, 或亦有之, 岂果因生冷而反热耶。 矧[内经]本以外感言, 而河间引以证内伤, 谬亦甚矣。 此不惟大害轩歧之旨, 而致后人执以借口, 其害又将何如也。
3.        辨东垣吐酸之论为是。 据[发明]曰: [内经]言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 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 胃气不受外邪故呕。 仲景以生姜, 半夏治之。 以杂病论之, 呕吐酸水者, 甚则酸水浸其心, 其次则吐出酸水, 令上下牙酸涩不能相对, 以大辛热药疗之必减也。 酸味者, 收气也。 西方肺金旺也, 寒水乃金之子, 子能令母实, 故用大咸热之剂泻其子, 以辛热为之佐而泻肺之实, [病机]作热攻之, 误矣。 盖杂病醋心, 浊气不降, 欲为中满, 寒药岂能治之乎? 此东垣之说也, 余谓其最为得理。 但其立言太讳, 如云收气及西方金旺, 水为金子等义, 人有未达, 每多忽之。 即在丹溪, 亦曰: 东垣不言外得风寒, 而作收气立说, 欲泻肺金之实, 又谓寒药不可治酸, 而用安胃汤, 加减二陈汤, 俱犯丁香, 且无治热湿郁积之法, 为未合经意也。 因考丹溪治法则用茱连丸, 二陈汤, 且曰, 宜用炒吴茱萸, 顺其性而折之, 乃反佐之法也, 必用黄连为君以治之, 此丹溪之意, 亦主于热, 正与东垣相反, 而欲以芩, 连治吐酸, 则不可不辨也。 故余以东垣之说, 请为之疏焉。 夫所谓收气者, 金气也, 即秋气也。 [内经]曰: 秋气始于上。 盖阴盛之渐, 必始于秋, 以阳气之将退也; 寒肃之渐, 必始于上, 以阳气之日降也。 其云金旺者, 非云肺气之充实, 正言寒气之有余也。 其云子令母实者, 以寒在上焦, 则收气愈甚, 故治用咸热等剂, 以泻其子, 亦无非扶阳抑阴之道最切当也。 丹溪未达其意, 而反以非之, 抑又何也。 即如丁香, 气味辛爽无毒, 凡中焦寒滞, 气有不顺者, 最其所宜, 又何至以犯字相戒, 而使后人畏之如虎耶? 盖丹溪但知丁香不可犯, 而不知黄连, 黄芩又岂吞酸证所宜轻犯者哉? 然说虽如此, 而说有未尽, 则云寒云热, 犹不无疑, 谨再竟其说如左。
4.        吐酸证, 诸言为热, 岂不各有其说? 在刘河间则曰: 如饮食热则易酸矣。 在载原礼则曰: 如谷肉在器, 湿热则易为酸也。 又有相传者曰: 观之造酒者, 凉作则甘, 过热则酸, 岂非酸由热乎? 诸说如此, 宛然可信, 而欲人不从不可得也。 凡诸似是而非者, 正以此类。 譬之射者, 但能不离于前后左右, 便云高手。 不知犯此四字, 尚足以言射乎? 而诸家之说, 亦犹是耳。 何以见之? 盖察病者, 当察以理; 察理者, 当察以真。 即如饮食之酸由乎热, 似近理矣, 然食在釜中, 使能化而不能酸者, 此以火力强而速化无留也。 若起置器中, 必久而后酸, 此停积而酸, 非因热而酸也。 尝见水浆冷积既久, 未有不酸者, 此岂热耶? 因不行也。 又云造酒者, 热作则酸, 亦似近理, 然必于二, 三日之后, 郁热不开, 然后成酸, 未有热作及时而遂致酸者。 且人之胃气, 原自大热, 所以三餐入胃, 俱能顷刻消化, 此方是真阳火候之应。 若如造酒者, 必待竟日而后成, 则日不再餐, 胃气能无惫乎? 若必如冷作之不酸, 方云无火, 则饮食之化, 亦须旬日, 此其胃中阳气, 不已竭乎? 是可见胃气本宜暖, 稍凉不可也。 酒瓮本宜疏, 郁闷不可也。 故酒瓮之化, 亦安能如胃气之速? 而胃气之健, 又安可同酒瓮之迟乎? 此其性理相悬, 奚啻十倍? 有不待辨也明矣。 且人之饮食在胃, 惟速化为贵。 若胃中阳气不衰, 而健运如常, 何酸之有? 使火力不到, 则其化必迟; 食化既迟, 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 此酸即败之渐也。 故凡病吞酸者, 多见饮食不快。 自食有不快, 必渐至中满痞隔泻泄等证。 岂非脾气不强, 胃脘阳虚之病? 而犹认为火, 能无误乎? 余向在燕都, 尝治一缙绅患此而求治者, 余先以寒, 彼执为热, 坚持造酒之说, 以相问难, 莫能与辨, 竟为芩, 连之属所毙, 而终不能悟, 岂非前说之误之也耶? 亦可哀矣! 余故曰: 人之察理, 贵察其真; 若见理不真, 而疑似固执, 以致酿成大害者, 无非此类。 此似是而非之谈, 所以不可不辨也。
5.        吞酸之与吐酸, 证有三种, 凡喉间嗳噫, 即有酸水如醋浸心, 嘈杂不堪者, 是名吞酸, 即俗所谓作酸也。 此病在上脘最高之处, 不时见酸而泛泛不宁者是也。 其次则非如吞酸之近, 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间, 时多呕恶, 所吐皆酸, 即名吐酸, 而渥渥不行者是也。 又其次者, 则本无吞酸吐酸等证, 惟或偶因呕吐所出, 或酸或苦, 及诸不堪之味, 此皆肠胃中痰饮积聚所化, 气味每有浊恶如此, 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 但其顺而下行, 则人所不觉, 逆而上出, 则喉口难堪耳。 凡此三者, 其在三者, 其在上中二脘者, 则无非脾胃虚寒, 不能运化之病, 治此者, 非温不可, 其在下脘偶出者, 则寒热俱有, 但当因证以治其呕吐, 呕吐止则酸苦无从见矣。 虽然, 此亦余之论证, 故不得不曲尽其说。 若以实理言之, 则凡胃强者, 何暇及于酸苦? 其有酸苦者, 必其停积不行而然。 此宜随证审察, 若无热证热脉可据, 而执言湿中生热, 无分强弱, 惟用寒凉, 则未有不误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治共七条

1.        治吞酸吐酸, 当辨虚实之微甚, 年力之盛衰。 实者可治其标, 虚者必治其本。
2.        凡胃气未衰, 年质壮盛, 或寒或食, 偶有所积而为酸者, 宜用行滞温平之剂, 以二陈汤, 平胃散, 和胃饮之类主之。 中气微寒者, 宜加减二陈汤, 或橘皮汤, 甚者宜温胃饮。 气微虚者, 宜藿香安胃散。 此皆治标之法也。
3.        脾胃气虚, 及中年渐弱, 而饮食减少, 时见吞酸吐酸者, 惟宜温补脾胃, 以理中汤, 温胃饮, 圣朮煎之类主之, 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 若虚在阴分, 下焦不暖, 而水邪上泛为酸者, 宜用理阴煎最妙。
4.        丹溪曰: 治酸必用吴茱萸, 顺其性而折之, 乃反佐之法也。 不知此实正治, 非顺性也。 盖其性热, 最能暖中下二焦; 其味辛苦, 最能胜酸涩之味, 谓之反佐, 见之过矣。
5.        用黄连为君, 以治吐酸, 乃丹溪之法也。 观其治案, 有一人酸块自胸直上咽喉, 甚恶, 以黄连浓煎, 冷, 候酸块欲上, 与数点饮之即下。 盖味苦沉降, 故酸得苦而即下, 此亦扬汤止沸之法耳。 若年壮气强, 偶有所积, 及酒湿不行, 而酸楚上泛者, 或用此法, 未必即伤胃气, 而亦可坠引下行, 即权宜用之, 亦无不可, 然终非治本之道也。 若气体略有虚弱, 及内伤年衰之辈, 而患吐酸者, 必不可妄用芩连再残阳气, 虽暂得苦降之力, 而胃气愈伤, 则病必日甚而无可为矣。
6.        呕吐清水, 古法以二朮二陈汤, 或六君子汤, 本皆正治之法, 然余尝治水泛为饮者, 觉自脐下上冲, 而吐水不竭, 以理阴煎治之, 其妙如神。 故此三方, 皆宜酌用。
7.        凡肌表暴受风寒, 则多有为吞酸者, 此其由息而入, 则脏气通于鼻; 由经而入, 则脏俞系于背, 故凡寒气一入, 则胃中阳和之气, 被抑不舒, 所以滞浊随见, 而即刻见酸, 此明系寒邪犯胃也。 今以讹相传者, 皆云肌表得风寒, 则内热愈郁, 而酸味刺心, 何其谬也。 夫因郁成热者, 必以渐久而成, 或一日, 或二日, 然后郁而为热也。 今凡受寒吞酸者, 无不随寒而酸, 见在即刻, 岂即刻便成郁热耶? 惟其非热, 所以却之之法, 亦惟肌表宜温暖, 药剂宜香燥, 此自寒者热之之正治。 而说者必欲执言为热, 故尔强解。 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 凡属谬妄者, 何非此类?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古

薛立斋曰: 吐酸吞酸, 大略不同, 吐酸者湿中生热, 吞酸者虚热内郁, 皆属脾胃虚寒, 中传末证。 故[内经]以为火者, 指其病形而言也, 东垣以为胃寒者, 指其病本而言也。 凡患此者, 先当辨其吞吐而治, 以固本元为主, 若服寒凉, 复伤胃气, 则实实虚虚者矣。 复审其脾气虚而饮食不能输化, 浊气不能下降者, 须用六君子汤补养脾胃为主, 少佐越鞠丸以清中。 故东垣先生云: 邪热不杀谷。 若误认为实热, 而妄用寒凉, 必变败证。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吞酸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六君子汤补五。 和胃新和五。 圣朮煎新热二五。 理阴煎新热三。 橘皮汤和十一。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 平胃散和十七。 温胃饮新热五。 加减二陈汤和二。 理中汤热一。 二朮二陈汤和四。 越鞠丸和一五四。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外备用方

朮丸和百十宿食。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寒滞。 安脾散热六七胃寒。 倍朮丸热百四饮。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气滞。 茱连丸寒一五三湿热。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胃行滞。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胃

论证


反胃一证, 本属火虚。 盖食入于胃, 使果胃暖脾强, 则食无不化, 何至复出? 今诸家之论, 有谓其有痰者, 有谓其有热者。 不知痰饮之留, 正因胃虚; 而完谷复出, 岂犹有热? 观王太仆曰: 内格呕逆, 食不得入, 是有火也; 病呕而吐, 食入反出, 是无火也。 此一言者, 诚尽之矣。 然无火之由, 则犹有上中下三焦之辨, 又当察也, 若寒在上焦, 则多为恶心, 或泛泛欲吐者, 此胃脘之阳虚也。 若寒在中焦, 则食入不化, 每食至中脘, 或少顷或半日复出者, 此胃中之阳虚也。 若寒在下焦, 则朝食暮吐, 或暮食朝吐, 乃以食入幽门, 丙火不能传化, 故久而复出, 此命门之阳虚也。 故凡治此者, 使不知病本所在, 混行猜摸, 而妄祈奏效, 所以难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7: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治共七条

1.        治反胃之法, 当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 或以酷饮无度, 伤于酒湿, 或以纵食生冷, 败其真阳; 或因七情忧郁, 竭其中气, 总之, 无非内伤之甚, 致损胃气而然。 故凡治此者, 必宜以扶助正气, 健脾养胃为主。 但新病者胃气犹未尽坏, 若果饮食未消, 则当兼去其滞; 若有逆气未调, 则当兼解其郁; 若病稍久, 或气体禀弱之辈, 则当专用温补, 不可标本杂进, 妄行峻利, 开导, 消食, 化痰等剂, 以致重伤胃气, 必致不起也。
2.        虚在上焦, 微寒呕恶者, 惟姜汤为最佳, 或橘皮汤亦可。 若气虚为寒所侵, 而恶心呕食者, 宜黄芽丸或橘皮干姜汤之类主之。 若寒痰胜者, 宜小半夏汤, 或大半夏汤之类主之。
3.        虚在中焦, 而食入反出者, 宜五君子煎, 理中汤, 温胃饮, 圣朮煎之类主之。 若胃虚甚者, 宜四味回阳饮, 或黄芽丸主之。 若兼寒痰者, 宜六君子汤, 或理中化痰丸之类主之。 或水泛为痰者, 宜金水六君煎主之。 若胃不甚寒, 而微虚兼滞者, 宜五味异功散主之。
4.        虚在下焦, 而朝食暮吐, 或食入久而反出者, 其责在阴, 非补命门以扶脾土之母, 则火无以化, 土无以生, 亦犹釜底无薪, 不能腐熟水谷, 终无济也。 宜六味回阳饮, 或人参附子理阴煎, 或右归饮之类主之。 此屡用之妙法, 不可忽也。
5.        反胃初起, 而气体强壮者, 乃可先从清理, 如二陈汤, 橘皮半夏汤之类, 皆可清痰顺气。 平胃散, 不换金正气散, 五苓散之类, 皆可去湿去滞。 半夏干姜散, 仲景吴茱萸汤, 橘皮汤之类, 皆可去寒。 然此惟真有邪滞, 乃可用之。 若病稍久而胃气涉虚者, 则非所宜。
6.        反胃证, 多有大便闭结者, 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 然下之不通, 又何非上气之不化乎? 盖脾胃气虚, 然后治节不行, 而无以生血, 血涸于下, 所以结闭不行, 此真阴枯槁证也。 必使血气渐充, 脏腑渐润, 方是救本之治, 若徒为目前计, 而推之逐之, 则虽见暂通而真阴愈竭矣。 故治此之法, 但见其阴虚兼寒者, 宜以补阳为主, 而大加当归, 肉苁蓉, 韭汁, 姜汁之属, 阴虚兼热者, 宜以补阴为主, 而加乳汁, 童便, 酥油, 蜂蜜, 豕膏诸血之属。 然此等证治, 取效最难, 万毋欲速, 非加以旬月功夫, 安心调理, 不能愈也! 其有粪如羊矢, 或年高病此者,尤为难治。
7.        反胃由于酒湿伤脾者, 宜葛花解醒汤主之。 若湿多成热, 而见胃火上冲者, 宜黄芩汤, 或半夏泻心汤之类主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