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氏病源>曰: 诸疝者, 阴气积于内, 复为寒气所加, 使营卫不调, 气血虚弱, 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 疝者痛也, 或小腹痛, 不得大小便; 或手足厥冷, 绕脐痛, 自汗; 或冷气逆上抢心腹, 令心痛; 或裹急而腹痛, 此诸候非一, 故云诸疝也。
许学士云: 大抵此疾虽因虚得之, 不可以虚而骤补。 经云: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留而不去, 其病则实, 故必先涤所蓄之热, 然后补之。 是以诸方多借巴豆气者, 盖谓此也。
刘宗厚云: 谨按疝证虽始为因虚而得, 必邪实迫痛而未下者, 故当先泻而后补也。 至有虚甚迫痛, 上为呕逆, 或下有遗精者, 此邪实正虚之甚矣, 此欲不补可乎? 但恐补之则无益, 泻之则气转陷, 幸而获生者鲜矣。
陈无择曰: 经云七疝, 诸疝等义, 更不见名状, 但有寒疝, 卅疝, 狐疝而已, 唯大奇论列五脏脉为五疝者如前。 大抵血因寒泣则为瘕, 气因寒聚则为疝, 但五脏脉理不同, 不可不辨。 且肾脉本沉, 心脉本滑, 受寒则急, 于理乃是。 肝脉本弦, 肺脉本涩, 并谓之沉, 未为了义。 又脾不出本脉, 但云急为疝, 亦文义之缺也。 凡云急者, 紧也, 紧为寒, 亦可类推。 且贼风入腹亦为疝, 冒暑履湿皆能为疝, 当随四气改易急字, 风则浮弦, 暑则洪数, 湿则缓细, 于理始明。 要知疝虽兼脏气, 皆外所因也, 寒泣, 风散, 暑郁, 湿着, 绞刺击搏, 无有定处, 仓卒之际, 痛不堪忍, 世人称为横弦, 竖弦, 膀胱小肠气, 贼风入腹等, 名义不同, 证状则一。
张子和曰: <内经>曰: 木郁则达之。 达谓吐也, 令条达其气也。 肝之积, 本当吐者, 然观其病之上下, 以顺为贵, 仲景所谓上宜吐, 下宜泻者, 此也。 敢列七疝图于左, 以示后之君子, 庶几有所凭借者焉。
o 寒疝: 其状囊冷, 结硬如石, 阴茎不举, 或控睪丸而痛。 得于坐卧湿地, 或寒月涉水, 或冒雨雪, 或坐卧砖石, 或风冷处使内过劳, 宜以温剂下之。 久而无子。
o 水疝: 其状肾囊肿痛, 阴汗时出, 或囊肿而状如水晶, 或囊痒而搔出黄水, 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得于饮水, 醉酒, 使内过劳, 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 聚于囊中, 故水多, 令人为卒疝, 宜以逐水之剂下之。 有漏针去水者, 人多不得其法。
o 筋疝: 其状阴茎肿胀, 或溃, 或脓, 或痛而衰急筋缩, 或茎中痛, 痛极则痒, 或挺缩不收, 或白物如精, 随溲而下。 久而得于房室劳伤, 及邪术所使, 宜以降心之剂下之。
o 血疝: 其状如黄瓜, 在少腹两旁, 横骨两端约中, 俗云便痈。 得于重感春夏大燠, 劳动使内, 气血流溢, 渗入脬囊, 留而不去, 结成痈肿, 肿少血多, 宜以和血之剂下之。
o 气疝: 其状上连肾区, 下及阴囊, 或因号哭忿怒, 则气郁之而胀, 怒哭号罢, 则气散者是也。 有一治法: 以针出气而愈者; 然针有得失, 宜以散气之药下之。 或小儿亦有此疾, 俗曰偏气。 得于已年老, 或年少多病, 阴痿精怯, 强力入房, 因而有子, 胎中病也。 此疝不治, 惟筑宾一穴灸之。
o 狐疝: 其状如瓦, 卧则入小腹, 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 狐昼则出穴而溺, 夜则入穴而不溺, 此疝出入上下往来, 正与狐相类也。 亦与气疝大同小异, 今人带钩钤是也。 宜以逐气流经之药下之。
o 疝: 其状阴囊肿缒, 如升如斗, 不痒不痛者是也。 得之地气卑湿所生, 故江淮之间, 湫塘之处, 多感此疾, 宜以去湿之药下之。 女子阴户突出, 虽以此类, 乃热则不禁固也, 不可便谓虚寒而涩之, 燥之, 补之。 本名曰瘕, 宜以苦下之, 以苦坚之。 王太仆曰: 阳气下坠, 阴气上争, 上争则寒多, 下坠则筋缓, 故睪垂纵缓, 因作卅疝也。 已上七疝, 下去其病之后, 可调则调, 可补则补, 各量病势, 勿拘俗法。 经所谓阴盛而腹胀不通者, 卅癃疝也, 不可不下。
刘宗厚曰: 按子和所论, 病本经络之原, 至为详尽, 但七疝名固不同, 治法当异, 然俱用攻下之法, 愚切疑焉。 虽钱仲阳亦曰: 肝为相火, 有泻无补; 丹溪有曰: 肝只是有余, 肾只是不足。 夫厥阴一经受疝, 宜通勿塞固宜, 亦当视其浅深而行之可也, 况有邪气客于膀胱, 小肠之经者; 若干于少阴肾经, 则宜通勿塞之法, 可例用乎?
愚谓子和七疝之治, 虽各有不同, 然无非用下, 则不能无偏。 故刘宗厚, 徐用诚皆疑而议之, 亦谓其太过耳, 非谓尽不可用也。 再观丹溪之法, 则曰治疝大不宜下, 是又相左之甚矣。 余因考子和治按, 如治蔡参军, 因坐湿地, 疝痛不堪, 用导水丸下之而愈。 又治一人因疟渴, 过饮浆水病疝, 医进姜附, 为燥热所壅, 以致阴囊重坠, 大如升斗, 乃先以导水丸, 后用猪肤散大下之而愈。 又治一夫病卒疝, 赤肿大痛, 数日不止, 诸药如石投水, 遂以导水丸, 次以通经散, 大下之而愈。 若此类者, 岂皆不可下乎? 故但宜酌其虚实缓急, 如或为邪热所闭, 或以少年暴疾, 或以肿硬赤痛之极者, 则如导水丸, 三花神佑丸, 禹功散之类, 皆所当用。 盖邪盛而急, 势不可当, 有非行气利水等剂所能及者, 则不得不攻, 此子和之法, 亦自有必不可废者, 是不可不察也。
<辨疑录>云: 治疝者, 每用五苓散内加行气之药, 获效者多。 按药性, 猪苓, 泽泻分理阴阳, 以和心与小阳之气, 白朮调脾, 并利脐腰间湿及死血, 茯苓淡利膀胱水, 桂能伐肝邪, 茴香善治小肠之气, 金铃子, 橘核去膀胱之气, 槟榔下气, 少加木通以导引小肠之邪, 屡用屡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