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20~41卷)景岳全书-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君吐法记

先君寿峰公, 少壮时, 素称善饮, 后年及四旬而酒病起, 遂得痰饮之疾, 多见呕酸胀满, 饮食日减, 眩晕不支, 惊惕恍惚, 疾疟等证, 相继迭出, 百方治痰, 弗获寸效。 因慕张子和吐法之妙, 遂遵而用之。 初用独圣散, 茶调散及虀汁之类, 一吐而稍效, 再吐而再效, 自此屡用不止, 虽诸痰渐退, 而元气弗复也。 如此年余, 渐觉纯熟, 忽悟其理, 遂全不用药, 但于五鼓食消之后, 徐徐咽气, 因气而提, 提不数口而清涎先至, 再提之, 则胶浊后随。 自后凡遇诸疾, 无论表卅虚实, 虽变出百端, 绝不服药, 但一行吐法, 无不即日尽却。 后至六旬之外, 则一月或半月必行一次, 全不惮烦, 而鹤发童颜, 日增矍铄。 斯时也, 宾将弱冠, 渐已有知, 恐其吐伤, 因微谏曰: 吐本除痰, 岂诸病皆可吐耶? 且吐伤元气, 人所共知, 矧以衰年, 能无虑乎? 先君曰: 吐以治痰, 尔所知也, 吐治百病, 尔知之乎? 吐能伤气, 尔所知也, 吐能生气, 尔亦知乎? 余当为尔细谈之。 夫先哲中之善治痰积者, 无如子和之三法, 及丹溪之倒仓, 在倒仓之法不易行, 亦未敢有用之者, 惟子和之法, 则为人所常用, 而取效不为不速, 亦不为不多也。 今以余法言之, 则有不同者矣。 盖子和之吐, 用药而吐也, 药必苦劣, 吐必勇猛, 势不我由, 不能无伤也; 余之吐, 不用药而吐者也, 痰降气行, 气因痰至, 徐疾自如, 有益无损也。 子和之法, 其用在急, 故但攻有余之实痰; 余之法, 其用在缓, 故可兼不足之百病。 夫百病所因, 本自不一, 何以皆宜于吐? 如痰涎壅盛, 格塞胃脘, 而清道不通者, 不得不吐也; 积聚痛急, 不易行散者, 不得不吐也; 胶固稠浊, 非药所能消者, 不得不吐也; 痰在经络膜窍, 及隐伏难状等痰, 其藏深, 其蓄远, 药所难及者, 不得不吐也, 此皆人所易知者也。
又若风寒外感者, 吐能散之; 食饮内伤者, 吐能清之; 火郁者, 吐能发越热邪; 寒盛者, 吐能鼓动阳气; 诸邪下陷者, 吐有升举之功; 诸邪结聚者, 吐有解散之力。 且人之百病, 无非治节不行, 吐能达气, 气从则无所不从, 而何有于病。 故凡有奇怪难治之病, 医家竭尽其技而不能取效者, 必用吐法, 方见神功, 此又人所罕知者也。 再如生气之说, 则不惟人不知, 而且必不信, 兹余力行身受, 始悟其微。 盖天地不息之机, 总惟升降二气, 升本乎阳, 生长之道也; 降本乎阴, 消亡之道也。 余之用气, 惜此升权, 可疾可徐, 吐纳自然之生意, 无残无暴, 全收弗药之神功。 故凡吐之后, 神气必倍王, 尔之所见也; 阳道必勃然, 我之常验也, 使非吐能生气, 而有能如是乎。 盖道家用督, 余则用任, 所用不同, 所归一也, 不惟却病, 而且延年, 余言非谬, 尔切识焉。 宾奉此教, 常习用之, 无不效如响应, 第不及先君之神妙耳。 忆自轩岐之后, 善用吐法者, 惟子和一人, 若以先君法较之, 则其难易优劣, 奚啻霄壤? 而所谓亘古一人者, 当不在子和矣。 倘智者见同, 则必有踵而行之, 而蒙惠将来者, 自应不少。 第恐百世之下, 泯此心传妙道, 故详录语训, 以为之记, 并列其详法于左:
先君行吐之法, 每于五鼓睡醒之时, 仰卧用嗳提气, 气有不充, 则咽气为嗳, 随咽随提, 痰涎必随气而至, 虽以最深之痰, 无不可取, 但最后出者, 其形色臭味, 甚有紫黑酸恶不堪言者, 所以每吐之后, 或至唇肿咽痛, 但以凉水一二口漱咽解之。 吐毕早膳, 悉屏五味, 但用淡粥一二碗, 以养胃中清气。 自四旬之后, 绝不用酒, 行吐法者, 四十余年, 所以愈老愈健, 寿至八旬之外, 犹能登山, 及灯下抄录古书。 后以无病, 忽一旦含笑而辟谷, 时年八旬二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古论共八条

仲景<金匮>曰: 夫饮有四, 何谓也? 师曰: 有痰饮, 有悬饮, 有溢饮, 有支饮。 其人素盛今瘦, 水在肠间, 沥沥有声, 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卅下, 欬唾引痛, 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痛, 谓之溢饮, 欬逆倚息, 气短不得卧, 其形如肿, 谓之支饮。 水在心, 心下坚筑, 短气, 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 吐涎沫, 欲饮水。 水在脾, 少气身重。 水在肝, 卅下支满, 嚏而痛。 水在肾, 心下悸。 夫心有留饮, 其人背恶寒如掌大。 留饮者, 卅下痛引缺盆, 欬嗽则转甚。 胸中有留饮, 其人短气而渴, 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 有留饮。 膈上病痰, 满喘欬吐, 发则寒热, 背痛腰疼, 目泣自出, 其人振振身卅剧, 必有伏饮。 病人饮水多, 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 水停心下, 甚者则悸, 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 皆大下后善虚。 脉偏弦者, 饮也。 肺饮不弦, 但苦喘气短。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 加短气, 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陈无择曰: 病人百药不效, 关上脉伏而大者, 痰也。 眼皮及眼下如灰烟黑者, 痰也。
<活人书>云: 中脘有痰, 亦令人憎寒发热, 恶风自汗, 胸膈痞满, 有类伤寒者, 但头不痛, 项不强为异。
<原病式>曰: 积饮留饮, 积蓄而不散也。 水得燥则消散, 得湿则不消, 以为积饮, 土湿主病故也。 大略要分湿热, 寒湿之因。
张子和曰: 凡人病痰证有五: 一曰风痰, 二曰热痰, 三曰湿痰, 四曰酒痰, 五曰食痰。 如新暴风痰者, 形寒饮冷; 热痰者, 火盛制金; 湿痰者, 停饮不散; 酒痰食痰者, 饮食过度也。
王节斋曰: 津液者血之余, 行乎脉外, 流通一身, 如天之清露, 若血浊气浊, 则凝聚而为痰。 痰乃津液之变, 如天之露也。 故云痰遍身上下, 无处不到, 盖即津液之在周身者。 津液生于脾胃, 水谷所成, 浊则为痰, 故痰生于脾土也。
薛立斋曰: 凡痰火证, 有因脾气不足者, 有因脾气郁滞者, 有因脾肺之气亏损者, 有因肾阴虚不能摄水, 泛而为痰者, 有因脾气虚不能摄涎, 上溢而似痰者, 有因热而生痰者, 有因痰而生热者, 有因风寒暑湿而得者, 有因惊而得者, 有因气而得者, 有因酒而得者, 有因食积而得者, 有脾虚不能运化而生者, 有胸中痰郁而似鬼附者, 各审其源而治之。
徐东皋曰: 脾胃为仓禀, 所以纳谷, 因脾弱不能运行, 致血气失于滋养, 故不周流, 气道壅滞, 中焦不能腐谷, 遂停滞而为痰为饮。 其变为寒为热, 为喘为欬, 为呕吐, 为反胃, 为肿满, 为眩晕, 为风痫, 为嗳气, 为吞酸嘈杂, 为噎嗝, 为怔忡, 为疼痛之类, 不可尽状, 是皆痰之变病, 而其源则出脾湿不流, 水谷津液停滞之所致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古治共七条

庞安常云: 有阴水不足, 阴火上升, 肺受火邪, 不得清肃下行, 由是津液凝浊, 生痰不生血者, 此当以润剂, 如麦门冬, 地黄, 枸杞之属滋其阴, 使上逆之火, 得返其宅, 则痰自清矣, 投以二陈, 立见其殆。 有肾虚不能纳气归原, 原出而不纳则积, 积不散则痰生焉, 八味丸主之。
吴茭山<诸证辨疑>云: 八味丸, 治痰之本也。
许学士用苍朮治痰成窠囊一边行, 极妙。 痰挟瘀血, 遂成窠囊。
朱丹溪曰: 脾虚者, 宜清中气以运痰降下, 二陈汤加白朮之类, 兼用升麻提起。 二陈汤, 一身之痰都治管。 如要下行, 加引下药, 在上加引上药。 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 问其平日好食何物, 吐下后方用药。
王节斋曰: 痰生于脾胃, 宜实脾燥湿。 又随气而升, 宜顺气为先, 分导次之。 又气升属火, 顺气在于降火。 热痰则清之, 湿痰则燥之, 风痰则散之, 郁痰则开之, 顽痰则软之, 食痰则消之, 在上者吐之, 在中者下之。 又中气虚者, 宜固中气以运痰, 若攻之太重, 则胃气虚而痰愈甚矣。
薛立斋曰: 凡痰证饮食少思, 或胸膈不利者, 此中气虚弱也, 宜用补中益气为主, 中气既健, 其痰自运化。 若肾气亏损, 津液难降, 败浊为痰者, 乃真脏之病, 宜用六味地黄丸为主。 肾气既壮, 津液清化, 而何痰之有哉。 亦有因脾胃亏损, 中焦气虚, 不能运化而为痰者; 亦有因峻厉过度, 脾气愈虚, 不能运化津液, 凝滞而为痰者, 凡此皆当健脾胃为主。
又曰: 痰者, 脾胃之津液, 或为饮食所伤, 或为七情六淫所扰, 故气壅痰聚。 盖脾为统血行气之经, 气血俱盛, 何痰之有? 皆由过思与饮食所伤, 损其经络, 脾血既虚, 胃气独盛, 是以湿因气化, 故多痰也。 游行周身, 无所不至, 痰气既盛, 客必胜主, 或夺于脾之大络之气, 则倏然仆地者, 此痰厥也; 升于肺, 则喘急欬嗽; 迷于心, 则怔忡恍惚; 走于肝, 则眩晕不仁, 卅肋胀痛; 关于肾, 不哈而多痰唾; 留于胃脘, 则呕泻而作寒热; 注于胸, 则咽痛不利, 眉棱骨痛; 入于肠, 则漉漉有声, 散则有声, 聚则不利。 若脾气虚弱, 不能消湿, 宜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 半夏。 若因脾气虚弱, 湿热所致, 宜用东垣清燥汤。 若胃气虚弱, 寒痰凝滞者, 宜用人参理中汤。 若脾胃虚寒而痰凝滞者, 宜用理中化痰丸。 若脾虚不能运化, 而痰滞气逆, 宜用六君子加木香。 若脾胃虚弱而肝木乘侮, 宜用六君子加柴胡。 若肺气虚弱, 不能清化而有痰者, 宜六君子加桔梗。 头痛, 宜用半夏白朮天麻汤。 若脾肾虚弱, 寒邪所乘, 以致头痛, 宜用附子细辛汤。
又曰: 凡治风痰, 若肺经风热而生痰者, 宜用金沸草散。 若风火相搏, 肝经风热炽盛而生痰者, 宜用牛黄抱龙丸, 或牛黄清心丸。 若肝经血燥而生痰者, 宜六味地黄丸。 若热盛制金, 不能平木而生痰者, 宜柴胡栀子散。 若中气虚弱, 不能运化而生痰者, 宜六君柴胡, 钩藤。 若肾虚阴火炎上, 宜六味丸。
又曰: 凡治结痰, 有因脾经郁结而伤阴血者, 有因肾水亏损而阴火上炎者, 有因脾肺火郁而生痰者。 治法: 若因七情郁结, 痰涎滞于喉间者, 先用<局方>四七汤调和滞气, 后用归脾汤调补脾血。 脾火伤血, 用加味归脾汤。 肾水亏损, 用六味地黄丸。 肺经郁火, 用知母茯苓汤。 若妇人患此而兼带下, 皆由郁结伤损肝脾, 当佐以四七汤, 送青州白丸子。 此等证候, 属脾胃气虚为本, 而气滞痰结为末也。 古方用十枣汤, 控涎丹, 神佑丸, 滚痰丸, 木香, 枳实利膈涤痰, 透罗破饮, 降气化痰等汤, 苏合丸之类, 皆形气充实之药也, 西北人用之, 或有效验, 其属虚弱者, 必致肚腹胀满而殁。
又曰: 痰之为病, 若热病则多烦热, 风痰多成瘫痪奇证, 冷痰多成骨痹, 湿痰多怠惰软弱, 惊痰多成心痛癫疾, 饮痰多卅痛臂痛, 食积痰多成癖块痞满, 其为病种种难名。 窃谓前证若因肾水虚弱, 阴亏难降, 使邪水上溢, 故多痰唾, 宜滋其化源, 廿其痰自消。 若因肝木侮脾土, 而风痰壅滞者, 先用南星, 半夏清其痰, 后用六君子之类调胃气, 痰自不至。 若概用风药, 耗其阳气, 而绝阴血之源, 适足以成其风, 益其病也。
又曰: 若因脾气亏损, 痰客中焦, 闭塞清道, 以致四肢百骸发为诸病者, 理宜壮脾气为主, 兼佐以治痰, 则中气健而痰涎自化。 若倒仓之后而痰反甚, 此脾气愈虚, 则津液反为痰者, 理宜补中益气, 非参朮二陈之类不能治, 最忌行气化痰及倒仓之法。
徐东皋曰: 严氏云: 人之气顺则津液通流, 决无痰患。 古方治痰, 多用汗下温利之法, 不若以顺气为先, 分导次之。 气顺则津液流通, 痰饮运下, 自小便中出矣。 此则严氏亦有所见而云然也。 <玉机微义>云: 顺气特一法耳, 要观痰之深浅, 有痰积胶固, 气道因之而不得顺, 宜先逐去积痰, 然后气可得顺, 岂可专主理气一法? 愚谓有理气而痰自顺者, 治其微也; 有逐痰而气方畅者, 治其甚也; 二者皆治痰之要也, 不可偏废者也。 但看痰与气孰轻而孰重, 施治有可急而可缓, 故曰逐痰理气, 有所先后。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痰饮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加味归脾汤补三三。 温胃饮新热五。 理中汤热一。 小青龙汤散八。 金沸草散散八一。 四苓散和一八七。 归脾汤补三二。 和胃二陈煎新和三。 四阴煎新补十二。 柴陈煎新散九。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润下丸和百十六。 左归饮新补二。 六味异功煎新热七。 右归丸新补五。 六安煎新和二。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圣朮煎新热二五。 理阴煎新热三。 五苓散和一八二。 苏合香丸和三七一。 清燥汤寒一三二。 一阴煎新补八。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十枣汤攻二八。 流金膏攻四五。 五味异功散补四。 滚痰丸攻七七。 左归丸新补四。 苓朮二陈煎新和四。 六味丸补一三。 理中化痰丸热九。 抽薪饮新寒三。 神佑丸攻四八。 小胃丹攻七三。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节斋化痰丸攻八十。 知母茯苓汤外一六一。 柴胡栀子散散二十。 青州白丸子和百十二。 八味丸补一二一。
清膈煎新寒九。 控涎丹攻八二。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抱龙丸小八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局方>四七汤和九七。 附子细辛汤散三。 牛黄清心丸和三六五。 半夏白朮天麻汤和十五。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外备用方

吐法新攻一。 八物定志丸补百十七安神清痰。 小半夏汤和八。 大半夏汤和十一。 十味温胆汤和一五三虚痰。 小降气汤和四二气滞。 星香汤和二四三痰逆。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温中消痰。 四君子汤补一。 朮附汤补四一寒痰。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饮。 温胆汤和一五二郁涎。 四磨饮和五二。 苓桂朮甘汤和三六脾气虚寒。 星香丸和百二气嗽痰。 白朮汤和二七湿痰。 茯苓饮和九三吐水。 千缗汤和九五痰喘。 加味四七汤和九八郁痰。 泽泻汤和九九支饮眩冒。 导痰汤和九一留痰。 丹溪润下丸和百十六热痰。 清心散和二四九风痰不开。 玉壶丸和百五风痰。 茯苓半夏汤和十二水饮。 祛痰丸和百三风痰眩。 玉液汤和九六气郁痰。 琥珀寿星丸和百十三风痰。 青礞石丸攻七九食积痰。 茶调散攻百七吐。 辰砂化痰丸攻八一化痰止嗽。 参苏饮散三四风痰。 双玉散寒七一热痰烦喘。 清膈导痰汤寒七六胃火痰。 强中丸热九三寒痰。 安脾散热六七寒痰。 黄芩二陈汤和五热痰。 茯苓丸和百十四化顽痰。 黄瓜蒌丸和百十八痰喘。 不换金工气散和二一湿痰。 消饮丸和百一寒痰水。 五饮汤和九二五饮。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冷气停痰。 神朮散和百九湿痰。 玉液丸和百六痰火嗽。 朱砂消痰饮和百痰迷心窍。 玉粉丸和百七气滞痰。 吐痰方攻八四痰癖。 清气化痰丸攻七四, 七五, 七六。 犀角丸攻九十火痰。 独圣散攻百六吐。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风痰。 桑白皮散寒五二热痰喘。 三生饮热九四风痰。 半夏干姜散热五三寒痰呕。 倍朮丸热百四饮。 胡椒理中汤热六胃寒。 黑钖丹热一八九寒痰上壅。 温中化痰丸热九七行滞。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温中行滞。 丁香五套丸热百一温中。 养正丹热一八八上壅不降。 温胃化痰丸热九八脾寒气弱。 丁香半夏丸热百冷痰。 苓桂朮甘汤热八七支饮。 九还金液丹小八八风痰。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湿证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太阴司天, 其化以湿。 湿气大来, 土之胜也, 寒水受邪, 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 木之胜也, 土湿受邪, 脾病生焉。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汗出见湿, 乃生痤疿。 秋伤于湿, 上逆而欬, 发为痿厥。
痹论曰: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湿气胜者, 为着痹也。 不与风寒湿气合, 故不为痹。 其多汗而濡者, 此其逢湿甚也, 阳气少, 阴气盛, 两气相感, 故汗出而濡也。
百病始生篇曰: 风雨则伤上, 清湿则伤下。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湿中之也。
太阴阳明论曰: 故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调经论曰: 寒湿之中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营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虚者, 聂辟气不足,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刺志论曰: 谷入多而气少者, 得之有所脱血, 湿居下也。
藏气法时论曰: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禁湿地濡衣。
宣明五气篇曰: 脾恶湿。
五癃津液别篇曰: 天寒则腠理闭, 气湿不行, 水下流于膀胱, 则为溺与气。
阴阳应象大论曰: 湿胜则濡泻。 秋伤于湿, 冬生欬嗽。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九宫八风篇曰: 两实一虚, 犯其两湿之地, 则为痿。
五常政大论曰: 敦阜之纪, 大雨时行, 湿气乃用。 太阳司天, 湿气变物。 太阴司天, 湿气下临。
六元正纪大论曰: 辰戌年, 太阳司天之政, 水土合德。 寒湿之气, 持于气交, 民病寒湿, 发肌肉萎, 足萎不收, 濡泻, 血溢。 丑未年, 太阴司天之政, 湿寒合德, 黄黑埃昏。 民病寒湿, 腹满, 身卅愤, 胕肿。 太阴所至为湿生, 终为注雨。
痿论曰: 肉痿者, 得之湿地也。
脉要精微论曰: 中盛藏满, 气胜伤恐者, 声如从室中言, 是中气之湿也。
五运行大论曰: 湿伤肉, 风胜湿。
通评虚实论曰: 跖跛, 寒风湿之病也。
五色篇曰: 厥逆者, 寒湿之气也。
长刺节论曰: 肌肤尽痛, 名曰肌痹, 伤于寒湿。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

湿之为病, 有出于天气者, 雨雾之属是也, 多伤人脏气; 有出于地气者, 泥水之属是也, 多伤人皮肉筋脉; 有由于饮食者, 酒酪之属是也, 多伤人六腑; 有由于汗液者, 以大汗沾衣, 不皇解换之属是也, 多伤人肤腠; 有湿从内生者, 以水不化气, 阴不从阳而然也, 悉由乎脾肾之亏败。 其为证也, 在肌表则为发热, 为恶寒, 为自汗; 在经络则为痹, 为重, 为筋骨疼痛, 为腰痛不能转侧, 为四肢痿弱酸痛; 在肌肉则为麻木, 为胕肿, 为黄疸, 为按肉如泥不起; 在脏腑则为呕恶, 为胀满, 为小水秘涩, 为黄赤, 为大便泄泻, 为腹痛, 为后重, 脱肛, 卅疝等证。 凡肌表经络之病, 湿由外而入者也; 饮食血气之病, 湿由内而生者也; 此其在外者为轻, 在内者为甚, 是固然矣。 然及其甚也, 则未有表湿而不连脏者, 卅湿不连经者, 此其湿病之变, 不为不多, 故凡治此者, 必当辨表卅, 察虚实, 而必求其本也。 然湿证虽多, 而辨治之法, 其要惟二, 则一曰湿热, 一曰寒湿而尽之矣。 盖湿从土化, 而分王四季, 故土近东南, 则火土合气, 而湿以化热; 土在西北, 则水土合德, 而湿以化寒, 此土性之可以热, 可以寒, 故病热者谓之湿热, 病寒者谓之寒湿。 湿热之病, 宜清宜利, 热去湿亦去也; 寒湿之病, 宜燥宜温, 非温不能燥也, 知斯二者, 而湿无余义矣。 何今之医家, 动辄便言火多成热, 而未闻知有寒多生湿者, 其果何也? 岂寒热之偏胜, 原当如是耶, 抑阴阳之显晦, 察有易难也。 且夫阴阳之理, 本无轩轾, 犹权衡也, 此而不知, 乌云明慧, 创一偏之说, 以遗患后人, 则金元诸公, 有不得辞其责者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治共七条

1.        湿热证, 必其证多烦渴, 小水赤涩, 大便秘结, 脉见洪滑, 实数者, 方是热证, 治宜清利。 如热甚者, 宜以清火为主, 而佐以分利; 热微者, 宜以分利为主, 而佐以清火, 如四苓散, 小分清饮, 或大分清饮, 茵陈饮之类, 皆可择而用之。 如果湿热之甚, 或元气无损而兼秘结不通者, 方可或行推荡, 若无实结等证, 则不宜妄行攻击。
2.        寒湿证, 凡诸病湿而全无热脉热证者, 便多寒湿之属。 盖水之流湿, 本缘同气, 惟湿中有火, 则湿热熏蒸, 而停郁为热, 湿中无火, 则湿气不化, 而流聚为寒。 故凡病内湿等证者, 多属气虚之人, 气属阳, 阳虚则寒从中生, 寒生则湿气留之, 此阴阳之性, 理出自然, 有不必外中于湿而后为之湿也。 此之变病, 惟肿胀, 泄泻, 痰饮, 呕吐等证多有之。 病之微者, 宜温, 宜利, 宜燥, 如五苓散, 平胃散, 渗湿汤, 六味地黄丸之类是也。 病之甚者, 必用温补, 俟阳气渐复, 则阴邪始退, 如八味丸, 理中汤, 圣朮煎, 或佐关煎, 胃关煎, 薛氏加减<金匮>肾气汤之类, 皆当随证加减用之。
3.        寒湿之气中于外者, 此与内生之湿自有不同, 宜温而兼散, 如五积散, 平胃散, 加味五苓散, 不换金正气散之类主之。
4.        寒湿之证, 凡气令阴寒, 及阳气不足之人, 多有其证。 而丹溪谓六气之中, 湿热为病者十居八九, 亦言之过矣。
5.        治湿之法, 凡湿从外入者, 汗散之; 湿在上者, 亦宜微汗之; 湿在中下二焦, 宜疏利二便, 或单用淡渗以利小便。
6.        治湿之法, 古人云宜理脾, 清热, 利小便为上, 故曰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此固然矣, 然湿热之证, 多宜清利, 寒湿之证多不宜利也。 何也? 盖凡湿而兼寒者, 未有不由阳气之虚, 而利多伤气, 则阳必更虚, 能无害乎? 但微寒微虚者, 即温而利之, 自无不可, 若大寒大虚者, 则必不宜利, 此寒湿之证, 有所当忌者也。 再若湿热之证, 亦有忌利者, 以湿热伤阴者也。 阴气既伤, 而复利之, 则邪湿未清, 而精血已耗, 如汗多而渴, 热燥而烦, 小水干赤, 中气不足, 溲便如膏之类, 切勿利之, 以致重损津液, 害必甚矣。 故凡治阳虚者, 只宜补阳, 阳胜则燥, 而阴湿自退; 阴虚者, 只宜壮水, 真水既行, 则邪湿自无所容矣。 此阴阳二证, 俱有不宜利者, 不可不察。
7.        湿证之见, 凡黄疸, 肿胀, 泄泻, 痰饮, 呕吐, 痹痛, 淋秘之类, 皆有湿证, 当于各门详察治之。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古共二条

<金匮要略>曰: 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 脉沉而细缓者, 此名湿痹。 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但当利其小便。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湿家, 但头汗出, 背强, 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则哕, 或胸满, 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热, 胸上有寒, 渴欲得饮而不能饮, 则口燥烦也。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不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 亦死。 风湿相搏, 一身尽疼痛, 法当汗出而解, 值天阴雨不止, 医云此可发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 盖发其汗, 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 湿气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 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出汗者, 风湿俱去也。
治法曰: 湿家身烦疼, 可与麻黄加朮汤发其汗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 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 日晡所剧者, 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 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风湿脉浮身重, 汗出恶风者, 防己黄耆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搏, 身体疼痛,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附子汤主之; 若大便坚, 小便自利者, 白朮附子汤主之。 风湿相搏, 骨节疼烦, 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
陈无择曰: 脾虚多病湿, 内因酒卅积多, 过饮汤液, 停滞腻物, 烧炙膏梁过度, 气热熏蒸, 浊液不行, 涌溢于中, 此湿从内作。 外因坐卧湿地, 雾露阴雨所客, 澡浴为风所闭, 涉水为湿所郁, 郁于表腠则发黄。 故经云: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肤筋脉, 此湿从外生。 可见内外所感, 皆由脾气虚弱, 而湿邪乘而袭之。 故曰: 壮者气行则愈, 怯者着而为病。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湿证论列方

五苓散和一八二。 四苓散和一八七。 麻黄加朮汤散二。 茵陈饮新寒八。 五积散散三九。 防己黄耆汤和一七六。 佐关煎新热十。 圣朮煎新热二五。 大分清饮新寒五。 理中汤热一。 甘草附子汤热三十。 加味五苓散和一八四。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散四。 平胃散和十七。 桂枝附子汤热三十。 六味丸补百二十。 胃关煎新热九。 白朮附子汤热二九。 渗湿汤和一七四。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小分清饮新和十。 八味丸补一二一。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6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