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
邪气藏府病形篇帝曰: 首面与身形也, 属骨连筋, 同血合于气耳。 天寒则裂地凌冰, 其卒寒或手足懈怠, 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岐伯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其浊气出于胃, 走唇口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 而皮又厚, 其肉坚, 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帝曰: 邪气之中人也奈何? 岐伯曰: 邪之中人高也,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湿中之也。 诸阳之会, 皆在于面。 中人也, 方乘虚时及新用力, 若饮食汗出腠理开, 而中于邪。 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项则下太阳, 中于颊则下少阳, 其中于膺背两卅, 亦中其经。 面热者, 足阳明病。
五阅五使篇岐伯曰: 五官者, 五脏之阅也。 脉出于气口, 色见于明堂。 五官以辨, 阙庭必张, 乃立明堂。 明堂广大, 蕃蔽见外, 方壁高基, 引垂居外, 五色乃治, 平博广大, 寿中百岁。 帝曰: 愿闻五官。 岐伯曰: 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 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 耳者肾之官也。 帝曰: 以官何候? 岐伯曰: 以候五脏。 故肺病者喘息鼻张, 肝病者眦青, 脾病者唇黄, 心病者舌卷短, 颧赤, 肾病者颧与颜黑。 帝曰: 其常色殆者何如? 岐伯曰: 五官不辨, 阙庭不张, 小其明堂, 蕃蔽不见, 又埤甚卅, 卅下无基, 垂角去外, 如是者, 虽平常殆, 况加病哉。
五色篇雷公问于黄帝曰: 五色独决于明堂乎? 帝曰: 明堂者鼻也, 阙者眉间也, 庭者颜也, 蕃者颊侧也, 蔽者耳门也, 其间欲方大, 去之十步, 皆见于外, 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 官五色奈何? 帝曰: 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 白为寒, 是谓五官。 雷公曰: 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 帝曰: 其色粗以明, 沉夭者为甚, 其色上行者病益甚, 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 病方已。 雷公曰: 病小愈而卒死者, 何以知之? 帝曰: 赤色出颧大如母指者, 病虽小愈, 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 大如母指, 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曰: 死有期乎? 帝曰: 察色以言其时, 庭者首面也。 阙者, 咽喉也。 阙中者, 肺也。 下极者, 心也。 直下者, 肝也。 肝左者, 胆也。 下者, 脾也。 方上者, 胃也。 中央者, 大肠也。 挟大肠者, 肾也。 当肾者, 脐也。 面王以上者, 小肠也。 面王以下者, 膀胱, 子处也。 颧者, 肩也。 颧后者, 臂也。 臂下者, 手也。 目内眦上者, 膺乳也。 挟绳而上者, 背也。 循牙车以下者, 股也。 中央者, 膝也。 膝以下胫也。 当胫以下者, 足也。 巨分者, 股卅也。 巨屈者, 膝膑也。 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 能别左右, 是谓大道, 男女异位, 故曰阴阳, 审察泽夭, 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 浮泽为外, 黄赤为风, 青黑为痛, 白为寒, 黄而膏润为脓, 赤甚者为血, 痛甚为挛, 寒其为皮不仁。 男子色在于面王, 为小腹痛, 下为卵痛, 其圜直为茎痛, 高为本, 下为首, 狐疝卅阴之属也; 女子在于面王, 为膀胱, 子处之病, 散为痛, 搏为聚, 方员左右, 各如其色形。 其随而下至胝为淫, 有润如膏状, 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 右为右, 其色有邪, 聚散而不端, 面色所指者也。 其色上锐, 首空上向, 下锐下向, 在左右如法。 以五色命脏, 青为肝, 赤为心, 白为肺, 黄为脾, 黑为肾。 肝合筋, 心合脉, 肺合皮, 脾合肉, 肾合骨也。 五藏生成篇曰: 凡五色之奇脉, 面黄目青, 面黄目赤, 面黄目白, 面黄目黑者, 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 面赤目白, 面青目黑, 面黑目白, 面赤目青, 皆死也。
脉要精微论曰: 夫精明五色者, 气之华也。 详后眼目门。
刺热篇曰: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 心热病者颜先赤, 脾热病者鼻先赤, 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肾热病者颐先赤。 太阳之脉, 色荣颧骨, 热病也, 荣未交, 曰今且得汗, 待时而已。 与厥阴脉争见者, 死期不过其热病内连肾, 少阳之脉色也。 少阳之脉, 色荣颊前, 热病也, 荣未交, 曰今且得汗, 待时而已, 与少阴脉争见者, 死期不过三日。 颊下逆颧为大瘕, 下牙车为腹满, 颧后为卅痛, 颊上者鬲上也。
经脉篇曰: 心主所生病者, 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 烦心心痛, 掌中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