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1~19卷)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寐论列方

半夏汤和十四。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七福饮新补七。 归脾汤补三二。 <金匮>肾气丸补一二四。 理阴煎新热三。 养心汤补七九。 竹叶石膏汤寒六。 四磨饮和五二。 三阴煎新补十一。 五福饮新补六。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 寿脾煎新热十六。 理中汤热一。 十味温胆汤和一五三。 排气饮新和六。 安神丸寒一四二。 五君子汤新热六。 六安煎新和二。 大和中饮新和七。 导痰汤和九一。 五苓散和一八二。 <秘传>酸枣仁汤补八五。 大补元煎新补一。 温胆汤和一五二。 平胃散和十七。 酸枣仁汤补八四。 滚痰丸攻七七。 五皮散和六七, 六八。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外备用方

远志汤补八八虚烦。 茯苓补心汤补八三多烦。 酸枣仁汤补八六虚热。 益营汤补九一心血耗伤。 圣愈汤补九十血虚。 琥珀多寐丸补百十九清心养神。 .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消干渴

经义
阴阳别论曰: 二阳之病发于脾, 其传为风消。 二阳结谓之消。
气厥论曰: 心移寒于肺, 肺消, 肺消者饮一溲二, 死不治。 心移热于肺, 传为鬲消。
五变篇曰: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
本藏篇曰: 五脏脆者, 皆善病消瘅易伤。
师传篇曰: 中热消瘅, 则便寒。 胃中热则消谷, 令人悬心善饥。 胃中热, 肠中寒, 则疾饥, 小腹痛胀。
脉要精微论曰: 瘅成为消中。
玉机真藏论曰: 肝传之脾, 病名曰脾风, 发瘅, 腹中热, 烦心出黄。
通评虚实论曰: 凡治消瘅仆击, 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 肥贵人, 则高梁之疾也。 帝曰: 消瘅虚实何如? 岐伯曰: 脉实大, 病久可治, 脉悬小坚, 病久不可治。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心脉, 肺脉, 肝脉, 脾脉, 肾脉微小, 皆为消瘅。
腹中论帝曰: 夫子数言热中, 消中, 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 石药发瘨, 芳草发狂。 夫热中消中者, 皆富贵人也, 今禁高梁, 是不合其心, 禁芳草石药, 是病不愈, 愿闻其说。 岐伯曰: 夫芳草之气美, 石药之气悍, 二者其气急疾坚劲, 故非缓心和人, 不可以服此二者。 夫热气栗悍, 药气亦然, 二者相遇, 内恐伤脾, 脾者土也, 而恶木, 服此药者, 至甲乙日更论。
奇病论帝曰: 有病口甘者, 病名为何? 何以得之? 岐伯曰: 此五气之溢也, 名曰脾瘅。 夫五味入口, 藏于胃, 脾为之行其精气, 津液在脾, 故令人口甘也。 此肥美之所发也。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
五邪篇曰: 邪在脾胃, 则病肌肉痛。 阳气有余, 阴气不足, 则热中善饥。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共二条

1.        三消之病, 三焦受病也。 上消者, 渴证也, 大渴引饮, 随饮随渴, 以上焦之津液枯涸。 古云其病在肺, 而不知心, 脾, 阳明之火皆能熏炙而然, 故又谓之膈消也。 中消者, 中焦病也, 多食善饥, 不为肌肉, 而日加削瘦, 其病在脾胃, 又谓之消中也。 下消者, 下焦病也。 小便黄赤, 为淋为浊, 如膏如脂, 面黑耳焦, 日渐消瘦, 其病在肾, 故又名肾消也。 此三消者, 古人悉认为火证, 然有实火者, 以邪热有余也; 有虚火者, 以真阴不足也。 使治消证而不辨虚实, 则未有不误者矣。
2.        消证有阴阳, 尤不可不察。 如多渴者曰消渴, 善饥者曰消谷, 小便淋浊如膏者曰肾消, 凡此者, 多由于火, 火甚则阴虚, 是皆阳消之证也。 至于阴消之义, 则未有知之者。 盖消者, 消烁也, 亦消耗也, 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败者, 皆谓之消, 故不可尽以火证为言。 何以见之? 如气厥论曰: 心移寒于肺, 为肺消, 饮一溲二, 死不治。 此正以元气之衰, 而金寒水冷, 故水不化气, 而气悉化水, 岂非阳虚之阴证乎? 又如邪气脏腑病形篇言五脏之脉细小者, 皆为消瘅, 岂以微小之脉而为有余之阳证乎? 此<内经>阴消之义固已显然言之, 而但人所未察耳。 故凡治三消证者, 必当察其脉气, 病气, 形气, 但见本元亏竭及假火等证, 必当速救根本, 以资化源。 若但知为火而专务清理, 未有不阴阳俱败者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治共五条

1.        凡治消之法, 最当先辨虚实。 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 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 而消渴自止。 若由真水不足, 则悉属阴虚, 无论上中下, 急宜治肾, 必使阴气渐充, 精血渐复, 则病必自愈。 若但知清火, 则阴无以生, 而日见消败, 益以困矣。
2.        上消善渴, 中消善饥。 虽曰上消属肺, 中消属胃, 然总之火在中上二焦者, 亦无非胃火上炎而然, 但当微为分别以治之。 若二焦果由实火, 则皆宜白虎汤主之。 若渴多饥少, 病多在肺者, 宜人参白虎汤主之。 若水亏于下, 火炎于上, 有不得不清者, 宜玉女煎, 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 一云上焦渴是心火刑金所致, 宜降火清金, 以兰香叶, 白葵花, 黄檗, 知母, 少加升麻以引清气上升, 而渴自止, 此说亦可酌用。
3.        中消火证, 以善饥而瘦, 古法直以调胃承气汤及三黄丸之类主之。 然既以善饥, 其无停积可知, 既无停积, 则止宜清火, 岂堪攻击, 非有干结不通等证而用此二剂, 恐非所宜。 若其果属胃火, 别无虚证, 则三补丸, 玉泉散, 白虎汤及抽薪饮之类, 皆可择而用也。
4.        下消证, 小便淋浊, 如膏如油, 或加烦躁耳焦, 此肾水亏竭之证, 古法用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固其宜矣。 然以余观之, 则亦当辨其寒热滑涩, 分而治之, 庶乎尽善。 若淋浊如膏, 兼热病而有火者, 宜补而兼清, 以加减一阴煎, 或补阴丸, 大补阴丸, 或六味地黄丸加黄柏, 知母之类主之。 若下消而兼涩者, 宜补宜利, 以六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若下焦淋浊而全无火者, 乃气不摄精而然, 但宜壮水养气, 以左归饮, 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若火衰不能化气, 气虚不能化液者, 犹当以右归饮, 右归丸, 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 若下焦无火而兼滑者, 当以固肾补阴为主, 宜秘元煎, 固阴煎, 及苓朮菟丝丸之类主之。
5.        三消证, 古人以上焦属肺, 中焦属胃, 下焦属肾, 而多从火治, 是固然矣。 然以余论之, 则三焦之火, 多有病本于肾, 而无不由乎命门者。 夫命门为水火之腑, 凡水亏证, 固能为消为渴, 而火亏证, 亦能为消为渴者, 何也? 盖水不济火, 则火不归原, 故有火游于肺而为上消者, 有火游于胃而为中消者, 有火烁阴精而为下消者, 是皆真阴不足, 火亏于下之消证也。 又有阳不化气, 则水精不布, 水不得火, 则有降无升, 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 以致泉源不滋, 天壤枯涸者, 是皆真阳不足, 火亏于下之消证也。 阴虚之消, 治宜壮水, 固有言之者矣。 阳虚之消, 谓宜补火, 则人必不信。 不知釜底加薪, 氤氲彻顶, 稿禾得雨, 生意归巅, 此无他, 皆阳气之使然也, 亦生杀之微权也。 余因消证多虚, 难堪剥削, 若不求其斲丧之因, 而再伐生气, 则消者愈消, 无从复矣。 故再笔于此, 用以告夫明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古共六条

1.        <巢氏病源>曰: 夫消渴者, 渴不止, 小便多者是也。 由少年服五石诸丸散, 积经年岁, 石气结于肾中, 使人下焦虚热, 及至年衰血气减少, 不能复制于石, 石势独盛, 则肾为之燥, 故上为饮水, 下为小便不禁也。 其病变多发痈疽, 此因热气留于经络, 血涩不行故成痈脓。
2.        陈无择曰: 消渴属心, 故烦心, 致心火散漫, 渴而引饮, 诸脉软散, 皆气实血虚也。 消中属脾, 瘅热减则为消中。 消中复有三: 有因寒中, 阴胜阳郁, 久必为热中。 经云: 脉洪大, 阴不足, 阳有余, 则为热中。 多食数溺为消中。 阴狂兴盛, 不交精泄, 则为强中。 病至强中, 不亦危矣。 消肾属肾, 壮盛之时不谨, 而纵欲房劳, 年长肾衰, 多服金石, 真气既丧, 口干精溢自泄, 不饮而利。 经云: 不渴而小便自利, 名曰肾消, 亦曰内消。
3.        洁古老人曰: 能食能渴者, 白虎加人参汤。 不能食而渴者, 钱氏白朮散倍加干葛治之, 上中既平, 不复传下消矣。 前人用药, 厥有旨哉。
4.        东垣曰: 高消者, 舌上赤裂, 大渴引饮。 逆调论云: 心移热于肺, 传为膈消者是也。 以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中消者, 善食而瘦, 自汗, 大便硬, 小便数。 叔和所谓口干饮水多, 食饥, 虚瘅成消中是也, 以调胃承气汤, 三黄丸治之。 下消者, 烦躁引饮, 耳轮焦, 溺如膏, 所谓焦烦水易亏, 此肾消也, 以六味地黄丸治之。 <总录>所谓未传能食者, 必发痈疽背疮, 不能食者, 必传中膈鼓胀, 皆谓不治之证。
5.        丹溪曰: 消渴宜养肺降火生血为主。 三消者, 多属不生津液, 宜四物汤为主。 上消者, 本方加五味子, 人参, 麦门冬, 天花粉, 煎入生藕汁, 生地黄汁, 人乳。 饮酒人加生葛汁。 中消者, 本方加知母, 石膏, 滑石以降胃火。 下消者, 本方加黄檗, 知母, 熟地黄, 五味子之类, 以滋肾水, 当饮澡丝汤代茶。 天花粉, 消渴神药也。 三焦皆禁用半夏, 血虚亦忌用, 口干咽燥大便难者亦不宜用, 汗多者不可用, 不已, 必用姜监制之。
6.        徐东皋曰: 消渴虽有数者之不同, 其为病之肇端, 则皆膏梁肥甘之变, 酒色劳伤之过, 皆富贵人病之, 而贫贱者鲜有也。 凡初觉燥渴, 便当清心寡欲, 薄滋味, 减思虑, 则治可瘳。 若有一毫不谨, 总有名医良剂, 必不能有生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消不寐新按

省中周公者, 山左人也, 年逾四旬, 因案牍积劳, 致成羸疾, 神困食减, 时多恐惧, 自冬春达夏, 通宵不寐者, 凡半年有余。 而上焦无渴, 不嗜汤水, 或有少饮, 则沃而不行。 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 莫知其所从来, 且半皆如膏浊液, 尪羸至极, 自分必死。 及余诊之, 岂其脉犹带缓, 肉亦末脱, 知其胃气尚存, 慰以无虑, 乃用归脾汤去木香, 及大补元煎之属, 一以养阳, 一以养阴, 出入间用至三百余剂, 计人参二十斤, 乃得全愈。 此神消于上, 精消于下之证也。 可见消有阴阳, 不得尽言为火, 姑纪此一按, 以为治消, 治不寐者之鉴。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消论列方

白虎汤寒三。 玉泉散新寒十五。 归脾汤补三二。 固阴煎新固二。 补阴丸寒百六十。 右归饮新补三。 六味丸补百二十。 三补丸寒一六二。 大补元煎新补一。 人参白虎汤寒三。 玉女煎新寒十二。 四物汤补八。 秘元煎新固一。 抽薪饮新寒三。 左归饮新补二。 右归丸新补五。 八味丸补一二一。 三黄丸攻六八。 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钱氏白朮散小七。 调胃承气汤攻三。 苓朮兔丝丸新固五。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外备用方

玉泉丸寒七五热渴。 龙脑鸡苏散和三七二虚火烦渴。 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 鹿茸丸补一三三肾虚消渴。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五味子汤补五九阴虚渴。 天花散寒七三。 天王补心丹补百八干渴。 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 茯苓泽泻汤热七四反胃消渴。 益元散寒百十二。 生脉散补五六。 麦门冬饮子寒四八膈消渴。 小建中汤补二二燥渴。 天花丸和百四消渴。 人参固本丸补百六阴虚渴。 地骨皮散寒七四壮热渴。 醍醐膏和三五三消渴。 益阴肾气丸补一二三阴虚渴。


景岳全书卷十八终
 楼主| 发表于 2007/5/3 15: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卷之十九明集杂证谟

欬嗽

经义

欬论黄帝问曰: 肺之令人欬何也? 岐伯对曰: 五脏六腑皆令人欬, 非独肺也。 帝曰: 愿闻其状。 岐伯曰: 皮毛者肺之合也, 皮毛先受邪气, 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入胃, 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 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 则为肺欬。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 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与天地相参, 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 微则为欬, 甚则为泄为痛。 乘秋则肺先受邪, 乘春则肝先受之, 乘夏则心先受之, 乘至阴则脾先受之, 乘冬则肾先受之。 肺欬之状, 欬而喘息有音, 甚则唾血。 心欬之状, 欬则心痛, 喉中介介如梗状, 甚则咽痛喉痹。 肝欬之状, 欬则两卅下痛, 甚则不可以转, 转则两胠下满。 脾欬之状, 欬则右胠下痛阴阴引肩背, 甚则不可以动, 动则欬剧。 肾欬之状, 欬则腰背相引而痛, 甚则欬涎。 帝曰: 六腑之欬奈何? 安所受病? 岐伯曰: 五脏之久欬, 乃移于六腑。 脾欬不已, 则胃受之, 胃欬之状, 欬而呕, 甚则长虫出。 肝欬不已, 则胆受之, 胆欬之状, 欬呕胆汁。 肺欬不已, 则大肠受之, 大肠欬状, 欬而遗矢。 心欬不已, 则小肠受之, 小肠欬状, 欬而矢气, 气与欬俱失。 肾欬不已, 则膀胱受之, 膀胱欬状, 欬而遗溺。 久欬不已, 则三焦受之, 三焦欬状, 欬而腹满, 不欲食饮。 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 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治脏者治其俞, 治腑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 帝曰: 善。

生气通天论曰: 秋伤于湿, 上逆而欬。

阴阳应象大论曰: 秋伤于湿, 冬生欬嗽。

示从容论曰: 欬嗽烦冤者, 是肾气之逆也。 喘欬者, 是水气并阳明也。
脉解篇曰: 少阴所谓呕欬上气喘者, 阴气在下, 阳气在上, 诸阳气浮, 无所依从, 故呕欬上气喘也。
阴阳别论曰: 一阳发病, 少气善欬, 善泄。

五脏生成篇曰: 欬嗽上气, 厥在胸中, 过在手阳明, 太阴。
玉机真藏论曰: 秋脉不及, 则令人喘, 呼吸少气而欬, 上气见血, 下闻病音。 刺禁论曰: 刺中肺, 三日死, 其动为欬。
评热病论曰: 劳风法在肺下。 详后论证条中。

气交变大论: 凡岁火太过, 岁金太过, 岁水太过, 岁木不及等年, 俱有欬证。

五常政大论: 凡审平之纪, 从革之纪, 坚成之纪, 少阳司天等年, 俱有欬证。

至真要大论: 凡少阴司天, 太阴司天, 少阳司天, 阳明司天, 阳明之胜, 少阴之复, 太阴之复, 少阳之复, 阳明之复, 厥阳司天客胜, 少阳司天主胜, 太阳司天客胜等年, 俱有欬证。

五邪篇曰: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 寒热, 上气喘, 汗出, 欬动肩背。
缪刺论曰: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 令人卅痛不得息, 欬而汗出。 .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3 15:4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4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