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阴暑证, 凡暑月外感风寒, 以致阴邪抑遏阳气, 而病为发热头痛, 肢体拘急酸疼, 无汗恶寒, 脉紧等证, 此即伤寒之属, 治以解散为主, 宜正柴胡饮, 小柴胡汤, 或一, 二, 三, 四柴胡饮之类, 酌其寒热虚实, 随宜用之。 若脉见微细, 气体虚弱, 不可发汗者, 但宜补中气, 使元气渐充, 则寒邪自散, 不必攻邪也, 或用补中益气汤主之。 若邪感于外, 而火盛于内, 或阳明热甚者, 宜柴胡白虎煎之类主之。 若寒邪在表未解, 而六脉微细, 背冷恶寒, 或呕恶泄泻, 内无热证者, 此正伏阴在内, 而邪不易解, 虽在暑月, 亦速宜温中, 如理阴煎, 理中汤, 大温中饮, 麻桂饮之类, 皆宜速用, 不可疑也, 亦不可迟也。 若邪盛于外而中不甚虚者, 或以五积散。 以上诸证有不能尽者, 俱宜以伤寒门诸法, 察而治之。
2. 阴暑证, 凡内伤生冷, 致损胃气, 而病为腹痛, 泄泻, 呕吐者, 治宜以温中散寒为主。 若初受寒邪, 停积未散, 而脾气未虚者, 先宜以抑扶煎, 五德丸之类主之。 若胃气微虚者, 宜佐关煎, 五德丸主之。 若胃气再虚者, 宜温胃饮, 理中汤主之。 若吐泻已甚, 脾肾兼伤, 而痛连小腹二阴, 或成痢者, 宜胃关煎, 理阴煎, 或九卅丹之类主之。 若表中寒邪, 内伤生冷, 表卅俱病者, 宜兼治之, 以和胃饮加柴胡, 或温胃饮加柴胡, 或新方诸柴胡饮, 察虚实而用之。 古方用大顺散为温中之总治, 亦何足以尽之也。
3. 阳暑以酷热伤人, 本为热证, 然阳中又有阴阳, 此不可不辨也。 凡暑热中人者, 其气必虚, 以火能克金而热伤气也。 然热者不可不清, 虚者不可不补, 但阳中之阳者宜兼乎清, 如身热, 头痛, 烦躁, 大渴, 大汗, 脉洪滑, 喜冷水, 大便干结, 小水赤痛之类, 皆阳证也。 若气不甚虚, 而但有火证者, 宜白虎汤, 或益元散主之。 或火盛之甚者, 惟玉泉散更妙。 若汗出脉虚浮, 烦渴有火而少气者, 宜白虎加人参汤, 或仲景竹叶石膏汤, [宣明]桂苓甘露饮之类主之。 若眩晕少气, 虽烦渴而火不甚者, 宜生脉散主之。 以上诸法, 用治阳中之阳, 皆古法之善者。 若虽壮热口渴, 而脉虚无力, 或重按全无, 及神困气促者, 此脾胃气虚, 元阳不足, 假火之证, 若误用白虎等剂, 其危立至。
4. 凡中暑热者, 人皆知为阳证, 而不知阳中有阴也。 盖外中热邪, 而内亦热者, 此表卅俱热, 方是阳证, 治宜清补如前。 若内本无热, 而因热伤气, 但气虚于中者, 便有伏阴之象, 故凡治暑热之证, 最当辨其阴阳虚实。 若脉虚无力, 或为恶寒背寒, 或为呕恶, 或为腹痛泄泻, 或四肢鼻尖微冷, 或不喜凉茶冷水, 或息短气促, 无力以动之类, 皆阳中之阴证也。 凡见此类, 但当专顾元气, 惟宜独参汤, 徐徐与之为最妙。 若兼微呕恶寒者, 宜加煨姜与人参等分主之。 再其甚者, 则养中煎, 理中汤, 五君子煎, 或五福饮, 理阴煎之类, 皆当随宜用之。 若虚寒之甚, 则舍时从证, 桂附皆所必用, 切不可因暑热之名, 而执用寒凉解暑等剂再伐阳气, 则变有不可测也。 若夏月于盛暑中, 过于劳倦, 因而中暑者, 其劳倦既已伤脾, 暑热又以伤气, 此本内伤大虚之候, 当专以调补为先, 然后察其有火无火, 或有邪无邪, 而兼治如前可也。
5. 夏月因暑致病, 而医有不知伏阴, 误投寒剂, 以致吐泻腹痛, 或外热内寒, 烦躁多渴, 状若伤寒, 但察其脉微神困, 便是阴盛格阳之证, 速宜温药以救其内。
6. 夏月既伤暑热, 复伤生冷, 外热内寒者, 当专以内寒为主, 有滞者, 清其滞, 无滞者, 益其气, 但温中理脾, 脾气既复, 而暑无不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