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1~19卷)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饮食宜忌共二条

凡伤寒饮食有宜忌者, 有不宜忌者。 若病伤寒而食不断者, 以邪犹在表, 未深入也。 及其稍深, 而在半表半卅之间, 则食渐减矣, 再入胸膈, 胃口, 则全不食矣。 邪既在胃, 则胃口不饥, 所以伤寒不食者, 或十日, 或二十日, 皆无足虑者, 亦以胃气不馁, 则不败也。 第不欲食者, 不可强食, 强食则助邪; 或新愈之后, 胃气初醒, 尤不可纵食, 纵食则食复, 此皆大忌也。 至有不宜忌者, 则如劳倦内伤之人, 偶感寒邪, 亦必发热, 此多以劳伤中气, 本非真正伤寒外邪内陷之病, 所以外虽发热, 而内则饥馁, 每多思食。 奈何庸昧之辈, 但见发热, 则日饿不死, 伤寒不论虚实, 一概禁之。 常见欲食者, 索之不得, 而且加以克伐寒凉之药, 嗟嗟! 饥肠受剥, 虚者益虚, 内外夹攻, 苦无所诉, 及胃气既脱, 反不欲食矣, 即欲救之, 已无可及。 余常治此证, 每借食为药, 所活多人, 而见禁食受毙者, 亦已不少, 故详言之。 若病人时时觉饥而索食者, 此其邪不在脏, 胃中空虚而然, 必不可禁, 但不宜纵耳。 且因此可察虚实, 关系非小, 不可忽也。
巢氏曰: 凡瘟疫病新瘥, 脾胃尚虚, 谷气未复, 若作劳妄动伤力, 并食猪羊, 鸡犬, 鱼脍, 炙卅, 肥腻, 生果, 卅食, 硬涩难消之物, 停积肠胃, 膈闷腹胀, 便秘, 或大吐大下, 重复发热, 病作不可救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避疫法共二条

瘟疫乃天地之邪气, 若人身正气内固, 则邪不可干, 自不相染。 故避之之法,
惟在节欲节劳, 或于房室劳倦之后, 尤不可近, 仍勿忍饥以受其气, 皆要法也。 至于却邪之法, 则如刺法论所云: 天牝从来, 复得其往, 气出于脑, 即不干邪。 盖天牝者, 鼻也, 鼻受天之气, 故日天牝。 气自空虚而来, 亦欲其自空虚而去, 即天牝从来, 复得其往也。 正以气通于鼻, 鼻通于脑, 毒入脑中, 则流布诸经, 令人相染矣。 气出于脑, 谓嚏之, 或张鼻以泄之, 或受气于室, 则泄气于外, 而大吸精气以易之, 则邪从鼻出, 而毒气自散, 此却邪于外之法也。 又如想心如日等法, 盖胆属少阳, 为中正之官, 少阳气壮, 则脏气赖以俱壮, 而邪不能入, 此强中御邪之法也。 凡探亲诊疾, 事有不容已者, 但知此诸法, 则虽入最秽之地, 自可保其无虑。 一方治天行时气, 宅舍怪异, 用降真香烧焚, 大解邪秽, 小儿带之, 能解诸邪, 最验。 一法以福建香茶饼, 不时噙口中, 大辟伤寒瘴气秽恶。
<医统>曰: 男子病, 邪气出于口; 女人病, 邪气出于前阴, 其相对坐立之间, 必须识其向背。 或以雄黄末涂鼻孔中, 行动从容, 察位而入。 凡入病家, 此亦医人之不可不知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瘟疫论列方

麻桂饮新散七。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桂枝汤散九。 参苏饮散三四。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 败毒散散三六。 柴葛煎新散十四。 柴葛解肌汤散三一。 神朮散散六五。 理阴煎新热三。 麻黄汤散一。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十神汤散四十。 五积散散三九。 荆防败毒散痘三一。 葛根汤散二九。 归葛饮新散十三。 升麻葛根汤散三十。 归柴饮新散十七。 柴芩煎新散十。 柴苓汤和一九二。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五瘟丹攻百一。 四逆汤热十四。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和胃饮新五五福饮新补六。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一柴胡饮新散一。 独参汤补三五。 人参白虎汤寒三。 三柴胡饮新散三。 胃关煎新热九。 竹叶石膏汤寒五。 五柴胡饮新散五。 附子汤热二二。 黄连解毒汤寒一。 小柴胡汤散十九。 柴陈煎新散九。 羌活升麻汤寒十二。 柴苓饮新十一。 圣散子散四三。 六神通解散寒十五。 平胃散和十七。 四逆散散二八。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 五苓散和一八二。 六物煎新因二十。 普济消毒饮寒十三。 二柴胡饮新散二。
温胃饮新热五。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四柴胡饮新散四。 理中汤热一。 三黄石膏汤寒十一。 正柴胡饮新散六。 白虎汤寒二。 <局方>凉膈散攻十九。 太清饮新寒十三。 解瘟热毒法寒二四。 大补元煎新补一。 益元散寒百十二。 葛根牛蒡汤外四五。 五君子煎新热六。 茵陈饮新寒八。 调胃承气汤攻三。 大和中饮新和七。 犀角散寒一三一。 漏芦升麻汤外九七。 小青龙汤散八。 大青丸攻百二。 参耆托卅散外五。 大承气汤攻一。 百顺丸新攻六。 栀子仁汤寒十九。 茶调散攻百七。 犀角升麻汤外四七。 大柴胡汤攻七。 玉泉散新寒十五。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 四君子汤补一。 抽薪饮新寒三。 陶氏黄龙汤攻二一。 大温中饮新散八。 玉女煎新寒十二。 五利大黄汤外八九。 大分清饮新寒五。 雪梨浆新寒十六。 连翘消毒散外六一。 金沸草散散八一。 玉烛散攻二四。 托卅消毒散外二。 独圣散攻百六。 清凉救苦散外一三五。 鸡子清饮寒十七。 吐法新攻一。 犀角地黄汤三方寒七九, 八十, 八一。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外备用方

夺命散补三六虚极。 陈氏正气散和二二风寒生冷。 芩连消毒散寒十四。

景岳全书卷之十三终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2 23: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景岳全书-卷之十四性集杂证谟

疟疾

经义

疟论帝曰: 夫痎疟皆生于风, 其畜作有时者, 何也? 岐伯曰: 疟之始发也, 先起于毫毛, 伸欠乃作, 寒栗鼓颔, 腰脊俱痛, 寒去则内外皆热, 头痛如破, 渴欲冷饮。 帝曰: 何气使然? 曰: 阴阳上下交争, 虚实更作, 阴阳相移也。 阳并于阴, 则阴实而阳虚, 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 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 三阳俱虚则阴气胜, 阴气胜则骨寒而痛, 寒生于内, 故中外皆寒。 阳盛则外热, 阴虚则内热, 外内皆热, 则喘而渴, 故欲冷饮也。 此皆得之夏伤于暑, 热气盛, 藏于皮肤之内, 肠胃之外, 此荣气之所舍也。 此令人汗空疏, 腠理开, 因得秋气, 汗出遇风, 及得之以浴, 水气舍于皮肤之内, 与卫气并居。 卫气者, 昼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 此气得阳而外出, 得阴而内薄, 内外相薄, 是以曰作。 帝曰: 其间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 其气之舍深, 内薄于阴, 阳气独发, 阴邪内着, 阴与阳争不得出, 是以间日而作也。 帝曰: 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 何气使然? 曰: 邪气客于风府, 循膂而下, 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 其明日日下一节, 故其作也晏, 此先客于脊背也。 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 腠理开则邪气入, 邪气入则病作, 以此日作稍益晏也。 其出于风府, 日下一节, 二十五日下至卅骨, 二十六日入于脊内, 注于伏膂之脉。 其气上行, 九日出于缺盆之中, 其气日高, 故作日益早也。 其间日发者, 由邪气内薄于五脏, 横连募原也, 其道远, 其气深, 其行迟, 不能与卫气俱行, 不得皆出, 故间日乃作也。 帝曰: 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 腠理乃发, 发则邪气入, 入则病作。 今卫气日下一节, 其气之发也, 不当风府, 其日作者奈何? 曰: 此邪气客于头项, 循膂而下者也, 故虚实不同, 邪中异所, 则不得当其风府也。 故邪中于头项者, 气至头项而病; 中于背者, 气至背而病; 中于腰脊者, 气至腰脊而病; 中于手足者, 气至于手足而病。 卫气之所在, 与邪气相合则病作, 故风无常府; 卫气之所发, 必开其腠理, 邪气之所合, 则其府也。

帝曰: 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 曰:
夏伤于大暑, 其汗大出, 腠理开发, 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 藏于腠理皮肤之间, 秋伤于风, 则病成矣。 夫寒者阴气也, 风者阳气也, 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 故先寒而后热也。 病以时作, 名曰寒疟。 帝曰: 先热而后寒者何也? 曰: 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 故先热而后寒也, 亦以时作, 名曰温疟。 其但热而不寒者, 阴气先绝, 阳气独发, 则少气烦冤, 手足热而欲呕, 名曰瘅疟。 岐伯曰: 夫疟之始发也, 阳气并于阴, 当是之时, 阳虚而阴盛, 外无气, 故先寒栗也。 阴气逆极, 则复出之阳, 阳与阴复并于外, 则阴虚而阳实, 故复热而渴。 夫疟气者, 并于阳则阳胜, 并于阴则阴胜, 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 疟者, 风寒之气不常也, 病极则复。 夫病之未发也, 阴未并阳, 阳未并阴, 因而调之, 真气得安, 邪气乃亡, 故工不能治其已发, 为其气逆也。 帝曰: 攻之奈何? 早晏何如? 曰: 疟之且发也, 阴阳之且移也, 必从四末始也。 阳已伤, 阴从之, 故先其时坚束其处, 令邪气不得入, 阴气不得出, 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 皆取之, 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 帝曰: 疟不发, 其应何如? 曰: 疟气者, 必更盛更虚, 当气之所在也, 病在阳则热而脉躁, 在阴则寒而脉静, 极则阴阳俱衰, 卫气相离, 故病得休。


卫气集, 则复病也。 帝曰: 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 或渴或不渴, 其故何也? 曰: 其间日者, 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 而有时相失, 不能相得, 故休数日乃作也。 疟者, 阴阳更胜也, 或甚或不甚, 故或渴或不渴。 帝曰: 论言夏伤于暑, 秋必病疟, 今疟不必应者, 何也? 曰: 此应四时者也。 其病异形者, 反四时也, 其以秋病者寒甚, 以冬病者寒不甚, 以春病者畏风, 以夏病者多汗。 帝曰: 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 舍于何脏? 曰: 温疟者, 得之冬中于风, 寒气藏于骨髓之中, 至春则阳气大发, 邪气不能自出, 因遇大暑, 脑髓烁, 肌肉消, 腠理发泄, 或有所用力, 邪气与汗皆出。 此病藏于肾, 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 如是者, 阴虚而阳盛, 阳盛则热矣; 衰则气复反入, 入则阳虚, 阳虚则寒矣, 故先热而后寒, 名曰温疟。 帝曰: 瘅疟何如? 曰: 瘅疟者, 肺素有热, 气盛于身, 厥逆上冲, 中气实, 而不外泄, 因有所用力, 腠理开, 风寒舍于皮肤之内, 分肉之间而发, 发则阳气盛, 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 其气不及于阴, 故但热而不寒, 气内藏于心, 而外舍于分肉之间, 令人消烁脱肉, 故命曰瘅疟。

至真要大论帝曰: 火热或恶寒发热, 有如疟状, 或一日发, 或间数日发, 其故何也? 岐伯曰: 胜复之气, 会遇之时, 有多少也。 阴气多而阳气少, 则其发日远; 阳气多而阴气少, 则其发日近。 此胜复相薄, 盛衰之节, 疟亦同法。
金匮真言论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生气通天论曰: 夏伤于暑, 秋为痎疟。 魄汗未尽, 形弱而气烁, 穴俞以闭, 发为风疟。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5/2 23: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证共四条

疟疾之疾, 本由外感, 故<内经>论疟, 无非曰风曰寒, 其义甚明。 而后世之论, 则泛滥不一, 总不过约言其末而反失其本, 所以议论愈多则病情愈昧矣。 有辨在后, 所当并察。
凡疟因于暑, 人皆知之, 不知夏令炎热, 此自正气之宜然, 而人有畏热者, 每多避暑就阴, 贪凉过度, 此因暑受寒, 所以致疟。 经曰: 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义可知也。 然又惟禀质薄弱, 或劳倦过伤者, 尤易感邪, 此所以受邪有浅深而为病有轻重也。 第以病因暑致, 故曰受暑, 而不知暑有阴阳, 疟惟阴暑为病耳。 至其病变则有为寒证者, 有为热证者, 有宜散者, 有宜敛者, 有宜温者, 有宜清者。 其要在标本虚实四字, 知此四者, 而因证制宜, 斯尽善矣。 其有云伤暑而认暑为火者, 有云脾寒而执以为寒者, 皆一偏之见, 不足凭也。
凡疟发在夏至后秋分前者, 病在阳分, 其病浅; 发在秋分后冬至前者, 病在阴分, 其病深。 发在子之后午之前者, 此阳分病也, 易愈; 发在午之后子之前者, 此阴分病也, 难愈。 病浅者日作, 病深者间日作, 若三日四日者, 以受邪日久, 而邪气居于阴分, 其病尤深。
凡疟病自阴而渐阳, 自迟而渐早者, 由重而轻也; 自阳而渐阴, 自早而渐迟, 由轻而重也。 凡感邪极深者, 其发必迟而多致隔日, 必使渐早渐近, 方是佳兆。 故治此疾者, 春夏为易, 秋冬为难。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治共十二条

1.        凡疟疾初作, 必多寒热, 大抵皆属少阳经病, 其于初起, 当专以散邪为主。 若果形气无伤, 而脉证别无他故者, 但宜正柴胡饮或三柴胡饮主之。 少者一, 二剂, 多者三, 四剂, 无有不愈。 若气体本弱而感邪为疟, 即宜四柴胡饮为最妙, 勿以初起而畏之弗用也。
2.        治疟当辨寒热, 寒胜者即为阴证, 热胜者即为阳证。 盖有素禀之寒热, 有染触之寒热, 然必其表卅俱有热邪, 方是火证; 若疟至则热, 疟止则退, 而内无烦热闭结等证, 则不得以火证论治。 若内外俱有火证, 而邪有不散者, 一柴胡饮主之。 若邪入阳明, 内热之甚, 而邪有未散者, 宜柴胡白虎煎。 若邪入肝肾而热极动血者, 宜柴芩煎。
3.        疟有寒证, 如无虚邪, 而但以寒邪不能散, 或多中寒者, 宜二柴胡饮。 若以寒胜而兼气虚, 邪有不解者, 宜四柴胡饮, 或补中益气汤加干姜, 官桂。 若寒甚热少, 脉迟而兼背恶寒, 或多呕恶泄泻者, 必用麻桂饮, 或大温中饮。
4.        中气虚弱不能胜邪, 而邪不能解者, 病在脾肺气分, 宜补中益气汤, 五柴胡饮。 若阴虚血液不充而邪不能解者, 病在肝肾精分, 宜补阴益气煎, 归柴饮。 此证极多, 其效尤捷。 若发时其寒如冰, 其热如烙, 而面赤如脂, 渴欲饮水, 而热退即不渴者, 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 芍药, 肉桂, 大剂一服即可愈。 若元气虚寒之甚, 阳不胜阴而邪不能解者, 大温中饮。 若元气虚甚, 或衰老积弱者, 则不必兼用攻邪, 只当以正气为主。 但使元气不败, 则邪气无有不服, 宜大补元煎, 或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而又惟休疟饮为最妙。
5.        疟疾屡散之后, 取汗既多, 而病不能止者, 必以过伤正气, 而正不胜邪, 则虽止微邪, 犹然不息, 但使元气之虚者一振, 散者一收, 则无不顺然愈矣, 宜三阴煎, 五福饮, 或小营煎, 休疟饮主之。 若有微寒者, 宜大营煎, 或理中汤。 若微有火者, 宜一阴煎。 若多汗不收者, 宜五阴煎之类主之。
6.        疟疾久不能愈者, 必其脾肾俱虚, 元气不复而然。 但察其脉证, 尚有微邪不解者, 当专以补中益气汤为主。 若邪气已尽而疟有不止者, 则当专补元气, 以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或大补元煎之类主之。 若肾阴不足而精不化气者, 宜理阴煎最效。 若阴邪凝滞而久不愈者, 宜于前药加姜, 桂, 附子。
7.        疟作而呕吐恶食者, 虽曰少阳之邪为呕吐, 然实由木邪乘胃所致。 但解去外邪, 呕当自止, 宜柴陈煎, 或正柴胡饮加半夏主之。 若脾胃气虚而寒邪乘之, 则最多呕恶之证, 宜温胃饮, 理中汤, 养中煎之类主之。 若虚寒连及命门, 火不生土而作呕者, 宜理阴煎, 右归饮之类主之。 若兼食滞而作呕者, 必多胀满, 宜加陈皮, 砂仁, 山楂, 厚朴之类为佐。 若兼火邪者, 必多热渴, 躁烦, 秘结, 宜以黄芩, 黄连之类为佐; 若火在阳明甚者, 宜加石膏。 若兼寒者, 必胃口怕寒, 或吞酸, 或嗳腐, 或恶心, 得热稍可者, 宜以姜, 桂, 附子, 吴茱萸之类为佐。
8.        疟疾因劳辄复, 连绵不已者, 此亦脾肾虚证。 盖肾主骨, 肝主筋, 脾主四肢, 气弱不胜劳苦, 所以即发。 但补脾肝肾, 使其气强则愈, 如十全大补汤, 八珍汤, 补中益气汤, 皆可酌用。
9.        疟疾发散已多, 每致阴虚水亏, 而烦热多渴者, 宜以西瓜汁, 或雪梨浆, 或冷参汤, 俱可滋阴截疟。 无热者不可强用。
10.        疟痢并作, 而脏平邪浅者, 宜胃苓汤加柴胡一, 二钱。 若寒湿伤脾而疟痢并作者, 宜温胃饮加柴胡, 或胃关煎加柴胡亦妙。 若湿热伤脾, 下及肝肾, 而暴注热渴, 或下纯鲜血者, 宜柴芩煎。
11.        疟邪未清而过食伤脾, 以致痞满, 连绵不已者, 宜大小和中饮加柴胡。 若因食而成疟痞者, 宜芍药枳朮丸, 及大小和中饮之类调之。 若痞成难消者, 须灸章门, 水道等穴, 炷宜稍大, 多灸或连灸二三次, 方得全愈。
12.        古云: 治疟之法, 凡将发之时, 与正发之际, 慎毋勉强施治, 即治亦无效; 必待阴阳并极, 势平气退之后, 然后察而治之; 或于未发二, 三时之先, 迎而夺之可也。 经曰: 夫疟之未发也, 阴未并阳, 阳未并阴, 因而调之, 真气得安, 邪气乃亡, 故工不能治其已发, 为其气逆也。 按此古法, 殊似不然。 予近治疟, 每迎其锐而击之, 最捷最效。 是可见古法之有不必泥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汗

凡古人治疟之法, 若其久而汗多, 腠理开泄, 阳不能固者, 必补敛之; 无汗则腠理致密, 邪不能解, 必发散之。 故曰: 有汗者要无汗, 扶正为主; 无汗者要有汗, 散邪为主。 此大法也。 盖疟本外邪, 非汗不能解。 若不知善解其邪, 而妄用劫剂, 多致胃气受伤, 邪不能解, 必反难愈。 此宜以补剂为主, 加减取汗, 汗后再加补养可也。 若邪在阴分, 则下体最难得汗, 补药力到, 自然汗出至足, 方是佳兆。 凡病此而邪有未解者, 大忌饱食, 亦以汗之难易为优劣也。 凡寒邪之自外而入者, 得汗即解, 如伤寒之类皆是也。 而惟时瘟时疟之病, 则病有浅深之不同。 即如病瘟者, 虽有大汗而热仍不退; 病疟者, 屡发屡汗而疟犹不止。 此其所感最深, 故不能以一, 二汗而即愈, 或通身如洗而犹不能透。 若此者, 但当察其强弱, 仍渐次再汗之, 方得邪解, 故不可谓汗后必无邪也。 此但当以脉之紧与不紧, 及头身之痛与不痛, 寒热之甚与不甚为辨耳。 然又有虽已得汗, 邪气将解, 而不守禁忌, 或因于劳, 或因于欲, 或受生冷微邪, 或胃气未清因而过食, 随触随发, 此其旧邪未尽而新邪又至, 缠绵深固, 因致留连者, 亦必宜仍从汗解。 但其宜固宜散, 则犹当以酌虚实为首务。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标本

凡治疟当知标本。 予常言: 有标则治标, 无标则治本, 此最为治疟之肯綮。 何以言之? 盖标以邪气言, 本以正气言也。 夫邪正相争, 所以病疟。 凡疟之初起, 本由邪盛, 此当治邪, 固无疑也。 若或表散已过, 或久而不愈, 则于邪正之间有不可不辨矣。 盖有邪者, 证必猖炽, 脉必弦紧, 或头疼头痛未除, 或汗虽出而未透。 凡属形证有余者, 即其病虽已久, 亦必有表邪之未清也。
但觉有微邪, 此犹宜兼标为治。 若汗出已多, 邪解已透, 别无实证实脉可据, 而犹然不愈者, 必由正气全虚, 或以质弱, 或以年衰, 故余气有未能却, 而真阴有未能静耳。 此当专治其本, 但使元气既复, 则无有不愈。 设或不明标本, 无论有邪无邪, 而但知攻疟, 则害者多矣。 予为此说, 虽因疟而发, 然诸病皆同此理, 明者当心志之。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2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厌疟

凡厌疟之法, 今世俗相传多用之, 但其有效有不效, 人每疑之而其所以然者, 自有的确之妙, 则从来人所未知也。 盖疟以邪正相争, 其感之浅者, 乃少阳胆经病也。 惟其邪本不甚, 则邪正互为胜负。 当此时也, 亦犹楚汉相持之势, 但得一助之者, 为楚则楚胜, 为汉则汉胜。 故不论何物, 皆可用以为厌, 但使由之, 勿使知之。 其人恃有所助, 则胆气略壮而邪即败矣, 此即<内经>移精变气之意也。 然必势均力敌者, 乃可以一助而胜之, 正胜则愈也。 若果彼强我弱, 势不易制者, 则厌必无益。 故惟邪轻日作者可压, 而邪深间日者则不能厌。 此自理势之使然, 无庸惑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1 16: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