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并附释义
脉解篇曰: 内夺而厥, 则为瘖俳, 此肾虚也, 少阴不至者, 厥也。
详本篇之言厥者, 以其内夺, 谓夺其五内之精气也。 瘖, 声不能出也; 俳, 肢体偏废也。 今人见此, 必皆谓之中风, 而不知由于内夺, 由于肾虚。 盖声出于肺而本乎肾, 形强在血而本乎精, 精气之本皆主于肾, 故少阴不至则为厥。 又调经论曰: 志不足则厥。 本神篇曰: 肾气虚则厥。 观此诸论, 则非风之义可知矣。 故凡治此者, 当以前非风证治第三条等法主之。
调经论岐伯曰: 气之所并为血虚, 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 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 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 气并为虚, 是无实乎? 岐伯曰: 有者为实, 无者为虚。 今血与气相失。 故为虚焉。 血与气并, 则为实焉。 血之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 气复反则生, 不反则死。
气并为血虚, 血并为气虚, 此阴阳之偏败也。 今其气血并走于上, 则阴虚于下而神气无根, 是即阴阳相离之候。 故致厥脱而暴死, 复反者轻, 不反者甚。 此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 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而不知实由于下虚也。 然上实者, 假实也, 其有甚者, 亦宜稍为清理; 下虚者, 真虚也, 若无实邪可据, 则速当峻补其下。
阳明脉解篇曰: 厥逆连脏则死, 连经则生。
观本篇之连经连脏, 本以厥逆为言, 何其明显平正。 盖连经者, 病在肌表, 故轻而生; 连脏者, 病在根本, 故重而死。 既知此为厥逆, 则凡卒倒暴仆等证, 其非风也可知, 而河间诸公皆以中腑中脏为言, 则是风非风, 始混乱而莫辨矣。
大奇论曰: 脉至如喘, 名曰暴厥。 暴厥者, 不知与人言。
解精微论曰: 厥则目无所见。 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 阴气并于下。 阳并于上, 则火独光也; 阴并于下, 则足寒, 足寒则胀也。
详此二论, 云脉至如喘者, 谓脉之急促如喘。 此血气败乱之候, 故致暴厥不言, 即今人所谓中风不语之属也。 云阳并于上, 阴并于下, 此即上热下寒, 水火不交之候, 故为目无所见, 即中风昏眩之属也。 不语者, 责在肺肾; 昏眩者, 责在肝脾。 暂见者, 气复则苏; 阴败者, 最危之候。 俱当按法如前而救其本。
终始篇曰: 厥逆为病也, 足暴清, 胸若将裂, 肠若将以刀切之, 烦而不能食, 脉大小皆涩, 暖取足少阴, 清取足阳明, 清则补之, 温则泻之。
暴清, 即暴冷也。 若裂若切, 谓其懊卅痛楚, 莫可名状, 此即所谓躁扰烦乱之中风也。 有火者, 多温热而脉洪大, 宜清阴中之火; 有痰者, 多喘壅而脉滑实, 宜开上焦之痰; 无火无痰, 多寒凉而脉涩弱, 宜补其元气。 凡证有若此而兼之昏乱不醒者, 此真连脏之甚者也, 多不可治。
生气通天论曰: 阳气者, 烦劳则张, 精绝, 辟积于夏, 使人煎厥。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此云煎厥者, 即热厥之类, 其因烦劳而病积于夏, 亦今云暑风之属也; 若见抽搐, 痰涎, 卒倒者, 当即以前暑风之法治之。 薄厥者, 急迫相薄之谓, 因于大怒, 即气厥, 血厥之属, 治法如后。
通评虚实论曰: 凡治消瘅仆击, 偏枯痿厥, 气满发逆, 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膈则闭绝, 上下不通, 则暴忧之病也。 暴厥而聋, 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 不从内, 外中风之病, 故瘦留着也。
详此膏粱之疾, 即酒色之伤, 脾肾之病也; 暴忧之病, 即悲忧伤肺之属也; 内气暴薄, 即郁怒伤肝之属也, 凡此皆内伤之病。 其有不从内, 而外中于风者, 则必留着经络, 故为消瘦痛痹之病。 是可见内伤外感之辨, 其不可混言有如此。
逆顺肥瘦篇曰: 夫冲脉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五脏六腑皆禀焉。 其上者, 出于颃颡, 渗诸阳, 灌诸精。 其下者, 注少阴之大络, 出于气街, 循阴股内廉, 入腘中, 伏行骭骨内, 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 其下者, 并于少阴之经, 渗三阴。 其前者, 伏行出跗属, 下循跗, 入大指间, 渗诸络而温肌肉。 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 不动则厥, 厥则寒矣。
详此冲脉之义, 则上自头, 下自足, 后自背, 前自腹, 凡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 无所不禀, 故称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 夫海为百川之宗, 凡诸经发源之处, 即皆有会合之义, 其于通身血气盛衰皆归乎此可知也。 然冲脉起于胞中, 即其经络之所, 亦即其聚畜之所, 故称为血海, 亦称为命门, 此即所谓根本之宅也。 若素纵情欲, 以致精气之源伤败于此, 则厥脱暴仆等病, 亦因于此。 不然, 则何以忽然仆倒而神形俱败, 表卅俱残, 全无知觉, 一至于此, 是岂一经一脏之病之所致欤? 于此察之, 则实由冲脉崩败必无疑矣。 故凡治此者, 欲舍根蒂而求其济, 吾知其必无是理也。 冲脉详义具[类经‧经络类]第二十七篇注中。
缪刺论曰: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 此五络皆会于耳中, 上络左角。 五络俱竭, 令人身脉皆动, 而形无知也, 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 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 燔治, 饮以美酒一杯, 不能饮者灌之, 立已。
详此尸厥一证, 乃外邪卒中之恶候, 凡四时不正之气, 及山魔土煞五尸魇魅之属皆是也。 犯之者, 忽然手足厥冷, 肌肤寒栗, 面目青黑, 精神不守, 或口噤妄言, 痰涎壅塞, 或头旋运倒, 不省人事, 即名飞尸卒厥, 宜用针法, 具见本经。 若用艾灸, 则无如秦承祖灸鬼法及华陀灸阳脱法为妙。 凡用药之法, 当知邪之所凑, 必因气虚, 故在本经即以左角之血余, 用补五络之脱竭, 其义可知。 若此危急之际, 非用参附回阳等药, 何以挽回? 若果邪气壅盛, 胸膈不清, 则不得不先为开通, 然后调理, 宜不换金正气散, 流气饮, 卅姜汤, 苏合丸之类酌而主之。
方盛衰论: 雷公请问, 气之多少, 何者为逆? 何者为从? 帝曰: 阳从左, 阴从右, 老从上, 少从下。 是以气多少, 逆皆为厥。 问曰: 有余者厥耶? 答曰: 一上不下, 寒厥到膝, 少者秋冬死, 老者秋冬生。 气上不下, 头痛癫疾, 求阳不得, 求阴不审, 五部隔无征, 若居旷野, 若伏空室, 绵绵乎属不满日。 是以少气之厥, 令人妄梦, 其极至迷。
此言气逆者, 即为厥也。 凡阴阳之气, 阳从左而升, 阴从右而降, 故阳病者左为甚, 阴病者右为甚, 以升者不升, 降者不降, 而逆其升降之气也。 又人之生气, 必自下而升, 故老人之气已衰于下, 而从上者为顺; 少壮之气, 先盛于下, 而从下者为顺。 若以老人而神衰于上, 其所终之气可知; 少壮而形衰于下, 其所始之气可知, 皆逆候也。 及其为病而一上不下, 此其根本已亏, 故寒厥到膝。 少年以阳气方盛, 而阳衰若此, 故秋冬当死。 老人以阳气本衰, 而畏寒其常, 故秋冬无虑。 凡此厥逆之病, 谓其阳若非阳, 谓其阴若非阴, 五脏隔绝, 无征可验, 若不能终其日者, 盖甚言其凋敝难为也。 若人之妄梦而有至迷乱昏绝者, 此以心肾不交而精神散越, 故为厥逆, 有至如此, 亦总属少阴根本之病。
厥论岐伯曰: 阳气衰于下, 则为阳厥; 阴气衰于下, 则为热厥。 帝曰: 热厥之为热也, 必起于足下者何也? 岐伯曰: 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 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 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 寒厥之为寒也, 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曰: 阴气起于五指之卅, 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 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其寒也, 不从外, 皆从内也。 寒厥何失而然也? 此人者质壮, 以秋冬夺于所用, 阳气衰, 不能渗营其经络, 阳气日损, 阴气独在, 故手足为之寒也。 热厥何如而然也? 酒入于胃, 则络脉满而经脉虚, 阴气虚则阳气入, 阳气入则胃不和, 胃不和则精气竭, 精气竭则不营其四支也。
此人必数醉, 若饱以入房, 气聚于脾中不得散, 酒气与谷气相薄, 热盛于中, 故热遍于身, 内热而溺赤也。 夫酒气盛而慓悍, 肾气日衰, 阳气独胜, 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 厥或令人腹满, 或令人暴不知人, 或至半日, 远至一日乃知者, 何也? 岐伯曰: 阴气盛于上, 则下虚, 下虚则腹胀满; 阳气盛于上, 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 逆则阳气乱, 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厥论帝曰: 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岐伯曰: 巨阳之厥, 则肿首头重, 足不能行, 发为眴仆, 呕血善卅。 阳明之厥, 则癫疾欲走呼, 腹满不得卧, 面赤而热, 妄见而妄言, 喘欬身热, 善惊卅呕血。 少阳之厥, 则暴聋颊肿而热, 卅痛, 胻不可以运, 机关不利, 腰不可以行, 项不可以顾, 发肠痈不可治, 惊者死。 太阴之厥, 则腹满卅胀, 后不利, 不饮食, 食则呕, 不得卧, 胻急挛, 心痛引腹。 少阴之厥, 则口干溺赤, 腹满心痛, 呕变, 下泄清。 厥阴之厥, 则少腹肿痛, 腹胀, 泾溲不利, 好卧屈膝, 阴缩肿, 胻内热, 挛腰痛, 虚满, 谵言。 三阴俱逆, 不得前后, 使人手足寒, 三日死。 手太阴厥逆, 虚满而欬, 善呕沫。 手心主, 少阴厥逆, 心痛引喉, 身热。 死不可治。 手太阳厥逆, 耳聋泣出, 项不可以顾, 腰不可以俛仰。 手阳明, 少阳厥逆, 发喉痹, 嗌肿, 痉。
详本论之寒厥热厥, 虽皆以手足为言, 而实以阴阳之败乱为言也, 故寒厥言夺于所用, 热厥言因于数醉。 正以阴阳之气, 无不起于手足, 故凡厥之将作, 则寒热麻痹必先由手足而起。 及其甚也, 则变出百端, 或五脏六腑各有其证如此。 然则手足之厥, 特其形见之征兆耳, 而见微知着, 自当因标而虑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