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1~19卷)景岳全书-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阴证阳证及李子建[伤寒十劝]之害二十一

天地间死生消长之道, 惟阴阳二气尽之, 而人力挽回之权, 亦惟阴阳二字尽之, 至于伤寒一证, 则尤切于此, 不可忽也。 第伤寒之阴证阳证, 其义有二, 所谓二者, 曰经有阴阳, 证有阴阳也。 经有阴阳, 则三阳为阳证, 三阴为阴证。 证有阴阳, 则实热为阳证, 虚寒为阴证。 凡经之阴阳, 则有寒有热, 故阳经亦有阴证, 阴经亦有阳证。 证之阴阳, 则有假有真, 故发热亦有阴证, 厥逆亦有阳证。 此经自经, 而证自证, 乃伤寒中最要之纲领, 不可混也。 而今之医流, 多不明此, 故每致混指阴阳, 肆行克伐, 杀人于反掌之间, 而终身不悟, 深为可慨。 原其由然, 非无所本, 盖本于李子建之[伤寒十劝]。 [十劝]之中, 惟八劝曰: 病已在卅, 不可发汗; 九劝曰: 饮水不可过多; 十劝曰: 病后当忌饮食房劳; 凡此三者, 皆为得理, 然亦人皆知之, 无待其为劝矣。 此外七劝, 则悉忌温补。 如一劝云: 伤寒头痛及身热, 便是阳证, 不可服热药。 若此一说, 乃悉以阳经之表病, 认为内热之阳证, 治以寒凉, 必杀人矣。 观仲景治太阳经伤寒, 头痛发热无汗者, 用麻黄汤;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者, 用桂枝汤; 太阳病, 发热头痛, 脉反沉, 身体疼痛者, 当救其卅, 用四逆汤; 阳明病, 脉浮, 无汗而喘者, 出汗则愈, 宜麻黄汤。 凡此之类, 岂非皆用热药, 以治阳经之疼痛发热乎? 且凡寒邪之感人, 必先入三阳之表, 所以为头疼发热等证, 使于此时, 能用温散, 则浅而且易。 故岐伯曰: 发表不远热, 是诚神圣传心之旨, 惟仲景知之, 故能用温散如此, 是岂果阳经之病, 便是阳证耶? 经证不明, 而戒用温热, 最妄之谈, 此其一也。 又二劝曰: 伤寒必须直攻毒气, 不可补益。 若据此说, 则凡是伤寒, 尽皆实证, 而必无虚证矣, 何岐伯曰: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又曰: 寒则真气去, 去则虚, 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 又观仲景论伤寒之虚证虚脉, 及不可汗吐下者, 凡百十余条, 此外如东垣, 丹溪, 陶节庵辈, 所用补中益气, 回阳返本, 温经益元等汤, 则其宜否温补, 概可知矣。 矧今之人, 凡以劳倦七情, 色欲过度, 及天禀薄弱之流, 十居七八。 使以此辈一旦因虚感邪, 若但知直攻毒气, 而不顾元阳, 则寇未逐而主先伤, 鼠未投而器先破, 顾可直攻无忌乎? 凡受斯害, 死者多矣, 妄谈之甚, 此其二也。 又三劝曰: 伤寒不思饮食, 不可服温脾药。 据此一说, 则凡见伤寒不食者, 皆是实热证, 而何以仲景有曰: 阳明病, 不能食, 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又曰: 病人脉数, 数为热, 当消谷引饮, 而反吐者, 以其发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 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以胃中虚冷故也。 又曰: 食谷欲呕者,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 若此之类, 岂非皆寒证之宜温者耶? 但伤寒之热证固不能食, 而寒证之不食者尤多, 以中寒而不温脾, 则元阳必脱而死矣。 此妄谈之三也。 又四劝曰: 伤寒腹痛, 亦有热证, 不可轻服温暖药。 据所云亦有热证, 则寒证居多矣, 寒痛既多, 则何不曰不可轻服寒凉药, 而特以温暖为禁者何也? 独不见仲景之治腹痛, 有用真武汤者, 有用通脉四逆汤者, 有用四逆散加附子者。 有曰手足厥冷, 小腹满, 按之痛者, 此冷结膀胱关元也。 使以此证而亦忌温暖, 则寒在阴分, 能无毙乎? 此妄谈之四也。 再如五劝之伤寒自利, 不可例服补药, 暖药, 止泻药, 六劝之禁用艾火, 七劝之手足厥冷, 不可例作阴证等说, 总属禁热之谈, 余亦不屑与之多辨, 第拓取圣贤成法, 明哲格言, 再悉于此, 用救将来, 是诚今日之急务也。 因详考仲景[伤寒论], 见其所列三百九十七法, 而脉证之虚寒者, 一百有余; 一百一十三方, 而用人参者二十, 用桂附者五十有余。 又东垣曰: 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又薛立斋曰: 大凡元气虚弱而发热者, 皆内真寒而外假热也。 凡若此者, 岂皆余之杜撰耶? 岂子建诸人一无所见耶? 若无所见, 胡可妄言? 若有所见, 胡敢妄言? 今观彼十劝之中, 凡禁用温补者, 居其八九, 而绝无一言戒及寒凉, 果何意哉。 因致末学认为圣经, 遂悉以阴证作阳证, 悉以虚证作实证, 但知凉泻之一长, 尽忘虚寒之大害。 夫生民元气足者其几, 能堪此潜消暗剥之大盗乎? 嗟! 嗟! 何物匪才, 敢言十劝, 既不能搜罗训典, 明析阴阳, 又不能揣摩实虚, 原终要始, 总弗求阳德之亨, 全不识冰霜之至。 后学者多被所愚, 致造终身之孽, 无辜者阴受其戮, 讵思冤魄可怜。 余言及此, 能不转慈悲为愤怒, 借笔削为箴规, 独思深诋先辈, 岂出本心, 亦以目击多艰, 难胜鸣咽, 实亦有为而云然。 盖以久感之余, 复有所触, 适一契姻, 向以中年过劳, 因患劳倦发热, 余为速救其本, 已将复元, 忽遭子建之徒, 坚执十劝以相抗, 昧者见其发热, 反为左袒, 不数剂而遂以有生之徒, 置之死地。 因并往日见闻, 倍加伤惨, 诚可痛可恨也。 子建, 子建, 吾知多冤之积于尔者久矣, 故悉此论, 以解尔此后之冤孽, 尔若有知, 尚知感否。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伤寒古治法二十二

凡伤寒治法, 必当先知经络次序, 如一日在太阳, 则为发寒, 头痛等证; 二日在阳明, 则为目痛, 鼻干不眠等证; 三日在少阳, 则为耳聋, 卅痛, 寒热, 口苦等证; 四日在太阴, 则为腹满自利等证; 五日在少阴, 则为舌干口燥等证; 六日在厥阴, 则为烦满囊缩等证, 此伤寒传经之大概也。 然病有不同, 证有多变, 故不可以一定之法, 凿凿为拘。 今人有不知察变者, 每按日按经, 执方求治, 则证多不合, 益见其难矣。 即如发热, 无汗, 头痛者, 宜于发汗, 本太阳经之证治也, 然仲景曰: 阳明病, 外证云何? 曰: 身热, 汗自出, 不恶寒, 反恶热, 此阳明之发热也; 曰: 阳明病, 反无汗, 而小便利, 呕而欬, 手足厥者, 必苦头痛, 此阳明之无汗头痛也; 曰: 伤寒, 脉弦细, 头痛发热者, 属少阳, 此少阳之头痛发热也。 凡三阳皆为表证, 而惟少阳则曰半表半卅, 不可发汗。 然法曰: 尺寸俱浮者, 太阳受病也; 尺寸俱长者, 阳明受病也; 尺寸俱弦者, 少阳受病也, 此三经皆受病, 未入于府者, 可汗而已, 岂非少阳亦所当汗乎? 此三阳之治, 宜乎若此。 至于三阴, 则亦有若此者, 如曰: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曰: 少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者, 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曰: 厥阴证, 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卅, 乃攻其表, 温卅四逆汤, 攻表桂枝汤, 凡此皆三阴之发热, 三阴之当汗者也。 至于下证, 则惟独少阳为半表半卅之经, 若不之, 恐邪气乘虚内陷, 故不可攻, 其它五经, 皆有下证。 由此观之, 则三阳何尝无卅证, 三阴何尝无表证。 故善治者, 但见表邪未解, 即当解表, 若表证未解, 不可攻卅也; 但见卅证已具, 即当攻卅, 若卅证未实, 尚宜和解也。 或汗, 或和, 或下, 但当随证缓急, 而用得其宜, 即古今画一之法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古法通变二十三

凡用药处方, 最宜通变, 不可执滞。 观仲景以麻黄汤治太阳经发热头痛, 脉浮无汗之伤寒, 而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亦用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亦用之, 此麻黄汤之通变也。 又如桂枝汤, 本治太阳经发热汗出之中风, 而阳明病如疟状, 日晡发热, 脉浮虚, 宜发汗者亦用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 脉浮弱, 当以汗解者亦用之; 太阴病, 脉浮, 可发汗者亦用之; 厥阴证下利, 腹胀满, 身疼痛, 宜攻表者亦用之, 此桂枝汤之通变也。 又如小柴胡汤, 本治少阳经卅痛干呕, 往来寒热之伤寒, 而阳明病潮热胸卅满者亦用之; 阳明中风, 脉弦浮大, 腹满卅痛, 不得汗, 身面悉黄, 潮热等证亦用之; 妇人中风, 续得寒热, 经水适断, 热入血室, 如疟状者亦用之, 此小柴胡之通变也。 由此观之, 可见仲景之意, 初未尝逐经执方, 而立方之意, 多有言不能悉者, 正神不可以言传也。 所以有此法, 未必有此证, 有此证, 未必有此方。 即仲景再生, 而欲尽踵其成法, 吾知其未必皆相合, 即仲景复言, 而欲尽吐其新方, 吾知其未必无短长。 于戏! 方乌足以尽变, 变胡可以定方, 但使学者能会仲景之意, 则亦今之仲景也, 又何必以仲景之方为拘泥哉。 余故曰: 用药处方, 最宜通变, 不当执滞也。 虽然, 此通变二字, 盖为不能通变者设, 而不知斯道之理, 又自有一定不易之要焉。 苟不知要, 而强借通变为谭柄, 则胡猜乱道, 何匪经权, 反大失通变之旨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桂枝辨二十四

按: [伤寒论]曰: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恶寒,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 无汗而喘者, 名为伤寒, 麻黄汤主之。 曰: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桂枝汤主之。 此以无汗脉紧者为伤寒, 故用麻黄汤; 有汗脉缓者为中风, 故用杜枝汤, 是其辨也。 又[论]曰: 桂枝本为解肌, 若其人脉浮紧, 发热汗不出者, 不可与也, 常须识此, 勿令误也。 然何以又曰: 太阳病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阳明病, 日晡所发热, 脉虚浮者, 宜发汗, 发汗宜桂枝汤, 是岂桂枝为止汗者耶? 但麻黄汤无芍药, 而用麻黄, 桂枝汤无麻黄, 而用芍药, 盖桂枝性散, 芍药性敛, 以芍药从桂枝, 则桂枝不峻, 以桂枝从芍药, 则芍药不寒。 然以芍药之懦, 终不胜桂枝之勇, 且芍药能滋调营气, 适足为桂枝取汗之助, 故桂枝汤亦是散剂, 但麻黄汤峻, 而桂枝汤缓耳。 故凡寒邪深固者, 恐服桂枝不能解表, 则反以助热, 所以脉紧无汗者, 宜麻黄不宜桂枝; 若脉浮缓有汗, 或浮弱者, 以其风邪尚浅, 宜桂枝不宜麻黄也。 此麻黄汤为发表之第一, 而桂枝汤则解表之次者也。 今时医不能察此, 但闻汗不出者, 不可与桂枝, 便谓桂枝能止汗, 误亦甚矣, 而不知止汗在芍药, 不在桂枝也。 但桂枝性温, 能强卫气, 如[内经]曰: 阴气有余, 为多汗身寒。 仲景曰: 极寒反汗出者, 此亡阳而汗也, 助阳乃可以止汗, 则正宜用桂枝矣。 又[伤寒论]以太阳病无汗脉紧者为伤寒, 汗出脉缓者为中风, 此风寒之辨也。 然大青龙汤证治曰: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是岂非太阳中风亦有脉紧无汗者耶? 可见风之与寒, 本不相远, 但风邪浅而寒邪深耳, 浅属阳而深属阴耳。 且近见外感寒邪者, 率皆伤寒发热脉紧无汗等证, 至于中风一证, 谓其脉缓有汗, 而复发热者, 其病本不多见, 即有之, 亦必外因者少, 而内因者多也。 倘学者以风寒二字, 及麻黄桂枝二汤, 必欲分其阴阳同异, 而执以为辞, 则失之远矣。 本门前卷有风寒辨, 宜并察之。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今时皆合病并病二十五

余究心伤寒已久, 初见合病并病之说, 殊有不明, 而今始悉之。 夫所谓合病者, 乃二阳, 三阳同病, 病之相合者也。 并病者, 如太阳先病不解, 又并入阳明, 少阳之类也。 观仲景曰: 二阳并病, 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若太阳病证不罢者, 不可下。 按此云转属阳明, 则自太阳而来可知也, 云太阳病证不罢, 则二经皆病可知也。 凡并病者, 由浅而深, 由此而彼, 势使之必然也。 此合病并病之义, 而不知者皆以此为罕见之证, 又岂知今时之病, 则皆合病并病耳。 何以见之? 盖自余临证以来, 凡诊伤寒, 初末见有单经挨次相传者, 亦未见有表证悉罢, 止存卅证者, 若欲依经如式求证, 则未见有如式之病, 而方治可相符者, 所以令人致疑, 愈难下手, 是不知合病并病之义耳。 今列其大略如左:
合病者, 乃两经三经同病也。 如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者, 此太阳之证, 而更兼不眠, 即太阳阳明合病也; 若兼呕恶, 即太阳少阳合病也。 若发热不眠, 呕恶者, 即阳明少阳合病也。 若三者俱全, 便是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者, 其病必甚。
三阳与三阴本无合病, 盖三阳为表, 三阴为卅, 若表卅同病, 即两感也。 故凡有阴阳俱病者, 必以渐相传而至, 皆并病耳, 此亦势所必至, 非合病, 两感之谓。
并病与合病不同, 合病者, 彼此齐病也; 并病者, 一经先病, 然后渐及他经而皆病也。 如太阳先病, 发热头痛, 而后见目痛, 鼻干不眠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阳明也; 或后见耳聋卅痛, 呕而口苦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少阳也; 或后见腹满嗌干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太阴也; 或后见舌干口燥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少阴也; 或后见烦满囊缩等证者, 此太阳并于厥阴也。 若阳明并于三阴者, 必鼻干不眠, 而兼三阴之证。 少阳并于三阴者, 必耳聋呕苦, 而兼三阴之证。 阴证虽见于卅, 而阳证仍留于表, 故谓之并。 凡患伤寒, 而始终热有不退者, 皆表邪之未解耳, 但得正汗一透, 则表卅皆愈, 岂非阴阳相并之病乎。 今之伤寒率多并病, 若明此理, 则自有头绪矣。 治此之法, 凡并病在三阳者, 自当解三阳之表, 如邪在太阳者, 当知为阳中之表, 治宜轻清; 邪在阳明者, 当知为阳中之卅, 治宜厚重; 邪在少阳者, 当知为阳中之枢, 治宜和解。 此虽解表之大法, 然余仍有心法, 详载[新方八略]中。 故或宜温散, 或宜凉散, 或宜乎散, 或宜补中而散, 是又于阴阳交错之理, 有不可不参合而酌用者, 皆治表之法也。 至于病入三阴, 本为在卅, 如太阴为阴中之阳, 治宜微温; 少阴为阴中之枢, 治宜半温; 厥阴为阴中之阴, 治宜大温, 此阴证之治略也。 然病虽在阴, 而有兼三阳之并病者, 或其邪热已甚, 则自宜清火; 或其表尚未解, 则仍当散邪, 盖邪自外入, 则外为病本, 拔去其本, 则卅病自无不愈者, 此所以解表即能和中也。 若表邪不甚, 而卅证为急, 又当先救其卅, 盖表卅之气, 本自相关, 惟表不解, 所以卅病日增, 惟卅不和, 所以表邪不散, 此所以治卅亦能解表也。 但宜表宜卅, 或此或彼之间, 则自有缓急先后一定不易之道, 而非可以疑似出入者, 要在乎知病之薮, 而独见其必胜之机耳, 此又阴阳并病之治略也。 惟是病既在阴, 必关于脏, 脏气为人之根本, 而死生系之。 故凡诊阴证者, 必当细察其虚实, 而补泻寒热, 弗至倒施, 则今时之治要, 莫切乎此矣。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法二十六

凡治伤寒, 不必拘于日数, 但见表证, 即当治表, 但见卅证, 即当治卅, 因证辨经, 随经施治, 乃为良法。 若表邪未解, 即日数虽多, 但有表证而脉见紧数者, 仍当解散, 不可攻卅也。 若表邪已轻, 即日数虽少, 但有卅证而脉见沉实者, 即当攻卅, 不可发表也。 然此二者, 一曰发表, 一曰攻卅, 皆以邪实者为言也。 其有脉气不足, 形气不足者, 则不可言发言攻, 而当从乎补矣。 但补有轻重, 或宜兼补, 或宜全补, 则在乎明而慧者之用之如法耳。
伤寒但见发热恶寒, 脉紧数, 无汗, 头项痛, 腰脊强, 或肢体酸软者, 便是表证, 不拘日数多寡, 即当解散, 但于阴阳虚实, 不可不预辨也, 而于后开汗散方中择宜用之。
伤寒但见往来寒热, 卅痛, 口苦而呕, 或渐觉耳聋, 脉见弦数者, 即少阳经半表半卅之证, 治宜和解, 以新方诸柴胡饮, 及小柴胡汤之类, 酌宜用之。 然少阳之治有三禁, 曰不可汗, 吐, 下也。
伤寒如头痛, 发热, 恶寒表证之类悉除, 反见怕热, 躁渴谵语, 揭去衣被, 扬手掷足, 斑黄发狂, 或潮热自汗, 大便不通, 小便短赤, 或胸腹胀满疼痛, 或上气喘促, 脉实有力者, 即是传卅之热证, 不拘日数多少, 即当清卅。 如果实邪内结, 不得宣通, 此必大为涤荡, 庶使卅通而表亦通也。 然必其胸腹胀满, 肠胃燥结, 而大满大实坚者, 乃可攻之。 故法曰: 痞满燥实坚, 五者具而后可下。 又曰: 下不嫌迟。 盖恐内不实而误攻之, 则必致不救矣。
凡治伤寒, 如时寒火衰, 内无热邪而表不解者, 宜以辛温热剂散之; 时热火盛而表不解者, 宜以辛甘凉剂散之; 时气皆平而表不解者, 宜以辛甘平剂散之, 此解散之要法也。 盖人在气交之中, 随气而化, 天地之气寒, 则宜辛热, 天地之气热, 则宜辛凉, 经文既以冬为伤寒, 春为温病, 夏为暑病, 名既因时而易, 则方亦不容不随时而更也。 第以凉散之法, 当知所辨, 必其表卅俱有热证, 方可兼用清凉, 若身表虽热, 而内无热证者, 此以表邪未解, 因寒而为热也, 不可妄用凉药。 盖恐表寒未除, 而内寒复至, 以寒遇寒, 则凝结不解, 必将愈甚, 经曰: 发表不远热, 正此之谓也。 且舍时从证, 尤为治伤寒紧要之法, 此又不可不知常变。
凡暑热盛行, 瘟疫大起, 焦渴斑黄, 脏腑如火, 此则或用寒肃, 以清其卅, 或用寒散, 以救其表, 但当察表卅而酌缓急之宜也。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虚邪治法二十七

凡伤寒治法, 在表者宜散, 在卅者宜攻, 此大则也。 然伤寒死生之机, 则全在虚实二字, 夫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故伤寒为患, 多系乘虚而入者。 时医不察虚实, 但见伤寒, 则动曰伤寒无补法, 任意攻邪。 殊不知可攻而愈者, 原非虚证, 正既不虚, 邪自不能害之, 及其经尽气复, 自然病退, 故治之亦愈, 不治亦愈, 此实邪之无足虑也。 惟是挟虚伤寒, 则最为可畏, 使不知固本御侮之策, 而肆意攻邪, 但施孤注, 则凡攻散之剂, 未有不先入于胃, 而后达于经, 邪气未相及, 而胃气先被伤矣, 即不尽脱, 能无更虚? 元气更虚, 邪将更入, 虚而再攻, 不死何待? 是以凡患伤寒而死者, 必由元气之先败, 此则举世之通弊也。 故凡临证者, 但见脉弱无神, 耳聋手颤, 神倦气怯, 畏寒喜暗, 言语轻微, 颜色青白, 诸形证不足等候, 便当思顾元气。 若形气本虚, 而过散其表, 必至亡阳; 脏气本虚, 而误攻其内, 必至亡阴, 犯者必死。 即如元气半虚, 而邪方盛者, 亦当权其轻重, 而兼补以散, 庶得其宜。 若元气大虚, 则邪气虽盛, 亦不可攻, 必当详察阴阳, 峻补中气。 如平居偶感阴寒, 邪未深入, 但见发热身痛, 脉数不洪, 内无火证, 素禀不足者, 即当用理阴煎加柴胡, 或加麻黄, 连进一二服, 其效如神, 此常用第一方也。 此外诸证, 如虚在阳分, 则当以四柴胡饮, 补中益气汤, 或八珍汤, 理中汤, 温胃饮之类, 此温中自能发散之治也。 若虚在阴分, 而液涸水亏, 不能作汗, 则当用补阴益气煎, 三柴胡饮, 或三阴煎, 左归饮之类, 此壮水制阳, 精化为气之治也。 若阴盛格阳, 真寒假热者, 则当以大补元煎, 右归饮, 崔氏八味丸料之类, 此引火归原之治也。 其有阴盛阳衰之证, 身虽发热, 而畏寒不已, 或呕恶, 或泄泻, 或背凉如水, 或手足厥冷, 是皆阳虚之极, 必用大温中饮, 或理阴煎, 不可疑也。 若果邪火热甚, 而水枯干涸者, 或用凉水渐解其热。 表未解而固闭者, 或兼微解, 渐去其寒。 若邪实正虚, 原有主客不敌之势, 使但能保定根本, 不令决裂, 则邪将不战而自解。 此中大有玄妙, 余常藉此而存活者, 五十年来若干人矣, 谨书之以为普济者之则。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亦能散表二十八

夫补者所以补中, 何以亦能散表? 盖阳虚者, 即气虚也, 气虚于中, 安能达表, 非补其气, 肌能解乎? 凡脉之微弱无力, 或两寸短小而多寒者, 即其证也, 此阳虚伤寒也。 阴虚者, 即血虚也, 血虚于卅, 安能化液, 非补其精, 汗能生乎? 凡脉之浮芤不实, 或两尺无根而多热者, 即其证也, 此阴虚伤寒也。 然补则补矣, 仍当酌其剂量, 譬之饮酒者, 能饮一勺, 而与一升, 宜乎其至于困也; 使能饮一斗, 而与一合, 其真蚍蜉之撼大树耳。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中亦能散表二十九

夫寒中者所以清火, 何以亦能散表? 盖阳亢阴衰者, 即水亏火盛也, 水涸于经, 安能作汗? 譬之干锅赤裂, 润自何来? 但加以水, 则郁蒸沛然, 而气化四达。 夫汗自水生, 亦犹是也, 如前论言补阳补阴者, 宜助精气也; 此论言以水济火者, 宜用寒凉也。 盖补者, 补中之不足; 济者制火之有余, 凡此均能解表, 其功若一, 而宜寒宜暖, 其用不侔, 是有不可不辨。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15: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三表法三十

伤寒者, 危病也。 治伤寒者, 难事也。 所以难者, 亦惟其理有不明, 而不得其要耳。 所谓要者, 亦惟正气, 邪气二者之辨而已, 使能知正气之虚实, 邪气之浅深, 则尽之矣。 夫寒邪外感, 无非由表而入卅, 由表而入者, 亦必由表而出之, 故凡患伤寒者, 必须得汗而后解。 但正胜邪者, 邪入必浅, 此元气之强者也。 邪胜正者, 其入必深, 此元气之弱者也。 邪有浅深, 则表散有异, 正有虚实, 则攻补有异, 此三表之法所不容不道也。 何为三表? 盖邪浅者, 逐之于藩篱, 散在皮毛也; 渐深者, 逐之于户牖, 散在筋骨也; 深入者, 逐之于堂室, 散在脏腑也。 故浅而实者宜直散, 直散者, 直逐之无难也。 虚而深者宜托散, 托散者, 但强其主, 而邪无不散也。 今姑举其略: 如麻黄汤, 桂枝汤, 参苏饮, 羌活汤, 麻桂饮之类, 皆单逐外邪, 肌表之散剂也。 又如2胡汤, 补中益气汤, 三柴胡饮, 四柴胡饮之类, 皆兼顾邪正, 经络之散剂也。 再如理阴煎, 大温中饮, 六味回阳饮, 十全大补汤之类, 皆建中逐邪, 脏腑之散剂也。 鸣呼! 以散药而散于肌表经络者, 谁不知之, 惟散于脏腑则知者少矣。 以散为散者, 谁不知之, 惟不散之散, 则玄之又玄矣。 余因古人之未及, 故特吐其散邪之精义有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1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