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熄火”了。
去年6月,小小一粒片仔癀变得奇货可居。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片仔癀线下店均出现断货情形,于是限购模式开启,每人每月限购两粒。
自然,价格也水涨船高,价格由官方零售渠道的590元/粒,一路炒高到千余元/粒。这就意味着10粒一盒装的,最高能卖到一万多元。
这番炒作,最迟在2019年就开始了。那时235-270元/粒的售价,毛利高达81.99%,这就意味着在2021年年中,哪怕刨除原材料上涨的因素,590元/粒的利润也是惊人的。换句话说,作为一件商品,其价格是远远超过价值的。
2021年年报显示,仅肝病用药(即被黄牛党热炒的片仔癀锭剂,再加上胶囊型)就实现营收37亿元,占总营收的46%,毛利率高达81.79%。
2019片仔癀实现双增长,2020年开门红,2021年中更是上了一个新高度。难怪在早在2019年,财经界人士就预测片仔癀会是下一个“茅台”。2020年,片仔癀在A股市场大放异彩,2021年7月股价飙升至491.88元/股,算是坐实了“药中茅台”这一称谓。
这种药价与股价的双增长,显然是极不正常的。背后的推手,显然以金融资本为主。
现在,潮水退去,泡沫破灭,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型。
在“黄牛”那儿,3g/粒的片仔癀锭剂,目前回收价格低于官方590元的零售指导价,最低的甚至跌至400元左右。
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9月28日收盘,片仔癀股价报261.50元/股,年跌幅近40%,“药中茅台”走下神坛。
这次可谓是“双跌”。
说起片仔癀,那可是大名鼎鼎。它是国家保密配方名单里获“国家绝密级别”保护的两款中药之一(另一款为云南白药),保密期为永久,目前由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生产。
据传,该药于明末的时候,由一名宫廷御医携宫廷秘方流落至漳州,他按方用上等麝香、牛黄、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材,炼制成药锭,专治热毒肿痛。因该药切片分服,每次一片即可退癀(“癀”为热毒肿痛),故民间俗称其为“片仔癀”。
该药对于急慢性肝炎、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烫烧伤等有独特功效,也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1988年上海甲肝爆发,因为片仔癀对肝病有独特疗效,也遭遇过一药难求的历史。不过那次是为治病,最近的这一次实为炒作、赚钱。
有意思的是,毛主席也帮片仔癀做过推销。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片仔癀与楚辞集注一起被当做“国礼”相赠。之后,在日本引发了一股片仔癀热,日本民众甚至成立了专门的片仔癀研究会。
事实上,片仔癀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主义。
在公私合营之前,其产量一年仅7.6千克;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1963年,片仔癀的产量为57.03千克,是1956年的7.6倍;1966年地方国营之后,在外贸部门的配合下,片仔癀销路打开,年产量增至174.09千克;到1978年,片仔癀的出口总额更是比1956年增长了158.6倍,远销日本、瑞士、美国、英国、法国、阿根廷以及东南亚。
后来的故事,和千千万万的一样,1999年该厂完成国营向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2003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在这之下,以利润为先,以资本增殖为动力,出现什么都不奇怪了。于是,这才有了文首提到的去年片仔癀被炒上了天价的事。
事实上,片仔癀虽然对肝病有独特疗效,但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更何况,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也不是非用此药不可。
在舆论的热炒之下,部分群众将其当做礼品买,尤其南方的先富人群;另一部分人,则看准时机,左手买进右手卖出;而金融资本更是在背后推波助澜。三两者形成一股奇怪的合力,一步步推高片仔癀的价格。
市场上有价无市之后,真正受害的却是那些对片仔癀真正有需求的患者,他们或者买不到或者压根就买不起。
如此过山车似的震荡,除了真正需要片仔癀的患者受害之外,受损最大的就是中医的整体形象了——根本不值那个价、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吹嘘的“神药”一点都不神等一大堆帽子都往中医头上套。
可问题是,这追涨杀跌背后的机制,其实是金融资本运作的逻辑,它在普洱茶、房市等许多方面都一再上演着。
这分明是市场与资本的恶,怎么最终又得中医来背锅了?
【文/重楼,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针砭药石”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url=]赞 105[/url][url=]收藏 0[/url]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