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台无意子

民间中医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0 1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焦灼 于 2007/5/10 08:58 发表

该如何化法,阿弥陀佛,

自配通络消丹:麝香、西黄、川芎、吴茱萸、当归、白芍、红参、五味子、藏红花、冰片、马钱子等。活血化淤,化痰通络。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0: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 焦灼 的帖子

因为是小儿,用药要十分小心。化痰同时宜健脾,提个方子你再找一下老老中医(儿科)决定。健脾化痰:黄芪、地龙各5g,瓜蒌仁15g、陈皮10g、黄芩15g、杏仁15g、枳壳10g,茯苓15g、胆南星20g、半夏(制)25g。如果经济条件许可,建议用安宫牛黄丸。你咨询一下北京同仁堂,小儿用安宫牛黄丸的剂量是多少?

点评

药量是否过大?  发表于 2010/12/12 15:3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kebin_qi 的帖子

乳腺本无癌,有肿块乃气血瘀结所致。发病前必定月经异常了一段时间,且精神压力及过劳。此病不宜动刀及放、化疗,也不宜长期用抗生素(后果是刀口难收)。但动刀仅一年半就淋巴转移并累及另一侧,实属少见。显然是元气大伤(西医说免疫功能低下)所致,通俗讲是身体内治安力量严重不足。我师傅致所以不接收动过刀及放、化疗的,原因是药物运输通道切断,正气大伤,治疗起来达不到理想效果。你的情况我只能提几点建议:1、博士论文不要写了,数学上有个1与0的关系,我说1就是性命,0可以是无穷多的利益:升官、职称、名望、金钱……等等,你的博论也是其一,有了1,其余的0才有意义哦!2、头晕得利害,入睡不容易,多梦,易醒,体乏等等,只有你放下以前所追求的,再加上适当调理和调养就会好起来的,因为你胃口还可以,这就有了基本条件。饮食上注意什么,如何调理和调养?你可以看看我发的所有帖子。但都仅供参考。3、用什么药呢?建议你服小金丸(加1/2量)和香砂六君丸。以上建议只是个人意见,不能作为你治病用药依据。
发表于 2007/5/10 12: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意子师兄,给我些指点吧
发表于 2007/5/10 1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66

热毒致瘀,瘀毒致湿,内湿与外湿合邪,形成湿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吴又可说:"有邪不除,淹淹日久,必至尪赢,庸医望之,辄用补剂。殊不知无邪不病。邪气去,正气得通,何患于虚之不复也。今投补剂,邪气益固,正气日郁。转郁转热,转热转瘦,转瘦转补,转补转郁,循环不已,乃至骨立而毙。"故:化痰淤,去瘀毒、消湿毒是其病机关键。
发表于 2007/5/10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台无意子 于 2007/5/10 10:19 发表
因为是小儿,用药要十分小心。化痰同时宜健脾,提个方子你再找一下老老中医(儿科)决定。健脾化痰:黄芪、地龙各5g,瓜蒌仁15g、陈皮10g、黄芩15g、杏仁15g、枳壳10g,茯苓15g、胆南星20g、半夏(制)25g。如果 ...


请教天台无意子老师,先生的方子意在泻,但是之前孩子用药在补,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什么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症用补肯定不对,但小儿用泻也不妥!

你怎么认为此方意在泻呢?黄芪、陈皮、黄芩、枳壳,茯苓、半夏(制)是泻药?你儿的病是实症呀!用补肯定不对,但小儿用泻也不妥!动刀己大错,用补则加害了。妙法,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当然好方子不是你在网上都可以得到的,否则,西医不打垮中医,日医、韩医,甚至带西医帽子的中医早就抹掉中医二个字罗。有时候补药是毒药,泻药是补药,比如有人吃了大补之物(过剩营养则积滞化为湿火上炎),整天头重脚轻,血压升高,吃次把泻气泻火祛湿毒之药,顿觉神清气炎,此泻同补矣!你儿先天生发之气尚可,扶正祛邪尚来得及,还是找一找真正的老中医,加快祛邪毒之步伐。
发表于 2007/5/10 1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治结节性血管炎

天意子老师你好:求教结节性血管炎能否治疗?望老师帮助解除痛苦。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6: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limali 的帖子

你的病属于“湿毒流注”、“下注疮”、“瓜藤缠”等病证范畴。因血分有热,外受湿邪,湿热蕴结,导致脉络阻塞,气血凝滞所致。 分别有:
湿热蕴结型:结节周围色红,自觉灼热,表面肿胀光亮,触之作痛,结节高出皮肤,此起彼伏,发作不止,经久难愈,伴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气滞血瘀型:结节色泽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双下肢尤以膝以下多见,活动或劳累后加重或复发,足踝部水肿,自觉痛及压痛较为明显, 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疗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祛斑散结为主。
建议:炮山甲、皂角刺、当归、赤芍、浙贝母、白芷、牡丹皮各15g,生地黄、黄芩各20g,金银花35g,生甘草10。皮损在头面加升麻;在上肢加姜黄;在下肢加牛膝;热重加连翘、黄柏;夹湿加茯苓、薏苡仁;气虚加黄芪、党参;气滞加香附、延胡索。水煎服,每日1剂二煎。这是第一疗程15天的用药。本方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07/5/10 16: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台无意子 于 2007/5/10 14:47 发表
你怎么认为此方意在泻呢?黄芪、陈皮、黄芩、枳壳,茯苓、半夏(制)是泻药?你儿的病是实症呀!用补肯定不对,但小儿用泻也不妥!动刀己大错,用补则加害了。妙法,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当然好方子不是你在网 ...

我也觉得现在的方向可能错了,但是就是愁找不到真正有经验的老中医,所以自己乱撞到这来,正好碰到老师介绍您的师傅,我想这就是缘分吧,还望老师体谅孩子年纪幼小,帮我们一把,引荐一下给您的老师,就我儿一命,拜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2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