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天台无意子

民间中医奇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4 17: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骨圣罗老太”罗有明简介


http://www.cngubing.com/pro_lym.htm


被人们称誉为“骨圣罗老太”的罗有明老人,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病专家,罗氏正骨法第五代传人,北京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
    罗院长1900年(有说1893年)出生于河南夏邑一个中医世家。生性聪颖,5岁时被祖母破例选为罗氏正骨法的第5代传人。13岁独立行医。28岁成为红军正骨军医;解放后,在北京双桥行医。60年代,卫生部拨专款建成北京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
    她把病人看得比天还大,凡重伤病人,随来随看;对经济困难者,还减免药费,资助生活费。在治疗中创造了手到病除的种种神奇故事。许多高难度的骨伤病患者被治愈后,一些著名的骨伤科专家、教授都认为是骨伤史上的奇迹!
    原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中医药专家吕炳奎,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和原国家药监局注册司司长现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药政司顾问的张世臣教授赞誉她为“骨伤科圣手”、“仁心圣手”、“良医仁心”。
    罗院长独特的正骨术、秘方、验方,受到了国家领导和政府的高 度重视。60年代中期,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指令卫生部在全国范围 内选调骨科医生骨干举办学习班,学习推广罗氏正骨经验。国家还拨 专款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创办了骨科研究所,用现代医学理论总结其经 验。
    现在,老人虽年逾百岁,仍耳聪目明,每日坐班行医、教授学生。 行医90多年,亲手治愈患者数以几十万计,被人们公认为是世界范 围内行医时间最长,治病救人最多,仍在上班行医年龄最大三项世界 纪录的创造者。
    1997年,罗有明老人及其第六代传人罗金官院长,为使全社会 骨伤患者都有机会使用罗氏祖传骨伤良药,毅然将经几代人研制的 “罗氏续断接骨圣金丹”处方献出,由北京知百草药业公司开发。这 一行动,受到国家卫生部、药监局和中医药界权威人士的赞扬。2002 年取得了更名为“复方续断接骨丸”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正式生 产。时任国家药监督管理局注册司司长的张世臣教授还专门题诗称 赞:“罗氏无名已有名,总理当面赞许情,民间医生有奇术,骨病疾 创手到宁,不用仪器凭手法,分毫不差令人惊,身怀绝技不保守,学 生专家已成名,百岁老人报新药,若问能否眼见行,身为主管心动悸, 可亲可敬要助成。”
    从50年代至今,罗院长一直是新闻媒体的报道热点。《半月谈》、 4j匕京晚报》、4j匕京青年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 台《东方之子》栏目和《夕阳红》节目,以及杨澜的《阳光卫视》都 录放了她的专题片,称她的医术为“中华一绝”!
    罗有明老人凭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特效的秘方药品,赢 得了世人对她的尊敬。

相关链接

闻名中南海的传奇老太 《报刊文摘》00年2月24日

世纪老人罗有明 《半月谈》99年第23期

永远九十九 《北京晚报》99年11月3日

百岁罗老太工夫不减当年 《北京日报》02年6月11日

双桥老太一百岁----捏骨神医罗有明 《北京新闻》00年1月25日



“双桥老太太”的部分真实故事
故事一:因住地而出名的人
    天下事说怪不怪,历史和当今社会,以地名定村名、街道名甚至城市名的不少,由人名命名地名、街道名的更多,一个人因地名而得名的便不常见了。正因为如此,首都北京朝阳区却出了位传奇人物。
    北京朝阳区的双桥镇,有位貌不惊人的大夫。这位大夫凭着一颗仁心,一双圣手,用祖传治骨病的秘诀,治愈了数十万计的骨病患者,享誉海内外。但如问起她的名字,却尤人知道,如若说起“双桥老太太”,“骨圣罗老太”年龄稍大些的北京人,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且还都能说上几件有关她治病的趣事。因为她行医的医院就在双桥,加上名气,便被人誉称为“双桥老太太”。真正成为因住地而出名的名人了!
故事二:71岁才有了自己真正的名字
    “双桥老太太”,娘家姓王,婆家姓罗,按中国的传统习惯,旧时的称谓为王门罗氏。她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时,早已超过了国家规定退休的年龄了。
    据陪同周总理接见她的原卫生部胡熙明副部长证实:“罗有明这个响亮的名字是周恩来总理1971年接见她时慕名而起的。当时周总理深情地对她说:“你很有名嘛,就叫‘有名’吧!”然而罗老太太本性谦逊,遂将“名”字改为“明”,是为罗有明。自此,早已中外闻名的“双桥老太太”,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世界上取名时年龄最大的人。
故事三:13岁的少年大夫
    “骨圣罗老太”何许人也?“双桥老太太——罗有明,1900年出生在河南夏邑县城东南的罗娄村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祖传罗氏正骨法。5岁那年,在七、八个兄弟姐妹中,她就以聪明好学与善良被破例选巾成了罗氏骨医的第五代传人。由于勤奋,到13岁时,便开始了独立行医的生捱”。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说,这就成了年龄
最小的少年大夫。
故事四:红军里的“随军医生”
    这位“少年大夫”,18岁那年出嫁,不久丈夫王治中加入红军,她千里寻夫到部队,丈夫在前方打仗她在后方义务救治伤员,在那个时代,她倒成了一名不在编的随军医生。后丈夫在战斗中牺牲,她辗转到了北京双桥,才有了“双桥老太太”那神奇的说不完的故事。
故事五:绝招
    “双桥老太太”治病几十万人计,老百姓中传说最多的一个故事,正如北京新闻报道的那样“70年代在双桥医院,一天傍晚,两个人架着一个腰部受了伤的男子艰难地走进治疗室,罗有明看在眼里,假装不给这个病人看病,就在病人怀着不满意的神情转身刚要离去时,她出其不意猛的照着病人的腰眼部位,用膝关节一顶,好了!人们都说,老太太这招儿绝了!她就是趁着病人精神放松时,出其不意,手到病除”。这类事;长期以来,被北京人传为佳话,都说老太太治骨病的本领“绝了”!
故事六:百岁老中医今天还看病
    “百岁老中医今天还看病”。是北京青年报2001年月4日13日新闻视觉的标题。一年四季每天来北京朝阳罗有明骨伤科医院就诊的骨伤病人,络绎不绝,罗有明老人除非身体不适,每天上午都要到诊室就诊。慕名而来求治的老熟人都求老人亲手治疗。由于治疗的病人太多,长期用力拇指已变了形,但她借助于一根弯曲的小木棍,仍能“手”到病除。第一诊室聚集着全国各地来实习的医生,遇有严重骨伤病人,老人便指导施治。实习的医生们说:有老人在,我们治疗时心里踏实,效果就好!老人离不开病人,医生和病人也都需要老人,所以百岁老中医今天还在治病,为病人服务是老人最大的乐趣。
故事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到罗有明骨伤科医院治疗的病人多,但到医院专门看罗有明老人的人也多。每日上午老人在第一诊室背对窗户,坐在她几十年坐过的木椅上,或亲自动手,或指导其他医生,显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指挥官。而窗外却聚集着来自各地看“风景”的人群,他(她)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就是想看一眼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太太,这己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故事八:国药局注册司长赋诗赞老人  
    国药局注册司长张世臣教授,患腰病行动受限,疼痛难忍,去老人医院就诊。罗有明老人听说张司长来了,风趣地说:“当官的找打来了!”好,我就“打”你几下吧!老人先用手触摸检查,再用她那弯曲的神奇小木棍,用力在她确定的部位按压了两三下,便说:“打”过了,起来吧!张司长还不敢大意,在他夫人的掺扶下,小心翼翼地下了地,谨慎的活动了几下,顿时惊奇地情不自禁地大声说道:“老人家真神人也,全好了!”连声道谢。老人舒心地笑着说:“您支持我报新药,我给您治病,这叫互相帮助!”张司长激情有言,写了《罗有明赞》,该诗已收入了张世臣教授诗集。诗曰:
                 罗氏无名已有名,总理当面赞许情。
                 民间医生有奇术,骨病疾创手到宁。
                 不用仪器凭手法,分毫不差令人惊。
                 身怀绝技不保守,学生专家,已成名。
                 百岁老人报新药,若问能否眼见行。
                 身为主管心动悸,可亲可敬要助成。
    注: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冯天友将军曾师从罗有明。罗氏祖传验方{罗氏接骨圣金丹》已经北京知百草药业公司于1998年按保密品种研制、开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2年5月8日颂发了编号为:国药证字20020032号的新药证书。药名改为{复方续断接骨丸》深受骨折、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病患者的欢迎。
故事九:年龄越来越“小”的人
    对于罗有明老人的年龄,有说是1893年与毛泽东同年生,多数媒体报导是1900年生,就按生年为1900年,老人也逾百岁了。但有趣的是,老人忌说百岁,每年问她的年龄,连续五年她均响亮的回答九十九岁。因此,1999年11月3日的北京晚报家庭周刊栏目以《永远九十九》为题专门报道了罗有明老人每年都说九十九岁的趣事。
    今年春节再问她的岁数,她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九十八。嗬!又减了一岁,越活越“小”了!由于她高寿,人们对她的年龄也特感兴趣。问得多了,她倒“装”起糊涂来了,说什么,记不得了,只知道当大夫已九十多年了!我们倒不如祝愿老人永远九十九!越活越年青!
故事十:月工资只有70元的院长
    辛子维政委的老妈妈已88岁了,老人的药彻底治好了辛妈妈的骨质疏松症,因此,辛子维政委便和罗有明老人成了忘年交的朋友,罗有明老人请辛政委做她的“书记”“规定”辛政委要定期来看她,否则,要挨“批评。”由于投缘,每次见面,百岁老人便眉开眼笑,有说不完的话。老人还破例请辛政委吃饭已经多次了。每次,老人都“规定”必须由她结账。据她内侄现为罗有明医院技术院长的罗金官透露,老人的月工资一直都是70元。辛政委和她开玩笑说:谁的工资高,谁付帐!她说:我虽然不如你这个当官的工资高,每月只有70元,但我是净工资,我住房、吃饭不花钱,别看70元少,积少成多,一年就是800多,十年就到一万元了。你如每天来,我每天都请你吃饭,实行粮票计划供应前我每天请30人吃饭呢。医院是李先念副总理拨款建的,我能够为人民治病,让更多的病人能吃上罗家祖传的好药,我就知足了,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为此,辛政委给她写了幅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赞誉老.人高尚的医术和医德。
故事十一:收取挂号费最低的医院
    所有医院的挂号费,尤其专家的挂号费,都“涨”价了!而罗有明骨伤科医院至今所收取的挂号费,一般病人仍为人民币5角钱,需住院治疗的重病人,也只收1元钱的床位费。这是罗有明老人及其传人罗金官医生对病人施以仁心的具体表现。
故事十二:用尼桑车换救护车
    1974年的春天,周总理亲自批示,让罗有明举办全国正骨学习班。学习班上,周总理听说罗有明来回都是坐公共汽车。总理说:“这样的专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怎能没车呢?”他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办理此事。三期学习班结束,一辆崭新的奔驰车开到罗有明的面前,而罗有明却说:“我不用车,也没地方放。开会干啥的,来车接我就是了。”于是那辆车送给了卫生部。
    1985年秋天,国家卫生部又给罗有明送来一辆尼桑轿车,罗有明说:“这车我不要,要给就给医院一辆救护车吧。接送病人方便些。”
可见,老人遇事总是先想到病人。
故事十三:创造世界纪录的冠军
    北京青年报2001年4月13日视觉新闻报导说:“祖奶奶级的北京朝阳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罗有明,完全有资格申报行医年限最久(90多年)、治病救人最多(几十万人次)、现在仍在坐班行医年龄最大(逾百岁)、获得锦旗最多(多得无处挂)、带出的徒弟最多(弟子5000多,遍及全国和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五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老人还风趣地告诉她视为知心人的辛子维政委说:“我还是全世界医院院长工资最低(月70元人民币)、企业法人年龄最大(目前医院法人还是罗有明老人)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呢!
“华夏医魂”大型宣传活动办公室
     弘扬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品格,对中国乃至世界医疗、医药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您们开展“华夏医魂”大型宣传活动,作为医疗、医药界一员,我们表示非常高兴、赞成和支持!
    现,我们递交资料,推荐罗有明老人作为本次活动的备选楷模,请审评。
    被誉为“骨圣罗老太”的罗有明老人,年愈百岁,凭借优秀的品格、精湛的医术不仅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也为中华骨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随着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医学观察发现,骨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对长寿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愿望的难题。于是,国际卫生机构将本世纪的头十年宣布为“骨骼与骨关节十年”,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科学力量向骨疾病开战,尤其是要关注骨质疏松症、关节炎、骨不连、意外创伤和先天性骨病。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有明老人继承和发展的中华传统骨伤科技术对世界骨伤科发展的未来将作出不可限量的贡献。
    罗有明老人从医90余年,治疗患者数以几十万计,培养弟子5000余人。部分技法被其传人罗金官著有《罗氏正骨心法秘诀》,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她病人为先,不问贫富,不管有钱没钱,·凡就医者都能得到有效的医治;一直到现在,她的挂号费还是5毛钱,床位费每天一元钱,工资每月70元。1977年卫生部拨给她一台“尼桑”轿车,她要求换成了救护车。她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从医90余年来,估计为社会节省医疗费用数亿元。为响应国际医疗机构向骨疾病开战的壮举,为骨伤病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康复,毅然将祖传的、经几代人研究、发展的骨病治疗验方奉献出来,由北京知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研究、生产,其中,“复方续断接骨丸”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验证、审批,其疗效和安全性符合国家中药审批标准,取得了“国药准字”的生产批准文号,其他系列产品正在开发、报批过程中。由于其验方独到的疗效,不仅会使全世界骨伤病患者受益,经初步研究,这些验方蕴藏着丰富的不同的治疗亮点,每一个亮点都具备成就世界级顶尖医药产业的价值基础。
    因此,我们以为,罗有明老人具备本次活动的评选条件,由于其跨世纪的传奇经历。会给本次活动赋予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
    现将相关资料上报给您们,请审评。

北京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
2003年8月8日
北京知百草药业有限公司
2003年8月8日
发表于 2008/2/24 18: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dmgood 于 2008/2/24 16:59 发表
转帖:骨圣罗老太”罗有明简介


http://www.cngubing.com/pro_lym.htm


被人们称誉为“骨圣罗老太”的罗有明老人,是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病专家,罗氏正骨法第五代传人,北京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 ...



有师兄去过这家医院吗?
发表于 2008/2/24 18: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图中的方药,单位是钱,比如说第一味药:鸡骨草四钱,一钱相当于3克,

从16号开始服用,17晚流虚汗没有及时更衣,不知是否因此着凉。

18号人感觉不太舒服,肝区闷痛感明显,但没有明显感冒的症状。这天睡眠极差。

19号傍晚开始发烧,摸着肝区发烫,测一下体温38.5度左右,这一天胃痛得厉害(即心窝口略下的位置),用药斯达舒后胃痛缓解,电话咨询原来开方的中医,他说发烧的时候他的药先停用。这晚睡眠仍极差。

20号白天烧退,精神稍有恢复,但到傍晚又开始发烧,38.5左右。

21号早上烧退,精神好多了,但下午四点半左右又开始发烧,当即与老中医电话联系后前往面诊。或许是天色已晚,老中医切脉也很马虎,述说的情况与实际出入大,之前说过发烧时他的方药不能用,这次说可以用药,且另行开了三种西药。回家后他儿子外出购药,三种西药药店没有销售,到社区门诊问后,医生看方后说这三种西药中有两种不能同服,彼此有反应,问明情况后表示不能卖药给他,怕出意外。

22号继续用上方,在方中加入生姜三片红枣七粒,到傍晚仍发烧,体温约在38-38.5左右,第二天烧退。烧时人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23号继续用上方,在方中加入生姜三片红枣七粒,傍晚六点多开始发烧,到晚上十一点多烧退。这晚睡眠稍稍好一些了。

24号继续用上方,只是在方中加入生姜三片红枣七粒,午睡醒来测一下体温38度,自述入睡时都是手抚肝区,如果感觉肝区发烫起来测一下体温一般都有点儿烧。肝区有些不舒服,除此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

用中医的方药三贴后患者开始发烧,起因不知是着凉了还是用药引起,发烧时患者没有明显难受,只是肝区不适感增加,手抚肝区明显感觉这里的温度比其他部位要高,晚上睡眠明显变差,易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用中药的过程大便不太畅,每天都排但只是细条状有点儿排不尽的感觉,小便正常,尿不黄。用西黄丸与这位中医的中药晚上虚汗都比较多。

请教清泉子老师,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这位中医的方药能否继续服用?用中药之前那段时间状态不错,当时,早服藏药还阳换血,午服片仔癀,晚服用藏药消肿止痛,那时排便畅,我想让他先用回这些药观察几天看看,不知可否?请清泉子指点一下接下来的治疗方向,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水中月 于 2008/2/24 18:53 编辑 ]
姐夫.jpg
发表于 2008/2/24 18: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提过我姐十几年的陈咳也在这位老中医处就诊,到今天为止用药十贴,咳嗽确实好多了。
发表于 2008/2/24 2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299

谢谢你299,我试试。
发表于 2008/2/24 23: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2)、降血压式:
   以热干毛巾捂鼻梁几秒钟,再顺鼻梁向下慢慢擦至脖部。以穿薄棉质内衣入被内,调枕高度至适度,缓缓躺下,仰卧。
   上肢自然伸略曲,手心置于大腿根,下肢舒伸,脚自然伸。  
   轻轻合眼,内视鼻尖,一直向下看至涌泉穴。上升到下丹田(意念气缓缓从涌泉穴向上进入下丹田),以不勉强吸为度;呼气时从下丹田下降至涌泉穴,以不勉强呼为度。如此,呼吸3(6遍、12)后转入自然呼吸。
   出现腿麻、凉、胀及气流感属正常反应,不惊不喜任其自然。
   此功法疗效:清心火,降血压。
                                                    下次介绍《补虚还阳式》

                                                高山流水
                                                    于20082242225

[ 本帖最后由 sdf275 于 2008/2/24 22:26 编辑 ]
发表于 2008/2/24 23: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山流水老师这么晚了,还在线辛苦您了!!!

高山流水老师这么晚了,还在线辛苦您了!!!
发表于 2008/2/24 23: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心无悟 于 2008/2/24 05:17 发表
<br />
      请问老师:这里的自然呼吸(如前述出入)是指恢复到平时的睡觉状态还是指姿势随意而呼吸保持在丹田的状态?谢谢老师!



    睡后如又醒了,仍然按自然呼吸进行是指仍按下丹田与全身四面八方的呼吸关系进行,但己是微微的那层意思了。

                高山流水
发表于 2008/2/24 23: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求学 于 2008/2/24 14:19 发表
非常感谢高山流水老师,想问一下,这睡功安神式,在白天睡觉时也可用么?谢谢!


可用


高山流水
发表于 2008/2/25 0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ngyou 于 2008/2/24 04:12 发表
煮苹果水治小孩厌食的疑惑
请教两位先生或论坛中的医者。
我的儿子10月的生日,现在2岁多。去年9月接近两岁时彻底断奶,之前其实也只是早起和晚睡时吸两口,我的奶基本已经没了。之前他饭量很好,和三四 ...


从你描述情况分析,小孩断奶后一段时期内曾有过食后腹部受凉,常称食滞。
苹果性温,又有酸味,是个缓消积滞且温补之果。小孩春夏秋宜带类似肚兜样东西为妥。
                                                                                                     
                                                                                                 清泉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4/29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