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应晓 于 2013/12/31 20:23 编辑
2013年中医学习总结
又是一年总结时。俺也循例总结一下今年俺的中医学习情况。
首先感谢各位对俺去年的总结提出了诚恳的建议和意见,对俺的帮助很大。
今年又看了一遍《黄帝内经》、《伤寒论》和《徐灵胎医学全书》觉得比以前有点明白了,对伤寒论开始研究方剂的内容
了,主要有以下几点感触。
1、关于桂枝汤。
看过伤寒类方和《伤寒论》原著之后,觉得桂枝汤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子,如果能把这个方子弄清楚,肯定对学习其他伤
寒论的内容,以及中医、中药的思想帮助很大。并且还自己给自己用了一次桂枝汤。那是大概四月份的时候,一次单手提
重物走了较长时间,可能造成背部肌肉拉伤或者受风了,当时没有特别的感觉,但睡到半夜起来上厕所,发现便于提重物
这边的背部疼的无法翻身了,甚至连坐起来都不可能,俺用两肘一点、一点的移动到床边,脚先下地,才算完成了这个艰
巨的过程。第二天起来头都没办法转动了,勉强上了一天班,第二天夜里又是很疼。一连三天几乎没有好转。俺分析了一
下,觉得用桂枝汤可能有用“桂枝原为解肌”嘛。就到药店买了两副桂枝汤。考虑到无汗,芍药减少了一两。两天吃完,感
觉大有好转,但没有完全好,就没有再吃,过了大概一周才基本恢复正常。个人感觉这两剂桂枝汤还是挺有用的。看来桂
枝汤不但能治伤寒吧。
2、关于《伤寒论》中的药量
由于古今度量衡单位的差异,东汉时代的《伤寒论》中关于“两”、“升”的实际对应现在的多少克,有很多说法,以至于国
家规定等等。俺是根据南师“以经注经”以及生活体验来考虑这个问题的。桂枝汤组方如下:桂枝 三两、芍药 三两、甘草
炙 二两、生姜 三两、大枣 十二枚,擘。那么一两该是多少克?俺在网上查了很多说法,没有定论。于是俺就仔细研究了一
下这个方子,发现里面有大枣十二枚,那么,按照这个方子规定剂量数,大枣也应该是二两或三两。那么12枚大枣就应该
对应于二两或三两。刚好俺家里有买的野生红枣,就拿出12枚来一称,发现刚好差不多45克左右。如果按三两算的话,刚
好一两15克,这刚好与网上说“一两代表15克”相符。那么到底对不对呢?俺又找到另一个方子“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组方
是桂枝汤原方加厚朴 二两、杏仁50枚。按照推理,这里的杏仁也应该是二两或三两才对。那么50枚杏仁又有多重呢,刚好
家里有盐焗杏仁,就拿出来50枚,一称,大概50克左右。考虑到盐焗杏仁可能比较重一点以及其他差异,50枚杏仁是否刚
刚好就是12枚大枣的重量45克?另外,参考方子的内容,俺觉得大枣、杏仁等取三两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也就是说一两表
示15克应该是比较可行的。
还有一个关于“升”的问题。这个俺也有一点想法供大家参考。在仲景先师的《伤寒论》中,“升”是一个重要的单位,动辄
“温服一升”。那么一升大概是多少呢?照现代的测量,俺做了一下实验,一升大概有三碗,但是有谁喝中药能豪饮三大碗
呢?又不是拼酒。比较符合常理的是一次一碗。那么一碗大概就是目前一升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桂枝汤”中,嘱咐“适寒
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这就是说在“须臾”之间应喝下两升东西,就是两碗的意思。《伤寒论》
中的一升就大概对应现代一升的1/3左右。
综上,可以发现,古代的一两、一升大概是现代的1/3两、1/3升,这是俺目前的推论,供大家参考。
3、又一次实战
最近天气雾霾很重,很多人都患上了感冒咳嗽。俺老婆也没能逃脱。没有发烧,但咳嗽反反复复一连两周,直咳到横膈
膜顿的疼,咳嗽都要弯着腰。俺不敢支招,目前俺只敢对自己用药,这是因为对自己得病的原因、身体感觉比较明白。
老婆到医院照了X光,没有发现问题,医生连药都没有开就把她打发回来了。俺这时想起天台无意子老师的香砂养胃丸加
急支糖浆组合,觉得可能有用,就帮她买了一些,谁知当天吃了一次,第二天就大大减轻,第三天基本已经好了!但另
外一个同事咳,但不是很厉害,俺也推荐了这个组合,好像效果就不好。
4、关于方剂中药量的加减
关于方剂中药量的加减问题,俺目前的理解可以仔细研究这三个方剂: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5、死记硬背
俺现在开始背药了,打算先记《神农本草百种录》,再记《伤寒类方》,然后是《伤寒论》和《黄帝内经》。俺现在
发现《徐灵胎医学全书》的内容比较适合俺的口味。还是要花硬功夫才行。
6、关于中医学习的土壤
俺现在觉得要学习中医等中国传统技艺,必须要打开自己的智慧。这个不是靠聪明能够完成的。而要打开自己智慧,
就需要儒、释、道等国学的学问的滋养以及定静的功夫。这些就可以从南师的书籍中找到方法和解答。今年俺买齐了南
师的所有书籍并且完整的看了一遍,正打算再看一遍,收获不是一般的大。因此,国学、静定就是中医的土壤。
罗哩罗嗦说了这么多,就算是俺今年中医学习的总结吧。
祝大家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