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3390|回复: 6

UC讲堂:20070504天健老师讲《针推》预习资料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8 1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基本手法(推法及其相关手法)和经络循行流注及腧穴治疗规律。
请各位师兄发上您的预习帖,利于大家互通有无,以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发表于 2007/4/28 2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帖子:

【原创】天健论坛原创按摩理法(系列)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9935
(此帖是对外宣传帖,请勿在该帖下跟贴。)

★★★推拿按摩版精华贴导读★★★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9478
发表于 2007/4/28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针推讲堂”所谈“按摩手法基本原理”文字资料 (天健老师讲课内容)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50087
发表于 2007/5/8 13: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070511本周五讲堂共同学习“奇经八脉”和“特定穴”基础知识,以及简介推拿常用“单式手法”,这次讲堂讲解可能比较快,大家先有一个基本了解。以后除了每周一条经脉的共同学习外,将每次开展“专病讨论”以及推拿按摩保健知识探讨交流。
     具体讨论内容如何安排更好,欢迎大家跟帖,请多给一些建议。
发表于 2007/5/8 20: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共8条。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脉横行于腰部,阳蹻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蹻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
  奇经八脉的作用:一是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二是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因积肥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全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
发表于 2007/5/8 2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五腧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腧”。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 ? 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灵枢 ? 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位置,唯独没有手少阴心经,其后《甲乙》才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徽,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而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痛;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就是《难经 ? 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耳泄”的具体应用。另外,《灵枢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 ? 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五腧穴又配属五行,《灵枢 ? 本枢》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紧的井穴属金。《难经 ? 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 阴 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
十二经原穴表
手三阴经     肺经     太渊     心经     神门     心包经     大陵
手三阳经     大肠经     合谷     小肠经     腕骨     三焦经     阳池
足三阴经     脾经     太白     肾经     太溪     肝经     太冲
足三阳经     胃经     冲阳     膀胱经     京骨     胆经     丘墟
  原穴名称,在《灵枢 ? 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 ? 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补齐。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所谓“阴经之输并于原”(《图翼》),指出就是“以输为原”。这与阳经六腑输穴之外另有原穴有别。《难经 ? 六十二难》指出:“三焦行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意思是说 三焦原气行于外,阳经脉气盛长,故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 ? 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各证的功能。
络穴   络脉在由经脉别的出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络穴名称首载于《灵枢 ? 经脉》篇。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上,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共有十五穴 ,故称为“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表
手三阴经     肺经     列缺     心经     通里     心包经     内关
手三阳经     大肠经     偏历     小肠经     支正     三焦经     外关
足三阴经     脾经     公孙     肾经     大钟     肝经     蠡沟
足三阳经     胃经     丰隆     膀胱经     飞扬     胆经     光明
任、督、脾大络     任脉     鸠尾     督脉     长强     脾大络     大包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终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等疾患。
络穴在临床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
另外,《素问 ? 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故又有“十六络”之说。
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表
阴 经     郄穴     阳 经     郄穴
手太阴肺经     孔最     手阳明大肠经     温溜
手厥阴心包经     郄门     手少阳三焦经     会宗
手少阴心经     阴郄     手太阳小肠经     养老
足太阴脾经     地机     足阳明胃经     梁丘
足厥阴肝经     中都     足少阳胆经     外丘
足少阴肾经     水泉     足太阳膀胱经     金门
阴维脉     筑宾     阳维脉     阳交
阴蹻脉     交信     阳蹻脉     跗阳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甲乙》。
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阴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又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可作协助诊断之用。 背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六 脏     背 俞     六 腑     背 俞
肺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肾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肝     肝俞     胆     胆俞
心     心俞     小肠     小肠俞
脾     脾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三焦俞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 ? 背腧》篇,载有五脏背俞穴名称和位置。《素问 ? 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
《素问 ? 长刺节论》说:“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 ? 六十七难》说:“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病治阳”等,均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藏病证。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证,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证。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脉挛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可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萎及骨病等。余仿此。
募穴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十二募穴。
十二募穴表
两 侧     正 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     中府     膻中     心包
肝     期门     巨阙     心
胆     日月     中脘     胃
脾     章门     石门     三焦
肾     京门     关元     小肠
大肠     天枢     中极     膀胱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呈双穴者,有为单穴者。分布于肺经的有本脏募中府;分布于胆经的有本腑募日月,肾脏募京门;分布于肝经的有本脏募期门,脾脏募章门;分布于胃经的有大肠募天枢。以上均为双穴。其余都分布于任脉,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均为单穴。 募穴,始见于《素问?奇病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难经?六十七难》有“五藏募在阴而俞在阳”的记载,但无具体穴名。至《脉经》才明确了期门、日月、巨阙、关元、章门、太仓(中脘)、中府、天枢、京门、中极等十个募穴的名称和位置。《甲乙》又补充了三焦募石门,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膻中,始臻完备。
《难经 ? 六十七难》说:“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说明六脏病证多取募穴治疗。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肠病多取天枢,膀胱病多取中极等。
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脏腑之气与俞募穴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谓之“俞募配穴”。同时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病证,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中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膻中)也”。
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也;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也;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也;膈俞为血之会穴,因其位于心肝俞穴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也;大杼为骨之会穴,因其近于椎骨(柱骨之根)故也;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因其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也;太渊为脉之会穴,因其为手太阴经之原,居于寸口为脉之大会也;绝骨为髓之会穴,因其属于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也。因此,在治疗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来治疗。另外,《难经 ? 四十五难》又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八会穴还能治某些热病。
八会穴表
八 会     穴 名     经 属
脏会     章门     脾经募穴
腑会     中脘     胃经募穴
气会     膻中     心包经募穴
血会     膈俞     膀胱经穴
筋会     阳陵泉     胆经合穴
脉会     太渊     肺经输穴
骨会     大杼     膀胱经穴
髓会     绝骨     胆经穴
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 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山人宋子华之手,乃“少室隐者”之所传。因窦氏善用此法而声誉倍增,故又称“窦氏八会”。
八脉交会穴表
经 属     八 穴     通八脉     会合部位
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胃、心、胸
足厥阴     内关     阴维
手少阳     外关     阳维     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手太阳     后溪     督脉     目内眦、项、耳、肩胛
足太阳     申脉     阳跷
手太阴     列缺     任脉     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     照海     阴跷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得八穴相互交会的关系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关元,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外关通过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循天髎,与阳维脉相通;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申脉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后溪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与督脉相通;照海通过足少阴肾经循阴股入腹达胸,与阴跷脉相通;列缺通过手太阴肺经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关通阴维脉;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余同。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
八脏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李櫩《医学入门》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说明八穴之精义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合穴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它是根据《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而提出来的。即指“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因大肠、小肠、三焦三经在上肢原有合穴,而以上六穴都在下肢,为了区别,故以下合穴命名。其理论根据首见于《灵枢 ? 本输》“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因“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所以,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在胃经上;《甲乙》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故三焦与膀胱关系密切,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膀胱经上;胃、胆、膀胱三经的合穴,本在下肢,因此,以上六穴称为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是治疗六脏病证的主要穴位,《素问 ? 咳论》说:“治府者治其合”。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下巨虚治疗泄泻;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阳陵泉治疗厥;委阳、委中治疗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遣尿等,都为临床所习用。
下合穴表
手 足 三 阳     六 腑     下合穴
手三阳     太阳     小肠     下巨虚
    阳明     大肠     上巨虚
    少阳     三焦     委阳
足三阳     太阳     膀胱     委中
    阳明     胃     足三里
    少阳     胆     阳陵泉
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其中主要的一经即腧穴所归属的一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
交会穴的记载,始见于《甲乙》。交会穴的分布多在头面、躯干部位。
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这样既可以治任脉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患;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它既可治督脉的疾患,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相交会,它不但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这就是交会穴的特点。

[ 本帖最后由 高天上流云 于 2007/5/8 20:38 编辑 ]

特 定 穴 表.doc

121 KB, 下载次数: 10

特定穴汇总表

发表于 2007/5/8 2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拿单式手法

拐动运动手法
一、一指禅
动作定义:用大拇指指端、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挺胸收腹,呼吸自然,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略低于手腕,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要摆动,带动腕部摆动和拇指关节做屈伸活动。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灵活。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动作要领:练习时,手握空拳,上肢肌肉放松,拇指端自然着力,不可用蛮力下压,拇指要盖住拳眼。在拇指端或拇指罗纹面能吸定的基础上,再练习在腕部摆动时,拇指端作缓慢直线往返移动,即所谓紧推慢移。
临床应用:本法接触面积较小,但深透度大,可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临床常用于任脉(指腹),头面(偏峰)、腰背、胸腹及四肢(顶端)等处。对头痛、胃痛、腹痛及关节筋骨痠痛等疾患常用本法治疗,具有舒筋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健脾和胃的功能。
附:缠法
一指禅推法的频率提高到每分钟220——250次,称缠法。用大拇指指端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以减小接触面,同时减小摆动幅度,降低对体表的压力,以提高一指禅推法的频率,使频率达到每分钟规定的次数。本法只有在熟练掌握一指禅推法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缠法有较强的消散作用,临床常用于实热症及痈疖等外科病症的治疗。
二、偏锋一指禅
动作定义:用拇指偏锋着力进行一指禅推法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掌指部自然伸直,拇指内收,以拇指桡侧偏锋着力于治疗部位,腕关节放松,然后,沉肩,垂肘,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部晚饭反摆动和拇指的掌指关节或拇指的指骨关节的屈伸活动,使用所产生的功力作用于治疗部位。
动作要求:腕关节要放松;动作要轻快;着力点要吸定;频率为每分钟160次。
临床应用:治疗失眠,治疗头痛、头晕,治疗近视眼,或视物酸胀,干涩,两眼睛模糊
,治疗牙痛,治疗面瘫。
三、大鱼际揉法
动作定义:用大鱼际着力做轻柔和缓的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内收,四指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稍微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动作要求: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操作时以前臂做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做主动外展摆动;整个动作要求协调而有节律性;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临床应用: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牙痛治疗咳嗽、胸闷等,腹胀腹泻等。
四、指骨间关节滚法
动作定义:用大鱼际着力做轻柔和缓的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内收,四指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稍微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动作要求: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操作时以前臂做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做主动外展摆动;整个动作要求协调而有节律性;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临床应用: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牙痛治疗咳嗽、胸闷等,腹胀腹泻等。
五、滚法
动作定义:用大鱼际着力做轻柔和缓的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内收,四指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治疗部位,稍微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转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动作要求:腕关节放松,动作灵活;操作时以前臂做主动摆动,腕关节不可做主动外展摆动;整个动作要求协调而有节律性;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临床应用: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牙痛治疗咳嗽、胸闷等,腹胀腹泻等。
对称用力手法
一、拿法
动作定义:用拇指和其余四个手指的罗纹面对称用力提起并捏揉的手法。
动作要领: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动作要求:操作时,用劲要由轻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动作要缓和而由连贯性。
临床应用:
1、拿风池穴:具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的功效。
2、拿肩井:具有祛风散寒、调和气血的功效
3、拿颈项部:具有祛风散寒、开窍明目的功效。
4、拿上下肢:具有疏通经络、松解痉挛的功效。
附:握法
动作定义:用手掌一紧一松握拿肢体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用单手或双手握住病人的肢体,然后进行一紧一松,并且同时做自上而下的循序翕动,如此反复进行。
临床应用:握法具有理顺经脉的功效。
二、捻法
动作定义: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住治疗部位,稍稍用力、做对称快速捻搓手法
动作要领:用拇指的罗纹面和食指的罗纹面夹住治疗部位,稍稍用力,做对称的捻线状的快速来回捻动。
动作应用:具有疏通关节,理筋通络的功效。
四、搓法
动作要领: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称搓法。
要求: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临床应用: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最为常用,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
四、捏法(三指捏)
动作要领:是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一紧一松挤压。 五指捏
是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一紧一松挤压。在作相对用力挤压动作时要循序而下,均匀而有节律性。
临床应用:本法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脊,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平面运动手法
一、推法
推法有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三种。
动作定义: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穴位或按经络的循行方向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用指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指推法又分为单指推法、双指推法和三指推法;掌推法又分为全掌推法和掌跟推法。
动作要求:操作时指、掌或肘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根据体质、性别因人而宜。
临床应用:在人体各部位使用,指推法适用于各科疾病,掌推法适用于四肢、腰背、运动障碍,肘推法适用于腰臀、股骨部。能增高肌肉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并有舒筋活络、疏泄积滞、宣化壅塞的作用。
附:直推法
动作定义:用拇指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罗纹面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单方向直线移动的手法,称为直推法
临床应用:
1、开天门:用拇指由眉心自下往上交替直推到前发际。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婶的功效。
2、推三关:用拇指桡侧缘或罗纹面或食指、中指在患者前臂桡侧自腕推向肘。
3、清天河水:用食指、中指在患者前臂正中自腕推向肘。
4、退六腑:用拇指罗纹面在前臂尺侧自肘推向腕。
5、推脊:用食指中指罗纹面,自大椎穴推向龟尾穴。
6、推七节骨:用拇指桡侧缘或食指中指二指罗纹面自龟尾穴推向第四腰椎。
分推法
动作定义:医生双手拇指伸直与四指分开,用拇指罗纹面或手掌面紧贴治疗部位,自穴位的中央,分别向两边分向推动。
临床应用:
1、分腹阴阳:医生用拇指或大鱼际自胸骨下端,沿着肋弓边缘分推到腋中线。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功效。
2、分推肺腧穴:用拇指分别自肺腧穴,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从上而下推动。
刨推法
动作定义:医生手指自然伸直,四指并拢,拇指与四指分开成“八”字,以手掌紧贴治疗部位,前推时,将力气集中到虎口。
二、擦法
动作定义:用指掌面帖服治疗部位,作直线来回摩擦运动的手法,称为擦法。
动作要求:医生腕关节伸直,前臂和手掌面相平。用大小鱼际或全掌,帖服与提体表的治疗部位,稍微用力向下按压,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以及手掌在提表作均匀的上下或左右往返摩擦移动,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
动作要领:
1、紧贴皮肤,直线往返
2、往返距离要长
3、压迫均匀适中,不使皮肤折叠
4、节奏感强
5、加适当介质
临床应用:
1、上胸部,上背部应用:治疗咳嗽、胸闷,气喘等呼吸系统的疾病,尤其对慢性支气管和肺气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的功效。
2、擦上腹部以及背部,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3、擦两侧协肋,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腹胀、胸闷、头晕等。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到制滞的功效。
4、擦肾俞、命门、腰阳关、八寥等穴位,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三、抹法
动作要领: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交替或左右往返移动,称为抹法。
要求:操作时用力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临床应用:本法常用于头面及颈项部。对头晕、头痛及颈项强痛等症常用本法作配合治疗。抹法有开窍镇静,醒脑明目等作用。
四、摩法
本法分掌摩或指摩两种。
动作要领:掌摩法是用掌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指摩法:是用食、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要求:本法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微屈曲(120°至145°),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

临床应用: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腰背用手法。掌摩适用于胸腹、胁肋腰背部,指摩适用于头面、腹部。对脘腹疼痛,食积胀满,气滞及胸胁迸伤等病症常用本法治疗。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活血祛瘀,调节肠胃蠕动等作用。
扣击运动手法
一、拳击法
动作定义:用拳背扣击体表的手法,称为拳背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然后屈伸肘关节运动用拳背平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击法具有疏筋活络、通调一身阳气的功效,常用于大椎、命门、腰阳关节等处。
附:
1、拳心击法
动作定义:用拳心扣击体表的手法,称为拳心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握空拳,拇指放于食、中指中节之间,然后用拳心平稳而有节奏地扣击体表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拳心击法柔和而舒适,具有疏筋通络的功效,适用于肩背部以及腰臀部和上、下肢肌肉丰满处。常用于治疗肩背部肌肉酸痛以及腰腿痛和小腿抽筋、肌肉痉挛等症。
2、拳眼击法
动作定义:五指屈曲,以下拳眼击打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拳眼击法,又称为捶法。
动作要领:医者双手或单手握空拳,用下拳眼(尺侧小鱼肌及掌指部)连续捶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拳眼击法具有祛风散寒、健肌皮、松腠理、透毛孔、引邪达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四肢麻木、项背酸痛、风湿痹痛等症。
3、振动法
动作定义:用拳轻快而有节律地捶击手掌使之产生振动的手法,称为扣振法,又称为振动法。
动作要领:医者以一手掌面平放于治疗部位,另一手握成空拳,在其手掌背侧作有节律的轻快的捶击,使治疗部位产生振动的感觉。
临床应用:振动法具有行气活血、宽胸理气等功效,适用于胸背部。多用于治疗胸闷、气短、胸胁屏伤、胸壁扭挫伤、局部肿痛等症,常与大鱼际揉法和擦法等方法配合应用。
二、掌击法
分为掌心击法、掌根击法、侧掌击法、合掌击法。
1、掌心击法
动作定义:用掌心扣击体表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掌心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指自然松开,微屈,腕关节伸直,运用前臂力量,以掌心为着力点,击打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掌心击法具有安神定魄、平肝潜阳的功效。适用于头顶,常用于治疗眩晕、头痛、头胀等症。
2、掌根击法
动作定义:用掌根扣击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掌根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指自然松开,微屈,腕关节伸直或略背伸,运用前臂力量以掌根为着力点,击打体表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掌根击法具有舒筋通络的功效,适用于腰背部以及四肢。
3、侧掌击法
动作定义:用侧掌击打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侧击法,又称为小鱼际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指自然伸直,腕关节背伸,用单手或双手尺侧掌指部或小鱼际部有节奏地纵向叩劈打体表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侧掌击法着力深透,具有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适用于颈项部、腰背部以及四肢部。
(1)颈项部应用,常配合滚法、拿法等治疗颈项部肌肉酸痛、板滞、左右活动不利以及上肢麻木等症。
(2)腰背部应用,常配合按法、揉法、滚法等方法,用于治疗腰背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等症。
(3)用于指缝处,称为披指缝。让患者叉开五指,医者用侧掌击法逐个劈击指缝。这是内功推拿中的一种手法,常用于治疗手指麻木、不舒等症。
此外,用双手交替轻击患处,还有消除疲劳、放松肌肉等作用。对因劳累或运动过度而致的肌肉酸痛,亦常用于本法治疗,故是运动按摩、休闲按摩的主要手法之一。
4、合掌击法
动作定义:两手掌相合,用侧掌或中指尺侧轻击体表的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合掌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指自然伸直并分开,两手掌相合紧贴,腕关节背屈,以前臂的旋转运动,带动腕关节作双掌小指尺侧轻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掌心击法具有开窍醒脑、调和气血和放松肌肉等功效,主要适用于腰背部和四肢肌肉,有时也用于头部和前额。
三、指击法
指尖击法
动作定义:用指尖轻轻击打体表治疗部位的手法,称为指尖击法。
动作要领:医者手指自然弯曲,四指分开成爪形,然后作腕关节伸屈运动使四指指端如雨点下落状,轻击治疗部位;或作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的伸屈运动使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分别轻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指尖击法具有安神醒脑、疏通经络的功效,适用于头面部,常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
附:啄法
动作定义:五指端聚拢成梅花状,啄击治疗部位的手法,如鸡啄米状,故称为啄法。
动作要领:医者五指屈曲,拇指于其余四指聚拢成梅花状,作腕关节伸屈运动,使指端垂直啄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啄法具有活血止痛、通经活络、开胸顺气、安神醒脑的功效,适用于头部及胸背部。
四、棒击法
动作定义:医者手握桑枝棒的一端,用棒体平击治疗部位。
临床应用:棒击法具有力量大、刺激强的特点,有较强的开通闭塞、行气活血的功效,适用于头顶、胸背、腰臀以及四肢。
附:点穴法
动作定义:用中指、食指、拇指的指端,点叩人体经络穴位的手法,称为点穴法。
临床应用:点穴法具有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等功效,适用于全身各穴位及经络部位。
1、头痛:常配合按揉法,同时用中指点叩百会、印堂穴,五指点叩头部两侧(印堂至风府穴)、第一旁线(攒竹至天柱穴)。操作时,由中至旁,反复进行3~5遍。
五、拍法
用虚掌拍打体表,称拍法。
动作要领:操作时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指间关节伸直,平稳而有节奏地拍打患部。
临床应用:拍法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对风湿痠痛,局部感觉迟钝或肌肉痉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其它手法治疗,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振动运动手法
一、抖法
动作定义:用单手或双手握住患肢远端,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的手法,称为抖法。
动作要领:
1、抖上肢法:医者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者的手腕部或手掌部,将其上肢慢慢地向前外侧抬起60度左右,然后稍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并使抖动的幅度,由腕关节逐渐传递到肩部,使肩关节和上肢产生舒适的感觉。
2、抖下肢法:患者取仰卧位,下肢放松伸直。医者站于其脚后方,用单手或双手分别握住患者的两踝部,使下肢呈内旋状,并提起离开床面,然后做连续的、小幅度的、频率较高的上下抖动,使髋部和大腿部有舒适放松的感觉。
3、抖腕部法:患者取坐位,腕关节放松。医者用双手拇指按放于腕背部,两食指相对,横置于患者腕关节掌侧
横纹,刷功能手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住患者腕关节上下横纹并作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动,带动腕关节作频率较快的、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或者医者用食指桡侧抵住患者腕关节掌侧,大拇指按住起前臂近腕关节处将其前臂上下快速运动,使腕关节产生小幅度的、连续的、频率较快的上下抖动。
临床应用:抖法是一种和缓、放松、疏导手法,具有疏松经脉、通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疲劳的功效,适用于肢,以上肢为常用。上肢的应用,治疗时常配合搓法,作为上肢或者肩部治疗的结束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肩部伤筋以及肩、肘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等。下肢的应用,治疗时常配合搓法、扣法以及牵引等方法,用于治疗腰部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退行性病变。
二、振法
动作定义:以指和掌吸附与治疗部位,作频率密集的快速振颤动作的手法,称为振法。以手指端着力振颤者称为指振法,以手掌着力者称为掌振法。
动作要领: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用单手或双手指端或手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意念集中于指端和掌心,然后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烈的作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振颤,并使之通过指端或掌心传递到机体,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
临床应用:
1、振法刺激柔和舒适,指振法常用于胸腹部及头面部,掌振法则主要用于胸腹部和肩背部。
2、在胸腹部应用,具有温中理气、消食导滞、调节胃肠功能的功效。
头目部应用,具有疏经通络、镇静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失眠和脑震荡后遗症、头痛等。
3、肩背部应用,具有活血止痛、疏经通络的功效。常于揉法、擦法配合运用,治疗肩背部肌肉酸痛、肿等症。
垂直运动手法
一、按法:有指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三种。
动作要领: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用肘尖按压体表,称为“肘按法”。
要求:按法操作时要紧贴体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做一掀一压的动作,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临床应用:按法在临床上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指按法可用于全身各部位穴位;掌按法、肘按法常用于腰背和腹部、四肢、肩背,本法具有放松肌肉,开通闭塞,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脘痛,头痛,肢体痠痛麻木等疼痛病症常用本法治疗。
二、掐法
动作定义: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甲掐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用单手或双手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在治疗穴位上重按而掐之。
动作应用:用于急救,具有开窍醒神、回阳救逆、祛风散寒、兴奋神经的功效。
附:勒法
动作定义:用手指夹住患者,相对用力、做急速滑拉动作的手法。
动作要领:医生用拇指与食指第2节或者屈食指、中指分开开成铅状,夹住患指,从指根部到指端,做急速的滑拉动作,或用寸抖动。
动作应用:疏通经络滑利关节的功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