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691|回复: 2

《伤寒》研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2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讲堂在播放《郝万山讲伤寒》,播放完后,会有老师来给大家总结要点,并布置作业。今天御心老师为大家做了总结,并布置思考题如下:

  1、什么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了解张仲景籍贯,对阅读《伤寒论》有什么意义?
  3、师带徒的教学方式,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伤寒论》流传到今天,哪些医家功不可没?

  御心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作好笔记和作业,按照他自己的经验,每天用两三个小时认真的来做这件事,每天写2000字(包括笔记和作业),当我们听完这个讲座后,要写七万多字。御心老师说:不要蜻蜓点水,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两三个月以后,你会发现你的记忆、思维、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是御心老师私家的学习密技,老师深受益处,所以推荐给大家。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1 23: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 00: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讲堂播放了《郝万山讲伤寒》的第三、四集。

  御心老师说:我们论坛上有郝万山讲伤寒的文本,大家可以看着这个文本来学习。看文本听声音,再列提纲记笔记,用脑子再想一想,应该这样学习。

  御心老师说:今天郝老师讲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对我们临床最有指导意义,就是是伤寒方“选药精当,用量准确”。我们做临床医生的一定要练这种基本功,不是说某味药用得越大量越好,现在流行喝四逆汤,喝附子理中汤,网上有报道,附子加到600克,你敢用,敢大胆的用,这不是中医的特色,这不是仲景的意思,“选 药精当,用量准确”——这一句对临床医生非常重要——“选药精当,用量准确”,然后才能疗效可靠。

  老师对“寒”做了解释。“伤寒”的“寒”,并非仅指受风受凉叫“寒”,这里“寒”和“伤害”的“害”同义,就是说人受到了一种外邪的伤害,不管是风寒暑湿燥热,不管受到什么邪,只要受到伤害了,都统称为“寒”。寒的意义非常广泛。

  今天的思考题:
  郝老师讲的三阴三阳的量化问题,传变问题,结合我们过去谈的这方面内容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为什么不同?

  御心老师说:我们缺乏的就是坐在这里好好地用心去听。试问:我们今晚听的都明白吗?功夫是长期反复的训练、用心去做,有心人才能练成的。精采的东西就像一杯淡茶或淡水,能在淡茶或淡水里喝出精彩的,才是高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0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放完《郝万山讲伤寒》第十一、十二集后,御心老师就《伤寒论》中原方原量的意义等问题给大家解答如下:

  一、用《伤寒》方必用《伤寒》方的用法,方和法不能脱离,而药物的用量是关键。《伤寒论》给了我们一个法则,它给的用量是一种法则,不是死的东西。我们用的时候可按实际情况按比例增减,知道法则就可变通。比如麻黄汤的法则是什么呢?就是麻黄的用量是炙甘草的三倍,这个在《责任重于泰山》里面讲得很清楚。麻黄的量是炙甘草的3倍,这个就叫做麻黄汤原量的意义。比例是一种法则,并非是说开麻黄汤都要写麻黄3两。再比如泻心汤类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是“去滓,再煎取”——这个与浓缩不同。老师曾试过“去滓再煎取”与“不去滓再煎取”有何不同,发现“去滓再煎取”一副药就能治好,若“不去滓再煎取”就得两三副药才能治好,

  二、我们应学会整学乱用。伤寒论教了我们一套拳,我们出拳时不见得必须按照套路。学习《伤寒》有三个层次:一开始是伤寒注我;下一个层次是我注伤寒,好多注家学好以后就开始注解伤寒;第三个层次是忘掉伤寒,但心中了了分明,这种层次最不容易,只有大医才能做到,一用就准,已经把学到的东西和医者的血肉灵魂完全融合。

  三、药过病所,穷寇莫追,中病即止。用一剂药感觉特别好的情况下,只要病好一半后,就不要再用药了,过犹不及。病去一半后,只要喝热粥、好好休息,慢慢养既可。

[ 本帖最后由 白熊熊 于 2007/5/30 22:4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1: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