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蓝天百云

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3 1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素問·評熱病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百病始生篇》:"卒然遇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素問遺篇·刺法論》:"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幹"。?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氣所湊,其氣必虛。道出了人體正邪盛衰而致病或不病的至簡至易之理,《內經》所論再是明白不過的了。真氣運行理法的主導思想就在於扶持正氣、培養真氣、扶正祛邪,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抗衰延年。

  謹于修養盡天年

    《內經》強調,其知道者可盡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尚書·洪范》曰:"一曰壽,百二十歲也"。謂長壽者,應有一百二十歲的壽限。然而必須是"知道者",謹于修養,講究衛生法度,以奉天真,方能盡享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否則不慎而動,傾竭天真,自然百病蜂起,導致半百而衰,甚則半途而夭。可見全德合道,勤於攝生,對健康長壽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真氣運行理法的益壽延年作用在《黃帝內經》中即有充分的依據。
发表于 2007/4/13 1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病‧欲病‧已病”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現代醫學對於生命曲線的公式是健康-亞健康-疾病。中醫學理論認為生命曲線的公式是未病-欲病-已病。已病就是已經發生了疾病,積極防治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如果人們對於什麼是未病、什麼是欲病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則更有益於身心健康。

  中醫“未病”一詞由來已久,源於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四氣調神論》。所謂“未病”,是指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隨著中醫學的發展,其範圍也有所擴充。含義大致有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即病防變,三是已病早治。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發重病,而且難以回生,這絕不是偶然的,潛伏在體內的變化,往往被人們忽視了。這種狀況在我們的親朋好友中間常有發生,驚訝之餘深思一下,這實質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亞健康。

  “欲病”之說,源於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論診候第四》,在書中記載:“古人善為醫者,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五味所入  簡稱“五入”(見《素問‧宣明五氣篇》)。五味入胃,各有它所喜的臟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五味所入”和臨床藥物治療有關。

  五味所禁  簡稱“五禁(見《素問‧宣明五氣篇》)。“禁”,有避免和禁忌的意思。由於五味歸於五臟,而五味之性各有所偏,偏則容易致病,故必有所禁。辛味善走氣分,但性主散,多食則能耗氣,故氣病不宜多食辛味。鹹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則血行凝澀,故血病不宜多食鹹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運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稱“決瀆之宮”(見《素問‧靈蘭秘典論》)。三焦的決瀆功能是聯合許多臟器而發揮其作用的,其中尤以腎、脾、肺等關係更為密切,如這些臟的功能障礙,可使三焦不通利、氣化失常而產生腫脹和小便不利等症。
发表于 2007/4/13 1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醫“治未病”理論研究與臨床應用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吳儀副總理在2007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理論在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方面的作用。為了認真貫徹吳儀副總理的講話精神,中華中醫藥學會於2007年1月31日在北京召開 “中醫‘治未病’理論研究與臨床應用專家”研討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李俊德、副秘書長曹正逵等出席會議。

  學會秘書長李俊德首先介紹召開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即為了更好地貫徹吳儀副總理提出的要充分發揮中醫“治未病”的講話精神,使中醫藥能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與會專家不僅對吳儀副總理的講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且分別從理論研究、臨床應用等不同角度探討了中醫“治未病”的學術思想。孫濤教授從亞健康的概念、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的成立及工作進展等角度介紹了亞健康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仝小林教授認為“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他以糖尿病為例,介紹了“治未病”的思想在糖尿病的防治及其並發癥的預防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溫長路教授從中醫“治未病”的淵源、“治未病”這一概念的內涵、“治未病”的意義等幾個方面對“治未病”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述。他指出中醫治未病說,在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被提出來了。《黃帝內經·素問》第二篇《四氣調神大論》中“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的論述,開創了中醫對這一領域的獨特認識和精闢見解。《難經》拓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概念,提出既病防變的思想。溫教授還指出“未病”,不僅是指機體處於尚未發生疾病的時段及其狀態,而且包括疾病在動態變化中可能出現的趨向和未來時段可能表現出的狀態,中醫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病後康復三個方面,貫穿於疾病微而未顯(隱而未現)、顯而未成(有輕微表現)、成而未發(有明顯表現)、發而未傳(有典型表現)、傳而未變(有惡化表現)、變而未果(表現出愈或壞、生或死的緊急關頭)的全過程。他還指出不同的醫家儘管在治未病的每一個階段所採取的方法和措施不盡相同,但均可起到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養精調神,鑄就健康支柱;合理飲食,打造健康基石;強身壯體,充實健康動力;科學用藥,提供健康保障。武留信研究員指出“治未病”的思想內涵既要突出一個“早”字,又要突出其系統性和整體性,建議儘快成立一個在國際上有特色的“未病學”學科,以提高對“治未病”的研究。劉紅旭主任醫師介紹了中醫“治未病”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特色與優勢,他指出“治未病”在冠心病的一級、二級、三級預防中均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有專家在中藥傳統活血化瘀方劑血府逐瘀湯基礎上精選川芎、赤芍中的有效成分製成芎芍膠囊,採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方法,觀察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療成功的患者血管再狹窄及臨床事件,研究結果提示中藥芎芍膠囊治療組冠脈造影再狹窄發生率及臨床事件發生率明顯低於安慰劑對照組,活血化瘀中藥製劑對於冠心病介入治療後患者的三級預防安全有效。

  最後,曹正逵副秘書長表示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雖然貫穿於疾病發生的各個階段,但其中“未病先防”的內容與當前衛生工作方針中“預防為主”的思想是一致的,今後我們還應從學術層面上對“治未病”的學術思想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以更好地貫徹執行吳儀副總理的講話精神,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震亨从儒转医

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享年78岁。因他出生的赤岸镇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学者多尊称朱震亨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 朱震亨自幼聪明,年长者对他都很器重,但他年稍长后却弃而不学,变得崇尚侠气,争强好胜,若乡中望族仗势欺侮,“必风怒电激求直于有司,上下摇手相戒,莫或轻犯”。他36岁时,闻有朱熹四传弟子许谦居于东阳八华山中,“学者翕然从之,寻开门讲学,远而幽、冀、齐、鲁,近而荆、扬、吴、越,皆不惮百舍来受业。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不禁叹道:“丈夫所学,不务闻道,而唯侠是尚,不亦惑乎?”于是抠衣往事,就学于许公门下。听其所讲“天命人心之秘,内胜外王之微”,方悔恨昔日之“沉冥颠沛”,不由汗如雨下。自此茅塞顿开,日有所悟。如此数年之后,学业渐成,一日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朱震亨应试书经,但偶遇算命先生,先后两卦均言不利。朱震亨竟以为天命,遂绝仕进之念,以为“苟推一家之政,以达于乡党州闾,宁非仕乎?”于是乃就祖宗所建“适意亭”遗址上,造祠堂若干间,于其中“考诸子家礼而损益其仪文”。又在祠堂之南复建“适意亭”,使同族子弟就学其中。   

朱震亨常为百姓挺身向前,凡遇“苛敛之至,先生即以身前,辞气恳款,上官多听,为之损裁”。此外,他还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兴修水利,为民谋福。当地有个“蜀墅塘,周围凡三千六百步”,能灌溉农田六千多亩,但因堤坏水竭,屡致旱灾。在朱震亨的带领下,大家协力修筑堤防,并开凿了三条渠道,根据水量而舒洩之,使百姓均得受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震亨从儒转医

导致朱震亨从儒转医,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素怀惠民之心,“吾既穷而在下,泽不能致运。其可远者,非医将安务乎?”另一方面,在他30多岁时,母亲有疾,诸医束手,亦使其有志于医。遂取古代经典医籍细细观之,三年而有所得。又过了两载,竟然自己处方抓药,治愈了老母的旧疾。又因其师许谦本不以名利为务,教授学生“随其材分”而定,“咸有所得” 。又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此言正中朱震亨下怀,于是尽焚以往所习举子业,一心致力于医。当时盛行陈师文、裴宗元在宋大观年间制定的《合剂局方》(共297方)。朱氏昼夜研习,知其不足所在,但乡间无良师可从,于是治装出游,访求名师,“但闻某处有某治医,便往拜而问之”。他渡过浙江,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后又到定城,始得刘完素的《原病式》和李东垣方稿。但始终未遇到理想的老师。直到泰定二年(1325年),才在武林听说有名罗知悌者,为“宋理宗朝寺人,业精于医,得尽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但性格狭隘,自恃医技高明,很难接近。朱震亨几次往返登门拜谒,均未得亲见,趑趄三月之余。但他心诚意真,求之愈甚,每日拱手立于门前,置风雨于不顾。有人对罗先生祥加介绍 朱震亨的为人与名声后,始获相见。谁知却一见如故。罗知悌对朱震亨说:学医之要,必本于《素问》、《难经》,而湿热相火为病最多,人罕有知其秘者。兼之长沙之书,祥于外感;东恒之书,重在内伤,必两尽之,治疾方无所憾。区区陈、裴之学,泥之必杀人。闻此,朱氏向日之疑尽皆冰释。罗先生时已年过古稀,卧于床上,并不亲自诊视,只是让弟子察脉观色,但听回禀便处方药。随其学习一年之余后,朱震亨医技大进,尽得诸家学说之妙旨。回到家乡,乡间诸医“始皆大惊”,不知他在外边学了多大本事,但看其处方用药,又嘲笑不已,以为不伦不类。但朱震亨正是用这种被众医斥之为离经叛道的方法治愈了许谦的痼疾。四方求治者、求学者盈门不绝。朱震亨总是有求必应,不避风雨,致使贴身仆人均难受其苦,怨声不绝。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侄儿叫到面前诲之曰:“医学亦难矣,汝谨识之。”言讫,端坐而逝。   

朱震亨的坟墓在赤岸镇东行四公里的东朱村,面对八面青山。其坟曾几经修葺,至今香火不绝,表达了后人的深切怀念。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朱氏言火,从哲学以阐发医理,其应用于人,则人身之动,均为火之所为,并非仅指温热而言。朱丹溪的这番议论,强调了正常人体亦有火的存在,而这存在于人体之火是通过生命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故其归纳为“凡动属皆火”,实则朱氏所言之火在人体是指阳气而已。但存在于人身之火,朱氏又分为君火与相火。所谓君火,朱氏认为是属于五形中之火,其是有形之体与无形之气的相互化生而成,在人体则归于有形之体中,故心脏在五行属火,称其阳气为君火。而相火是由虚无而生,这里的虚无是指来源于先天之无。以人体来说,则是产生人体形气之本源,其在人体之中的存在是藏而不外露,只能通过人的生命活动而表现出来,其不同于隶属五行的心火,故称之为相火。朱氏的相火含义,是说明相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人身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也正因为如此,故人身相火就十分重要,既不宜衰,又不宜妄动。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

朱氏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认为人身之阴阳在正常情况下,人身之阴常不足而阳常有余。因此,人身的阴精应当时时虑其不足,不能任意耗伤。若要防止阴精耗伤,就要防止相火妄动。朱氏一再强调房事不宜太过。心神要保持安宁,不为外物所感。饮食不宜肥甘太过,以防生痰化火,生湿化热,而使人身之湿热过重而耗伤阴精。总之,朱氏从病理角度强调了内伤饮食、七情、房事等诸种产生杂病的原因,均可使相火妄动而阴精耗伤,更会使人体阳有余阴不足的偏盛偏衰之象加重,从而产生各种内伤疾病。

朱丹溪治疗火热病,从虚火和实火分别对待。提出实火可泻的原则,或用黄连解毒汤,或用大黄、芒稍、冰水之类正治。对于火盛而体虚之人,又认为不可骤用凉药,应用从治或反佐之法,兼用生姜之类以温散。对于火邪内郁不得宣散泄越之证,可以采用发散方法治疗。至于虚火,属阴虚火动者,宜滋阴降火,可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之类,另外朱氏还创立了大补阴丸(生地黄、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以泻火补阴。若属虚火上炎,虚阳浮越者,朱氏又提出用附子末口津调涂涌泉穴以引火归元。对于气虚而阴火盛者,可采用东垣之法益气升阳泻火,选用人参、白术、生甘草之类。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3: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

朱丹溪认为,郁是很多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朱氏将人身之郁证分为六种,即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其中,又以气郁最为关健。朱氏创立了越鞠丸以统治六郁,方中用香附治气,川芎治血,栀子清火,苍术治痰湿,神曲治食,而其中香附又为主要者。对于痰证的治疗,朱丹溪提出“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的基本法则,并针对痰的不同性质,病证的不同部位,结合体质的盛衰,加减化裁。如湿痰者加用苍白术,热痰者加用青黛、黄连、黄芩,食积成痰者加用神曲、麦芽、山楂,风痰者加用南星、白附子、僵蚕;老痰者加用海石、半夏、瓜蒌、香附等。

朱丹溪提出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及火热证、杂病的证治经验,对明、清医学的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后世医家在养阴、治火、治痰、解郁等方面的成就,与丹溪的启发是分不开的。明代诸医家,如赵震道、赵以德、王履、戴原礼诸人,均师承其学。另有虞搏、王纶、汪机、徐彦纯等亦接受其学术思想,甚至远传海外,为日本医学家所推崇。由于此,丹溪所创之学说被发展成一个学术流派——丹溪学派,朱丹溪则成为这个学派的倡导者。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元四大医家善于用气功治病

号称金元四大医家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都有完整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他们的著作中,不约而同地都有气功治病的记载。

自号“通玄处士”的刘完素,治病喜用凉药,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故称“寒凉派”。他著有《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等医学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中,介绍了用“六字诀”治病的方法。他还撰有一篇《摄生论》,着重阐述了摄生的各种问题。

金代名医张从正是攻邪学派的代表,他的理论可以归纳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这就是说,造成人体发病的原因,是因为邪气的侵犯。探讨病邪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因素,二是人体内部病理变化的产物。如果这些病邪留滞在人体中,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治疗的原则,就是要迅速祛除病邪。从这理论出发,张从正提出了汗、吐、下三种祛邪的方法。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中,他谈到凡是风寒之邪所引起的疾病,在皮肤之间和经络之内,可用汗法治疗,而导引是汗法的手段之一,他指出:“……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儒门事亲》中还提出,可以用“存想”吹气的练功方法治疗外伤。

金代名医李果是脾胃学派的代表,他的理论的基本论点是“脾胃内伤,百病丛生”。他认为:元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一切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而元气的生成,一定要依赖脾胃功能的正常。因此,脾胃是元气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同时又指出:元气在体内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升降运动,而脾胃就是这种升降运动的枢纽。他在所著《脾胃论》中,提出了“甘温补脾”、“调理脾胃”、“升举清阳”等治疗方法,还论及了养气的好处。他在《兰室秘藏·劳倦所伤论》中,谈到因劳倦而致的木旺乘土的病证时指出:“当病之时,宜安心静坐,以养其气。”他认为劳倦所伤之病,要收心静坐与“甘温温其中气”后,再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最佳。

元代名医朱震亨是滋阴学派的创导者,他的理论的基本论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他认为:人体之所以有生命活动,是因为相火的作用。相火的作用有“凶”也有“吉”,它既是人体主命活动的根本,也可以成为疾病发生、病机逆转的关键。由于人身的精血难成但却容易亏损,人的情欲又很难克制,这就会引起相火妄动,阴精损伤。所以,他提出用滋阴降火之法来运用于临证治疗。在其代表作《格致余论》中,有“令以顺四时,调息神态而为治病之本”的提法。他还在所著《丹溪心法》中提倡:“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4: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震亨的代表著作 学术成就 临床经验

在中医学术百家争鸣的时代出现了“金元四大家”,所谓“金元四大家”,就是当时最为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医学学派。他们是张从正、刘完素、李杲和朱震亨。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朱震亨,宇彦修,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之为丹溪翁。
   
朱震亨的著作颇丰,主要有:《格致余沦》《局方发挥》《金匮钩玄》《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外科精要发挥》《脉因证治》等,以前两部为代表作。
   
《格致余论》1卷,系朱震亨的医论集,凡40余篇,包括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饮食色欲箴”、“茹淡沦”等,集中反映了朱震亨研究相火及其病变,人体阴阳关系、养生之道的学术观点,是学习朱震亨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
    《局方发挥》1卷,为朱震亨评论《和剂局方》之专著,书中列举气证、血证、饮证、呕吐、吞酸、膈噎等证,指出误用香燥、温补之危害,主张戒用温补燥热之法,并着重阐发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作者注重护养阴血的学术思想。   

朱震亨的学术思想:
   
一、阳有余阴不足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朱震亨阐述人体阴阳关系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一生中,阴阳之间多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这一认识是根据《内经》的观点,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自然界的现象,及人体生理特点与病理状况而得出的。

    1.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朱氏认为人体“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主要是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精难成易亏,不与阳气相配。
    2.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朱氏还认为人之一生经常会遇到各种情欲刺激,而这些刺激往往通过心而影响到相火,导致阴精耗伤,势必加剧“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造成疾病产生。
   
  3. 人之阴阳动静,动多而静少:氏认为自然界离不开动与静,阴与阳两个方面,其云:“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二者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动是基本的,主要的,是化生万物的主体,对人而言,亦是如此,因此,他十分重视动与静对人体的影响,强调动而中节,动静相宜,则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否则,妄动不已,动静失,如前所述心动致使相火妄动,即可导致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二、相火论

    1.相火之常,为人身动气:朱震亨认为火即是一种动气,相火亦不例外,自然界和人体之所以富有生机,无不根源于相火的运动。可见相火并不神秘,对人体来说,它不过是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而已。而这种机能活动,朱震亨认为主要发源于肝肾,除此之外,还认为相火与胆、膀胱、心包络、三焦等脏腑亦有关,这是因为“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

    2.相火妄动,为人身之贼邪:朱震亨在沦述相火为人身动气的同时,还指出相火若反常而妄动,则疾病丛生,就成为人身之贼邪。至于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朱震亨认为不外色欲无度、情志过极、饮食厚味等因素。
   
朱震亨对相火的认识包括生理与病理两个方面,既论述了相火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又阐发了相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而以后者为重点。其与“阳有余阴不足论”皆反映出朱震亨重视相火病变的观点,是朱震亨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13 14:3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3 1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