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4/30 2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方法
取穴:双侧足三里,双侧攒竹。操作方法:用5MML注谢器抽取10MMG胃复安1MML,再抽入4MML注谢用水。患者取仰卧位,双侧足三里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至适当深度,待得气后回抽无血,缓慢推注,每穴位2.5MML。以及寸毫针由上向下斜刺双侧攒竹穴,得气后快速捻转30S左右,留针30分钟每隔5—6分钟再捻转一次。下面分析病例:
典型病例
黄XX,女,40岁,广东人,于2005年8月20日就诊。
主诉:吞啖时呃逆,已有十三天。
因争吵情志波动,出现进食呃逆,曾用补药治疗,病情加重而来求诊。现吞啖时呃逆连续频作,手凉,目吊,胸闷。约半小时能自行缓解。再进食再发作,如此屡发多次。
舌质正常,脉象两寸尺细弱、关脉弦涩。血压110/70M MHG,无腹痛。
现症:患者呃逆短促频繁,昼夜不停,影响正常睡眠及饮食。
诊断:为原发性呃逆。
施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病人呃逆即停,2006年5月中旬患者介绍其亲戚来诊病时,顺便随访他原来的病情无复发。
体会
患者情志波动,恕则伤肝,肝气上逆,气结于上,气不下行,故进食则呃;呃则气更上冲,故吊目。足三里穴位注射可和胃降逆,抑制上冲之气而止呃逆;攒竹穴为治疗呃逆的经验穴位,能调节脏腑功能,通调三焦气机。两者相伍,,且简单易行,效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