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徐小周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0: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积聚

积聚

   积聚与癥瘕经常并称,含义相近,也是指邪气聚而成形,久而成积的病理变化。其中聚与瘕,积与癥含义类似。普通老百姓经常说的食积、疳积,就是指饮食过于生冷、肥腻,或者消化功能衰弱,即便饮食正常,也会出现胃肠内出现有形的积滞。患者会出现嗳腐吞酸、心下痞硬、五心烦热、磨牙噬齿、消瘦干枯等等症状和体征。西医检查也许无异常,中医腹诊触摸到在腹内有形的结块,不是长了什么癌瘤,就是不蠕动的胃肠。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柿结石。柿子性寒味涩,空腹吃或服食过多,就会在胃内形成结石。患者会出现急剧的腹痛、呕吐,X光或胃镜检查也会发现问题。中医以辛散温通的方法治疗,可以消食化积,消灭有形于无形。

癥瘕和积聚也有区别,从程度上划分聚最轻,近乎无形。很多心气不舒的病人,感觉胸闷气短,点按膻中穴以后,出现嗳气、喷嚏,症状得以缓解;肝气郁滞的病人,表现为胁肋胀满,身体受热或被按压以后,就会出现打嗝,症状也得以缓解;有的消化不良的病人表现为或腹胀,点按期门、日月以后,就会出现肠鸣、矢气。这些满、闷、憋、胀的感觉,都是邪气聚集的表现,因为是初起,所以不至于疼痛。临床检查的时候,往往有寒温、流动的变化,没有形状的感觉。《难经 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

瘕是聚的延伸,已经有形,但是不固定、状态可变。癥比瘕更严重,质地坚硬,形状、位置相对固定。上回已经详细论述不在重复。

积是最为严重的,病位很深,一般都在五脏,病性接近质变,也就是近乎癌岩,变为不治之症。《金匮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篇》详细论述了积聚的病因病机和脉象。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穀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穀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應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详细提到了五脏之积的名称、形状和脉象。《难经》对此做了详细阐述。《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皖,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

总体来看,五脏之积大致分布在心下、两胁、脐上、脐下五个部位,与后世中医腹诊的募穴定位大致相当。诊断定位定性明确了,在治疗上针刺艾灸取穴、用药归经也就清晰了。

如果抛弃中医的观点和立场,仅仅依靠西医的诊断依据,很可能就会对已经出现的积聚视而不见,面对患者的痛苦而不知所从。另外中医认为肝气生于左、肺气降于右。所以五积之中,肝之积表现为左胁下的结块,也就是西医的脾大。而西医的肝大,在五积之中,属于肺病的范畴。

我个人的临床经验是,神志病多有心气郁结、积滞,出现类似伏梁症候,所以必刺心下。长期脾胃消化不良多在脐上有积,类似痞气,必刺中脘、水分。肺气郁闭,慢性咳喘,右胁下多有拘急、痰结,必刺梁门、腹哀、掌门。而肝病日久,多在左胁出现肿块,沿其边缘浅刺,在期门、日月点按多有良效。肾藏精血,下焦也纳污垢,最易聚积阴寒,针刺关元是化肾积的绝妙方法。有趣的是,积是邪气聚成,而化积决不是吐下有形的物质,而是积块渐消,回归邪气,病人开始打嗝放屁,并且逐日增多。有的病人服药以后,矢气连连,甚至自己困窘,不好意思坐在办公室,只好频频去洗手间。还有的病人在针刺得气以后,感觉顺着针柄有凉气外冒。有的病人在艾灸后,腹中雷鸣,自觉如阳春回暖,冰消雪溶。邪气假借脏腑形成积聚,如同罪犯胁持人质。攻伐失当则伤害正气,总不能为了消灭敌人,把自己的脏腑器官都切了。补养不当则滋养邪气,会使积聚越来越大。我曾经治疗两位胃癌患者,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几乎同时发病,都不愿意手术治疗。弟弟相对富裕,不听我劝告,在治疗期间,偷偷买了人参补养,复诊的时候我发现全腹坚硬如石,后来早早去世。哥哥控制饮食,坚持服用中药,存活五年。分别清浊,去邪留正。这是个精细活儿,也是个慢活儿,不是粗鲁、急躁的医生干得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7 1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癥瘕

癥瘕

    癥瘕是中医特有的病症名称,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对人体病理变化的诊断。可惜在目前所谓“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大气候中,中医已经交出了独立思考、判断的权力,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沦为现代医学的附庸。没有西医影像诊断的支持,中医便不敢吭声。即便发现了问题,也很少有人在用癥瘕做诊断。癥字也被简化成了症,目前用简体字录入的话,已经找不到这个字了。
   道家的宇宙观以无中生有立论,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易、初、始、素。易是空虚寂寥的未有气的阶段,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
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从无到有,经历了无邪、有邪气、形变、质变的过程。癥瘕描述的就是疾病从无形的邪气发展到了有形的积聚,并即将质变成癌岩的阶段。所以根除癥瘕,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西医非得看到细胞的质变,病理报告查出癌细胞才去治疗。中医的防微杜渐,控制量变预防质变,控制形变预防质变的理论和手段是不是更先进呢?相对于中医理论中很多形而上的概念,比如精、气、神等,癥瘕是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们是腹内有形的结块。在合格的中医眼里、手下,癥瘕是能被感知的,能被看得见、摸得着。这种认知甚至比现代影像检查X光、CT还要灵敏、还要早。也就是说很多被中医诊断为癥瘕的病人,西医检查却没有问题,被判定为正常。
   《史記•扁鵲仓公列傳》记载扁鹊经过长桑君的训练,服食上池水和药物,最后能:“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癥結。”也就是扁鹊能够看到体内有形的病患,这种望而知之的本事后来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也有证明,所以扁鹊被称为神医。大多数的中医,能以切而知之,以巧取胜。
    瘕是形声兼会意字,发音同假,有假借人体脏、腑、血、液的含义。意思是邪气刚刚开始聚集,所以时聚时散,游走不定,形状可变。邪气开始影响人的正气时,能导致其功能、运动停滞或衰退,中医称为气滞或气结。邪气过重或迁延日久,外加摄入有形的物质得不到消化、排泄就会形成有形的癥瘕。《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圣济总录•积聚门》:“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上。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 《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癥也是形声会意字,发音同征,含有有征可循的意思,也就是弄假成真,由瘕而癥。比起瘕来,癥更为严重,形状固定,质地坚硬、牢固。《圣济总录•积聚门》:“牢固推之不移者癥也。”《诸病源候论•癥瘕病诸候》:“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癥。” 王叔和在《脈經》中说:“脉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所以与癥搭配的字都很可怕,比如癥坚、癥痼、癥噎。比如血癥,《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癥。”
癥瘕合用,泛指体内一切积聚结块。葛洪《抱朴子》:“夫癥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術者,難圖老彭之壽也。”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预防和治疗癥瘕,升降、出入是关键,《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六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更虚更实,大多数癥瘕都源于六腑。从入而言,饮食生冷,很容易导致胃的蠕动减缓,消化功能衰退。腹诊的时候,中脘上下发凉、触探有结、质地坚硬。患者有的有腹胀、泛酸、疼痛、嗳气的症状,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食纳正常。西医做胃镜检查大多数正常,个别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因为没有质的改变,所以不以为然。而中医则诊断为癥瘕,当作隐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从出而言,现代人大多心浮气燥,气聚于上焦,下焦多阴寒。大肠蠕动迟缓,便秘、便难、大便不爽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腹诊时,一般在天枢、大横穴附近有冷结、癥瘕,西医检查有的说是有宿便、粪块,有的也查不出什么。中医则以开痞散结、温化痰湿、通腑活血的方法,以消除癥瘕。
   妇人月经,受寒或郁怒,以至于血当出而未出,容易在小腹肝经潜行处形成癥瘕。西医有时能发现是卵巢囊肿。患者有自觉疼痛的,也有浑然不觉渐渐腹大的。中医以癥瘕论治,活血逐瘀,痛下黑色瘀血块,就能完全根治,且不复发。比做反复手术好得多。无形的邪气如同流寇,有形的癥瘕如同根据地。一旦流寇有了基地,就容易做大形成气候。常言道:用药如用兵。消除癥瘕,如同捣毁敌人的根据地,这样邪气就是容易治疗,也许就是放个屁,打个嗝,打个喷嚏就完了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4: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肥胖

肥胖

上回说到了脂肪,今天接着说肥胖。现代的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脂肪多的,但是在古代不是这样,肥恰恰是形容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胖的本意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牲畜,也就是半扇肉。“胖,半体肉也。《说文》”,后来引申为宽大。《禮記˙大学》:“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肥胖的反义词是瘦或瘠,就是形容肉多肉少的。

唐朝人张志和的词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鱼的脂肪很少,鱼肥自然是指鱼的肉多,体形大。旧时北京商贩叫卖时吆喝:“驴肉!肥――――――”,我开始听了就纳闷,驴又不是猪,怎么会那么脂肪?要是肉那么肥,怎么有人爱吃?殊不知人家还是遵循古意,说得是肉多。人们买牲畜的时候要“揣一揣肥瘠’, 就是看看肉多肉少。《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认为来给他看病的医生是刽子手假扮的,给他诊脉就是在摸肥瘦,准备杀他。

前日朋友送来一头狍子,我请人剥皮支解。那屠户说:”这个狍子好肥啊。”我心中明白人家说的是狍子肉多,不是说脂肪多。野生的狍子整天奔波,尽是肌肉,哪来的脂肪?《素问 奇病论篇》有“此肥美所发也,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这里的肥就是指滋味厚重的肉食。

《灵枢 终始》:“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胫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一句“瘦、无肉”相对“肥”字,意思自然就很清楚了。可见《内经》中的肥字是形容肌肉丰满,体形大,皮革充盈的人,不是指脂肪多。《灵枢 逆顺肥瘦》:岐伯曰:年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灵枢 论痛》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现代医学根据体重决定给药量,大概与此类似。

《素问 三部九候论》:‘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灵枢·终始》载:“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 这些讲的就是根据体形,选择治疗的方法,就针刺而言针刺肥厚的人,应该深刺,瘦薄的人应该欠刺。要说肥胖的区别,就不能不提一句俗话:打肿脸充胖子。肥胖的人都是体形丰盈硕大,但是内容不同。脂肪多的人古人称为膏人,纵腹垂腴,就是现在挺着啤酒肚子、嘟噜着脸蛋儿的人。肌肉多的人,古人称为肉人。这些人体形丰满但是上下匀称,没有赘肉。还有一种体形不大,但是脂肪坚实,肌肉强悍,古人称为肥人也叫作脂人。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0: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干渴

干渴

干渴同饥饿类似,干,描述客观状态,人体内缺乏津液。渴,表示主观愿望,是想喝水的感觉。简化字的干渴的干源于繁体字的乾,和易经八卦的乾(QIAN)同字异音。乾卦是纯阳无阴卦。乾(GAN)是日照过长,干旱无雨,巫师祝咒乞雨的意思。乾就是天不下雨的意思,引申为缺水、枯竭,与湿润相对。同义词有燥,燥是过度缺水,生火冒烟的意思。涸,是形容江河湖泽的水干了。枯,形容植物脱水。

《素问·经脉别论》:“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我们喝进体内的水,如果不经过六腑消化,不会直接变成我们的津液。不经过五藏的吸收、封藏,津液不会留在我们体内。水饮为至阴,六腑之中能消化水饮的首推属性太阳的小肠和膀胱。五脏之中能存津液者首推属性太阴的肺脾。肾主闭藏,主要是指藏精。

人体的70%都是水,津液枯竭,古人形容为乾。津液为阴,干为阴虚,导致干的原因,一是阳气过亢,首先是外感六淫邪气中的火热或燥热邪气,比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 又如:《素问·阴阳应大论》:“热胜则肿,燥胜则干。”

另一个是内因,由于饮食不当和七情欲火产生内热,耗伤津液。比如《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导致干的原因二是阴失封藏,首要因素就是直接脱水伤阴,比如大汗、腹泻、多尿、呕吐等等,另外原因就是摄入不够,没水喝,自然也就津液不足。肺主皮毛,司开阖。外感风邪,卫气失固,或者滥用发汗药物,会导致腠理开泄,津液脱失,甚至伤及阴血精液。《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论述;《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现代社会滥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但是产生的副作用液不可小覻,很多病人动辄汗出,甚至汗毛脱落。由于嗜食辛辣、香燥,或饮食不节、不洁,或者滥用攻下、消导药物,会伤脾气,导致呕吐、腹泻,丧失津液。

导致干的原因三是阳气衰微,气化不利。小肠有火热之性,能泌别清浊。膀胱是州督之官,蒸腾气化,化生津液。如果阳气衰微,就会出现“口干不欲饮”,或“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症状。严重的会出现饮水即尿,饮水不解渴,甚至越喝越喝的情况。《伤寒论》中治疗水气病的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温阳利水的方剂就是针对这种病症设立的。

四是阴寒内盛,水饮痰湿凝聚,真阴不足。阳气衰微不能化水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水饮痰湿留滞体内,成为新的致病因素。病人出现不干而渴的症状,“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如同在大海中漂流的人最终会渴死一样,体内尽管有水,但是是水毒,不是津液。治疗湿热龙胆泻肝汤中使用生地的原因,就是照顾病人湿邪重同时真阴不足的病机。

综上所述,正常人会出现干渴,是暂时得津液不足,但是气化功能正常,所以就得水而解。有的人口干而不渴,初期是真阴不足,需要用六位地黄丸或大补阴煎峻补。后期是阴阳都虚,津液和气化功能都不足,需要用金匮肾气丸阴阳双补。有的不干却渴,涎水横流,胃肠留饮,腹满水肿,但是口渴欲饮。需要用十枣汤、六磨饮子泻痰饮化水湿,阴寒去,津液自生。有的是即干又渴,但饮水不解。需要用真武汤、苓桂剂温补阳气,化饮生津。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6: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饥饿

饥饿



简化字饥源于两个字,一是饑, 另外一个是飢。饑是五谷不熟,收成不好的意思。“谷不熟为饑。——《说文》”“五谷不熟谓之饥。——《墨子·七患》”。“齐尝大饑,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饑的同义字比如荒,荒是田里长草。比如馑,馑比饑更严重,是连野菜树皮都没有的意思。饑的反义词是丰、穰, 都是足收的意思。

飢是吃食不足、不够的意思。《诗·陈风·衡门》: “饥者,不足于食也。” 《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说的是人的一般情况,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胃肠空虚了。饮食属于阴,胃肠消解功能属阳。饥的状态就是胃肠阴不足,阳相对有余。六腑以通为用,胃肠蠕动,虚实更迭,饥饱交替是常态。病态的情况之一就是胃火旺盛,消解排空能力过亢,出现消谷善饥的症状。《素问 平人气象论》:“已食如饥者,胃疸。”说的就是胃的消化能力特别强的人,刚吃完饭肚子又空了。病态情况之二就是胃气不足,食少、纳呆、不饥。这种人由于胃的痉挛、萎缩、宿食不消导致胃的容量相对减小,总是处在无法排空的满实状态。飢的同义词有馁,也就是气力不足的意思。饥的反义词是饱满。《灵枢 百病始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饑与飢这两个字在先秦以前各表其意,后来通用。

饿字从我,描述的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想进食、吃东西的欲望。后来也被引深为好奇心、求知欲、甚至性欲。主观感觉属心,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火,不觉得饿状态属于心气不足。

饥饿只能算是近义词,简单地分析二者存在着程度差别。饿比饥要严重一些。比如《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虽然吃不饱,但是不至于饿着。《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严格地讲,饥饿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饥描述的是客观存在,也就是田里或者肚子里没有粮食。而饿描述的是主观感觉。饥者未必饿,饿者未必饥。饥不欲食是在厌食症、抑郁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经常出现的症状。其实就是饥而不饿。病人由于摄入不足、或者消解过亢出现了胃肠空虚无食、身体消瘦,却又根本不想吃东西。这种病人往往还伴有消极、悲观、厌世的情感,甚至有自残、自杀的倾向。根本病机就在于心气不足。治疗的原则,应该采用补火生土的办法,补益心气,恢复食欲。

不饥不饿是现代社会小孩子的通病,由于喂养不当,这些患儿的胃肠总是相对满实,口臭、不放屁却嗳气、便秘,很难有饥的状态。不感觉饿,于是出现挑食、厌食。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是说要饿着孩子,而是说总是吃7、8分饱,保持胃肠消化排空能力。

不饥而饿是现在肥胖病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多很饱,肠肥脑满却总是感觉饿,食欲旺盛。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对长期饥饿的人突然进食,一定要控制,少量慢给,否则病人就会吃得很饱,但是仍觉得饿,不停进食,直至撑死。这些人病机在于心火过亢,治疗上需要用黄连、栀子泻心汤系列的药物。

明白了饥饿的差别,实在是有助于我们精确分析病机病位,帮助患者解决痛苦。
 楼主| 发表于 2007/5/8 16: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疥癣

疥癣

   疥癣都是皮肤表面的疾病,人们常用来比喻有关痛痒,但无碍生命的小问题。据《后汉书•鮮卑传》记载,蔡邕议论国事时说过:“边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中國之困,胸背之瘭(biāo)疽。”当年蒋介石为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辩护的时候,也说过:“日本人是疥癣之疾,共产党是心腹之患。”全面分析的话,内忧外患从来都是并存的,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黄鼠狼专咬病鸭子。”统治者胡作非为,视万民为刍狗,自然会生出内忧。修长城、搞海禁只能维持一时的平安,外患是防不胜防的。
  用药如用兵,分析治疗疾病也是如此。《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无可逃避的得时候,就应当想办法抗病杀敌。平素应该养护正气,人不可能生活在无菌的温室里,否则一旦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畅,疾病就会爆发。治疗疾病也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全面兼顾。相对而言,现代医学擅长杀灭病菌除外患,中医擅长调整内部机能解内忧。内外皆修,就是十全十美。
  以前人们对于结核、伤寒、霍乱、鼠疫等等烈性传染病几乎束手无策,中医采用食疗、中药、静坐、武术、导引、吐纳等增强体质的方法,尽管有效,但是用时缓慢且不便普遍推广,很难应急。在抗生素发明以后,采取直接杀灭细菌的方法,效果显著。随着战乱、饥荒的控制,人们体质的提高,类似的疾病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于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直接有效的杀灭病毒的方法,只能采取免疫注射,用灭活的疫苗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达到防病的目的。防治天花的种痘法是中医首先发明使用的,但是由于采用的是没有灭活的疫苗,种痘的死亡率还是居高不下。以毒攻毒的理念先进,但是技术手段不行。在今天,如果无法确定病毒、或无法制成疫苗,或者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丧失、或者病毒变异迅速,免疫接种就是空谈。帮助人体恢复正气,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丰富经验的。值得中医自豪,也值得现代医学借鉴。
古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根据其对人体侵害产生的症状,认识到疥癣由两种不同的外邪导致的疾病,同时也看到疥癣好发的特殊的体质和环境。
   疥是象形字,描述钻入人体的寄生虫尖头甩尾的样子,现代医学称之为疥虫。疥虫的腭体很小,位于躯干的前端,一半陷入躯干中,螯肢呈钳形,适宜于食用皮肤的角质蛋白。疥虫的躯干的后半部有几对杆状的刚毛和长鬃。疥虫往往是夜行昼伏,导致晚上病人皮肤往往瘙痒剧烈。疥虫一般侵袭毛发浓密处,比如阴毛、腋毛、头发等处,出现红疹,导致瘙痒。由于人抓挠极易一起皮肤破溃感染,愈合后造成脱发、局部形成疮疤,俗称疥癞或疥癞头。
疥疮好发于春夏,《禮•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癘。”《周禮•天官•疾醫》:“夏時有痒疥之疾。”更重要的原因环境肮脏、相互传染和人体营养不良。不过常见的传染场所包括了旅社、公共浴池、宿舍等等。还有现在养宠物的风气盛行,猫狗的疥疮传给主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自己或家里有人的身体发痒,再加上宠物的胸腹、耳、四肢关节处有脱毛的皮肤病时,一定要怀疑是不是感染到动物的疥疮,赶紧找皮肤科医师及兽医诊断!治疗疥疮,中医很早就发现并使用了硫磺制剂,外用杀灭疥虫。现代医学目前也依然采用升华硫和二硫化硒、沉降硫磺软膏等。
  癬字直接由苔藓变化而来,喻指癣是由真菌感染,导致皮肤、毛发或趾(指)甲的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皮肤有环形脱色斑,覆以疱疹及鳞屑。《說文》:“乾瘍也。”癣也可以互相传染,《釋名》:“癬,徙也。移徙處自廣也,故靑徐謂癬爲徙也。”如果仅仅采用杀灭真菌、灭菌的办法,尽管短期效果好,但是常常会反复发作,有的真菌还会产生耐药性,选择用药非常棘手。癣的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脾胃功能不好,消化吸收不良的人,容易为真菌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形成感染。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癣病也难以根除。滥用抗菌素的病人,也会导致肠道、尿道、阴道的菌群失衡,真菌泛滥,不可收拾。有些嗜食肥甘,爱喝啤酒冷饮的人,湿浊很重,阳气不足,就像提供了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极易引起真菌滋生和复发。不解决内忧,光靠勤换衣服、鞋袜。或者大剂量使用消灭真菌的药物是没用的。
   总体来讲,治疗疥疮,以除外患,消灭寄生虫为首务。治疗癣病,还是以改善体质,消除真菌生存环境为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15: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痈疽

痈疽

    痈得繁体字是癰,从疒( chuáng)会意,以邕或雝(yōng )形声兼会意。邕或雝,是水流汇聚环绕城郭的意思,也通雍字,引申为汇聚、聚集。癰的意思就是皮下、肌肉组织间气血、脓液汇聚,形成的肿胀隆起。《說文》:“腫也。”《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
   疽也是形声兼会意字,发音同且(jū)。且是多音字,发音为jū的时候,含义为阻断、隔绝。类似的字还有沮,意思是水流阻断;咀,咬断。疽是痈的演变、恶化、深入,由气血雍盛到气血瘀闭;由饱满脓浆到干枯或流清水;由体表皮肤、肌肉发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渐至五脏。《說文》:“久癰也。”《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調之所致,陽滯於隂則生癰,隂滯於陽則生疽。”《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
《黄帝内经 灵枢》的最后一篇专门论述《痈疽》,歧伯分析其病因病机时说:“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藏,藏伤故死矣。”
   在回答痈疽的区别时,歧伯说:“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痈。”而“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相比之下,痈是阳症,一般长在肌肉丰厚处。初起有寒战、高热,然后体表局部出现红肿、自觉热痛;进而红肿处出现一个或多个脓头,皮下有波动感表示内有脓液形成;接着就是脓包破溃,流出黄稠、腥臭脓液,深部的痈还会形成瘘管出脓;待脓液出尽,创面表层有膜覆盖,下面有肉芽生长,患者自觉由疼转痒,最终愈合如初,连疤痕都没有。体质好的人完全可以自愈。使用中药、针刺可以促进自愈。比如在高热、疼痛的时候用新鲜的蒲公英、菊花、败酱草捣烂外敷;在体质虚弱,久久不成脓的时候,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比如黄芪、鹿角胶、穿山甲等等托里透脓;在脓成以后穿刺引流;在脓尽以后,外敷、内服中药促进肌肉生长。总之一句话,因势利导,鼓舞正气,驱邪外出,严防内窜。体内的痈比较凶险,轻则会内溃浸淫,重则脓毒入血扰心。所以治疗必须及时、妥当。比起西医动辄开膛破肚、切割刮削而言,中医治疗内痈确实是简便廉验。我曾用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患两例急性阑尾炎的外国人,都是一付药治愈,当夜热退、痛止,便通。方中的冬瓜仁、桃仁有托里的作用,能把肠壁内浸淫的脓液排到肠腔,冬瓜仁量应大,煎煮时一定要打碎。 牡丹皮辛散入血能透脓;大黄芒硝量应小,能缓泻就成。慢性的肠痈以无热,隐痛,时发时止为特点,可以用辛热的附子配上薏苡仁、败酱草磨成细面服用,慢慢化解。肺痈以高热、胸痛、咳吐腥臭浊痰、脓血为主症。治疗肺痈《千金方》中的苇茎汤要比《金匮要略》中的桔梗汤好用,只是苇茎要用得多一些,至少100克。香气大出,以利宣透,最终的结果是脓血尽出,内痈自愈。现在都用芦根似乎差强人意。
    最有意思的一例内痈发生在周恩来身上,那是1936年夏天,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周恩来陷入高热昏迷当中,西医诊断是由于阿米巴原虫感染导致的肝脓疡,也就是肝痈。条件所限,无法手术引流排脓,只能听天由命。好在邓颖超懂些中医,让陈赓采来草药为周恩来内服外敷,终于出现了奇迹,在肝下升结肠处出现溃烂,肝内脓血由大肠排出,最终愈合,周恩来脱离生命危险。这就让人不能不佩服人的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中医药积极的促进自愈的能力。
     疽以阴寒冷凝深邃为特点,起初不痛不痒,后期疼痛彻骨;不见红肿,只有坚硬、青紫的结结;不见脓血,要么干枯腐朽、要么清汤寡水,缠绵不绝;创面朽暗,久久不能愈合。

    我上大学第一年同屋的室友得了骨髓炎,住在石景山的一个医院,我们去探望时看到病历上记载中医诊断是附骨疽,当时老中医开的方子里面好像有毒药马钱子,当时印象很深。这种病非得把朽骨排出、剔出,创面才能愈合。
   还有一种阴疽长在阴茎上,在阴茎背侧或根部出现一个或几个条索状或椭圆形硬结,小的如绿豆大小,大的象花生米。阴茎松驰时无不适症状,勃起时局部有胀痛。小的硬结对勃起无影响,较大的硬结可以阻碍阴茎勃起,使阴茎呈弯曲状,严重时可影响性生活。西医以维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中医以温通血脉、化痰散结的阳和汤治疗,效果显著。
    现代医学滥用激素导致人体阳气过度消耗,阴寒内结,出现股骨头坏死等病症,也属于阴疽的范畴。属于难治之症,非得温通阳气、以毒攻毒不可。只是大量使用附子、砒霜、木鳖子、马钱子、全蝎、蜈蚣等毒药,非艺高胆大的人,多不敢用。敢用的医生,又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所以中医的疗法也渐渐湮没。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痞满

痞满

     有句成语叫做“否极泰来”,大家都知道是比喻坏事发展到极处可以转变成好事。这个成语体现了道家辨证的哲学观念,类似的成语还有“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盈则亏”,“凹则盈”“曲则直”等等。
   为什么说否是不好的,泰是好的呢?这还得从道家的价值观说起。简单一句话,道法自然。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是,以违背自然为非。如果用阴阳描述自然的话,那么阴阳和合、交流为顺,阴阳隔离、断绝为逆。按照阴阳不同的属性本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者恒清,浊者恒浊。但是这样的话,阴阳只有分离没有交流,处于阴阳隔绝的状态,像个分居、离异或冷战的夫妻,是不会有生命产生的。道家称之为天地不交,用卦象来描述就是这样,阳在上,阴在下,也就是乾上坤下,男上女下,卦名曰“否”。
   反过来说,如果本属阴寒的浊气能蒸腾上天,本属阳热的清气能下降到地,这样阴阳就产成了互动、交流,而万物就在这交流中产生了。人就是自然界阴阳交流的最完美的杰作。道家称之为天地交,用卦象来描述就是阴在上,阳在下,乾下坤上,男下女上。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翻云覆雨,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无有终时。卦名曰“泰”。
   用沙漏做个形象的比喻的话,沙子在下,空气在上的时候,沙漏是死的。而翻个个儿的话,沙子在上,空气在下的话,运动和交流就开始了。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而其他星球上没有,就是因为在阳光的照耀下,大气层的笼罩下,在地球内部实现了天地、阴阳的交流,从而衍生了万物。
   地球上每个生命包括动物和人,都有阴阳交流的“泰卦”的符号特征。泰卦是阴在上,阳在下。阴是偶数,阴爻用――表示,阳是奇数,阳爻用____表示。从头上看,人有双目,双耳,双鼻孔在上,单口、单咽、单喉在下。在胸腹,双乳在上,单脐在下。都形似泰卦。如果有一天发现了外星人,只要他的星球是阴阳交流的,他们的样子也怪不到哪儿去!人是自然的产物,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小天地。同样有阴阳之分,同样以阴阳交流和合为顺,以阴阳离绝为逆。
   肾属水,藏精于脑。脑髓、脑浆为至阴之物,存储头颅之中,高高在上。心属火,居于脑下肾上,如同阳光普照,使下焦丹田之气蒸腾于上,通过任督二脉上冲于脑,炼精化气,阴精下流,由脑而脊,由脊而骨,由骨而筋,由筋而脉,由脉而肉,由肉而皮,由皮而毛发,渗灌全身,如雾露之溉!此为康泰!如果上下隔绝不通,就会出现阴精不化,阳气不升,或阳气上亢,阴寒下凝的否的状态,中医用“痞”形容这种病理状态。也叫做心肾不交。导致上下隔绝不同的原因有很多,有无形的寒气。《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这是病人自觉痞满,但是摸上去软软的,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东西阻隔,实为寒气凝滞。
   有火热结作痞,《伤寒论》第154条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证后世医家称之为热痞,刘渡舟教授在火证论中叫做“火痞”。
   还有水痞,《伤寒论》:“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
最多见的是痰痞,非用半夏不可开通。比较严重的就是痰血粘裹,或者是纯粹是瘀血的血痞,被称为痞块,已经变成癥瘕积聚了。
   《伤寒论》中论述最多的是心下痞,相当于在巨阙、上脘穴的部位,是心气募集之处,所以用了一系列泻心汤治疗。痞症的表现除了自觉满闷以外,主要就是上热下寒,心火不得降,郁热于上,脱发、目赤、头部疱疹、口疮、鼻血、痤疮、痈疽层出不穷。凝寒于下,腹痛、腹泻、阳痿、阴缩、尿频、遗精、白带。所以开痞散结泻心汤的方剂,大多是寒热药物同时使用的。除了在心下容易出现痞以外,任脉循行的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痞的症状。比如在关元、水分、天突、膻中等部位,除了类似的上热下寒症状以外,还会有相关的比如闭经、尿浊、胸痹、梅核气、咽喉反复感染等症状。
    其他经脉如果上下隔绝不通,也会出现痞。比如肝胆经。《伤寒论》介绍发病机理:“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在也于胁下。”介绍治疗的方法:“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坚,或心下中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临床上病人不懂痞是什么,主诉的症状一般不是疼痛,而是憋胀、堵闷。北京土话叫“硌硬”,意思就是有个东西硬硬的的硌在那里,不痛不痒。还有句话叫做“添堵”,说的也是痞,是由心情不舒畅导致的痞。临床诊断触诊、脉诊是很重要,定位不准的话,用药归经,扎针取穴都会失去准星。
 楼主| 发表于 2007/5/11 11: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疮疡

咳嗽



   咳嗽尽人皆知,但是咳与嗽的区别很少有人知道。上大学的时候老师讲过:有声无痰的叫做咳,有痰无声的叫做嗽。老师也是言之有据,金元刘河间的《素问病机乞宜保命集》:“咳为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清朝名医陈飞霞在具著述的《幼幼集成》中记载“凡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

   虽然古今的老师都这么说,可我还是不以为然。咳嗽历来就是出声的,甚至用来代指人发言、说话、叫板,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恐怕邊關透漏,央及家人奔驟。似箭穿著鴈口,沒個人敢咳嗽”。《水滸傳》第三十八回:“你這賊配軍是我手裡行貨,輕咳嗽便是罪過。”单单拎出来嗽说是无声的,更是荒谬。唱京戏的时候,老生出场前,为唤起观众注意总是要痰嗽一声“嗯哼”,怎么嗽就是无声了呢?而说咳是无痰的则更是牵强,中医单有干咳一词形容无痰的咳,而“咳吐痈脓”,“咳吐涎沫”的词比比皆是,怎么能说咳是无痰呢?

想明白咳嗽的意思,就得说说咽喉、气管和食道。咽喉上通口腔和鼻腔,下连气管和食道,是空气、饮食、唾液、痰涎出入的必经之路。当饮水或吞咽的食物通过咽喉时,喉体上提,会厌便向后下倾倒,将喉入口盖往,使饮食进入食道。当有气流通过时,会厌便自动立起,盖住食道口,使气流直接进入气管。

  通常人们用嘴吃饭,用鼻呼吸。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张口呼吸,通过鼻子喂食(鼻饲)。只要咽喉分得清,便无大碍。吃饭、饮水时谈笑、打闹,人们会容易把冷空气咽到胃里,出现腹胀疼痛,直到放屁排出才能缓解。同样会把水或食物呛到气管里面,这时候气管和支气管就会产生自动的排异反应,肺气上逆而咳,将异物排出。气管和支气管内壁上有一层粘膜,粘膜层有纤毛上皮细胞,每个细胞的表面有数百条纤毛。粘膜下层有大量的粘液腺和气管腺,不断地分泌少量粘液,覆盖在纤毛上皮表面,形成一层粘液膜,用来粘着吸入的尘粒或细菌,湿润、加温吸入的空气。粘膜上的纤毛不断向上摆动,将粘液一起向咽喉部输送。外部空气越脏、越冷,痰液分泌就越多、排痰就越频繁。痰液输送到头,接近咽喉的时候,就需要人咯一下,把痰排到咽喉,再吐出或咽下。纤毛运动是无声的、自动的,但是如果粘膜表面的粘液若过于粘稠、干燥,或分泌过多,都会妨碍纤毛的运动。另外吸入有害气体,长期吸烟,或者吸入空气的温度过低,也会抑制纤毛运动,甚至引起细胞坏死,纤毛脱落。这时候就需要咳,也就是气管支气管的大幅逆向运动,来排出气体或粘液了。直到有害气体或物质排出,纤毛恢复了自主运动,咳才会停止。

    食道是一条厚壁肌肉质的直管。食道的运动主要是食道环形肌自上而下,有顺序地收缩造成的一种蠕动。食道的内壁富有腺体,可以分泌粘液,以润滑食道,便于食物团的运行。但是如果饮食过量、过于肥腻,贲门闭合,食道内的粘液过多无路可走,人就会嗽一声,把痰搜刮上来到在咽喉,再吐出去。有时嗽上来的痰会跑到气管里,引起呛咳。现代医学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慢性咳嗽,其实这就是由嗽而咳。

   其实嗽有点儿象鱼鹰的捕食,吞下一条鱼又吐出来,只不过食物还没到胃里。《漢書˙卷九十三˙佞幸傳˙鄧通傳》:“文帝嘗病癰,鄧通常為上嗽吮之。”说的就是用嘴吸吮脓液,吸得过头到了食道,再嗽出来。所以咳是肺气上逆,嗽是食气上逆。反观刘河间的论述,尽管立论不对,但是结论是正确的。那就是咳是可是“肺气不清”,嗽是“脾湿痰动。”咳属于呼吸系统的问题,嗽属于消化系统的。两者虽然有密切的联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但是诊断定位还是要明确,因为治疗也是不同的。

  治咳必须分清顺逆,从咳性质、音色、节律和咳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来判断。一般的原则是因势利导,助肺排痰,不能一味地止咳、镇咳。就象治疗发烧不能一味地冰敷,有时需要吃热药发汗一样。现代医学发明了许多抑制中枢神经的止咳药,里面含有可待因、右美沙芬,这些药物和止痛药一样,不是解除病痛而是让人感觉不到病痛,久而久之还能让人成瘾。

其他脏腑也会影响到肺导致咳,《黄帝内经》:“五脏六腑皆能使人咳,非独肺也!”临床比较常见的是心咳和肾咳。由于劳心过度、心火灼灼,克伐肺金。这种咳一般在激动、紧张时加重,以半声咳为主,夜间重,甚至有盗汗。肾咳以咳而遗尿、鼻头寒凉为特征,是命门无火,督脉不温,鼻子吸入的空气无法加热,刺激肺产生咳。我的一个德国女学生02年年初咳,我给用金匮肾气丸,症状开始缓解。正好请苏有余先生来讲课,苏老师一听其咳声,就说这是肾咳,点按命门肾俞以后,咳声即变,次日就不咳了。

   治疗嗽的关键在于节饮食,消积滞。控制饮食摄入的速度,也是很关键。治疗的嗽的药物离不开半夏,它清降食道、胃内的寒痰、散冷结。《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这种咽中嗽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的痰,用半夏最合适。其他类似的经方还有半夏散及汤,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等。戏曲界有句行话叫做“饱吹饿唱”,大概是因为吃饱了气足能吹。饿的时候腹腔空能共鸣,也不会胃里有痰上来糊嗓子,影响发声。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哮喘

哮喘



  肺主气,司呼吸,激清扬浊,吐故纳新,是为常态。如果呼气不利,吸气不畅,就会出现哮喘,此为病态。简单地说,哮(wheeze)是呼气的时候发出鸣响。喘(asthma)是吸气的节奏加快。一呼一吸,病本不同,两者如果同时出现,就称之为哮喘。

  哮是呼喊的意思,《集韵》:“哮,呼也。”本意是治野兽的嚎叫,《说文》把哮解释为野猪的惊叫。《通俗文》说:“虎声谓之哮唬。”杜甫有“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的诗句。反正哮不是正常人能发出的声音。人能发出这种不正常的哮鸣,是由于呼气受到了阻碍、挤压,产生了高频的尖锐的声音。人们所熟悉的鼾声,也就是呼噜声,是鼻、咽部气道被堵塞以后引起的。当深部气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出现阻滞的时候,哮鸣就产生了。

   现代医学发现,有些过敏体质的人在吸入尘螨、花粉、冷空气的以后,或摄入鱼虾(海鱼)、芝麻、贝壳类、坚果类(腰果、花生等)、奶制品甚至小麦制品以后,会引起支气管壁发炎、肿胀,同时产生粘性重的分泌,痰涎积聚于支气管内,产生哮喘。还有一些有气管炎症反复发作的病人,虽然与过敏无关,但是产生哮鸣的原因也是痰阻气道。人试图通过咳,也就是支气管壁的平滑肌收缩来达到排痰的目的,初期有效,时间长了或者痰涎过多排不胜排的时候,就象过度奔跑的运动员会出现抽筋一样,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因为过度收缩运动而出现痉挛、肿胀,反而会加重呼吸困难、加重哮喘。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左心衰渴引起肺血管外液体过度增多渗入肺泡而产生的哮喘。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此类病人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两肺不仅可闻及哮鸣音,尚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被称为心源性哮喘,中医称为肺胀。

   喘是吸气节奏加快,《说文》:“疾息也。”剧烈运动的时候,高原反应外部缺氧的条件下,人们呼吸节奏自然会加快。但是平素状态下,吸气节奏加快,那就是病态了。严重的时候,病人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出现的喘的原因,有的与哮相同,比如痰阻气道,气管本身痉挛,肺泡被堵塞,这些属于邪气实,清除了痰浊瘀血,清气得以深入,自然就不用喘了。另外的原因属于正气虚,也就是肺本身吸纳功能出现了问题。比如气胸,由于胸腔进入空气,使肺叶被压萎缩,无法进行正常气体交换,出现急促喘息的症状。还有小儿肺不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组织萎缩或无气,开始是喘息,最终失去呼吸作用。还有由于病毒造成肺部持续炎症损伤,加上滥用激素,机体反复修补甚至修补过度,造成肺组织纤维化。纤维组织代替正常的组织,肺泡结构变形失去呼吸功能,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哮喘的治疗应该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哮喘发作的时候,应当及时使用扩张气管的β2受体激动剂类气雾剂,或口服缓释茶碱类药,配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以免出现窒息。发作不剧烈的时候,应当助咳排痰,小青龙汤、桔梗汤,苇茎汤都有这个作用。当痰凝结涩滞难出的时候,可以用海藻、昆布、文蛤、海蛤壳之类的稀释化痰的药物。痰瘀互结深入血分的时候,就需要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了,比如三七、桃仁、壁虎等等。张锡纯先生提出的按压天突穴的排痰方法,也是简便有效的好方法。患者平时应当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外感,节制饮食。俗话说,家无内贼,引不来外鬼。如果病人没有阴寒、痰湿的体质,也不会有什么过敏反应。如果体质改变了,吸入或摄入以前过敏的东西仍然会安然无恙。现代医学对改善体质没有办法,总是拿基因做文章,把哮喘归咎于遗传。稍微有点儿哲学修养的的人都知道,因果之间,有个缘字,缘就是条件。就算有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温度、湿度、肥料,它也不会开花结果。就算有了哮喘遗传的基因,如果没有合适的身体条件,它一样不会发病。据我观察,小儿过敏性哮喘的原因,基本与冷饮、甜品、肥腻有关。如果管不住孩子的嘴,想根治哮喘,那是不可能的。单独的喘症以气阴两虚多见,气短甚至气绝的病人,用大剂量的山茱萸煎汤顿服,确有起死回生的效果,症状不严重的用生山药熬粥或煎汤代茶饮最为合适。干咳而喘的病人,用滋润肺阴的沙参、麦冬、川贝等等,或者就用秋梨蒸食。严重的阴血不足导致的喘,应当用血肉有情之品,蛤蚧、紫河车等等。肺纤维化、石棉肺的喘,属于难治之症,还是预防为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3 17: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