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0763|回复: 13

(求助)金匮要略中关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7 18: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看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金匮要略》(陈纪藩 主编)。

书中引用这样一段话:“(第一段)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第二段)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

疑问如下: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关于这段话,书中的阐述是“肝实脾不旺之病例”,“上工知晓惟有实邪则传,故见肝实之病,知其肝邪必传其所制约的脾”,“故在治肝的同时,当先实脾”。
既然如此,那原文后文中的“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又如何解释呢?
原文第二段话是解释肝虚之病要先实脾的道理。后面还强调了“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而首段肝实之病仍然先实脾。此处想不通。

另外,书中解释原文第二段的时候说道“第二自然段指出肝虚之病,宜直补肝脏,兼扶心脾,即‘虚则补其子’的治法。”不是应该“虚则补其母”吗?此处亦不解。

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了。

上文蓝色部分是书中引用的金匮原文,红色部分是书的原文。
发表于 2007/3/27 23: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响应学习一下: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关于这段话,书中的阐述是“肝实脾不旺之病例”,“上工知晓惟有实邪则传,故见肝实之病,知其肝邪必传其所制约的脾”,“故在治肝的同时,当先实脾”。

既然如此,那原文后文中的“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又如何解释呢


原文第二段话是解释肝虚之病要先实脾的道理。后面还强调了“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而首段肝实之病仍然先实脾。此处想不通。
.

        理解:由 肝实脾不旺之病例”,“上工知晓惟有实邪则传  可知: “ 肝实 ” 乃 “ 肝邪实 ” ,“ 肝虚 ” 乃 “ 肝(正)气虚 ” 。“ 实则不在用之 ”  的 “ 实 ” 才是指 “ 肝(正)气实 ” 。不知是不是这样理解?请各位老师指教。
  


另外,书中解释原文第二段的时候说道“第二自然段指出肝虚之病,宜直补肝脏,兼扶心脾,即‘虚则补其子’的治法。”不是应该“虚则补其母”吗?此处亦不解。


虽有 “ 五脏: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六腑:虚则补其子,实则泻克我 ” 的方法,但是此处是针对 “ 脏 ” 而不是对 “ 腑 ” ,的确不明白!盼有明师指点。
发表于 2007/3/28 16: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引用这样一段话:“(第一段)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第二段)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

疑问如下: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关于这段话,书中的阐述是“肝实脾不旺之病例”,“上工知晓惟有实邪则传,故见肝实之病,知其肝邪必传其所制约的脾”,“故在治肝的同时,当先实脾”。
既然如此,那原文后文中的“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又如何解释呢?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请注意这句话是对第二段的解释,并不是针对第一段,也就是说第一段说的是肝实克脾的问题,我们要肝病传脾,所以要先行实脾,而第二段是说肝虚的时候我们要用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方法来治疗,肝实就不能用了

书中解释原文第二段的时候说道“第二自然段指出肝虚之病,宜直补肝脏,兼扶心脾,即‘虚则补其子’的治法。”不是应该“虚则补其母”吗?此处亦不解。

   我个人认为红字的解释是有错误的,原文说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助用焦苦就一定是补心吗?当时我们老师说金匮里的酸枣仁汤很符合这条原文,大家看看里面的知母就知道了.还要说明的一点是,仲景这里治疗肝虚的方法并不是用了内经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而是用了另一种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法,大家看看原文就明白了.所以说我们解释伤寒论时不要刻意去用内经的理论去套用(内经自己本生就有很多矛盾的观点,因非一人一时之作),胡老说伤寒论不是来源与内经有一定的道理,大家可以看看.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不对的地方大家提出来,我们讨论

发表于 2007/3/29 01: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段是后世注家的衍文,不是仲景原文。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意思是:肝气的条达,需要脾气的推动才能上升。肝病必有气逆,气逆则脾气不能上升,因此首先要实脾。这样可以阻止变症发生。脾气旺盛,则肝气周行后能够自复,病易愈。我说不清的你可以询问http://rrhealth.bokee.com/,此人是黄元御的六代传人,麻瑞亭的研究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15: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多谢楼上几位老师的解答。
水神老师提到的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请注意这句话是对第二段的解释,并不是针对第一段,也就是说第一段说的是肝实克脾的问题,我们要肝病传脾,所以要先行实脾,而第二段是说肝虚的时候我们要用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方法来治疗,肝实就不能用了

我想表达的是:为什么第一段肝虚的时候也要先实脾,第二段肝实的时候也要先实脾“故实脾,则肝自愈”,既然如此,还要分什么肝虚肝实呢?
水神老师的意思是不是,肝实的话,直接“先实脾”,而肝虚的话,则必须“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等同时进行。是这样吗?

第二段ww9188老师提到是后世注家的衍文,书上引用了尤在泾的观点表达了,但也有许多注家都认为是原文。水神老师提到红字部分(书的原文)可能是错的,我也这么觉得,否则“虚则补其子”无法解释呢,而且书中多次提到“虚则补其子”。
书后还阐述了阴阳和体用的关系,我也觉得很矛盾,回去翻下书上的原文再来补充。
发表于 2007/3/29 16: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衲来凑个热闹

老衲来凑个热闹。
"为什么第一段肝虚的时候也要先实脾"
第一段是类似纲领总说。
第二段是实施,就是赫赫有名的仲景治肝三法。即:1.补用酸----正治法 2.助用焦苦--旁治法
3.益用甘味---反治法。
发表于 2007/4/24 19: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学也来谈谈想法

第一段我是这样理解的:脏腑相传的规律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云“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所以一脏有病往往按照乘克相传的规律传变到其所克之脏。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意为在治肝的同时,注意调补脾脏,其实为仲景治未病之思想体现。但是疾病在脏腑之间传变,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若脾脏本气旺盛,则不必实脾。尤怡云“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者能传,而虚则不传”。
第二段谈肝虚的治法,正如楼上所说是著名的三治法。可是末学也存在疑惑,我的看法和尤怡差不多,酸入肝以下十五句疑非仲景原文。甘味之药补脾,可脾也生金啊。请高人指点。
发表于 2007/5/7 0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木鱼儿说得对!
第一段是一个总的纲领,见肝之病,当实脾!
第二段是一个例子,一个肝阴虚的例子.
   因为肝病有阳病和阴病,实者直接克脾(木克土),
   虚者,当通过脾->肾->心->金->木等...通过削弱各环节之实者,而达到削弱金对木的克制.于是出现了仲景治肝三法!

  个人见解,请大家批评!
发表于 2007/5/7 11: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跟木魚兒有些不同。
发表于 2007/5/7 11: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阴阳五行掌握的不好啊。呵呵。
你搞清楚了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决。
你没看《内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8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