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2/1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阳主阴从,不提为好!
《内经》认为,人类生命变化是按照阴阳对立统一原则进行的,因而人体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几千年来,这在中医界是早有共识的.但因人们在理解和实践上的差异,又形成了不同的用药偏好.因此有了重(壮)阳学派和重(养)阴学派.不管是重(壮)阳学派和重(养)阴学派,都对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病作出了较大贡献.
其实,阴阳偏盛偏衰,人体都会生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治病就是调整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 ,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如果提出 "阳主阴从",那"阴平阳秘"等中医理论 又放何处? 前几天我在回复张流秀先生一个帖子中说: “阴不足就补阴,阳不足就助阳,不论那里痛,都有效。”此言极善.但要辨证分明,掌握好分寸,绝非易事. 有的人要重补阴,轻温阳;有的人要重补阳,轻养阴. 有时为了重补阴,反而要轻温阳,有时为了重补阳,反而要轻养阴. 在补阳药中稍加少许养阴药,更有益于补阳; 在补阴药中稍加少许温阳药 ,更有益于补阴. 男女相随,阴阳相助,传承治病之大道也. xww 2006-0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