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梁知行

麻黄附子细辛汤琐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 2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过给我妈用这药治感冒,是和我老师商量后用的,具体如下
首先是我妈有咳嗽白稀痰2月余,症状反复,用药当夜突然出现恶寒,经刮痧无效仍不能解,脉沉而细,但感觉不是弱。然后无汗,盖两张棉被也觉得冷,面红发热,38.5度,然后我急煎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细辛3,附子6,我是比较多水同煎半小时,然后到出1/4,给我妈喝,过15分钟后再喝1/4,然后剩下一个小时内喝完另外1/2。喝完后,就出汗了。不过汗出得较多,麻黄量大了。不过还好,热退了。后来我想想,南方人腠理比较疏松,容易出汗的,所以麻黄非必要不要那么多。
发表于 2007/5/5 17: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得还算应手,关键是辨证要准.用量要精.
发表于 2008/2/4 11: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4620
卢崇汉讲记:

这三例啊【暴聋,暴哑,暴盲,】,它都并非是先天性的,理化性所导致的。多数是理化性导致的,多数是先天性导致的,导致的失音,失聪,失明。或者呢,它也并不是由于精亏血少,窍失所养所发生的。或者呢,它是由于邪阻气闭窍而发生。如果精血亏少,它应该属虚;如果是邪阻气,它应该属实。实证发病往往是比较急剧的,虚证呢,发病往往比较缓慢。暴聋,暴哑,暴盲,从它的发病来看,它应该属于实证。只是从发病的这个角度,它应该是实证。

因为手太阴肺经,它到喉部,我们人的音声之气呢,也在于喉。喉,它又是肺的门户。肺又能主气,是音声之源。所以暴哑多责之于六淫犯肺,肺失宣发。那么采用的方法呢?开宣肺气,这是一种治疗方法。

足少阳胆经,它循耳后,入耳中,出耳前,所以暴聋一般也责之于六淫邪气的闭阻。胆经气机的滞塞,往往在临床上多用清利,疏通少阳的法来治。

肝,开窍于目,经脉上连目系,所以暴盲啊,多责之于肝经火郁、气遏、血闭、血瘀,那么采取的方法呢,大多数都采用疏肝、清肝的法则。

用这一些方法,来治疗这几种病。可以说,去针对一般的外感病人,一般的清窍闭阻,它应该有效果。但是对于重证,这种重证是就伤寒重证来讲,往往很难于取效。

这几例,我使用这种法则去治,从其它的生理来看,从肾的这个角度来看,肾藏五脏六腑之精,而五脏六腑之精呢,它又都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肾又开窍于耳;经脉呢,它穿膈、入肺、循喉咙,到舌根,与我们的发音,与我们的听力,与我们人的视力,都实际上有密切的关系。再加之这几例病,它都有一个前因,就是都为寒邪所伤。它有一个前因。寒为阴邪,它最能损伤人体的阳气,重寒,大寒这样侵袭人往往能够长驱直入,直中三阴。一旦伤太阴,就会出现吐,逆;伤厥阴,就能够导致挛痹,寒疝;一旦伤少阴,就可能会出现失音,耳聋,目盲。

从这几者来看,都是因为寒邪中人导致经气的收引凝固,闭阻了人的关窍而导致发病。因为暴聋,暴哑,暴盲在临证当中,我提出来,它都属于寒邪直中少阴,上,下闭肾元,所以往往要伤伐肾阳的病机是最常见的。所以提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进行治疗。这就是我说从麻黄附子细辛汤,实际上也涉及得到姜桂附,在姜桂附的这种思想指导下,不离这种思想指导来进行使用。
发表于 2008/2/7 19: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一 于 2007/4/30 18:07 发表
看来肿瘤病人需要时可以强拉,久拉。有没有一般病人也是这个操作法?

我感觉不是拉,是支援。我国支援朝鲜一样。
因为生病。连续吃了7个月的附子、生姜等经方辛热药,一天都不耽搁
现在体质改善很多,也曾有此疑惑。但却是好啊。。
发表于 2008/2/12 18: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昨天去药店想买这付药,可是我一说起麻黄、附子、细辛这几味药,这个中医就直摇头,结果配了我二合川贝枇杷露,说也是中药,真是气人啊!吃了没感觉一样!
发表于 2008/2/18 19: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梁知行 的帖子

细辛、麻黄、炮附子、甘草,可以治慢性咽炎?可以试试。
发表于 2008/2/19 2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方也可治大病。

每每见到现在的医生开药都是一大包一大包的,真是怀疑啊。
发表于 2012/8/13 0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余国俊老先生书里的故事,原文;

     “回忆30年前,笔者在成都读书时,我校刘教授颇善医道,惟自身常年失眠一证,遍用诸方,疗效平平,深以为苦。因闻城里一老中医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亦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尔门庭若市,门诊人次逾百,且经年不衰,于是“火神菩萨”声名鹊起,便往一试之。既至,老医令其伸舌,随口吟曰“麻黄附子细辛汤”。助手立即抄方与之。刘教授悻悻然,又转思不姑妄从之,遂抓药2剂。不意服完l剂,当夜竟然安睡! 笔者因讶其异,曾访问过一些病者。据说此老中医经年累月如此开方,偾事者偶尔有之,但有效率仍然很高。至于其观舌之“诀窍”则是:凡舌质不现明显热象者,便一律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与明代张介宾治病,凡无热象者便常用温补药物,岂非如出一辙?笔者附记及此,绝非欣赏这种置四诊八纲的简单化、公式化的所谓“绝招”,只不过是说明麻黄附子细辛汤适应范围广,运用机会多而已。若能讲究临证思维方法,其效必彰!”


                                                ----------摘自 余国俊《临证经验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6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