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我(以下简称急性肾衰)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近十年来,采用中西结合的非透析疗法防治急性肾衰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中医药对急性肾衰竭的认识和临床研究,进行归纳介绍。
中医对急性肾衰的认识
现在医学依据尿量的有无多少,将急性肾衰分为少尿与非少尿两型,而以前者为多。急性肾衰的一个信号。急性少尿是急性肾衰的一个信号,也是急性肾衰若干原发病危急症状之一。中医正是抓住少尿、无尿这一突出症状,将急性肾衰归属于“癃闭”、“小便不通”、和“关格”等病证范围。加<<景岳全书>>说:“小便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症也,水道不通,则上犯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
少尿期是急性肾衰的危急阶段,以邪实为主,徐志瑛观察急性肾衰14例(原发病为流行性出血热,野蘑菇、磺胺过敏,急性肾炎,多囊肾继发感染,蛇咬伤等),除小便不通外,伴见胸闷气粗、面浮跗肿,甚则全身肿胀,腹胀或痛,恶心,呕吐不止,口干舌燥,大便干结不下,舌红苔黄厚腻,脉胘滑等证候,认为系因“膀胱气闭”造成。王今达等报告由各种内科、外科、妇科等疾病导致的急性肾衰26例,属于血淤、热邪和湿热。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分析急性肾衰53例,认为多属“热毒”和“血淤”。它如急性肾衰由创伤所致者为血淤气滞,水停内闭;由急性肾炎导致者为热毒未尽,水湿内蕴;由流行性出血热引起者多见热毒,腑实、蓄血、畜水等。这与过去一般医家多重本虚而忽略标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急性肾衰的发病机理因原发病不同而不尽一样,但多是在几种病因、病理因素作用下,多脏腑病变的结果,其中肾脏受损,水湿浊邪不能排出体外,是发病的关键。下面,以文献中探讨较多的流行性出血热为主,加以说明。
流行性出血热是急性肾衰最常见的原发病。薛涛等认为,本病为疫毒侵袭,弥漫三焦,常见湿、热、毒、淤互相交炽,互为因果,从而出现厥证、血证、尿闭等危候,在少尿期,病变己波及肾与膀胱。肾脏损害是由毒火攻窜于肾而致,一则毒火燎原,炽热损阴;二则毒淤交结,壅塞肾络。肾阴亏耗则化源不足,肾络淤阻则化气化水功能障碍,故临床常见腰痛、少尿、甚或无尿,皮肤尿霜等症。其发病过程:疫毒首犯重创少阴,兼袭阳明,回窜心肺,重者那实移于中下,腑实之证显露者多,是时热毒内陷,迫血妄行,血淤气滞,肾水不能运转,骤现少尿无尿。
周仲瑛提出少尿期的病理机制,主要表现为三实(热毒、血毒、水毒错杂为患)一虚(阴津耗伤)的观点,热毒入里与血搏结,是为淤热在里的蓄血,这是少尿期的主要病理基础。蓄血病位有肠腑、腹腔、心包络和肾与膀胱的不向,少尿、尿闭系因淤热壅阻肾脏和膀胱,瞎关开合失常,下焦气化不利之故。由于津血同源,水血相关,故蓄血与蓄水互为因果七一般多以蓄血为因,蓄水为某。但在病程中也可化果为因。也可因热在下焦,水热互结,出蓄水导致或加重蓄血。如水毒内犯五脏,凌心则神昏心悸,犯肺则喘咳气迫痰鸣,侮脾进胃则脘痞腹满呕恶,伤肝则肢痉抽搐古若水毒泛溢肌肤,还可见面肤浮肿,形如户胖之证,甚则水毒潴留,肾气表竭,趋向不可逆转之危候。而肺为水之上源,如肺热气壅,通调失司,亦可成为导致蓄水的病理环节之一。又由于温病有余者火,不足者水,在热与血结的同时,必然耗伤阴血,而为“阴亏蓄血”。总之,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为淤热水毒壅结与伤阴并存,为本虚标实之候。
兰克信等根据《伤寒论》的论述,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分析,初步结论是:凡有DIC及急性肾衰表现者,依六经辨证,属蓄血范畴,蓄血部位在下焦、膀脱,即现代医学肾的部位,故蓄水、蓄血部位相同,关系密切。当蓄血的某些病理环节影响到膀胱气化功能,则致小便不利,此时蓄血证反不典型。在菁血、蓄水基础上,还可并发结胸,即肺水肿、高血容量综合症等。刘志浩等也指出,若出现急性肾衰或并发DIC者,即属蓄血,按蓄血治疗可获良效。
挤压综合征是局部挤压伤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全身证候,其之所以发生急性肾衰,辽宁中医学院通过实践,结合中医理论认为,是因局部血流不畅,造成血淤气滞,淤久化热、化毒,结于下焦,肾病则不能化气行水,热毒之那蕴于三焦,则为口渴、恶心、便秘、溲赤。水浊进犯五脏,则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合并症.
多尿期以正虚为主。邪气虽表,而正气亦损。阴损及阳,肾阴肾气亏乏,下无虚惫,固摄无权,故现小便清长而频数,人夜尤甚,伴见口渴多饮9神倦乏力,舌红少津,脉细无力等气阴不足证象。恢复期则为邪退正衰,元气未复,以脾肾两虚为主。 |
[ 本帖最后由 蓝天百云 于 2007/4/7 22: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