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1 16: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说:
自來治溫病,以新感與伏邪為兩大原則。
吳鞠通溫病條辨、謂風寒傷人由皮毛而入,溫病由口鼻而入、初入上焦,再由上焦入中焦,再由中焦而入下焦,直行中道云云。人身由上部至下部是整個的氣化圓運動,即以形質而論,亦曲折重疊,並無直的中道可行。所謂新感溫病如虛。
王孟英著《溫熱經緯》,稱仲景有伏氣溫病之文。仲景伏氣之文,乃謂伏有何脈,即現何病,乃泛言各病如此,非專言溫病,非謂冬月伏有寒氣,至春變溫,只因王叔和於傷寒論首,妄加序例曰:冬日傷寒,即病者為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云云。後人遂認為伏氣溫病,此王叔和誤解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的寒字之貽禍也。內經云:風寒中人,使人毫毛畢直,豈有寒氣伏藏於肌膚三月之人,安然無恙,至春變為溫病之理。所謂伏氣溫病如此。一唱百和,不求甚解。原則既差,理路遂亂。因就經過事實,根據原理,作溫病本氣篇。
言溫病乃人身本身之氣自病,非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年的寒,變成今年的溫。認為溫邪由口鼻直入中道,認為伏邪變溫,於是以去邪為主義,遂用去邪之藥。去邪之藥,最傷本氣,本氣受傷,病必加重。及至病加,猶以為邪難去,比比然矣。認為本氣自病,自知用調和本氣之藥。病去身安,乃無遺誤。
抱本氣自病的原則,以研求《溫病條辨》、《溫熱經緯》所載證狀與其方法,自能得著適當的妙處,而不為其所持原理的錯處所誤。
欲知病理,但憑藥性。世之治溫病,皆以銀翹散桑菊飲為宗,銀翹散桑菊飲之藥,皆疏洩降肺之藥,乃燥病之藥,非溫病之藥,燥則金氣斂結,藥宜疏洩,溫則木氣疏洩,藥宜收斂,斷無疏洩之病,用疏洩之藥治之之理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