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806|回复: 16

应用<<圆运动古中医学>>三豆汤,乌梅白糖汤治愈小儿高烧39.5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19: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前2月5日,接到老家打来电话,说小儿(1岁半男孩)下午开始发烧,38.5度,但精神尚好,食欲略减.我按以往的方法,估计是玩耍中受寒(但家里人说没有受寒的经历,因为近日气温反常的回升,冬季不冷反热),要他们先喂生姜葱头红糖水.

第二天一早,再打电话回家,小儿烧得更高,39.5度,口不渴,手心热,精神差,不肯离开人,一直要抱着.小儿以前几次发烧,我都判断为风寒感冒,都是用桂枝紫苏汤,一剂就见效.

于是,我又要老人给他喂了一次桂枝紫苏汤.但到下午依然高烧39.5度.不得已,我要他们送小儿去看医生,最好看中医,没有就看西医但不要拿西药.下午两点看完医生回来告知,西医看了说喉咙红,可能是发炎.

我想起,前几天下载打印了<<圆运动古中医学>>,于是重点看了里面的"儿病本气篇"和"温病本气篇".判断为中虚发烧.可能和这几天气温回升有关.
立即煮了三豆汤(黄豆,黑豆,绿豆用高压锅煮烂喝汤),下午3点喝下.晚上十点烧略退,38.5度,我要家里人去药店买来乌梅丸煮白糖水喝下.

第二天早上得知,喝了乌梅白糖水后不久,终于出汗,也完全退烧.此后一直体温正常,活泼自如,恢复往日的精神.

春节我回家见到小儿,精神状态很好,期间几乎每天喝一次三豆汤,后改为黄豆,黑豆磨豆浆全家都喝.

说明:<<圆运动古中医学>>里面对温病有比较全面的分析阐述,并指出了<<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对温病理论的欠妥之处和药方可取之处.现摘录部分如下:

     (1)  "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一年的大气运动,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身春木之气,升动生发失其常度。则温气病焉。此乃人身本气之病,非中今年之温,由口鼻而入,非伏去冬之寒,变为今春之温。不过虽是人身本气自病,必须感受时令偏于疏泄的大气,引动里气,然后病成耳。"

(2) 乌梅白糖汤
    人身荣卫。荣属木火,其性疏泄,卫属金水,其性收敛,主管表气,而根于里气。节令一交木气,大气降极而升,疏泄起来。中气不足之人,本身的荣气,即随造化的木气升动疏泄。乙木为风木。甲木为相火,里气的乙木升而甲木不降,则相火外泄。荣气与木火升泄,故发热。热由木火升泄,故发热而不恶寒。荣卫失和,故头痛身痛,相火外泄的多,故发热甚大。火泄中虚,故神智昏迷、精神倦怠也。
(3)伤寒论立桂枝汤以治荣病之疏泄,立麻黄汤以治卫病之收敛。桂枝汤之芍药,全在收敛木火,乌梅三豆亦全在收敛木火。惟温病里气大虚,故不能用芍药之苦寒。乌梅三豆并补里气之虚。温病表里俱热,故不能用桂枝生姜以助热。不能用炙草红枣以补中,而乌梅三豆,却有补中之能。......温病之荣卫病,表里之分不显,而全是里虚之病耳。乌梅白糖汤三豆饮治温病,下咽即能汗出病解.
(4)《温病条辨》之银翘散、竹叶牛蒡桔梗等药,破肺气伤肺液,连翘除湿伤津,疏散力大,温病大忌。肺气再伤,收敛更减,疏泄更甚。肺津再伤,水源枯竭,上焦更不能清降、相火更逆,木气更枯,则病重矣。
(5)本篇温病方中之乌梅三豆肾气三方,皆内伤之要法,皆事实上常有,前人书中所无。前人书中何以无内伤治法,只因王叔和将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二句经文的冬寒的寒字,认为风寒的寒字,谓冬日伤了寒气,登时病作为伤寒,登时不病,寒毒藏于肌肤,来春发作,化为温毒。遂认温病为毒气,所以用药皆以解毒清热为主。不知温病全由内伤也,更不知春温的温字,乃天人的生气也。知温病为天人的生气为病,自知设法以保其生,自不致将人治死也。
(4)冬温
    温病若发现于冬季,病势极险。因温为木气疏泄的本气,春温为木气疏泄的正病。冬季寒水封藏不密,木气拔根,故冬温人死最多,惟乌梅白糖汤最能挽回。若冬温上热下寒,足冷如冰,速服桂附地黄丸救之。冬暖必起温病。
    冬至前后,气候不寒而反热.发热,神昏,气微,心乱。兼证不一,此为主证。大气冬时主藏,寒则能藏。今寒反成热,已经封藏于土下水中的阳气,发泄出来,阳气拔根.人人于此时,呼吸土中无阳的大气。本身下部,阳气逆腾,无不头晕身乏者。本身的中气,尚能维持圆运动之常,虽身乏尚不致于病倒。一经感受大气的刺激,或为饮食所伤,中气的圆运动分开,遂随阳根发泄的大气以同病。阳根发泄,则下部空虚,阳逆于上,则上部充热,阳逆下虚,所以人死。此时用凉药清热,下咽即死,上部虽热,中下阳虚故也。惟乌梅三豆并用,乌梅一两,黄豆黑豆绿豆各五钱,加白糖二两以补中气,加杏仁泥五钱以降肺气,小便不利者,加红饭豆五钱以利小便,无不特效。乌梅能收敛,由右逆升的阳气,降回水中。三豆能清上部的热,不寒中气。阳泄化热,肺气不降,故加杏仁泥以降肺气。中虚脾湿,小便不利,故加饭豆以利尿。惟治救迟延,中气已脱者,已吐血者,则来不及耳。未病时,日日服之,亦可预防。此方曾于丙辰冬绥远鼠疫,经同学实地试验,功效不虚。同学并有用理中汤加天花粉治效者。盖病的名目不同,病的原理则同。著者曾用西药之稀盐酸葡萄糖先后服下,最效,盐补中气,酸能收敛上部化热的阳气,使之下降,复其本位,葡萄糖大补下部肾家阳气,并补中气也。宇宙大气的圆运动,乃大气中的阳气,降于秋、藏于冬、升于春、盛于夏所成。人身的阳气,亦降于右,藏于下,升于左,盛于上。宇宙的冬季,人身的下部,阳气皆宜顺藏,不可逆升。冬季阳升,此之谓逆,阳气逆升,是为拔根。由右降下的阳气,乃万物生命之根,冬季寒的寒字,即是阳气下藏的事实,不寒反热的热字,即是阳气逆升的事实。阳气逆升,所以热也。并非热而后阳气逆升也。大气的中和,为生物生命的原素,冬季阳气当藏而即藏,即是大气的中和。此中和的力量,地面之际的土中最多。惟中气充足阳不逆升的人,则不死耳。虽暂时不死,呼吸阳气拔根的大气,终难免死。冬不寒而反热,中和变成毒厉。一降大雪,热降入地,阳仍归根,毒厉仍变中和。此宇宙自然的疗法。乌梅三豆白糖稀盐酸葡萄糖,亦宇宙的自然疗法,降其逆助其藏而已。

(小儿此次发烧正是全国气温普遍回升,我后来专门查阅了那几天的新闻报道,发现深圳儿童医院患发烧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儿童突增20%.

(5)初学治小儿病,用食物不用药,治效之后,再学用药,便知用药之危险,小儿病理简单,都是药治坏的,最可恶的是认小儿是纯阳体,有胎毒,肆用一派苦寒伤火消散伤气的药,将小儿治成死证。小儿乃稚阳体也,中和之至,然后成胎也。
(6)外感
    小儿外感的原则,仍是卫气收敛,荣气疏泄。但小儿荣卫薄弱,麻黄芍药均不能受。只能用黄豆以养木气平疏泄,用葱头豆豉以舒金气开收敛。此为难多年,始寻出极妥的办法,将小儿一切外感完全解决。如用麻黄虽极少分量,能将肺气散伤,而成喘逆危症,不惟麻黄不受,薄荷亦受不得。感寒者鼻塞发热身痛,用葱豉汤。葱豉散性平和,又润津液,最为妙品。如脉虚气弱者,豆豉改用黄豆最妥,用黄豆平疏泄,有功无过。注意勿忽,造福无量。
(7)曾见医家,用生姜治小儿咳病,益治益坏,太多太多。因小儿脏器脆薄,受不住生姜辛散之故。治小儿病不用生姜,任何病证都能治好。一用生姜,无论何病,无不变生后患者。治小儿病以全不用生姜为妥。惟寒吐可用生姜汁少许,以降胃胆肺极佳。
(8)春节期间,深圳气温也偏高,2位同事喉咙痛,不舒服,按我介绍的喝乌梅白糖汤,很快见效.


总之,<<圆运动古中医学>>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里面的很多内容与以往的中医书籍有关理论,用药方法有不同之处.值得仔细研究,体验.感谢发现和找到此书的朋友,为中医的继承和发扬作出的巨大贡献.

建议设立<<圆运动古中医学>>讨论专版,供大家交流学习应用经验.
P1030740.JPG
发表于 2007/2/26 21: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过一次乌梅白糖汤,可以说是特效啊 !!!建议开设专栏讨论和学习!
发表于 2007/2/27 12: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三豆汤,乌梅白糖汤什么用量?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2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豆,基本上是每一种一小把,当时退烧用乌梅2颗(药店买的),糖适量,只是不要太酸.

我查<<圆运动古中医学>>书上的剂量,似乎也不是很严格.成人用乌梅2-5颗都有,白汤(冰糖)用2两(个人觉得太多,会腻).

后来,小儿退烧后,只用三豆汤或黄豆,黑豆汤,服用直今.

但要注意,书里提到如果小便多,则不可用乌梅,以免肝木疏泄过度.

总之,书里面很多见解与不少中医书籍里面的看法有不同,值得好好研究,实践.
比如,书中明确指出小儿不可过用生姜,因小儿脏器脆薄,受不住生姜辛散之故.否则后果严重(具体内容我已经在上面,第(7)点贴出).而我以前经常给小儿吃生姜,我妈做给小儿吃的菜也喜欢用较多的生姜调味.
发表于 2007/2/28 1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值得一试。小孩挺可爱,不过2颧骨红,不是健康的肤色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2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是小孩刚睡醒时拍的.按<<圆运动>>的说法,可能有中气虚.

按<<圆运动>>的说法,可能有中气虚.
发表于 2007/2/28 21: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那个书发一份给我吧 LWHVIP@163.COM
发表于 2007/3/12 13: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乌梅的应用,不妨看看清代名医刘鸿恩所著的《医门八法》一书.


刘鸿恩(1821~1887年),河南人,清代名医,字位卿,号春舫。他详发乌梅功用,识梅用梅,他自认为“予亦可为乌梅之知已也,即自号为知梅学究以自誉”。
  他治久痢体虚者,创用独梅汤(大乌梅五个煎汤,白糖五钱为引冲服),愈病无数。主张治泄痢日久,气血已伤,病邪未尽,胃气垂绝,凉热补泻之药俱难入口时,“宜诸药一概屏除,专服独梅汤以敛肝”,称“惟独梅汤能舒胃气于独绝”。
  刘鸿恩详发乌梅之敛肝功用,成为其学术思想中富有特色的一个方面。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了乌梅有敛肝的奇特功效。《医门八法·虚实》中说:“数十年来,凡遇阴虚血少,肝燥克脾之证,谓宜用归、地以滋阴,方合‘虚者实之’之义,无奈其虚不受补,更加胀满。因思肝木正在恣肆,施之以补,真不啻助桀为虐,惟有敛肝之法可以戢其鸱张……可惜无此药品耳,思之既久,忽得乌梅,用以敛肝,应手辄效,推而广之,凡系肝经之病,用之皆效。”“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功效甚大,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并说:“乌梅毫无邪性,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
  他治消渴病,用乌梅四物汤(乌梅、当归、熟地黄、白芍),上消加天花粉,中消加甘草,下消加麦冬,说“惟此能续阴气于垂尽,以此滋之补之”。据现今临床验证,用独梅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虚证腹泻有效,该病属非感染性腹泻,防治尚乏效方。辨治分两型,一为脾肾两亏型,用独梅汤合四君子汤送服四神丸;一为中气不足、阴血亏损型,用独梅汤合补中益气汤,用药两周,腹泻均可得到明显改善。
  他治咳喘久不得止,重用乌梅,“宜独参汤合独梅汤,当阴阳将脱之候,得阴阳交济之功”。
  他治胃气痛,用乌梅甘草汤(大乌梅五个,甘草五钱),“往往一服即愈”。还有一乌梅药膳方治心痛(此指胃气痛),并有歌诀:“三个乌梅两个枣,七个杏仁一起捣,加上一杯黄酒饮,不害心痛直到老。”该乌梅药膳方既防且治,“屡屡用之,甚有捷效”。在其《医门八法》一书中,治杂病之方70%以上用到乌梅



《医门八法》一书论坛下载地址: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 ... &extra=page%3D1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 ... &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07/3/12 14: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岁八个月的宝宝晚上踢被受凉,流了两天清鼻水后开始咳嗽,不知道这个乌梅汤是否合用呢?谢谢指教!
发表于 2007/3/12 1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表证一定要先解表。不要相信什么 偏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0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